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说说笑笑,纷纷围坐而坐。

    片刻之后,陶老头站了出来,身后是他的两个孩子。

    “仲大人,朔儿和雯儿就托付于你,若能读书更好,若读书不成,就带在身边,只有能有一番作为,我陶家世代永不忘仲大人的恩情”。

    陶老头语重心长道:“家里都说好了,有我兄弟、侄儿在,我吃喝不愁,老头儿我读书一辈子,奈何才疏学浅、条件所限,年轻时的那点志向,也只能寄希望于两孩子了”。

    仲逸上前道:“此次陶朔协助抗倭有功,俞将军、戚将军将此事上奏朝廷,作为有功之赏,连同陶雯儿,他们二人去京城已被准许,之后的事儿,容我到京城后再做安排”。

    见陶老头激动不已,他的兄弟急忙吩咐陶朔抱来一坛酒:“今晚这顿饭菜,若是再给银子,就真的说不过去啦”。

    窗外月色弯弯,一如凌云山。

第469章 其乐融融() 
秋风习习、秋意浓浓,中秋佳节之际,扬州城中行人来来往往,沿街各家店铺颇为热闹,众人亦或置办过节所用之物,亦或走亲访友,乐在其中,忙的不亦乐乎。

    没有回山东济南府,仲逸带着仲姝,连同陶朔、陶雯儿,程默等随从,来到了江苏扬州府。

    这里是陆文氏的祖籍。

    城中一家崭新的院落中,此刻,正是一片欢声笑语。

    在扬州城买卖做的不错,陆岑得到老爹陆本佑的准许后,重新置办了这处宅院。

    老人家的意思很简单:家中孩子渐渐长大,尤其仲逸成婚之后,逢年过节回家,来的人多了,住的地方自然也要更加宽敞一点。

    陆文氏早已备好瓜果、茶水,厨房中鸡鸭鱼肉皆有,汤锅已是阵阵热气冒出。

    其乐融融。

    “孩儿见过祖父、外叔公、爹娘”。

    仲逸与仲姝向长辈们施礼。

    听说仲逸要回来,原刑部郎中文泰也特意来到陆府。

    隔壁小院中,程默、陶氏兄妹正陪几个孩子玩耍,陆一凡吵着要上街买灯笼,文泰的随从便带着他们出了大门、上街而去。

    无论程默,亦或那两名随从,皆是初来扬州城,陶氏兄妹更不用说,他们是第一次走出福建。

    早闻扬州城繁华似锦,所呆时日有限,岂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上街喽

    “果真是老天有眼,严氏终于倒了,大快人心啊”。

    得知严士蕃被抓捕的消息后,文泰与陆本佑一阵感叹:真是应了那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作为昔日刑部属官,他们二人对严氏的罪恶早就深恶痛绝,在任之时就曾屡次查找罪证,如今终于看到这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而更令他们欣慰的,则是仲逸虽入仕不久,却做到了翰林院的侍读。

