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奉先在朝堂中的名声不好,相反在百姓中却是有口皆碑,原因是他在成为骠骑将军之后,主动的担负起对洛阳城的安全措施,尤其是西凉军经常骚扰百姓的事情,他更是从严治理。为此没少得罪西凉军中的大将,比如牛辅等人,可却换来了更多人的爱戴,以及一些人的拥护。
本来嘛!吕奉先所辖的军队中也有大半是洛阳本地招兵,而他所做的事情,自然是引起那些士兵深深地认同感,毕竟他们的亲人家人就在洛阳,让那些洛阳士兵们训练的再苦也不会喊累,只是为了要为自己争一口气,只有实力更强,才能保护自己的亲人,也因此吕布的军队成为很少的受到百姓拥护的军队。
第三十三章 董卓的反击()
洛阳城的治安,因为吕奉先的干预,可以说是好了数倍不止,虽然谈不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比董卓进京之后,要好了数倍不止,甚至远超灵帝在位以前。
吕奉先开始只是不想让洛阳这样的古都毁于一旦,却没想到收到的效果远远超出他的意料之外,而且因为他现在是骠骑将军,名义上是管理着所有的大军,他制定的军法即便是牛辅等人也不敢轻易的违反。一时间西凉军也是一改往日乖张的行为,老老实实地在洛阳城中不敢造次,可背地里却是不以为然。
崇德殿内,文武大臣分列两旁,一个个都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对于董卓的咆哮,就当是没有听见一般,而此时最为开心的就是以王允为首的那些文官,似乎已经看到了董卓倒台,东汉重获新生了。
吕奉先刚刚到达崇德殿,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说实话还真的有些不好意思,只是这一次也不怪他迟到,在董卓再次召开朝议的时候,他正和贾诩等人商量如何趁火打劫,传信的人根本见不到他。
“奉先,你来的正好,现在洛阳城的百姓如何了?”董卓虽然接到牛辅等人的告状,但是因为李儒的劝阻并没有直接处置吕奉先,可心中还是略有一些不满,可是如今却有些庆幸吕奉先之前的作为,让洛阳城的百姓不至于现在出现混乱,说道:“曹贼不自量力,胆敢冒犯天威,胆敢来犯,必然让其有来无回。”
“洛阳城中一片安宁,并没出现什么流言蜚语,百姓安居乐业。”吕奉先对着董卓和小皇帝行了一礼道:“如今大雪封天,曹操根本不可能来犯,即便是想要举兵,也是自讨苦吃。所以,开春之前,不用担心什么。”
“奉先所言极是,曹操若是敢来,必然要了他的项上人头。”董卓见到吕奉先如此沉稳,也是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道:“奉先你与万年公主大婚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这可是陛下登基以来第一等的大喜事,万万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到时候陛下回亲自去为你庆贺,乃是天大的荣幸啊!”
“丞相放心,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到时候会有不会出现丝毫的纰漏的。”吕奉先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对着董卓道:“曹操的檄文是向天下所公告的,号召天下与他一起作乱,我觉得难免会有人受其蛊惑。”
“骠骑将军所言不错。”李儒上前一步道:“必须要给曹操一个教训,恳请丞相代陛下拟一道圣旨,昭告天下,揭露曹操的险恶用心,号召天下共诛之。”
王允等人一听吕奉先与李儒的话,鼻子好悬被气歪了,这简直是颠倒黑白啊!此时不免有人开始担心是否有人会真的前去讨伐曹操,毕竟毫无疑问现在的曹操被天下人看做是大汉的忠臣,而不是后来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奸臣,至少现在曹操若是倒下,必然让天下人为之惋惜。
“好!本相就代陛下拟一道圣旨,曹操奸贼胆敢冒犯天威,而且还行刺本相,实属罪不可赦。”董卓脸上的肥肉不由抖了抖,一脸狰狞的道:“谁能将曹操的人头取来,封万户侯,赏金十万,位列三公。”
董卓此时也是发了狠,可以说只要杀了曹操就可以获得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获得的高位,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此时就是要杀鸡儆猴,让天下人知道胆敢反抗他是什么样的代价。当然,有多少人会响应就不一定了,毕竟董卓此时的名声已经臭大街了,谁会为他的圣旨而去讨伐目前天下的大英雄呢?
吕奉先虽然也知道这种圣旨估计没有多大的用处,但是至少会给曹操带来不少的麻烦,毕竟不是什么人都如此看淡功名利禄,吕奉先此时也就千户侯而已,比万户侯还差了一大截呢!
