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祺一听此言,简直脑袋炸锅:闹了半天二位钦差不是冲着大煤矿,更不是随意来此游山玩水,竟是为税赋之事而来。

    这一点,是他始料未及的。

    “康知府,照你这么说,是本官冤枉你了?”。

    刑部王侍郎笑道:“来的路上,我们已向部分签名的百姓核实,他们现在就在随行的马车上,随时可以作证”。

    这个?这,怎么会这样

    康祺一阵哆嗦,几次欲言又止,一旁的通判曹正也早已没了主意,连个欲言又止的举动都没有,干脆一言不发。

    “怎么样?康知府,还有什么要说的?若你觉得人证不够,我们随时可差人去其他县核实”。

    张御史不紧不慢道:“身为朝廷命官,若抱有侥幸心里,最后一番周折,罪证摆到面前,怕是躲不过要严惩了”。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若能主动交代,大家都省事、省心。

    能做到四品知府,自有过人之处,事已至此,康祺也开始暗暗思量:一个刑部侍郎,一个左副都御史,若没有真凭实据,他们断断不会随意行事。

    但此事事关地方府县,二位钦差只是恰巧遇到而已,若真要一查到底,还需朝廷另下旨意,重新派人前来。

    而他们此时突然来府城,也只是初步调查,核实无误后,再回去向朝廷禀报。

    换句话说,只要这两位钦差不说此事,去京城不做任何禀报,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可化解在这知府衙门里。

    天高皇帝远,只要他们不说,皇帝是不会知道的,朝廷自然也不会多此一举。

    先搞定眼前再说吧。

    “此事来的太突然,下官虽为知府,但底下那些知县到底做了什么,也无法一一掌握”。

    康祺话锋一转:“二位大人既已来到鄙府,何不多住几日?一路劳顿,下官总归是要尽些地主之谊的”。

    这时,一旁的曹通判立刻上前道:“府里已备好饭菜,请二位大人尝尝地方特色,还有当地酒家自酿的酒,甘甜、柔顺,不上头”。

    二人一唱一和,想必这位知府与通判,用同样的方法接待不少类似的客人。

    “康知府,曹通判,咱明人不说暗话,你们不要寄希望于大鱼大肉、美酒陈酿,或者书本里夹银票,特产埋些金银玉器之类”。

    看来,这位左副都御史不吃这一套,未等对方开口,自己竟一口气说完了。

    刑部王侍郎接过话茬儿,继续道:“是啊,三法司的人,平日里办案,这些门门道道倒见过不少,张大人既都说明了,本官就不需再重复了吧?”。

    康祺脸上一阵青来一阵白,他此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无奈位卑言轻,身为一方知府,又不能不接待上差。

    “二位大人金玉良言,下官铭记在心,上任地方以来,只求一心办差,绝无大鱼大肉之事,更无金银玉器一说”。

    事已至此,康祺也不再回避,事情总归是要解决的。榆林府之事,说到底,还是大煤矿最为要紧,即便税赋,最终也会查到大煤矿上来。

    牵扯到大煤矿,必然会牵扯到他身后之人。而身后之人,即便是刑部侍郎、左副都御史,恐怕也奈何不了。

    要死大家一起死,反正不止我一个。况且一旦事情闹大了,最终先死的,还不一定是谁呢。

    “好,康知府既然这样说,那我们也就公事公办”。

    台上的二位钦差对视一眼,而后张御史起身而立道:“马上通知下去,让各县衙的知县,全部来知府衙门,当面对质,如此我们也好向朝廷交差”。

    “下官马上差人去办”。

    康祺反倒少了一些慌乱:他属下的这些知县中,有人在京城人脉不错,六部甚至内阁,都能说的上话。

    若要把这些知县下手,他们岂会坐以待毙?

    呵呵,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第351章 都不容易() 
连日以来,西北偏远之地的榆林府境内却热闹非凡,各县知县带着随从,纷纷从县衙赶往知府衙门,城中迎来送往频繁起来,相比往日,倒更像是忙着赶集会。

    每个县衙距离知府衙门距离远近不一,赶到府城的时间自然不一样。除了城内,城外官道、山道的行人比往常也多了许多。

    果真是钦差大臣,说句话的力度够大,没有一个人敢懈怠。

    知府康祺想的没错,这些知县中,确有人在京城人脉深厚,户部、礼部、吏部,甚至内阁中都有关系。

    这种背景之下,来这里做个七品知县,无非是脸上贴金而已,用不了几年,还会被调往京城。

    这样的人,岂会被随意查出?

