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琦的表情不对,从来没有征召过这么多名义上的重臣在一起谈论要事。
这时候得有一个站出来打破僵局才对。
荀彧、田丰、贾诩肯定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不说正是不知道如何打破这僵局。
刘表、蔡邕、吕布一脸不惑,看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但作为长辈此时不开口才是对刘琦最大的支持。
其他人的分量不够,能够站出来的其实只有刘巴和许靖了。
刘巴能力是不错,名声也很,可惜的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话多的人。
所以,此时能站出来的只有许靖了:“王上这么着急把大家召来,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唉!”刘琦长叹一口气,对站在人群前端的贾诩说道:“文和,你来跟大家说说吧!”
“喏!”贾诩应声,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帖在手中扬了扬,道:“子敬传回消息,曹操全然不顾主公的声讨,公然李代桃僵,假伪帝之手称公后。刘备拒绝了曹操代天子的册封……但,他却于近日,诏告江东,自立为王,称吴王……”
“岂有此理!”本来坐着的刘表,奋然起身,大怒道。他是正宗的皇室宗亲,与灵帝同祖,刘备何人?且不论他的身份成疑,就算他真是中山靖王之后,他又何德何能,敢称王江东?
蔡邕修汉书,亲眼见证了汉末朝代的衰落,也明白了大汉的微势已无可改变,但自从他到了晋阳亲眼看着刘琦的崛起后,似乎又重新看到了大汉王朝生的希望。这个消息同样让他心生无奈:“唉!国破山河碎,何日能重振?”
“是啊!是啊!简直无法无天!”
“织席贩履之辈,也敢公然称王,这是大逆不道啊!”
“就是!就是!”
“唉!……”
……
一众人等无不对刘备称王之事而愤怒。包括不善言语的刘巴。
只有吕布不曾言语,眼神中也一直波澜不惊。看来这些年的平静生活,已经磨平了他那骄傲的棱角。在他看来何人为王何人为帝都已与自己无关,历尽了人间高低起浮,经历了世间人情冷暖的他,只想安安静静地活着,陪着家人平平安安地生活。
但是刘琦将他一并召来,显然不是召唤他来看戏的:“吕院长与刘备在徐州多有交集,可否与我等讲讲刘备其人?”
这种场合刘琦自然不好叫吕布岳父,叫出来也不合适,这儿有两个岳父呢,万一都答应了多难为情?
刘琦敢问,自然也是对吕布在徐州与刘备之争中占得了明显的上风,说说也不会显得尴尬。
吕布依然很淡定:“刘备其人外表正直仁义,实则虚伪奸诈。顺能厚颜无耻,逆能忍气吞声!我不甚喜他,但又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人物!”
刘琦:“院长以为刘备此人好大喜功否?”
吕布:“不!此人极好名声,为得谦让之名,宁让徐州于我;为得仁义之名,四处收卖人心。若为声名,他做出什么事我都不会奇怪。如公然称王之事,某确实想象不到。”
荀彧此时接话道:“那便只能证明一件事,他不甘落于主公与曹操之后!曹操所发檄文与主公发布了两个孑然不同的观点与情报,想来为了拉拢刘备,曹操的使者也去了江东。他不先择任何一方结盟而自立,应该是不想处于主公与曹操之下。自立,他是想向主公证明他确实相信曹操暗害了陛下;同时又想告诉曹操他不会听任主公或者曹操任何一方摆布。”
田丰:“他这是想独善其身啊!”
“想得美!他不想打就可以吗?我偏要将他拖入水中!”刘琦愤恨道。
“王上三思,同时与曹刘开战,很有可能将他二人逼入联盟,于我不利啊!”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刘巴,这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是啊!是啊!王上三思……”
“请主公三思……”
“其实也并无不可,就算我们同时开战曹操刘备,他们也不见得会联盟,至少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掌握着各种情报的贾诩出言道。
“哦?为何?”刘巴问。
贾诩:“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应该都不觉得我们有同时与两方开战的实力,他们反而想趁机抢夺我们的地盘。若战事焦灼,则他们谁不肯先低头求盟。除非我们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嘿嘿!有了压倒性的优势,又何惧其联盟?”吕布从不参与政事,但军事上还是有一定的见解的。
“文若,公瑾与奉孝军团现在到了何处了?”刘琦问荀彧。
“回主公,周瑜军团已北上南阳,奉孝军团已达江夏。”战时,各路大军的消息和战报都会汇总到荀彧手中,他也是记得清清楚楚。
“让他们回去!”刘琦斩钉截铁地说道。
“啊?”
“啊?!”
众人一阵惊叹。我去,玩真的呀?
