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建团队及实行《并州商业法典》的事,刘琦就交给了夏侯兰去执行,陈群、田丰辅之。

    当然,要收钱的事,肯定没那么容易执行的。田丰建议给几个大家族适当优惠,让其配合,再让夏侯兰强硬打杀几家顽固的商家来震摄。并安排人手先到留城开荒,那里才是完全忠于刘琦的先躯所在,有他们配合,才能迅速地积累成功的经验。刘琦从之。

    做这一切当然不是刘琦心血来潮,而是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常识总结出来的。

    要想国强民富,必须要走商业化道路。减轻农业的税赋就是为了让百姓家中有余粮可以变卖,有余钱可以消费。消费需求大了,直接促进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各行业都有足够的利润和资金空间后,自然会促进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了,又有了余钱余粮了,当然会追求生活的质量。吃饱不行,还得适当吃好;穿暖不够,还得穿得漂亮……

    让各行各业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和消费群,而税收,让刘琦的团队成了并州所有行业的大股东。战争是需要大量金钱来支撑的,与其压榨百姓强征豪取,还不如让各个行业规范起来,心甘情愿的上交。

    接着,刘琦还让陈群起草了《并州工业法典》、《并州治安条例》。让商业规范起来还不够,必须让所有工业制造行业规范起来,商品的生产和供应也严格控制,并收取税金。

    地方越繁华、百姓越富有,闲杂人等也就会越多,小偷小摸的呀、欺行霸市的呀……无处不在。有了《治安条例》的管束,处处有法可依,自然会少去许多麻烦。

    刘琦推崇法制,其实是受到了很多反对的,最主要的还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大儒们。汉朝四百年来,儒术独尊,以礼、义、仁、孝治天下,已经深入百姓骨髓。刘琦重视法家精神,当然会遭受反对。以郑玄、管宁、蔡邕为首的大儒们连同各大家族的老学究们纷纷向刘琦请命,要求慎重考虑法制实施。

    说实话,若光是《商业法典》大家也就算了,最主要《治安条例》牵涉太广了,严重影响到士家大族们的特殊地位和权利。包括荀彧、田丰等人也都一时难以接受。

    刘琦很头大,说服荀彧、田丰倒不费事,都是战略家级别的人物,从长远利益分析后,还是接受了刘琦“乱世用重典”的理念,并配合执行。

    可要想说明那么多的老学究、老古板可就不容易了。

    甚至,刘琦的后花园都受到了牵连。

    蔡邕在说服刘琦无果的情况下,让蔡琰劝说刘琦。这让刘琦大为光火!政事政解,府衙里烦不完,回家还有个媳妇儿唠叨。

    面对蔡琰的絮絮叨叨,刘琦第一次对着家中的女人发火,一吐心中的不快:“琰儿你太过分了!我一人顶着全州大族了压力变革,本就很烦了!你以为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为了我自己吗?你有没有看到并州现在有饿死的人?当时土地改革那么多人反对,还有人叛乱,结果怎么样?百姓种田安居,大户经商赚钱,各得其所需!大家都好过了,难道不需要规矩来管制么?那我们这个官府的存在有何意义?你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我还以为你们一个个知书达理,至少也会支持我吧?你看看你们的表情,让我吃顿饱饭都不肯!”

    说罢,拂袖而起,转身出门而去。留下错愕的蔡琰,和无辜躺枪的貂蝉和张宁。

第116章 邂逅() 
夜色抹去了最后一缕残阳,夜幕就像剧场里的绒幕,慢慢落下来了。华灯初上,街上的人群已经稀疏起来。转而热闹起来的是酒馆、赌场、青楼这些带有娱乐性质的消费场所。

    刘琦一个人在街上闲逛,驱走了跟着他的侍卫们。不知道该去哪儿,权力大了、地位高了,知心的人越来越少了,想说句知心话都找不到人。郭嘉出征去了,王安出征去了,关羽、赵云出征去了,连傻大个典韦也护送郭嘉北上去了……还有一个待己若手足的钟繇,却远在弘农为太守!田丰、荀彧是自己最亲近的下属,却因为常伴他左右,而刻意与他保持距离。

    漫无目的在街上游荡,满脑子乱七八糟的想法。他想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度,难道是自己错了吗?不!没有人天生高人一等,穷人怎么了?穷人就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得到尊重?凭什么士家大族就天生高人一等?

