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还没发生,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然而,就在多尔衮还未南下山东,山东还在大明手中的时候,孔衍植这个大明文人的精神领袖,就向清廷奉上了《初进表文》:伏以泰运初亨,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率土归诚,普天称庆。恭惟皇帝陛下,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协瑞图而首出,六宇共戴神君;应名世而肇兴,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之赫濯,景慕弥深。伏愿玉质发祥,膺天心之笃祜,金瓯巩固。式庆社稷之灵长。臣等无任瞻仰忭舞,屏营之至。谨逢表,上进以闻。

    听听,多么的真挚,多么的热切,自称‘阙里竖儒’,姿态放的多么的低,鞑清入主京城,就‘普天称庆’,还希望鞑清与日月同辉,乾坤永存,真是发自内心的歌颂啊。

    三百年的汪兆民跟孔衍植比起来,简直就是个弟中弟,这方面的本事,给孔衍植提鞋都不配。

    汪兆民投靠倭国的时候,那是倭寇占据中华半壁江山,华北华东基本沦陷,沿着张江从上海南京到武汉都丢了,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才因为和秃子的政治斗争失败,选择转投倭寇。

    而他孔衍植呢?差不多相当于三七年八月,平津沦陷,山东的衍圣公一家就投了倭寇了。

    而且比起他的祖宗,无论是投降伪齐的孔,投靠金国的孔拯,投靠蒙古的孔元用,都是等到异族大军攻下山东,取得山东的绝对统治权之后的事情。

    而你孔衍植倒好,吃着大明朝的,喝着大明朝的,卖起大明朝比谁都积极。

    朱元璋称帝的时候,就加封了衍圣公,还让其为位列朝班文臣之首,又特赐龙头藤杖给孔氏族长,令其主理家政。

    文臣之首,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而且崇祯待孔衍植更是厚道,除了赏赐田产,还给了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的头衔,无上荣耀,大明朝这是头一次有活着的太保,太傅。

    最让孔有德生气的还不是这些,你说你这么识时务,其实可不是什么坏事,孔有德也喜欢识时务的人,比如朱之裔,知道不是天策军的对手,果断献城投降。

    可你孔衍植不能这么双标吧,对异族这么识时务,对本侯爷怎么就不识时务了?

    本侯爷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山东王,按照你的性子,不应该是纳头便拜,奉上贺表吗?怎么还联络各地文人,进行抨击起来了呢?

    跪得异族,就跪不得我?

    而原本历史上,孔衍植舔多尔衮的腚舔的欢实,多尔衮被舔的舒服,也心情愉悦,对孔衍植很是欣赏,第一天上贺表,第四天就代替福林下旨,允许衍圣公府保留爵位和财富,并且还格外的赏了几万亩田地,以示恩宠。

    看到深得新朝器重,他们孔府一脉就能延续荣光,孔衍植又上了一道奏表……《上剃头奏稿》。

    内容大概意思就是,得到剃头的圣旨,我孔衍植作为鞑清忠犬,立马集合衍圣公府所有人,宣读圣旨,遵从朝廷发令,剃发易服。

    然后由我第一个开始,剃掉丑陋不堪的汉人发饰,换上时尚,美观,又有型的金钱鼠尾辫,其余所有人,连带看家护院的土狗都换上了金钱鼠尾辫。

    当换上了金钱鼠尾辫,我感觉整个人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我就是这个世界最靓的仔。

    我的鼠尾辫,时尚时尚最时尚的。

    新朝新气象,孔府上下欢天喜地,我孔衍植将号召伪明士子,一起为新朝新政歌功颂德。

    上表的时间,恰好是江阴典史阎应元,率领全城军民百姓,以血肉之躯抵挡鞑子数万大军和数十门火炮,坚守八十一日的江阴之战。

    此时,还有无数这样的英雄和仁人志士,与鞑子兵展开殊死奋战,无数有血性的汉人倒在血泊之中。

    而他孔衍植,不但没有为恩养了二百余年的大明尽忠,还在这种你死我活的较量中,公然站到了鞑清一边,使得剃发令有了正当的名义,比‘水太凉’的宣传效果不知强了多少倍。

    说起来,如果说包括孔有德这具身体本人在内的三顺王,外加吴三桂,为鞑清入主中原出了两分力,那么他衍圣公府的所作所为,起码可以算三成的功劳。

    文化和道统上的破坏,远比刀枪剑戟要来的可怕。

    有了孔衍植这个圣人后裔当带头人,那些原本犹豫不决,又想投靠鞑清,但又担心名声受损的人,就再也没有心理负担了。

    联想到孔衍植的所作所为,又得知衍圣公府所掌握的巨量财富,孔有德已经起了杀心了。

    看到孔有德沉思半晌,笑容逐渐变态,宋统殷已经大概猜到了他的想法,不由得吓了一跳,连忙劝解道“大人三思啊,这衍圣公毕竟是圣人后裔,可不能等闲视之啊。这件事情,不宜草率决定,以免影响过大。”