    而在知府康淇看来,这些都与他无关,只是现在两位钦差揪住他不放,更多的人站在他这条战线上,当然最好不过。

    这个道理很简单:反对钦差的人多了,自然帮他的人就多了,连同这些知县在京城的关系,即便是钦差,恐怕也不好对付。

    这日午后,所有知县终于齐聚一堂,知府衙门难得聚起这么多人,尽管人人心事重重,个个心里憋着劲。

    “诸位,我们当地百姓拦截两位钦差大人的轿子,说是境内有增加赋税名目,加重征税比例的事儿发生”。

    夹在钦差与知县中间,知府康褀一手挑两头,一脸严肃加委屈的样子:“钦差王大人、张大人这才专程叫大家来,各个县说各个县的情况,当面说清楚”。

    此言一出,底下立刻炸开了锅。

    “这是谁造的谣?为钦差大人添乱不说,还败坏我们这些人的名声,人心险恶”。

    “钦差大人,只要你们发句话,我立刻拿人,就不信治不了这帮刁民”。

    知县们简直成了一帮怨妇:“钦差大人,你们不知道我们地方的苦:活多,还出力不讨好,做出成绩没人看,但凡有点失误,大家都冲了上来”。

    “肃静,肃静”。

    康淇上前制止道:“两位钦差本是路过我们府,临时有人喊冤,这才前来,你们却在这里个个叫屈、人人喊冤,成何体统?”。

    一句成何体统,倒是起了不少作用,底下立刻安静许多。

    真佩服二位钦差,能忍住这样的场面,没点城府,还真不行。

    不过,这样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咳咳,刑部王侍郎突然起身而立:“你们还委屈了?有委屈找吏部去啊,可以主动辞去差事啊,如果没有人要辞,再说”。

    “有没有?还有谁?要发牢骚的,站到这边来”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继续道:“堂堂朝廷命官,成何体统?”。

    此言一出,堂下顿时鸦雀无声,大家面面相觑。最后,所有人的目光还是聚集到知府康祺身上:上承钦差、下达各知县,这个话还是由他来说,这个局还是由他来解

    “事已至此,我等悉听二位钦差大人吩咐,但又不从者,或报有侥幸心理、阳奉阴违者,休怪本府翻脸不认账!”。

    其实,康淇心中别提多高兴了,底下这些人的话,又何尝不是他想要说的?

    但场面上的事儿,该做还是要做的。

    “一切听从钦差大人差遣,绝无二心”。

    众知县齐声拜道,态度恭敬的不行。

    “既然百姓们有话要说,查还是要查的,既然诸位都洁身自好,又有何惧?”。

    刑部王侍郎吩咐道:“从明日起,我们到下边的县看看,若果真没有问题,皆大欢喜”。

    “嗯”,底下一阵唏嘘,没有应答。方才还信心满满,现在个个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这时,都察院张御史补充道:“当然,若是查出来,别怪王法无情”。

    这个?那

    康淇面露难色,也只得硬着头皮上:“启禀二位大人,府下县颇多,距离太远,若是一一查看,难免耗时,能否”。

    又是这招,无非是选出其中一两个看看再说。

    “好,那就挑选其中两个县,先去看看”。

    都察院张御史竟然爽快的答应了:“至于是那两个县,就由你们知府衙门定夺,明日清晨出发”。

    两个县?还要我亲自定夺?

    康淇心中不由暗喜:看来此事,或许还有转机。

    仲逸与李序南,已抵达清涧县衙,当地知县去了知府衙门,县衙里暂时由县丞负责,主簿、典史等协理。

    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与知府衙门的阵势差远了,不过在这个小小县城,已经算很不错了。

    对仲逸来说,这次的差事还是:到处走走、看看,只为了解民意,并无其他具体差事,相比二位钦差剑拔弩张、紧张气氛,他已经是很柔和的了。

    榆林府衙发生的事儿,他自然是知道的,李序南更是清楚,来这里做五品同知有些日子了,这一点,自然不难做到。

    对于他们二人来说,费尽心思将二位钦差请到,为的就是借助他们的声势,将这件事情推到一个‘无法收拾’的地步。

    到时,自然会有人站出来说话,朝廷也绝不会坐视不管。

    “仲大哥,我们什么时候动手?都快憋死了”。

    县衙客堂里,罗英早已按奈不住。

    相比罗英,程默还是拘谨,毕竟从蠡县到京城,罗英都是一直跟着仲逸与李序南,也算是铁杆心腹,而程默,则是仲逸到翰林院之后的交情。

    “此刻,门口还有阿虎四兄弟,我们若轻举妄动,他们必定会将这一切告知康知府,到时马儿受惊、拦截钦差大人轿子,就都会怀疑到我们头上”。

    李序南下意识望望窗外,压低声音道:“得要想个法子,把他们四人支开”。

    “要不,干脆给酒里放点迷药,直接放倒,让他们睡个三天三夜,等醒过来,我们早就把事情办完了”。

    罗英迫不及待:“东西我随身就带着,一会就放进去”。

    仲逸与李序南面无表情,皆不言语,显然,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