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毫无意外:此次参与北征的所有将士都有赏赐:除指挥使耿攸军由三品卫司指挥使,升任正二品后军都督府佥事。主要参战的五位千户(正五品)各升一级,部分百户(正六品)升为从五品。

    就连最小的士卒都有一笔不少的赏银,且军功在册。

    至于阵亡将士,按照规制赔偿家属,数额也比往常多了些,负伤将士人人得以抚恤。

    这个赏赐,不管主战与主和方皆无反对:毕竟兄弟们都是拎着脑袋、冒着严寒唤来的荣誉,得到平日里得不到的赏赐也是应该的。

    看似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然而,明眼之人还是能看出其中端倪:虽说这些主要参战之人大多升一级,但实则是明升暗降。

    众所周知:一卫所下辖五千多人,千户辖千余人,百户辖百余人,指挥使下辖五名千户,千户下辖十名百户。

    耿攸军作为卫司指挥使,尽管有朝廷各方节制,但对下辖这五千多人来说,他则有相对统一的指挥与调度权。

    千户、百户亦如此:权责清晰、令行禁止,自然是一呼百应。

    如今指挥使升为都督府佥事,说白了就是个副职,所管操练、军纪等皆是协助而已,上面还有指挥同知、左右都督,要想自己说了算,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

    千户升为卫司指挥佥事(正四品)、百户升为副千户(从五品),大多也是如此:升了一个品阶,却是做了类似协助、副职之类。

    若是文职,差别或许没有那么明显,但作为武职,不能之间掌握兵,往往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此事要一分为二对待:若只是为了品阶,自是高一级算一级,若真想上阵杀敌,那怕是品阶低些,只要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才是真正的用武之地。

    一向深谙帝王之术的嘉靖帝之所以如此部署,自有他的考虑:大胜而归,恐将士有骄纵之嫌,暂不掌兵可使原先各部将领与士卒分离,骄气自然缓解;居于闲职,则是一种变相保护,免于勾心斗角、损伤元气。

    若来日再战,可将这些人再次升级,如此又可各自掌兵,更能激发士气,即便以高品阶行原先之职也未尝不可。

    其中最为微妙之处在于:不管怎么说,这些北征将士大多升职,倒也完全符合此次大胜之后的赏赐之恩。

    可谓一举多得。

    嘉靖帝如此部署或许另有深意,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如何运用这些有北征实战的精良之师,只有等下次战事来临之时,才能得以知晓。

    帝王之术毕竟是高瞻远瞩,恐常人所不能及,亦非常人所不能解。

    此次北征后续调动、撤军,嘉靖帝亦是如此思虑:既然双方皆无倾力开战之意,贸然北进确实不妥。即便朝廷再派十万大军北上,鞑靼同样会调动更多兵力南下。

    届时兵马军械、粮草供给、国库支撑等无一不能出现丝毫差错,否则便会有始无终,首尾难顾,必将无法收场。

    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了解自己而又了解敌军:长战不败;不了解敌军而了解自己:胜负各半;不了接自己也不了解敌军:每战必败。

    即便作为帝王,嘉靖帝又如何能做到知己知彼呢?单说朝廷里的主战与主和之争,就如此错综复杂。

    更何况鞑靼乎?

    或许,这正是此次双方保守出兵、相互试探的原因所在。

    更何况,此次鞑靼数万兵马突然南下,到底意欲何为,并不得知,如何敢轻易冒进?

    冒然不是英勇,而谨慎亦不是胆怯。

    尽管朝廷最终的旨意同样是下令撤军,但其中原因绝非主和方所说为了一时的太平。

    其中的缘故,或许只有嘉靖帝本人知晓。

    帝王之术不同于单单的兵法之道,两军阵前、战机稍纵即逝,大多需要当机立断,容不得半点犹豫。

    而帝王之术则不然:牵扯、平衡,立足当下、谋求长远或许更为重要。恰恰相反,这其中往往需要时间,需要等待时机,无须立刻决断,更无法当即行事。

    有时,等待也是一种忍耐。

    只是此次赏赐唯独少了宗武这个百户,还有那三百名弟兄。

    当耿攸军部接到朝廷撤军的命令后,只得放弃继续找寻曾突袭敌军那支“奇兵”的下落。

    临走之时耿攸军再三叮嘱当地驻军:千万不能放弃搜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那怕是尸首,也要全部带回祖籍,落叶归根。

    眼下正是冬日,这个倒也不难,可当初朝廷所派的三百名“奇兵”与敌军那两千之余的将士混在一起,大多人伤亡惨烈、血肉模糊,已无法一一核对,所能辨认出来的不足五十人。

    剩下的只能慢慢找寻,只是希望太过渺茫。

    朝廷特有旨意:这三百人,那怕只有一人存活,另行封赏………不管日后能否再上战场。

    如此几番,此次北征之事暂且告一段落,再多的议论也到此为止:众人一切如旧。

    “弟兄们,今日这顿酒,大家尽管放开了喝,只是过了今晚,兄弟们便要各自赴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回京之后,耿攸军终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人人得到赏赐。

