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刑部与都察院的两位三品大员,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一旦让二位钦差知晓大煤矿之事,况且再有知府衙门、知县衙门众多官吏,甚至周围百姓在,此事怕是再也捂不住了。

    如此一来,朝廷势必会派人来专司此案,而仲逸作为翰林院侍读正在榆林府办差,向皇帝禀告此次下行经历时,正好可以说起此事。

    一旦让皇帝知晓大煤矿,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无论严氏父子,或者徐阶、袁炜等,那怕是裕王朱载垕,他们所有的人,务必同时要看一个人的脸色……朱厚熜。

    连日以来,仲逸一直在琢磨着师父当初那句话:西北之行,以静制动、以退为进。

    来到榆林府,仲逸并未公开露面谈及大煤矿之事,但却在三边镇接连‘潜伏’数日,可谓“静”。

    原本以为与李序南的联手解决此事,但不曾想樊文予打听到路过榆林府的两位钦差,相比自己这个小小的六品翰林,刑部侍郎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名头更大,更是……名正言顺。

    如今,一直与严氏唱反调的徐阶、袁炜,甚至裕王朱载垕,都以不同方式向两位钦差做过暗示。

    如此,可谓‘以退为进’:自己这个小六品退一步,让两位钦差进一步。

    同时,让钦差身后之人……更进一步。

    每每想到这些,仲逸对师父的钦佩之情就无法自已:当初他老人家说这句话的时候,根本就不知三边镇的情况,更不曾想到二位钦差会路过榆林府。

    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才是最稳妥的。

    大煤矿、三边镇,知县,甚至知府,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远在京城的严士蕃。

    现在看来,师父凌云子当初那八个字或许是另有所指,但既然遇到二位钦差的出现,只能就此部署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对一个谋者而言,不管之前如何谋划,眼前突发情形闯入视野,是必须要纳入通盘计划的。否则,整个计划都会被打乱。

    这时,刘大顺已干脆坐到地上,他对大煤矿的事儿再熟悉不过,

    仲逸方才之言,刘大顺几乎是掐着指头算的:苦力有多少人?打手有多少人?从那些地方下手?从哪里逃走?两方较量,关键人物是谁?万一会发生的意外。

    良久之后,他突然起身向仲逸问道:“仲大人,这些我都可以做到,毕竟在大煤矿干了这么多年,那些打手中,也有几十个是我心腹兄弟,没问题”。

    刘大顺继续道:“苦力们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早就想离开这里,只是苦于没有领头的人,现在只要振臂一呼,便是一呼百应”。

    仲逸欣慰的点点头,从刘大顺的言语间,他看到了一种力量:一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束缚的力量。

    这种力量,远比一两个所谓的高手,厉害的多。

    苦力人数远超手持皮鞭的打手,况且刘大顺又有自己的心腹,可谓里应外合,自然不成问题。

    当初来三边镇时,一个首要的问题便摆在了仲逸面前:如何处置严士蕃,暂且不说,这些过着地狱般生活的苦力,必须要尽快解救。

    至于大煤矿背后之事,也只能通过知府康祺等人,来逐一指正了。

    “只是”。

    刘大顺有些为难的说道:“毕竟我只是二头,马三爷和彪哥手下也有些心腹”。

    “这个不难,我保证,不出一个时辰,那个马三爷和彪哥,就说不出话了”。

    仲逸笑道:“此外,明日,我会设法向三边镇一带靠拢,随行的两个兄弟,会帮你安全离开榆林府”。

    嗯,如此甚好,刘大顺重重点点头:“仲大人说的,小的自然是信的过,只是,马三爷和彪哥他们今晚在三边镇赌场里,身边几个护卫,皆是打手中身手最好的,就怕”。

    很显然,刘大顺这是在提醒:这些人不好对付。

    “如此更好,马三和大彪,连同他身边的护卫一并解决,反倒给你省事了”。

    仲逸看出刘大顺心思,他故作神秘道:“放心,来的时候,我带了十余名高手,对付他们,绰绰有余”。

    “好好,果真是朝廷命官,就是不一样,考虑的真周全”。

    刘大顺满脸笑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分头行动”。

第353章 出手(中)() 
次日上午,刑部左侍郎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在知府康祺等人指引下,一路南下。

