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寨已经有了两次收成,百姓的生活也富足起来了,集市也渐渐的形成了规模,经济也活跃起来了。各类钱粮税租也收上来了,之前刘琦放出去的借贷百姓们也还的七七八八了。看到粮仓钱库日渐丰赢,田丰国渊二人脸上都乐开花了。
在刘琦走后不久,苏双又到平城找到关羽定了一批桌椅,因为那时候赵雷还没到,所以关羽就直接带他去木工坊真金白银的下了单。
高顺典韦二人则被都尉张庆委以重任,分兵驻防在正北西北关隘,平日练兵,闲时读书。高顺总结出一套重甲兵对抗骑兵的办法,可惜条件不允许,没有足够的重甲供他装备部队,只勉强凑足三十人,加以演练。而典韦则觉得有些无聊,见不到公子,见不到关羽也就罢了,现在连高顺也见不着,心里总是有些别扭,只好跟士兵们一起训练,倒也让他练出几个好苗子。
第40章 再次北上,万人跪迎()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刘琦带着后世的记忆来到这世界已经四年了,从八岁的小屁孩长成了十二岁的少年了。慢慢地适应了这世界的一切,也慢慢地忘却了前世,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年迈的父母,也不知他们有没有从失去儿子的伤痛中走出来,也不知那保险有没有赔到他们手中。回不去了,也看不见了。也许改变这历史的走向他们会有更好的生活和结局吧!
那就改变这历史吧!就算以后不再有杨凡羽。
刘琦从感伤中走出来,虽然挺满足现在的日子,虽然很愿意享受刘表给予的浓浓父爱,但他想要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国家强盛!让五胡乱华见鬼去!让蒙满逐汉死远点!让八国联军乖乖爬下称臣!让倭族永难翻身!
改变不了这朝堂的靡乱,我就改变这世道!
改变不了这天下大乱,我就争霸这天下!
堂堂七尺男儿身,让我纵剑平八方,驱胡寇、荡不臣,重振我大汉好河山!
准备离开京城,当然有好多人要去交待。首先要说服的当然是不舍骨肉分离的刘表,虽然刘琦在京城的点点滴滴都很优秀,就连作月旦评的大贤许劭都评刘琦为“天纵奇材!”那刘表也舍不得刘琦远游。
但刘琦铁了心要走,那借口就一波接一波的来。最后实在拗不过,只好答应由他北去,一再叮嘱不要荒废学业。当刘琦悄悄告诉他郑玄被自己弄到平城办学去了,赵云就是因为护送郑玄才不辞而别的,而赵云的武艺在自己手下现在顶多排第三。少年赵云肯定是打不过关羽典韦的。刘表那吃惊的表情仿佛刚刚看到一只老鼠生吃了一只猫。看来这儿子真的是长大了,文武出众,谋略惊人,眼光长远。
说服了刘表,刘琦便退了太学,反正那灵帝刘宏越来越荒淫,这会儿早不知把刘琦这娃忘哪儿去了,随便写封奏折让刘表托何进递上去就好了。
随后又去辞别了恩师荀爽、王越。两位师父也是对他千叮万嘱。
最后还得给一群小哥们儿打个招呼,都是名门之后,不定哪天就投哥而来呢?还没嘀咕完呢,王安不干了,为嘛?说好要带上他的,这会想自己跑,门儿都没有!无奈啊,只要这小哥们儿能说服他老爹王子服,自己完全不介意带着这个被历史淹没了的人才,稍加锻炼足可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在洛阳又耽误了两天,才向这大半年在京城结识的众人一一道别完。然后带着王安周仓往北二去。
这一次刘琦没有在路上过多逗留,一心牵挂着平城的事。也不知在田丰国渊的组织下村寨的建设怎么样了?也不知赵雷把生意经营得如何了?也不知赵云把部队练的如何了?也不知郑玄有没有留下来的意思?……还有关羽典韦高顺他们都好么?还有那可人儿貂蝉,也不知有没长高一些?
一个月后,三匹快马踏入平城地界。
因为新的村寨在平城以南,所以刘琦决定带二人先左村寨。刘琦担心村寨的人啊!国渊倒有意留下,可田丰没表态呀!还有大儒郑玄也不知怎么样了?人家可只是来此暂避的,完全是被刘琦忽悠来的。
来到村寨入口时,刘琦傻眼了。居然在两山之前垒石建了关隘,装了城门,门上还雕了两个大大的字“留城”,两个字写的是入木三分、苍劲有力。城楼上排满了身着甲胄手持刀枪的兵士,城门前也设了关卡,有兵士把守。
这还是我的地盘吗?刘琦心里嘀咕。
“来人下马,到此何干?此乃侯爷私地,进城先行登记!”城守士兵拦住。
哟呵!不错嘛,警惕性挺高。刘琦暗道。
“哎!兄弟,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人家根本不认识你嘛?”王安在一边调侃。
“你个傻小子!这是侯爷,我们全城的大恩人,我们的城主!我们来的时候可是侯爷亲自带领我们建立这新家园的,这你也敢忘?你个小鬼崽子,看我不削你!”一个看似头目的稍微年长些的军士在之前拦路的士兵头上拍了两巴掌道。
“我哪知道去年侯爷走的时候才这么高,这一年不见就变成大小伙子了!”那士兵在自己肩头比划了一下。
“恭迎侯爷回城!”那军士抱拳躬身带头道。
“恭迎侯爷回城!……”众守城将士齐声叫喊,那声音直传城内。
然后城内就四处传来“侯爷回来了!侯爷回来了!”的通传声,大家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不论是劳作的还是在做生意的,全都围向通住城内的道路两旁。
也不知是谁带头跪下呼了声“恭迎侯爷回城!”道路两房的人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高呼“恭迎侯爷回城!”
