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莽看着皇宫外的人山人海,似不为所动。他给王太皇太后上书“我现在很忙,正在制定新的礼仪,不想因此分心。所以甭管宫外喊什么话,太皇太后您都别理睬”

    的确,王莽很忙。他忙着为自己量身一套新的礼仪方案。这套玩艺说出来很吓人,可却是每个野心家都,这就是著名的九锡礼仪!

    所谓九锡,是天子赐给诸侯或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器用之物,是最高礼遇的表示。《礼记》记载这九样东西分别是: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

    王莽在古仪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给自己定的九锡如下:1绿韨(遮蔽膝用的彩绸)衮冕(龙帽)衣裳(龙袍)瑒琫(刀柄装饰璧玉的佩刀)瑒珌(刀鞘上装饰璧玉的佩刀)句履鞋尖上翘的御鞋);2鸾路(皇帝专用的御车)乘马(四匹骏马)龙旂九旒(有九个尾梢的龙旗)皮弁、素积、戎路、乘马;3彤弓矢、卢弓矢;4左建朱钺、右建金戚;5甲、胄一具、秬鬯二卣;6圭瓚二、九命青玉珪二;7朱户;8纳陛;9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贲三百人。

    5月,王莽接受九锡。从此,王莽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赋予九锡以特殊意义的人。要知道这是什么特殊意义,就要看看历史上是哪些人接受了九锡,这些人后来又都做了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件对不起皇帝的事——篡位!于是乎,九锡就成了篡位的代名词。如谁要接受了,说明他是想当皇帝了!

    这样的话,我们就很容易明白王莽想干嘛了。他制造的民意,就是为他将来废帝自立,铺下一条坚实的道路。而现在挡在他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是汉平帝刘衎…

    5月,王恽、阎迁、陈崇、李翕、郝党、谢殷、逯普、陈凤8人经一年多的巡行天下,观风问俗,回到长安。作为王莽的心腹,他们自然知道王莽想听什么,于是他们编成了3万余言的歌谣,专门歌颂王莽之功德。王莽大喜,将八人统统封侯。

    闰5月,刘歆、平晏、孔永、孙迁四人奉命,治明堂、辟雍。令汉与文王灵台、周公作洛同符。四人因此功皆被封侯。

    当时天下各郡国纷纷上报祥瑞。只有广平国国相班穉不肯随附。琅邪郡太守公孙闳则反而奏报灾荒。甄丰便弹劾此二人不道之罪,应该捕诛。还是王太皇太后有些慈心“班穉是班婕妤之弟。贤妃家属,理当宽宥”于是公孙闳下狱被诛。班穉则逃过一劫,上书谢罪,辞去广平国相一职,入补延陵园郎。

    闰5月,王莽上奏:为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的古制。犯者处以象刑。

    闰5月,刘恒的八世孙、刘武的后代刘音被立为梁王。

    夏天,王莽又准备发掘傅、丁二后的陵墓。王太皇太后不肯听从。王莽忿然道“傅、丁二氏,怀着皇太太后、帝太后的玺绶下葬。今既已明旨加贬,怎能不将取玺绶取出毁掉?另外,傅氏不配与元帝合葬,应归葬定陶,方足正名”王政君只好应诺。但不准易棺,只准改葬。

    王莽马上命令人手,分掘二后坟墓。公卿们纷纷附和,遣子弟、诸生、四夷10余万人。二旬之间便将两处坟墓挖平。王莽又下令:在周围遍种荆棘。又毁坏共皇刘康的祭庙。泠褒、段犹等人发配合浦郡。

    太师马宫当年任光禄勋,也曾过傅太后的尊谥行动。现在见王莽翻此旧案,心下不安,上书请辞太师、大司徒、扶德侯印绶。8月20日,王太皇太后下诏:免去马宫的太师、大司徒,但仍保留其侯爵。

    之后,王莽又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征召师丹,赐爵关内侯。数月后,更加封义阳侯。但受侯封仅月余,师丹便去世了。

    泉陵侯刘庆上书求让安汉公王莽摄政,行天子事。如周公相成王故事。只是现在的“周成王”汉平帝刘衎已15岁了。他的思想和身体,正在一天天的成长,犹如即将脱缰而去的野马。王莽在皇宫里到处都安插了耳目,他已打听到:刘衎对他诛杀卫氏家族一事,表现出愤愤不平。如这样的话,与其坐等皇帝羽翼长成后收拾自己,只有自己先下手为强了!

    腊日这天,王莽准备了带毒的椒酒,派人送进宫中,呈献给汉平帝刘衎。民间认为:喝椒酒是可以驱逐鬼神的。刘衎也没多想就喝下了。毒立即就发作,汉平帝刘衎的生命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此时,王莽开始了另一番表演:他写成一篇策文,说自己情愿以身代帝。然后赴泰畤祷告,将策文藏于金滕、置于前殿。并叮嘱群臣勿须多言。这金滕藏策,本是当年周公故事,安汉公真是周公再世啊…就在群臣这样的感叹声中,汉平帝刘衎已经中毒驾崩!