    与此同时,仲逸与李序南已带人出了清涧县衙,朝东北方向而上。

    当然,他的差事依旧是了解民意:各处走走、看看。

    南下查看的这个县,还真不是康祺选的,只因当时众人议事时,该县知县一时不慎,说错了话,他无法刻意阻止,两位钦差又再无多言,却默默点头。

    这种场合,说的越多,漏洞就越多,也只能这样定下来。

    此次下行查看的两个县,另外一个县便是清涧县,也就是仲逸与李序南目前所在的那个县。

    榆林府距离该县不足二百里的路程,而路上必经之处:三边镇。

    确切的说,钦差这队人马要从北边过来,穿过三边镇,而后继续南下。

    三边镇所在的神府县,因知县被传唤到知府衙门,该县县丞一大早,便将县衙所有官吏聚在一起,再三叮嘱要到三边镇接待钦差一行,那怕人家只是路过,也总要尽尽地主之谊的。

    三边镇路通西北、西南、正东三个方向,故此称为三边镇,而正东方向正是大煤矿所在之处,虽只有十余里的路程,但因有群山环绕阻挡,若非刻意寻去,很难发现。

    昨天傍晚,该县知县已将钦差路过三边镇的消息传到县衙,但只叮嘱属下做好三边镇接待事宜,同时要清理镇上闲人,路边的小摊也暂时撤去。

    至于大煤矿,知县并未特意叮嘱,县衙官吏却知道该怎么做:工,照样开,事儿,照样干,无论苦力还是打手,他们不会在大白天的来三边镇。

    晚上,才是他们的欢乐天堂:赌场、酒楼、青楼

    钦差只是临时路过这里,在三边镇,也就是片刻的功夫,根本不会发现东边群山后一草一木。

    当然,只需暂时停止往镇外运送煤块即可,其他的,大可不必担心。

    当地官吏心中再清楚不过:无论刑部侍郎,还是副都御史,即便顶着钦差头衔,在严氏父子那里,还得称一声:下官。

    目前,京城严氏那边没有来任何传信,说明两位钦差压根就不是冲着大煤矿而来,即使如此,又何必要多此一举、欲盖弥彰?

    让这些苦力全部停下,他们反倒会到镇上闹事,到了井下,才是最好的去处。

    对当地县衙而言:看好三边镇即可,节外生枝则不便。

    然而,天下之事,往往不能随人愿:神府县县丞等人,还未到三边镇时,却听衙役来报:大煤矿出事了。

    “马三呢?大彪呢?他们是干什么吃的?”。

    县丞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句话,在他看来,大煤矿之事,那位被称为马三爷的人,才是真正管事的。

    单论此处,他说话,要比知县更管用。

    衙役哆嗦道:“不知道啊,马三爷和大彪都没了踪影,大煤矿早已乱成一片,这可如何是好?还清大人快拿个主意吧”。

    那县丞也没了主意:“拿个主意?现在知县大人正陪着钦差大人,身边还有知府大人,恐怕连个话也传不到,我怎么拿主意?”。

    对当地人而言,钦差前来确实一件大事儿,但相比大煤矿出事,那钦差反倒不值一提了。

    这么多年来,大煤矿从未出过事儿,也从不敢出事。

    一种现象持续的时间久了,人们往往不会理会它的合理性,而只是无形中渐渐适应罢了。

    今日一反常态,出了天大的事儿,所有的人在惊慌的同时,恐怕这才想起一个问题来:大煤矿,真的会永远这样存续下去吗?

    真的会按照现在这样的方式,一直存续下去吗?

    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

    “县衙人手有限,抽调一批精明差役去,不许闲人从东边向三边镇靠来。其余人马,依旧到三边镇。钦差只是临时路过,先应付过去再说”。

    县丞会同主簿、典史等,众人一时都拿不出好主意,也只能如此了:先到三边镇再说吧。

    此时,三边镇北侧,两位钦差与知府、知县等缓缓驶来。

    仲逸与李序南一行自南向北,说是考察民情,走着走着,便渐渐向三边镇靠拢。

    三边镇,三方人马分头而来,总算名副其实了。

    “出事了,出事了,你们还敢朝北边走?大煤矿发生打斗,四周起火,乱成一片”。

    沿路几名行人,行色匆匆,见到仲逸与李序南后,急忙上前劝说几句,而后便继续向南边跑去。

    “仲大人,本官身为榆林府五品同知,大煤矿也在治下,事发突然,务必前去查看”。

    李序南向众人吩咐道:“事不宜迟,我们速速赶往大煤矿”。

    无论他们二人私交如何,在明面上,李序南还是做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而这个道理,仲逸又何尝不知?

    “既然如此,就请李大人快快前去,只是”。

    仲逸面露难色道:“只是仲某身为翰林院侍读,无权过问此事,本官的差事是了解民情,但大煤矿事出突然,各衙门尚未定论,故此不必插手”。

    此言一出,众人无话可说:仲逸隶属翰林院,即便榆林知府、陕西布政使,恐怕也无法指使他。

    “既然如此,本官将罗英留下,连同程默,一起陪同仲大人”。

    见阿虎等四人皆不言语,李序南质问道:‘还愣着干什么?难道让本官一个人去吗?我这个五品知府,还管不了你们了?’。

    末了,他冷冷一句:“大煤矿出了事儿,谁能担得起?”。

    “不敢,卑职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