那阵势吓坏了王安,我去!刚还觉得刘琦这小子也没那么受欢迎呢,这一下全城万人下跪迎接,这动静都赶上皇帝出宫了!
刘琦赶紧跳下马,一一搀扶百姓:“大家这是作甚,快起来!快起来!”
可人实在太多了,也扶不过来呀!最后还是靠周仓扯着大嗓门叫了声:“都起来吧!难道要公子一个一个拉你们啊?”才算让刘琦躲过一劫。
原来,田丰国渊在治理这万余百姓时,不停地宣扬刘琦的好处并把刘琦封侯的事通传全城,加之行商的人回来讲诉自己这万余人比去平城的流民过的好了不只一点半点,再加上百姓们本身心中对刘琦的感激,就有了上面这万人跪迎的场面。
听到外面的振天呼喊,田丰与国渊也迎了出来。
“恭迎侯爷回城!”这俩家伙也躬身向刘琦行礼。
“两位先生这是作甚?折煞刘琦也!”刘琦赶忙回礼。
刘琦快步走向前拉住田丰国渊的手说:“辛苦了,二位先生!琦这一年无时无刻不记挂着先生们,二位一向可好?”
“劳侯爷挂记,丰倒好得很,只是子尼快要不好了,呵呵!”田丰打趣道。
“啊?!”刘琦吓了一跳。
“去!候爷别听元皓兄胡说,我哪有不好?不就快要当爹了嘛!”国渊白了田丰一眼解释到。
“哟!要当爹了?这不好事嘛?恭喜恭喜!”刘琦道。
“好什么呀?某人就要没自由了,……以后别找我诉苦啊!哈哈……”田丰这个正经的大能人在这儿呆了一年,居然变得如此开朗,看来在这儿过的不错嘛!
第41章 留城聚义()
“先去拜访郑老先生吧!别的事回头再淡!”刘琦对田丰国渊二人说。
这时候的大儒们可是很清高的,连何进都对郑玄礼遇有加,刘琦可不敢怠慢。
田丰安排人在山间挑了一片风景优美的地方建了一间书院,郑玄就在此教书,身前又有国渊夫妻孝敬,倒也活自得自在。
三人站在门口安安静静地等待郑玄授完课。
“学生拜见先生!”刘琦恭恭敬敬地施礼,田丰国渊也在一旁施礼。
“呵呵,原来是刘琦小友!你是何时归来的?”郑玄见是刘琦回来了,呵呵一笑。
“琦刚刚进入平城地界就直奔这村寨而来。琦惶恐,他日让赵云送先生来此,走得匆忙,也不曾详谈。此处山高地远,怕是委屈了先生。”刘琦又是躬身。
“呵呵,这里挺好啊!我从高密一路进京,又从洛阳一路北上,你这地方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地方,百姓安居、一片祥和。真的不错!连我都舍不得走了!呵呵……”郑玄呵呵笑道。
“那敢情好,琦求之不得!”刘琦真是巴得郑玄能留下,本还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呢,这郑玄就自己说出来了,没深想就脱口而出。
“呵呵……家中有牵挂啊!”郑玄无奈的干笑两声:“不说了,看你刚回来定有诸多事务需要料理,你先去忙,空了来找我,我们聊聊你那术算之法如何?”
“如此也好,那琦就先行告退了!明日便来寻先生详谈。”刘琦辞别郑玄,带田丰国渊二人去办公楼谈事。
周仓王安二人无聊,刘琦便让田丰派人引着二人去军营寻裴元绍赵云去了。
办公楼也经过了修缮扩建,除了议事厅,新增了府库,以便储存钱财;又加了几间休息客房,因为田丰国渊两个工作狂经常办公到半夜,有时候太晚了就在这客房将就一晚。办公楼上也挂了一个牌匾,上书“留城府衙”,字迹与城门上的匾相同。
“对了,这‘留城’是怎么回事?”刘琦问二人。
“呃……这名字乃老师所取,他说这明明就是一座小城,叫村寨不合适,又说这地方留住了万人性命又留住了人心,当叫留城!我不敢违背,便与元皓兄商议,这‘留’与公子的‘刘’同音,也猜想老师可能有想留下来的意思。便顺了老师意,并请老师亲手题字挂于城楼和这府衙之上。”国渊好一番解释。
“子尼先生这是干嘛?我觉得挺好啊!只是问问,没别的意思!放轻松放轻松!”刘琦见国渊有些紧张,赶紧安慰道。
“哈哈……子尼呀,我看你比快当爹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