    月穿云间,映照多少匿藏心底的情愫。

    浅浅的夜色里秋风微微吹拂,淡淡的枯草、落叶的味道随风拂面。秋意更浓、秋月旖旎。秋天,是伤感的季节。秋天,是思念的季节。

    一碟小零食,一壶清茶,一个人独坐窗口,望天边明月,思牵挂的人儿。

    “小姐,这么晚了,快回去休息吧?”身后传来侍女的呼唤声打断了窗口人儿的思绪。

    “唉,我再坐一会儿吧,也不知他今夜会不会来!”回过头,那纤瘦的身影并未着女装,而是一身干净利落的少年书生打扮。头束纶巾,贴身的锦袍玉带,手执玉扇轻摇,俏美的面孔带着些许忧愁。好一个绝世俏公子。

    “小姐,从两年前买下这家酒楼,你便每日在这间包房中等侯,可州牧大人却再也没来过呀!明明州牧府就在城中,小姐如此思念为何不直接找去?两位姑爷都是大人手下大将,三爷在晋阳城中也算是排得上号的商贾,就算是拜会一下州牧大人,应该也不会太难吧?”侍女不忍女扮男装的小姐朝思暮想,落得憔悴。

    “好了,你下去看看吧,我总觉得今夜会有什么事发生,也许……”少年说。

    “唉!好吧!看来小姐这是魔怔了!”丫头嘀咕道。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刘琦婚前忧虑时在街上遇到的那个少年,也就是女扮男装的甄宓。那段时间与刘琦日日相伴后,就被这个迷一样的男子占据了整个心扉。甄宓肯求三兄花巨资买下她与刘琦相遇的这间酒楼,更名“缘来酒家”,自己从十一岁起开始打理生意,成为这家酒楼的幕后老板。她下令空出与刘琦曾经相聚的雅间,时常独坐其间,盼刘琦能再次光临。

    谁知这一等便将近三年,一个懵懂的小丫头慢慢长大,也许那时候只是想了解这个迷一样的男子。而现在,心中却有了一丝别样的情怀。

    这一年兄长甄俨病逝,中山也不太平,三兄甄尧成了新的家主,将中山家产变卖,接来母亲嫂嫂定居于晋阳。

    “小姐,小姐,来了,来了……”侍女刚下去不久,又急匆匆跑上来。

    “什么来了?看你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甄宓有些懊恼丫头一次次打断自己的思绪。

    “刘大人来了!他一个人在街上游走,好象心事重重,小姐快来看。”侍女走到窗口,手指窗外在街上漫步的刘琦。

    “啊!”甄宓突然变得很紧张。

    “小姐,大人好象朝我们酒楼来了!”侍女又说到。

    “那……你下去将他引上来吧?我……我收拾一下!”幸福来得太突然,甄宓有些手足无措。

    刘琦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想了多少事,从前世到今生,从游学到驰骋沙场……又快到中秋节了,这时候还不流行过中秋,可前世那可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十几年过去了,也不知父母可安好。

    晚饭没吃上几口,腹中已无余物,饥肠辘辘,正好前面有家酒楼。这地方有些熟悉,应该来吃过的,至于什么时候就不记得了。吃点吧,也许喝点酒,就不会那么烦了。明天,还得继续!法制,必须推行!今夜,且让我一醉……

    “客官,里边请!你是坐这楼下还是楼上雅间?”店小二殷勤地迎上,招呼道。

    “随便吧,给我弄点吃的,上壶好酒。”刘琦无精打采地答道。

    “得嘞!你随便坐,我这就给你打酒去。”小二的眼力劲可是不一般,这有钱人要随便,那肯定好酒好菜往上端啊!

    “小严,这位是公子等的客人,把酒菜都送到楼上吧!”侍女刚好楼,吩咐了店小二又对刘琦行礼道:“先生,我家公子等候多时。先生,楼上请!”

    这个多时确实也够多的,一等近三年……

    “啊?!我没约人呀!姑娘不会是认错人了吧?”刘琦很迷惑。

    “先生楼上一看便知,请!”侍女仍礼貌请之。

    看看就看看吧,反正都来了,反正都是吃,在哪儿不一样?刘琦便不再推辞,随侍女上楼。

    “这位是?”十岁跟十三岁那区别可大了去了,几年没见,能记得一个本就不熟的人才怪了。

    “先生不记得我了吗?两年多前……”甄宓有些失落。

    两年多前?不是两年前三年前?两年多前?自己成亲,婚前焦虑时……

    “哦!我想起来了!怎么会是你啊?你不是客居于此吗?我还以为你返乡了呢!都长这么大了,可惜当年没来得及问你姓名,失礼!失礼!”真的有缘啊!每次自己心烦的时候就能遇见这个少年,真不愧是缘来酒家。

    “先生请坐,且容我慢慢道来!”甄宓见刘琦想起自己,莫名地心中一甜。也许少男少女的烦恼与喜悦,本就那么简单。

    “好!好!今夜陪我喝点?之前你好象只喝茶来着。”刘琦见是故人,便也不再客气。

    “先生,小子年方十四,不善饮酒,还是以茶代酒,陪先生畅聊吧?”甄宓确实不会喝酒。

    “也好,也好!有个人陪我说说话就好!”没人谈谈心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甄宓先大致说了一下自己买下这酒楼的事,半真半假。反正依然没表露身份。

    酒菜上来,刘琦自酌自饮,甄宓在一边作陪。二人相谈甚欢!当然刘琦也不可能表露自己的身份,更不可能将真的烦恼到处乱讲。

第117章 法制还得继续() 
喝了多少刘琦已经记不清了,前面说了什么也不太记得住了。现在他只想抒发一下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