果不其然,随着讨伐曹操的圣旨颁布之后,天下为之哗然,无数人开始向陈留赶去,当然都是一些想要升官发财的人物,可是想要在曹操的一亩三分地杀他也很困难。毕竟曹操的家族人才也是不小,比如与曹仁和曹洪等等都是能文能武,再加上夏侯家的夏侯惇和夏侯渊等等来投,让曹操可谓声势浩大。
不得不说,这就是士族与寒门之间的差距所在,曹操仅仅靠着一张嘴就能笼络许多人才来投,而吕奉先在洛阳费尽心机却也只有几个人肯为其做事,简直是人比人气死人。不过还好,吕奉先手下之人除了毒士贾诩之外,还有张辽和徐晃这样能文能武的大将,只是现在两人都很年轻,还需要磨砺才行。
实际上张辽擅长出奇兵,真正的正面拼杀完全无法与高顺相提并论,可是论到搞偷袭之类的,却是他的拿手好戏,按照后来其威震逍遥津的事迹也是广为流传。徐晃则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人,绝对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当然也是璞玉一块,尚需雕着,可能力此时已经得到突显。
吕奉先自然乐得看到曹操倒霉,只是也知道只能为其添乱,却也影响不了大局,他此时除了关注董卓的动向和西凉军的安排之外,就是准备大婚时的所需。不得不说,娶一位公主还真是麻烦,偶尔闲暇之余,他还去蔡邕的府上学习一下文韬武略,随着大乱的接近,让他越发觉得不安,必须让自己的腹中有些干货。
陈留,曹操最近是头痛不已,经常会在大街上或者哪里穿出一个刺客对他行刺,基本上都是冲着他的脑袋而来,此时他的脑袋可是值钱,不仅封万户侯,而且还有赏金十万,位列三公,实在是太优厚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曹操自己都想将脑袋奉上前去领功,而且,他觉得董卓这一招实在是太狠,让他整天都是疑神疑鬼的,生怕有人冲出来要杀他。曹操此时已经招兵五万,可惜都是新兵,能够一战的也就一万精锐而已,手下将领却也是不少,让他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底气。
第三十四章 曹操的苦恼()
曹操发布檄文之后,本以为会得到天下响应,可是没想到一个个都谨小慎微,根本不足以谋。【 】
此时的曹操心情是纠结的,第一是觉得天下无出其右者,第二是此时孤掌难鸣,一旦董卓兴兵来攻打,估计陈留很快就会陷落,没办法西凉军此时确实是强大的代名词,何况还有吕布、华雄等众多猛将。尤其是吕布,让曹操深深地忌惮,甚至是恐惧,只有与其相处,才能明白其可怕之处。
“孟德!最近几日你都在愁眉不展,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夏侯惇此时作为曹操手下第一大将,而且与曹操之间有着身后的情谊,不由开口劝道:“难道还是为了之前那些刺客的原因?”
“元让,你来了。”曹操揉了揉额头,沉吟一声道:“如今董卓以天子名义发下诏书,可是将我们置于险地,让天下人对我们虎视眈眈,那些刺客只是小事,不足为虑,可是董卓却不得不防啊!”
“这天下之人,都是鼠辈,对于董卓恶行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哪里有孟德你敢作敢当?”夏侯惇大马金刀的坐在曹操的面前,眼珠一转道:“孟德,我们发布檄文,无人响应,那是因为我们不能让天下人信服,可是有人却可以,你想一想,那袁绍祖上四世三公,颇受士族拥护,由他牵头的话必然会受到不少人的拥护。”
曹操眼前一亮,随即又一声轻叹,他不得不承认袁绍的出身比他要好得多,他本姓夏侯,父亲曹嵩因为被宦官曹腾过继了过去,因此改姓曹。【 】说起来,曹操与夏侯惇和夏侯渊的关系比曹仁等等还要近一些,可以说他能够得到曹家与夏侯家的支持并不是偶然,毕竟都是血缘关系比较近的人。
本来吧!曹操想要以自己的名声聚集天下义士共讨董卓,可是现在看来是自己有些太天真了,虽然他自问无论是哪一点都比袁绍强太多了,但是奈何人家出身好,此时在士族之中,还就真的是以身份论成败。
曹操目光空洞,如同黑洞一般仿佛要将一切全部都吸进去一般,他此时陷入了沉思,手指在桌子上不断的敲击着,而望着房间中不断燃烧着的木炭发呆。夏侯惇知道此时曹操在想事情,也不能够打扰,于是就坐在一旁等待着曹操,他只是提醒一下曹操,毕竟有时候身在局中,总会有些不自知,毕竟旁观者清啊!
“啪!”
曹操一拍桌子,然后猛然站了起来,似乎是已经想通了有些事情,他本身就将事情想的太过简单,本来以为天下人会对董卓都有抱怨,只要自己登高一呼,那么天下自然是群雄响应了。
可是,曹操忽略了他的身份是否能够让天下人信服,而且如今董卓势大,谁又能肯定他就能真的获胜?何况曹操小瞧了利益的驱使,同时也高看了自己的影响力,没有办法,此时或许在别人看来自己就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吧!曹操心中发誓,一定要让天下人知道,他曹操绝对不是让人小瞧的人。
“元让!我这就修书一封,送给袁绍袁本初,只是这袁绍表面上看起来颇有才能,实际上也就草包一个,而且凡事都是慢上一拍。”曹操想起与袁绍交往时,袁绍的种种表现,不由摇了摇头道:“这一次我必须将事情的重要性与好处全部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