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深谷之中,共19千余名羌兵被杀。
至此,段颎历经大小180战,斩杀38千余人,获杂畜427000余头,终于平定东羌叛乱。共花费44亿,军士死亡400余人。段颎因攻被封为新丰县侯,食邑万户。另外,冯禅之前招降的4千余降羌,则被分置在安定、汉阳、陇西三郡。
9月,江夏郡蛮夷反叛,被当地州郡兵平定。丹杨郡山越族反叛,围攻太守陈夤,但反被陈夤杀败。
此时的李膺,犹如虎落平阳被犬欺。尽管他之前被救出狱,但也没做过突出贡献。可当宦官要抓人时,他倒成了突出人物。此时的宦官们手上有如下一份黑名单:窦武、陈蕃、刘淑为三君(君者,一世之所宗)李膺、荀翌、杜密、王畅、刘祐、魏朗、赵典、朱寓为八俊(俊者,人之英也)郭泰、范滂、尹勋、巴肃、宗慈、夏馥、蔡衍、羊陟为八顾(顾者,能以德行引人)张俭、翟超、岑晊、苑康、刘表、陈翔、孔昱、檀敷为八及(及者,能导人追宗)度尚、张邈、王孝、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为八厨(厨者,能以财救人)
三君已亡,剩余32人除“八顾”中的尹勋、巴肃与“八俊”中的魏朗这三人也已被杀外,其余仍都在世,宦官们便把黑手伸向了他们!尤其是中常侍侯览与“八及”中的张俭,因三年多前的毁冢案结怨颇深,于是嘱使同乡人朱并上书告发张俭与其同乡24人私署名,共为部党,图危社稷。让汉灵帝刘宏下诏逮捕张俭等人。
10月19日,大长秋曹节在此基础上决定再接再厉,做成一桩大案。于是他指使有关部门上奏“虞放、李膺、杜密、朱寓、荀翌、翟超、刘儒、范滂等人也全都是钩党,应把他们全都抓起来”现年14岁的刘宏就问曹节“什么是钩党”曹节答“就是私自钩结的党人”刘宏再问“党人有何大恶,要朕下令全部诛杀呢”曹节答“图谋不轨,欲危社稷”刘宏点头表示明白了,立即下诏天下大捕党人。在桓帝时代那场党锢之祸3年多后,灵帝时代的党锢之祸爆发…
有人就劝李膺逃亡,可李膺很坚决地答道“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这是为人臣子的本分。且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又能逃到哪里去”是啊!陈蕃老前辈都快80岁了还不放弃战斗,我李膺一个晚辈逃命,那还有脸在士人界混吗?
李膺没逃走,反而自己去监狱报到。不久就被拷打至死,妻儿发配徙边,门生故吏全被禁锢。侍御史景毅之子景顾是李膺的学生,因未有录牒,本可逃过此劫。但景毅慨然叹道“我绝不苟安”遂自表免归。
汝南郡督邮吴导受诏前往捉拿范滂,可刚到征羌县,他就怀抱诏书,紧闭传舍,伏床而泣,不愿前往范滂家中捉人。范滂得知后,为不使其为难,便自行往县中的监狱报到。县令郭揖大惊,自解印绶,便要与范滂一起逃亡“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安身?奈何甘心就狱”范滂却答道“岂能因我而连累大人?且我若逃走,那我的老母亲该怎么办”范滂受刑前与母亲诀别道“弟弟仲博素来孝顺,足以奉养母亲终老。儿愿从父亲龙舒君共下黄泉。如此存亡各得其所。只希望母亲大人不要悲伤”范滂之母道“儿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天下事难以两全。既得令名,则不复望寿考了”范滂长跪受教,再拜而辞。随吴导入狱,最后也被拷打死于狱中。
此次党锢之祸,更甚三年之前。那次只是将200余人下狱,这次光被整死的就有百余人之多,其妻儿也全被发配边疆。更有甚者,宦官们任意株连,有些并非党人,只不过与宦官们素有怨隙者,这次也全部将他们列名党籍,一网打尽。这一批或死或徙或废或禁者,又有六七百人。的!
