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已经明朗了,那也就高调地处理了。
既然是娶平妻,那自然要比纳妾要正式一些。
甄家现在是并州商业世家的代表,刘琦纳了甄宓,不仅仅是娶回一房美妻,而且能表明一种态度。士家经商,一样可能攀龙附凤,冲上高枝的。让那些纠结于土地的士族们也少一些对土地的记挂。
婚礼在老学究们挑选的黄道吉日举行。
整个晋阳陷入一片欢天喜地之中。
是啊!好久没有大喜事发生了!当然有些喜事刘琦是不会说出来的。比如郭嘉到了云梦,不但养好了身体,还配合刘磐拿下了长沙、零陵二郡。比如甘宁的云梦水师已经初见成效,迟早会称霸长江流域。比如公孙度已经正式降于刘琦,被刘琦调往昌黎任太守。又比如锦城建设完,太史慈已经开始在建造大汉第一个海岸军事船坞了……
当然这些对于刘琦集团来说的大喜事,其实也不关百姓们什么事。他们更关心的是日子能不能越过越好!这些大事在他们心中甚至不如给他们好日子过的刘琦取妻纳妾、生子延嗣来得更重要……
第190章 西都长安()
刘琦并没有在晋阳呆太长的时间,其实很多地方他都想亲眼看着发展起来。比如锦城,海船的建造;比如荆南的控制,水军的组建;比如南阳的暗战;比如关中的发展……
关中地区,以西都长安为中心,在荀彧的主持下,犹如重生的婴儿,正在朝气蓬勃的恢复着生气。
很久没有关中新的消息传回来了,有荀彧领导,还有那么多大才辅助,发展起来应该不是很难的事。可问题是刘琦打下长安的目的可不仅仅是要多占一些地方。
长安从周朝开始到新朝王莽,一直都是泱泱中华的的帝都。可以想象它的地理位置有多好!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即源于此。
秦时咸阳为长安。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长安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唐朝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长安文化影响极其深远,由于建都长安的周、秦、汉、隋、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和文明的黄金时代,因此在唐以后,虽然长安不再为国都,但“长安”一词却成为国都别称。今天首都北京最重要也最知名的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就是以古长安命名。
虽然历经东汉两百年,长安的政治地位下滑,却依然繁荣。
本来董卓携天子刘协迁都西移,好好经营的话,长安会很快恢复当日的荣光的。
只可惜不管是董卓也好,还是后来的李傕郭汜也罢,他们根本没有用心去管大汉一国的发展,他们只顾着中饱自己的私襄。搞得关中地区一片乌烟瘴气,人烟凋零。
荀彧在之前没有来过长安,等他来到长安,看到那宽阔的城墙和雄壮的宫殿时,就被深深的震撼了。
荀彧是的骨子里是忠于汉室的,长安城里一看就想到败没的洛阳,堂堂数百年帝都,一把火什么都没了。就算刘表和张杨先后出钱出力修缮了一番,但要想恢复往日的繁华,得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相对于洛阳,西都长安只需将老旧的房屋刷刷漆、换换瓦便可。
他心里有个打算,就是将长安重新建设的繁华起来。不管今后是能迎回汉帝还是主公行光武之志重振汉室,长安都是那个更适合建都的地方。
所以,除了肃清三辅之地土匪啥的,几万大军基本上也就没有动过。
只有赵云留在本属于凉州的武威,防备西边各羌,也顺带着跟马超打好关系。
在荀彧的打理下,三辅之地各郡县都在健康地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并州的发展就有他很大的功劳,他已经非常认可刘琦的方针。虽然他本身就是在士族出来的,但他更愿意看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百姓的感激和尊重他们这些上位者,地区的繁华和欣欣向荣,都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在处处破败的关中地区,他不在刻意顾及士族们的利益。也可以说在董卓和李郭的贪婪下存落下来的士族已经寥寥无几。
所以,他直接照搬并州的模式,将土地公有化,再分给了百姓。而留在关中或迁回关中的士族们只能乖乖地接受商业化改造。
因为当时关中大乱的时候他们已经放弃了对土地的经营,不然关中大旱的时候也不会因为缺粮饿死那么多人。
现在看关中平稳了,条件好起来,你又想回来拿回你的田地?
