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困难是实际存在的,这大山之中最不缺的就是石头。只要守将不胧包,你以四万大军攻两万大军守的雄关。人家都不用废一枪一箭,光用石头就把你给砸光了。
没到过大山之前的徐庶是非常自信的,这自信不仅仅是对自己统兵用兵之才能有信心,他对主公手下的兵士的战斗力也是非常有信心的。
还好当时武都郡实人少,不然要想那么顺利拿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现在要攻汉中,就更难了。
幸亏手上有张燕带领的一万黑山营将士。若不然,光是这征察地型一事就会搞得他头大。
张燕亲自带领黑山营精英天天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就是为了找到一条可供大军进入汉中的路。
可现实总是一次又一次让他失望。
到处都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
最后倒是给他找一条险道。
可那别说大军,除了他和胡车儿这种身手敏捷之人,一般人都下不去。
本来他想自己摸下去刺探一下军情的,可又怕一个人万一遇险就没人回来报信了。
所以他决定回去禀报徐庶,派胡车儿与他同去。
徐庶正愁无计可施呢,当场应允。
第239章 明攻阳平()
等张燕和胡车儿再一次回到沮县的时候已经是十五日以后了。
这两个身形矫健的家伙还真探听到不少消息。
胡车儿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但是人家张燕有头脑啊!
想想张燕从一个小小的黄巾小头目混到统领百万人口的黑山大老妖,光凭他那身轻如燕的轻身功夫和一身好武艺是不可能成为那黑山之中数十上百路小帅共同敬仰的黑山大帅的。
在那群被黄巾道义洗脑的家伙眼里,张燕的厉害之处恰恰与他的武艺无关。
而是脑子好使加上重情重义。
不管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之下,脑子都是个好东西。
所以人家张燕不仅能够虎啸山林,而且能在正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正在风光无限的时候,他能够果断放弃在山中当大王的生活,而举黑山百万之众投于刘琦。这可不是一般人会作出的选择。除了胆识魄力,只能说明他确实有眼光,有远见。
正是这么一个决定,让他的人生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从占聚山林人人喊打的黑山贼首,一下就变成了刘琦手下的大汉将军。而且,他自己不仅成了独挡一面的大将,还让许多兄弟们当上了正式的官军将领,如张白骑、雷公、白绕、刘石、青牛角等人都得到了主公刘琦的重用。最重要的是河套地区让黑山的百万流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对于黑山出来的将帅和民众来说,张燕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大恩人。
所以刘琦也敢于让他独立成军,成一方统帅,而且多次在重要战事中,担挡重要责任。如增援代郡,又如跟随黄忠进军关中,再到兵进凉州,张燕和他手下的黑山营一直都以主力作战部队的形式存于军中。
张燕也以一个降将的身份济身于刘琦麾下主力战将之列。
所以,徐庶也是非常放心将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张燕来办的。
因为张燕不仅能力出众,最关键他遇事沉着冷静,会在关键时候作出正确的判断。
就象这一次,换成别的将领,就可能会因为贪功而冒进,独自从险路下山去探听汉中军情了。可张燕会深思熟虑,谨慎判断形式,先回营禀报,经过主帅的同意再做出最好的选择。
张燕和胡车儿从山中打得一些猎物,扮着猎户先后混进了沔阳、褒中、南郑等城,经多方打探,掌握了许多实时情报。
张燕在南郑还混入酒楼偷听了张鲁的重要谋臣杨松的一些谈话,同时还让腿脚飞快的胡车儿到北边的褒谷、斜谷及陈仓古道溜了一圈。
换着别的人,这一系列的刺探任务还真的很难完成,不过这两个跑起路来比马还快的家伙还真就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两人相约在沔阳城外的山中汇合,最后二人又结伴返回了沮县徐庶大营。
所有的消息均没有胡车儿跑了一圈儿路看到的东西重要。
那就是陈仓古道除了几十个常规守备之兵外,几乎没有防守。
相对于褒谷、斜谷等地来说,被破坏了栈道的陈仓古道地势更为险峻。其它山谷古道多少还能沿着河流而下,大不了多吃一些苦头罢了。而陈仓这一路被淮阴侯韩信用过一次计的地方,那是真的很难逾越的。
除了被张鲁刻意损坏的的古栈道,那峻峭的峡谷和落差极大的溪流让人几乎无路可走。因为山间那条狭长的古道已有多处被张鲁派出的人阻断或炸毁。
所以,从陈仓古道到古连云道,汉中方面就没有派人驻守。
这对于徐庶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这路再难走,韩信都能涉水而上,领兵穿过去而突袭陈仓。那反过来从陈仓古道顺流而下还做不到吗?