    而今晚,大家再也不用只饮三杯。

    窗外寒气逼人,弯弯小月高高挂,发着那淡淡的月色之光。屋内炭火通红,谈笑声四起,带兵行伍之人最为畅快之事:阵前杀敌立功扬名,家中饮酒千杯不醉。

    只是此次共饮之后便是“没有不散的宴席”,北征以来,这些千户、百户一直跟着耿攸军,从当初的校场“飞马神箭”,再到共赴漠南,上阵杀敌

    其中的情意非常人能解,个中滋味恐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

    “大家在此喝酒畅快,只是不知我们的林百户等兄弟,到底有无下落?”,酒过三巡,一名千户还是说到:当初建立奇功的这支‘奇兵’。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一阵沉默,诺达一个房间,竟丝毫没有半点声响。

    良久之后,耿攸军起身而立,众人立刻朝北而望,一向声如洪钟的他,此刻竟有些哽咽道:“我相信,这三百名弟兄,定然有存活下来的,那怕只有一人”。

第171章 师兄在哪?(下)() 
夜幕下,街上行人寥寥,若非情势所迫、万般无奈之下,一般人是绝对不会迈出家门来这大街之上游走。

    年关将至,天气确实冷了些,冷的让人无语。

    不知何时起,天边那轮残月缓缓被云遮,没大会的功夫,天空竟零星飘起雪花来。

    春夏下雨之时,最是狂风暴雨惹人厌,但大多情形下,尽管起初风声起,但真等雨点下,风便停,只有雨声而难听风声,才是常态。

    只是冬日飘雪则不同:风雪交加或许会持续更久,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雪之虐、风之狂。

    如此一来,寒意更浓、风声更紧。

    偶有些许人影从街上匆匆而过,大多皆是巡街差役,打更护夜之人,换做平时,这些人影更能令人增添几分踏实之意,只是此刻倒显得有些孤寂。

    不过,这些都是外景。

    所谓长夜漫漫,闲来无事之人便在家中小酌几杯,一番笑谈是再正常不过,再勤俭之人,这木炭取暖之物却是不能省的。

    绕到大街小巷之后,一处小院依旧沉浸在静谧的夜色之中。和大多数人家一样,院内屋里亮着灯光,木炭火烧的正旺,满是温馨的氛围。

    只是屋内既没有多少笑谈之声,更没有温酒、下酒菜。

    自从仲逸去了扬州府后,仲姝便很少出门,临走之时仲逸曾向外叔公文泰请示过,之后文泰便派吴风偶尔来看看她。

    除此之外,樊文予自然知道洛儿生育之事,不用多说,他也会从刑部出来后过来喝杯茶,顺便买些吃食,再陪仲姝说说话。

    当然,其中最为亲密之人,还要说袁若筠这位大小姐。

    仲逸走后,她只要逮住机会便来这里。同为女子,自然方便许多,与仲姝一起吃饭、交谈毫无约束,即便没有仲逸,二人间已是很熟了。

    不用说,这些人来找仲姝,除了仲逸所托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那便是宗武的消息。

    文泰与樊文予不是外人,仲逸所托自然理所应当,连日以来一直在打听着北征将士的消息,不管结果如何,都过来向仲姝说一声。

    多日下来,仲姝皆是满怀希望,最后落得失望而别。

    一直到了今日。

    “北征将士悉数已全部回京,朝廷下旨大加赏赐,指挥使耿攸军升一级,其他人大多升级,尤其是下边的千户、百户”

    才一日的功夫,文府、樊文予得到的皆是这样的消息,却唯独没有宗武的消息。

    傍晚时分,袁若筠总算找了个难得的机会来到小院,进门之后她兴奋的对仲姝说道:今晚本大小姐可以不回袁府,就在此处陪阿姐。

    有人作陪,自然是好的,可当问起师兄宗武之时,袁若筠与文泰、樊文予得到的消息一样:北征军全部撤回,所有人皆有赏,大多将领升级

    唯独没有提到这位林百户。

    只是,袁若筠毕竟是袁若筠,总会有些惊喜。

    或许是文泰与樊文予品阶较低,或许袁若筠动用更多关系,她带来一个更为确切的消息:据我爹爹说,此次北征还有一支三百人的‘奇兵’突袭敌军,只是这队人马派出去之后,就再也没了音讯。

    闻得此言,仲姝立刻来了兴致:“那你爹爹有没有说?这支奇兵当中,有没有一个林姓的百户,就是宗武?”。

    自从师父凌云子见过袁若筠之父袁炜之后,仲姝对师兄之事便无须隐瞒,如此倒也方便了袁若筠打听,而袁炜也可直言相告。

    但袁若筠毕竟是袁若筠,无论多大事,她多多少少总是会弄出些岔子来,当仲姝再问细节之时,她却变得马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