哪来那么好的事?
别看荀大帅哥平日里文质彬彬、人畜无害的样子,办起公事来那可是一丝不苟的。别试图挑战他的威信,不服?直接大军拉过来!要么灭族,要么你自己迁走!
刘琦集团的地盘上,拒绝一切不安因素。
所以在刘琦的集团内部,统兵者以关羽、赵云为上,治政者以田丰、荀彧为尊,精兵以高顺、典韦最强,谋者以郭嘉、贾诩最鬼。
当然,一切基于忠诚为前提。
忠诚!是刘琦集团的第一生存准则。
忠于刘琦!
这也是为什么刘琦敢把那么大一块地盘交给荀大帅哥来打理的原因。
王佐之才是什么?那就是拥有一代臣相的才能,可以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大才。
如果荀彧都处理不好的事,估计刘琦也不见得能处理好。
当然在大方向上的决断和王者气度上那肯定是比不过刘琦的,不然他也不会甘心情愿地辅佐刘琦的。就象秦末的大才张良一样,哪怕你天纵奇才,也要那片给你施展的天;而痞子刘邦,就是他的那片天。
同样的道理,刘琦就是荀彧可以尽情施展的那片天!
刘琦早就想好要去长安看看了,一直因为改组影密卫、荆南叛乱、纳平妻甄宓等事情耽误,这一拖就是好几个月。
当然他不只是想过去看看,作为集团的首席CEO和幕后大BOSS,就应该处在战争的最前沿,虽然有的战争并无销烟。
并州大定,北方无患,东边的袁绍正处在曹操、刘备的夹击之中自顾不暇呢,现在的争斗中心是时候该往南移了。
西部的诸侯也是时候考虑剿灭了。
荆州,也该纳入考虑范围了!
还有汉中……
还有西川……
长安,才是那个离中原战场更近、更合适他这个主子呆的地方。
第191章 南下长安,收张既()
与田丰商议过后,刘琦带着典韦与两千神刀卫南下长安。
一路南下,刘琦顺便巡视了河东、弘农、冯翊等郡。
没有了白波匪患,也不打理军事,一心理政,王邑倒是把河东一郡打理得井井有条。
河东,自大汉建国以来一直都是国之粮仓,王公贵胄及公主的重要封地之处。不管是东汉还是西汉都一直是富饶之地。只要没有战乱,它一直都是个好地方。
说实话,还好河东先后遭到南匈奴和白波军的洗掠,士族大家迁出去不少。这倒给王邑在河东推行土改减少了许多阻力。所以,河东一地在并州新政的推行下,快速地恢复了生机。
又因为这里实在离太原太近,晋阳叛乱刘琦的强势镇压,让士族们看不到一丝侥幸。相当一部分人实在不愿意接受并州新政的只好迁往河内或者冀州投袁绍,或者南渡黄河,进入河南尹投了曹操。
所以,河东便成了并州以外,最贴近并州的一个郡。每年的税收已经能在刘琦治下的所有郡中排到前三。
当然,这也证明了王邑此人确有治理一方的能力。
刘琦还发现张白骑这人吧,若说真的统兵打仗能力差了一点,但是作为守城之将,保一方水土平安还是可以的。
冯翊,长安的卫郡。相当于河内之于洛阳。
不得不说徐庶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赚来的这个张既确实有些能力。战乱后的冯翊在他的精心施为下,迅速地恢复生产,他落实荀彧下达的政策很坚决。且比关中其他郡县都执行得更好!所以,冯翊依然是三辅之地最富饶最平稳的地方。
刘琦一路走来,对这三辅之地的认可度极高。所以他决定去见一见这个张既。
临晋城中郡衙内,张既在一丝不苟地看着各县上报来的报表。
“报……”守门的衙役突然急急忙忙地跑进来。
“何事?”张既依然是那副淡定的模样。
“禀告太守大人,骠骑将军来了!”衙役道。
“啊?!将军人在何处?”这个没法淡定了吧?就算他没认主,他也在刘琦管辖的范围内任职,面对直属上司,不可能再象从前对徐庶那般无礼了吧。
“在府衙外等候!”
“你……唉!你这个天杀的蠢货,这关中一地都是骠骑将军治下,你敢将他拦在门外!”张既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