“喏!”荀彧是懂刘琦的,大事的决断上从不拖泥带水。
“文休公,讨伐刘备的檄文就交给你了!”刘琦对许靖说道。
许靖:“王上,真要同时与曹操刘备开战?”
刘琦:“诸公皆为汉臣,今陛下蒙难,汉室蒙羞。却前有曹操称公,后有刘备称王。诸公气顺也?恕琦难以接受!凡叛汉自立者,皆为吾敌!别说曹操刘备,就算与全天下为敌又如何?”
这气度,这豪气,直冲云天!令多少臣子折服。
田丰是财政大臣、内政总管,刘琦有多少兵需要多少钱粮他都门儿清:“主公,如此一来,我军荆南与南阳的兵力似乎都有些不足啊?”
刘琦:“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狼群捕羊从不靠数量取胜!令:郭嘉为水陆大都督,统领除南阳外全部荆州部队。周瑜为副都督,甘宁黄忠为大将,王安为讨刘大军粮草都运官。分两路由郭嘉周瑜分别领之,大军到位即刻宣战!”
“喏!”
“那南阳之事……”
“恶来,延继!”
“末将在!”这左右门神一直守在门外的,政事他们参不上言,但是负责大王与老臣们的安全也是很重要的。
“即刻清点兵马,随吾亲征!”
“喏!”
“王上……”
“大王……”
“主公……”
“大家不必相劝,为汉之名,吾自亲征,不破曹贼势不罢休!即日起立刘铮为世子,但其年岁尚幼,不能参政,政事由吾父暂代之!望诸公多多出力辅佐吾父!文若随我出征,元浩统领政务。”刘琦的决绝,让大家看到了他敢打必胜的信心和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喏!”
“喏!”
“祝吾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
skbshge
第364章 大战前夕()
没有太多的解释,王命已下,不可更改。各方面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长安到南阳已经不象当年一样需要翻山越岭了。
在刘琦的“要想富,先修路”的指导思想下,刘琦治下各地各州郡各郡县之间却开辟修整出了相对宽阔平整的官道,包括对益州与关中之间那难于上青天的栈道都进行了加固与维护。
其实,这个指导思想不过是刘琦自己心里想想的罢了。那后世的博学思维早已被金戈铁马中的雄心壮志给吞噬同化了!维修扩建官道,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战争罢了。
现在的刘琦已经完完全全的是刘琦了,虽然是一个不同于历史的刘琦。
谁说这个不是真的呢?
历史的书写永远属于胜利者!
杨凡羽?
两千年以后的事谁还管得着呢?
反正也回不去了!
对于刘琦来说,杨凡羽才是历史,回不去改不了的历史!
历史没法改变吗?
那没法改变的只是记忆与自己的历史罢了!
记忆中的历史早就变成了眼前的现实,而现实的刘琦的人生早已被他改写得面目全非了!
改便改了,二十年了!
从无到有,所有得到的都是他靠着智慧与努力拼搏得来的,得之无愧!
是啊!猛然回首,二十年时光弹指灰飞。如果说一开始刘琦还有一些顾忌改变历史的走向,那从自己决定在这纷乱的大汉末年走向争霸之路时,他便下了决心让自己的穿越轰轰烈烈一回。
改便改了,能耐我何?
大战在即,想那么多也没用。刘琦的心中自己早已不是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杨凡羽,而是高高在上的汉中王刘琦!
因为这偌大的家业都是他和他的兄弟们历尽艰辛打拼而来的。他和他们的身后还有妻子儿女、父母亲人。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不但要发,还要洞穿敌人的咽喉、敌人的心脏。
没有人愿意失败,何况这么多年刘琦集团苦心经营所建立的科技与装备上的优势?
没有人会认为刘琦会败,纵然他们兵力上并不占优。
战必胜!
这不是口号,是信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刘琦自然也不会自大的以为仅凭自己现在能调动的部队就可以同时战胜曹操刘备,那可是放在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都霍霍有名的政治家及军事家。
刘琦从没认为自己单从能力上来讲能胜过其中之一,他只是利用了自己的记忆收服了一些他认为很厉害并且很忠心的能臣猛将,并把他们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而已。
如果说优势,那应该是战马与钱粮上能够远远领先曹刘两方势力罢了。军队的数量,刘琦从来就没占过优。他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线。
但是,兵力多也有多的优势。
能不能打是两回事,关键人家几万几十万部队往那一拉一摆,看着吓人啊!
你战斗力再强悍,兵甲再锋利坚固,也不可能轻松地以少胜多呀?
更何况,中原战争从来都不会象征伐草原各蛮那样以野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