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莽的人立即就去挖墓,把董贤的棺材抬回监狱,开棺验尸。最后确认:躺在棺材里的人,就是汉朝媚功第一的伪娘董贤!
王莽终于暂歇一口气。搞死董贤后,王莽下一步就是:夺回本就属于他的大司马!
王太皇太后下了一道诏书,要众卿商议提交大司马人选。诏书才下,满朝上下都不约而同想到了王莽。王莽当过大司马,曾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傅老太婆交过手,还有他天生具有优秀的道德自律作风,令汉朝人无不对他崇拜。况且大司马职位自设置以来,就是外戚专有。王莽身为王氏外戚,如他不当,还有谁能当?
于是从大司徒孔光,一直到基层干部,几乎全部同意提王莽当大司马。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还是有两个人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前将军何武、左将军公孙禄。他俩在呼声压倒一片的形势下,反对王莽任大司马,似就是拿鸡蛋砸石头。
说他们是鸡蛋白砸,这基本没错,但有一点必须说明:他们并非无理取闹,自讨苦吃的。何武和公孙禄是这样说的“纵观汉朝政治,皇权一旦弱势,外戚就会掌权。吕氏、霍氏之后,恐怕下一个把持汉朝政权的,就将是以王莽为代表的王氏力量!皇权弱势,与皇帝年龄有关。幼主之上,必有悍母,其外戚必起。现在刘欣初崩,新皇帝还没选定,一旦王莽上位,先入为主,填补权力真空。那将来新皇帝即使登基,也会沦为傀儡!国难当前,为社稷利益,就算当一回鸡蛋,也要砸出我们汉朝大臣的气节”
随后,两人向上提交名单。他们的人选很搞笑,但却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何武公孙禄当大司马、公孙禄则何武当大司马…王太皇太后看后简直哭笑不得。但也没说啥。28日,她下诏:任命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
然而很快的,王太皇太后就发现:现在站在她眼前的这个王莽,已成了一个野心勃勃、出刀必要见血的权术家!
7月,王莽站稳脚跟后,就开始清算了。第一个目标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王莽列举了赵飞燕三宗大罪:1与妹妹赵合德一起,以青春无敌的**,劫持了皇帝刘骜;2姐妹俩制造了后宫一系列的杀婴案件刘骜断子绝孙;3被傅老太婆收买,尊行动,置国家纲纪于不顾。
王莽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下诏:把赵飞燕赶出皇宫,迁到北宫居住。一个月后,再贬赵飞燕为平民,送去替刘骜守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舞蹈家,被喻为害人的大妖精,终于扛不住,以自杀了结。
平帝登基篇()
王莽第二个清算目标是傅、丁两姓外戚。傅老太婆生前拼死拼活赚来的,全部被索回!王莽撤掉傅氏皇太太后的称,改为原来的定陶共王母;丁姬的帝太后称也被撤销,改为丁姬。接着王莽又将傅、丁两姓外戚,一律免职流放。刘欣的傅皇后被赶出皇宫,迁到桂宫居住。一个月后,再贬为平民,送去替刘欣守墓。傅皇后与赵飞燕同时以自杀了结。傅皇后的父亲傅晏及其妻子一起发配合浦郡。
在这之中,只有一个人得到了赦免:傅喜!王莽认为傅喜很厚道,在傅老太婆势力如日中天之时,傅喜仍以正义之名,反对傅老太婆乱来,捍卫儒家道德准则。于是王太皇太后特别下诏,将傅喜从封地召回,位居特进,即侯补大司马。也就是说:如有一天王莽下了,下一任大司马就是傅喜了。但傅喜却不领情,拒绝了王莽的好意。不为别的,只为傅喜他不想再玩政治了。何况陪他一起玩的人是王莽。他能玩得过王莽吗?
最后,王太皇太后只好答应,再将傅喜送回封地。傅喜就在封地终老天年…
王莽第三个要收拾的是董势力。自汉朝开国以来,从没一个势力,像董家崛起得这么迅速,败落得也那么迅猛。王莽要收拾董家,为的不是权,而是钱!董贤实在太有钱了。当年汉文帝刘恒扶持男宠邓通,成了汉朝第一首富。但如邓通在地下知道刘欣赏赐董贤多少钱,估计他都会从棺材里气活过来!
像对待傅、丁两姓势力一样,王莽将董家当官的全都免职流放。董恭、董宽信父子流放合浦郡,董贤之母遣回巨鹿郡。然后就是抄家。最后抄出的董贤财产,竟有43亿之多!富可敌国,那不是传说,更不是吹出来的!
忙活半天,王莽和王政君终于想到要立皇帝了。刘骜无子,刘欣过继,现在刘欣又无子,还得再找一个来过继。那么找谁好呢?
汉成帝刘骜有两个好兄弟:定陶王刘康、中山王刘兴。刘骜生前偏爱刘康。可刘康早死,刘康之子刘欣被傅老太婆调教近二十年,相当聪明机灵,后来在竞争皇位上,将三叔刘兴打败了。
刘兴也留下一个儿子刘箕子,今年9岁。真是风水轮流转,帝王轮流做,王政君和王莽不约而同想到的皇位接班人,就是这个刘箕子!