    若无其事的王莽又一次装模作样的主持丧礼,大赦天下,命天下六百石以上的官吏,一律为刘衎守丧三年。

    12月,平晏被提拔为大司徒。

    旧的去了,新的要来。刘衎的葬礼办完后,王太皇太后就下诏群臣讨论新任皇帝的人选问题。

    此时,休说成帝、哀帝、平帝都是无子而崩,就连汉元帝刘姡д庹鲆宦觯踩妓拦馑谰恕S谑侵缓迷偻贤疲フ液盒哿跹暮蟠

    这时,在刘询的曾孙中,有诸侯王5人(淮阳王刘钦之孙刘縯;楚王刘嚣之孙刘纡、信都王刘景;东平王刘宇之孙刘开明、中山王刘成都)列侯48人(刘嚣之孙广戚侯刘显…)。群臣就将这些人列了一个名单,交了上去…不料想王莽一看这张名单,就像嘴里飞进了一只苍蝇,感觉特别恶心!

    在他看来,这么多人选,却没一个合自己的胃口!原因很简单:这些人都已长大成人,不好控制。扶他们当皇帝,都等于将自己往火坑里推。那王莽将怎么拒绝?

    办法还是有的!王莽想起了汉成帝刘骜曾使用过的一招。当年刘骜不让弟弟刘兴当皇帝,刘兴脑袋不灵活还是其次,最的是:如让刘兴当皇帝,那么刘骜死后,按汉朝规矩,兄弟俩是不能同时宗庙的。所以如让刘兴继位,刘骜死后过年过节,都没人来供奉他,连个冷猪肉都没得啃,那他就亏大了!

    现在按辈份,刘询的那帮曾孙,与刘欣、刘衎是同辈人。于是王莽就按刘骜的规矩,给有关部门下了一道命令“兄弟平辈之间,通通不能继位!新皇帝人选,要从汉宣帝的玄孙中选”最后,王莽再加了一句“新名单拟定后,必须把他们全部召到长安,接受我的审查”

    。。。

孺子刘婴篇() 
王莽说完,就将族弟、太保王舜召来,给他布置了一道高难度的作业。作业的题目是:逼宫!逼谁?当然是王太皇太后!王莽到底想干什么?他就想逼姑母退位他来做摄政!

    或许你会认为:王莽太心急了。心急吃不到热豆腐,那样会出事的。然而王莽却不是这样看的。在他看来,时机已成熟,他无须再扭捏。但王舜将拿什么理由,劝王老太婆退位呢?

    其实,这个技术难题,王莽早就想到了。只要王舜按他的步骤去做,王太皇太后就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有一天,前辉光郡郡长谢嚣给朝廷上了一道奏,说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我属下的武功县县长孟通,在挖井时挖到了一块白石头。石头上圆下方,上面写着8个朱红色的大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王莽这招,当年陈胜吴广起义时早就用过了,想骗王太皇太后,那简直太儿戏了。当然,王莽也知道骗不了,但他还是把王舜找来,对他说“麻烦你把这封奏书交给王太皇太后看,她就什么都明白了”

    于是,王舜只好将奏书交给王政君。王政君一看,直接就顶了王舜道“这等小伎俩,也想拿来骗我”

    “我就知道骗不过太皇太后您老人家”王舜很老实地回答,但他接着又道“不过太皇太后您想想:事情都到这地步了,我们还有办法阻止安汉公吗?老实说:我没能力阻止,您也没能力”王政君眼睛都直了,瞪着王舜,半天说不出话来!

    所谓博弈,那是要靠实力的!在绝对实力面前,强者把荒谬当正事,弱者也无法扭转局势。想当年赵高在秦朝一手遮天,为试探自己的实力,竟还发明了一个史无前例“指鹿为马”的故事。如今汉朝天下,基本都是王莽的人,他就是说天意要让他当皇帝,您王太皇太后又能怎么办?

    王政君终于明白了:自己这个侄子王莽就是想当皇帝!而王舜今天就是来逼宫的她这个老太婆承认这个不可逆转的结局!

    王舜看王太皇太后不语,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于是他又道“太皇太后您别紧张,安汉公的野心还没到当皇帝的那程度,他不过是想谋个摄政的名义,仅此而已”

    摄政,通俗地说就是代理皇帝权力。再进一步说,就是要王太皇太后退休,彻底把汉朝让给王莽打理。原来王莽是看我老了,不行了,想赶我走了?既他要赶我走,我还能赖在那临朝听政的位置上吗?王政君沉默良久,才缓缓地对王舜说“王莽想摄政,那就让给他吧”王莽就知道:王太皇太后此时已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时,有关部门已把汉宣帝刘询的玄孙,如实的报上来,总共有23人。王莽很满意这张名单,因这23人全都是婴儿。无论选谁,都无所谓了…于是,王莽把名单上交王太皇太后。王太皇太后随即下诏“新皇帝年龄太小,不能理政。安汉公王莽辅政已有三世,经验丰富,所以让他辅政,如周公故事。大家放心。现在还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摄政礼仪”

    群臣最后上奏“摄政、安汉公当服天子韨冕,背斧依立于户牖之间,南面受朝,听政事。车服出入用警跸,皆如天子制度。郊祀天地、宗祀明堂、共祀宗庙、享祭群神。可自称‘假皇帝’臣民百姓称呼‘摄皇帝’安汉公自称‘予’但若朝见太皇太后,则仍应自称‘臣’。安汉公平决朝事,发布的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