太后去世篇()
当然,逃脱大难的幸运儿也不是没有。如“八顾”中的郭泰,此人虽好臧否人伦,却从不危言核论,故能处浊世而怨祸不及,幸免连累。
也有人是因众人的一致保护而幸免于难的,如“八及”中的张俭。他是此案的导火线,更是中常侍侯览必欲除之而后快的人。可他一路逃亡,随便到哪家留宿,对方都愿意破家相容。在东莱郡时,藏身在李笃家中。外黄县令毛钦率兵前来捉拿,李笃一席话便说得毛钦叹息而去。在鲁国,张俭想投奔孔子第20世孙孔褒。恰逢孔褒外出,其弟孔融年仅16岁,做主将张俭藏在家中。后来消息走漏,张俭逃亡,孔褒、孔融兄弟则被鲁国国相抓捕下狱。孔融首先认罪“是我把张俭留在家中,与我兄长无涉”孔褒也不愿弟弟受罪,便道“虽我家中,但张俭确实是来找我的。此罪我愿承担”甚至连兄弟俩的母亲也说“家事处分,应归家长担任。妾愿领罪”一门争死,当地郡县也不能断,只得上报朝廷。朝廷最后下达诏书,将孔褒坐罪,而释放孔融及其母。
张俭由李笃将其带往北海郡戏子然的家中,由戏子然安排,经渔阳郡逃出塞外。一直到黄巾起义爆发,汉灵帝下诏大赦党人,张俭才得返回乡里。后来还担任过卫尉,一直到84岁才寿终正寝。
“八顾”中的夏馥则将自己的须发全部翦掉,逃入林虑山中,隐姓埋名,改头换面,做起了冶家佣。日亲烟炭,形貌毁瘁。夏馥之弟夏静带了一些缣帛来探望兄长,夏馥避而不见“这是给我招祸啊”但夏馥虽在这次大劫难中逃脱,却没能像张俭一样活到大赦党禁之时。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去世了…
袁安的玄孙袁闳也与夏馥一样,欲投迹深林,避世逃祸。奈何老母尚在,不宜远遁,于是他在家中筑起一土室,不设门户,只开一小窗,自纳饮食。袁闳藏身于此土室中18年,兄弟妻子不得相见。只有母亲来时,袁闳才会打开小窗和母亲说说话,母亲离开后,便把小窗紧闭。最后袁闳安然于此土室中去世。
还有申屠蟠早在两年前便预测到了今日之祸,他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不再与范滂等人,共议朝政,故得免其祸。
除此之外,竟还有因得宦官保护而幸存下来的名士如陈寔。当年中常侍张让的父亲去世,归葬颍川郡时,一郡官吏皆来送葬,但名士们却一个都没有来。正在张让感到甚没面子之时,陈寔来了,满足了张让的虚荣心。投桃报李,在这场大难中,张让自然也会全力相救陈寔…
风水轮流转,士大夫的美好时代终于要告别了。宦官的美好时代像又拉开了序幕。
毫无疑问,现在的王甫和曹节是汉朝政治的巨头杀手。当初李膺和陈蕃等士大夫振臂高呼,准备澄清天下时,全汉朝人都一起举目眺望。他们都认为:汉朝经历这么多年腥风血雨,终于可以告别可怕的外戚、可恶的宦官,迎来真正由士大夫们主导天下的太平盛世了…
然而这一切犹如狂风暴雨,来得快,去的也如此迅猛天下读书人一下子都不能适应。仿佛做了一场春梦,又仿佛来了一场恶梦。汉朝黑夜漫漫,狂风大作,一下子又熄灭了他们的希望之灯。
希望破灭后,他们失望,然后是绝望。即使绝望,也要做一个绝望的抗争者。我相信:这话能代表汉朝士大夫们以抗争求死的理想!
11月,太尉刘宠罢官。太仆郭禧升任太尉。
11月,鲜卑入侵并州。
11月,高句骊王伯固入侵辽东郡,被玄菟太守耿临击败。
本年,曹节病重,汉灵帝刘宏下诏封其车骑将军。百余日后,曹节病愈,将车骑将军的印绶交还,仍为中常侍,封特进,享受中二千石的秩俸。
建宁3年1703月,段颎被召还京师洛阳,封侍中。
4月,太尉郭禧罢官。太中大夫闻人袭升任太尉。7月,司空刘嚣罢官。8月,大鸿胪桥玄升任司空。9月,执金吾董宠因“矫董太后属请”的罪名下狱论死。
冬天,济南郡爆发起义。起义军攻打东平陵县。
冬天,10余万乌浒人受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内属于汉,设置七县。
本年,凉州刺史孟佗派任涉率敦煌郡驻兵五百人,与戊己司马曹宽、西域长史张宴率领的焉耆、龟兹、车师前、后等多国联军,共三万余人讨伐2年前弑王自立的疏勒王和得。结果却攻打桢中城40余日不能攻下,只得无功而返。这之后,疏勒国更是内乱连年,疏勒王连相杀害,朝廷已不能复治。
孟佗当初能当上这凉州刺史,完全是靠了贿赂中常侍张让家中的监奴,之后又贿赂了张让。所以即便出了这种大错,因朝中有后台撑腰,他这个凉州刺史仍当得稳稳的。
建宁4年1711月3日,16岁的汉灵帝刘宏元服。大赦天下,但特别注明:党人不赦。
3月1日,日食。太尉闻人袭罢官。太仆李咸升任太尉。刘宏下诏求直言。
3月,大疫。朝廷派出中谒者巡行天下,赠予医药。
3月,司徒许训罢官。司空桥玄转任司徒。4月,太常来艳升任司空。7月,司空来艳、司徒桥玄罢官。太常宗俱升任司空、前司空许栩被任命为司徒。
7月,汉灵帝刘宏立执金吾宋酆之女为皇后。
10月1日,汉灵帝刘宏率群臣往南宫朝见窦太后,亲馈上寿。黄门令董萌曾受窦太后恩惠,便乘机进言,为窦太后诉冤。刘宏也听了董萌的话,下令以后的供奉要加倍,可这又引起了曹节、王甫等大宦官们的嫉恨,他们诬陷董萌诽谤董太后,将董萌下狱论死。
冬天,鲜卑入侵并州。
建宁5年1723月8日,朝臣之首、82岁的太傅胡广去世。胡广周流四公30余年,历事汉安帝以来的六任皇帝,皆礼任极优。所辟也多为天下名士,本人则练达故事,明解朝章。但无忠直之风,常逊言恭色以取媚当时,故天下薄之。甚至有谚语“万事不理问伯始(胡广字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熹平元年1725月16日,改元,大赦天下。
5月,长乐太仆侯览因‘专权骄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