于是,王莽的族弟、王音之子王舜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奉命与大鸿胪左咸二人,持节前往中山国,迎刘箕子来长安做皇帝。
接着王莽开始挟权自恣,将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首先将大司徒孔光的女婿甄邯提拔为侍中、奉车都尉。朝中百官一旦与自己不合,王莽便罗织罪名,令甄邯拿着草案去给孔光看,孔光不敢不批。然后王莽再拿着孔光批好的弹劾奏章给王太皇太后,一切事就都搞定了。
何武、公孙禄被安上“互相标榜”的罪名,全部免官,赶出长安城。何武因是侯爵,还有块封地,于是就回自己封地,了此残生了。
董宏之子董武本来承袭其父高昌侯的爵位。现在王莽翻出董宏在傅太后尊行动中的所作所为,将董武的爵位剥夺。
张由、史立、丁玄等人因造成了中山冯太后的冤案,被贬为庶人,发配合浦郡。毋将隆本与此案无甚大关联,只因少时看不起王莽。此时也被王莽构陷入此案中,一起发配。
其实在王莽看来,这些人对他构不成威胁。但另一个人就不一样了,他就像一定时炸弹,必须及时清理出长安城:王莽的六叔王立!天下人都知道,王立是个爱钱如命的贪污犯。钱,他敢铤而走险,贪污国家财产;钱,他能一夜之间,将死对头淳于长撒在他伤口上的盐忘得一干两净。天知道,钱,他接下来还会干出什么好事?
王立本来早就被赶出长安城了。但后来刘欣为照顾王太皇太后的面子,又将他召回长安。尽管刘欣还没来得及给王立安排新工作就崩了。但这个无官无职的人,却是最让王莽害怕的!原因就在于王立的辈份。在中国这种排资论辈的传统社会里,辈份大你就是资本。对你指手划脚,料你也不敢怎的!
王莽怕的就是王立闲着,有事没事,对自己指手划脚。还有当年如不是因贪污出事,王立早就是大司马了,怎么也轮不到王莽。现在如他要开抢大司马一职,那事情不就麻烦了吗?所以必须把王立再赶出长安城。以什么名义赶人呢?王莽已想好了:以道德和正义的名义!
王莽当然没傻到自己出面弹劾叔叔。他想到了一个可代他办事的人。那个人,非孔光莫属!经这些年的官场磨练,孔光已修练成精了。甭管是什么领导,凡是领导布置下来的任务,他都听话地认真执行。冲着这点,王莽就认为孔光做事靠谱。于是把他召来,说这样这样…
孔光心领神会,马上就向王太皇太后弹劾王立“王立明知淳于长是个诈骗犯,可淳于长稍微贿赂他,就反过来替人家说话,欺负皇帝了。这种人,道德形象已破坏殆尽,没资格再留下来当辅佐。所以强烈建议太皇太后将他遣送回封地”
王政君看后,二话不说,拒绝了!王太后拒绝是有道理的。王立收淳于长那点钱,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淳于长都化成土了,汉朝皇帝都换两个了,丞相府就像车水轮流转,也不知换了多少丞相。现在孔光还提这事,摆明就是有人不安好心!谁不安好心?王政君心里明了,但不明说。如没猜错的话,他应就要跳出来了!
果然,王莽跳出来了!孔光搞不定,他只好亲自出面“现在的汉朝,雄风不再,正是多事之秋。且连续崩了两位皇帝,都是没子嗣的。国家现在掌在您太皇太后的手里,如因私人感情而打击大臣的积极性,万一发生****,大臣消极怠工,您招架得住吗?其实,姑姑您也不必替叔叔紧张。不过是先让他回封地,将来时机成熟,还会再请他回来的”
王政君听出来了,王莽这叫连恐带拉。汉朝内外,几乎掌握在王莽一人之手!王政君已老了,别说王莽要折腾,只要王莽叫人去外面捣个乱,他称病躺在家里打哈哈,你又能奈何?王政君心中不由滑过一阵寒意。不是她太老,而是王莽太强。如她要终老天年,就只有屈从于王莽。无奈的太皇太后只好点头,允许将王立赶出长安,回自己封地去度长假…
8月,大司空彭宣见自己玩不过王莽,便上书请求退休。王莽恨其无端求退,便故意不遵守三公重臣退休的规矩,不赐黄金、安车、驷马。只是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免去了彭宣的官职,将他赶回封地去。27日,右将军王崇被任命为大司空,封扶平侯。光禄勋马宫被任命为右将军。甄丰被任命为光禄勋。
王莽以王舜(王音子)王邑(王商子)为腹心;甄邯(孔光婿)甄丰主弹击;平晏(平当子)领机事;刘歆(刘向子)典文章;孙建为爪牙。还有甄丰之子甄寻、刘歆之子刘棻、崔发、陈崇等人皆是其同党。至此,长安城的政治环境终于被王莽清理得差不多了。布置周密,一呼百应,平时想做什么事,只要稍稍露点口风,自然就有底下人全部办妥。有奖励时,王莽常常假意推让,叩首泣辞。这样上欺姑母,下欺吏民,口是心非,自便私图。
9月1日,9岁的刘箕子登基为汉平帝,大赦天下。由王太皇太后临朝听政,政府具体事务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