而且陈仓古道离沮县的距离也更近一些。
有张燕手中善于山地作战的黑山军,再加上自己攻打阳平关的牵制,玩一个反向的暗渡陈仓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突袭,地势又险要,当然不利于大规模行军。
徐庶以张燕为主将,胡车儿为副,领黑山营六千将士,返回关中进陈仓城补给,再涉水偷渡陈仓古道,挺进汉中腹地。然后定计让张燕择机攻取城或偷袭阳平关背后。自己则带领马超、张绣、刘辟、龚都领大军三万四千人兵临阳平关下,对阳平关发动进攻。
阳平关的守将是张鲁的弟弟张卫和张鲁手下第一武将杨任。
这个人员搭配没有问题。
至少张卫会认真地守卫他们老张家的利益和地盘。
而杨任作为张鲁手下难得的有点真本事的将领,也是希望取得一些拿得出手的战绩来回报张鲁的信任的。另一路守南大门杨昂、杨柏等人已经打退了刘璋的益州军多次进攻,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可不想被他们比下去!
张鲁有如此心机,张卫其实也不是很差的人物。
张卫曾在刘琦大军攻打韩遂的时候建议张鲁:“汉中最险无如阳平关;可于关之左右,依山傍林,下十余个寨栅,阻各路来范之敌。兄在汉宁,多拨粮草应付。”
因为韩遂的的求救信让张氏兄弟看到了来自北方的危机。
张鲁从之,并派张卫领着杨任率大军驻防阳平关。
张卫的守关策略是正确的,杨任的执行力也是非常强的。说实话,徐庶大军想要中规中矩地攻破阳平关,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用上大量士兵的性命来堆填。
徐庶当然不会那么干了,别说主公刘琦不允许,他自己也是不可能拿着将士们的性命来当儿戏的。
好在诸葛亮的准媳妇儿月英妹妹给他送来了投石车的制作图纸,在这长达三个多月的战争准备期,徐庶让大军准备了许多投石车。
月英所设计改良的投石车又要比刘晔所改造的霹雳车要先进一些。不但射程更远、负重更大,而且可拆卸组装。
这是月英考虑到蜀道难,不便于运输大型攻城设备而专门为刘琦大军设计的。
这东西还真是给徐庶解决了大困难。
关内关外,最不缺的就是石头。
徐庶命人架起十余架投石车,令士兵不停的开采石弹,日夜轰炸阳平关楼。
给人一种不下此关誓不罢休的感觉。
关内的张卫、杨任也备了许多的擂石啊,他们本来打算用来对付攻城的徐庶大军的。
这下就有些尴尬了,人家根本不近攻好吧?
擂石没扔出去,城楼上反而多出了许多石头。
不过,以阳平关的地势和关隘的坚固程度,徐庶大军也没那么容易将其攻下。
再说了他就算攻下了关隘,还不一定过得了关后依山而建的那十余座营寨呢!
第240章 暗渡陈仓()
那边打得热闹,张卫怕阳平关楼承受不住投石车长时间的轰炸,派杨任领兵出关,想要骚扰并破坏一些投石车。
结果大败而回!
就怕你不出来呢!你有雄关把守,我拿你没招。你出来野战谁还怕你?
锦马超在这儿等着呢,任你千军万马,也不过土鸡瓦犬尔。
另一边张燕大军日以继夜地行军。
张燕和胡车儿大军返回陈仓古城后,休息了一夜,并在县长的协助下补充了食物。
崇山峻岭笼罩在一片灰沉沉的云雾之中,被太阳遗弃的群山,像一个个满腹委屈的巨人,阴森森地耸立在云端。
大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不嫌弃泥土,始终与泥土相依相伴。
大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
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巅。
大山因为有泥土,孕育了坚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苍翠葱茏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的情怀。
大山正因为有泥土为伴,方衬出挺拔茂盛英姿勃发青春常在。
山涧奇石屹立,溪水长流。
溪水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流下来,时而急,时而缓,当溪水从高坡上流下来时,飞溅起团团水雾,溪水清澈透明,可以清楚地看见小溪底的沙石。
那条蜿蜒崎岖的陈仓古道依山傍水而凿,仅能容一人通行。
走一段还会遇到巨石拦路或者道路被毁坏的情况。
对于长期在大山里生活过的黑山营将士来说,那都不是多大的问题。
困难会有,办法也总会有的。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这样艰险的路都能被修出来,那修复或绕过被损坏的路段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六千将士,人多力量大嘛!
只是行军速度慢了许多。
阳平关前,乱石横飞。
关前能被用于抛石机发射的小石头差不多被刘军一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