    孔有德却不以为然“他孔衍植一系,自春秋战国就开始享受朝廷恩宠,两千年来无论哪朝哪代,谁做皇帝,都未曾亏到过他们,可他们背弃旧主,转投新主却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要是孔圣人知道他的子孙都是这样的人,恐怕恨不得亲手把他们给宰了。”

    “大人,我在兖州府这些日子,也听闻了衍圣公府的一些所作所为,确实很让人气愤。但他们毕竟是儒教的象征,如果轻易动了他们,恐怕咱们想安心发展都不会有机会了。”

    对于清查衍圣公府的田地,孔有德不愿意轻易放弃,就算按照四百万亩来算,里面至少有两百万亩的黑田,这么多田地,足够养活上百万人了,却只养肥了他们衍圣公一家。

    就像后世的印度,没有进行土改,大量土地被掌握在高种姓地主手中,他们什么都不做,就能获得土地产出的五成,六成,乃至七成产出,人力物力资源都成了他们逍遥快活的资本,束缚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现在的情况,基本也差不多,经过两百多年的兼并,土地掌握在大量地主手中,土地出产的粮食至少有五成以地租的形式到了地主手中,而且佃户和地主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推新政策的阻碍会非常大。

    至于跳过他们,后果是很严重的,一旦开了孔衍植这个先例,后续就会有更多类似的情况发生。

    除非他孔衍植能拿出足够的利益来交换,否则孔有德绝对不会放过他,而按照孔衍植的尿性,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宋统殷还是有些为难“大人,想必衍圣公不会乖乖接受的,难道就没有什么两全之策吗?”

    “两全之策?倒也有,就看呀孔衍植愿不愿意做了。”

    孔有德说完,便让人拿来笔墨纸砚,然后根据《出进表文》,改写了一篇文章。

    写完之后,递给了宋统殷,然后说道“你也知道,我文辞水平一般,衍圣公乃是圣人后裔,想必文采比我要高深得多,就让衍圣公帮我修饰一番吧!”

    “这……恐怕衍圣公不会答应的,现在大明虽显颓势,但远未到亡国之日啊。”

    宋统殷一眼就看出来了孔有德的用意,这就相当于一份公开声明,公开支持天策军,正大光明的拥护孔有德的统治,虽然说是让孔衍植帮着润色,但只要润色了,就相当于认同了这篇文章。

    如此一来,天下的读书人,想要投靠天策军就不存在任何心理负担,你看人家孔圣人的后裔都支持天策军了,我们跟随圣人的步伐走,圣人不会做错事,我们这么做自然也是对的。

    孔有德却笑着说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他们想要保住自己的财富,总得付出点什么吧,修改一篇文章,不过三两日的功夫,就能保住至少二百万亩的土地,这生意就看他做不做了。”

    宋统殷点了点头,孔有德的意思很明显,衍圣公府可以保存自己的财富,但你也得拿点诚意出来,现在天策军已经算是事实上的割据了,公开支持天策军,就算是孔衍植的投名状。

    在支持天策军,还是舍弃那些黑田,孔衍植这个衍圣公必须做出抉择。

    至于他们最终选什么,孔有德也很好奇,看看这个孔衍植,究竟怎么选。

    如果孔衍植选择臣服,他不介意再让他们过两年猪仔一样的生活,毕竟他们的臣服,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现在依靠自己培养读书人,还是有些不够用,大明朝已经培养好了的那些,如果能收罗一部分,根据实际能力安排到合适的位置,天策军的发展速度将会大大提升。

    但如果孔衍植执迷不悟,既不想拥护天策军,又不想舍弃那些黑田,孔有德不介意让他们见识一下,百姓民主专政铁拳的厉害。

    来自后世的他,深知万千的百姓,一旦被发动起来,汇成洪流将会所向无敌,碾碎一切牛鬼蛇神。

    wxi7

第696章 税警总队() 
时间进入崇祯六年的四月。

    原本历史,这个时候的孔有德,应该刚刚踏上辽东的土地,投靠皇太极。

    现在的他,却站在济南城的城头上,观赏着大好河山。

    原野上已经是一片绿色,勤劳的农夫们正在田间地头劳作,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为自己而劳作。

    看着这一副农忙的景象,孔有德的心情也相当好。

    年终会议之后,天策军的各项发展都走上了正轨,陆军扩编已经接近尾声,海军也基本成型,土改工作已经结束,六个港口的建设也如火如荼,矿山的开发工作也进展顺利,登州的四个盐场已经全部建设完毕,莱州的盐场也已进度过半。

    而山东境内原本残存的部分山贼,响马,也成了新兵们的经验怪,经过三个月的清扫,已经见不到规模超过五十人的山贼响马队伍了,虽然还有一些漏网之鱼,但他们长久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