    “逸儿啊,若时间允许,就回趟义中村、陆家庄吧”。

    陆本佑向一旁的陆岑夫妇说道:“如今,奸佞已除,也无须担心因陆家之事而牵扯到村民,什么时候,也陪为父回乡一次,再与我那老友们共饮一杯浊酒”。

    陆岑夫妇毕恭毕敬道:“爹,我尽快安排,带您老回去”。

    原本就有此意,如今祖父再次嘱咐,仲逸立刻上前拜道:“祖父之言,孙儿正有此意,到凌云山拜见师父之后,孙儿就去蠡县”。

    嘱咐完家事,陆本佑与文泰,还是说到了眼下朝廷发生的事儿。

    而对陆岑而言,他一心为商,本无心朝廷大事,更不懂衙门里的门门道道,只因儿子入仕之后,这渐渐关注起朝中大事来。

    尤其,是关于翰林院的。

    多日未见,仲逸还是要向他们讲述一番,包括翰林院所见所闻,连同才刚刚结束的浙江、福建一带抗倭战事。

    这一说,几乎要把晚饭都耽搁了

    “爹、叔父,饭菜皆已备好,用晚饭之后再说吧,今日可是中秋佳节啊”。

    见众人交谈甚欢,再看看窗外已是月色正明,陆文氏只得微微前来催促。

    圆月之下,满满一桌酒菜。

    “好,难得如此痛快,今晚就多喝几杯”。

    陆本佑与文泰年事已高,平日里饮酒甚少,今日怕是要破例了。

    这时,陆文氏取来两只酒碗,放到二老面前:“爹,叔父,你们各自只得饮这一碗,多了可不行”。

    如此一说,仲逸也急忙配合着换过酒坛。

    两位老者不由的摇摇头,齐声笑道:“老喽”。

    安顿好众人后,陆文氏又来到隔壁房间。

    这里,也是满满一桌:程默、连同两位随从,陶氏兄弟。

    文泰的随从正招呼着他们,待陆文氏过来之时,他们已经开喝了。

    多么美好的夜晚。

    数日后,仲逸与仲姝先行离开扬州城,并与程默、陶氏兄妹约定:之后在蠡县会和。

    此次上凌云山,仲逸与仲姝有要事相商。

    眼下,兵书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就连远在东南的福建,都传了开来,且是在抗倭之时。

    吴风虽然自尽而亡,但他身后的戎一昶绝不会善罢甘休。

    事关多年前的恩恩怨怨,关于师父早年的经历,他们三人也知晓不多。

    此次上山,定要向师父问个明白:这是在福建大营中,他们师兄妹三人共同商议好的。

    如今,师兄林宗武虽不能同行,但从福建到京城,一路之上,抽空回趟凌云山的机会,还是有的。

    “师弟,我们与师兄约定上山的日子就是今日,以师兄的秉性,他应该先我们一步而到”。

    仲姝望着远处的群山,向仲逸催促道:‘我们要加快前行了’。

    山轻轻、水粼粼,山水依旧、人常在。

    习惯朝中事务繁巨,又刚刚结束东南抗倭战事,无论林宗武,亦或仲姝、仲逸,看到眼前这汪青青的湖水,内心总归还是有些无法平静。

    当初,师父凌云子曾说过:心如止水,无论高山流水、尘世繁华,皆要心静,心静则身静,身静则安静,倘若人人都能做到安静,便没有了喧闹、没有了浮躁。

    这,谈何容易?

    或许,历练的还远远不够。

    “师姐,我们乘舟顺流而下,山脚下可垂钓,我想多呆一会儿”。

    这么多年过去了,仲逸对乘坐小舟还是颇为敏感,尤其是独自乘舟之时。

    好在,这次还有师姐在。

    午后明亮的阳光照耀在山水间,穿过一片片的山林,早已没有四周的喧哗,石山石壁间,偶有一阵声响,抬头望去,可见巨鹰展翅,翱翔于天地间。

    伴随着一声长鸣,整个世界皆要收于眼底。

    山脚下,几名少年正在戏耍,但凡天朗气清,他们都可在午后下山,或垂钓、或戏水、或溜冰,无穷的乐趣。

    今日,他们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

    “师姐、小师兄”。

    终于看到湖面顺流而下的小舟,少年们一阵欢喜。

    刚到岸边,三名少年再次施礼道:‘大师兄已上山,师父吩咐过:让我们再此等候师姐、小师兄’。

    仲逸与仲姝相视一眼,不由的笑出声来。

    眼前之人:卫展、阮怀若、章苏。

    看来,师父凌云子终于同意:正式收他们为徒了。

    卫展是卫缨之子,也就是他们经常见到在师父身边的‘卫叔叔’家独子,而阮若怀与章苏则是从京城而来。

    当初,仲姝还做过他们的‘先生’呢。

    看到眼前三人,仲姝不由的向仲逸打趣道:“师弟啊,你终于也有师弟啦”。

    仲逸则微微摇摇头:‘看来,师父不管再收多少弟子,你这个师姐,永远是师姐,而我,则变成‘小师兄’了’。

    “小师兄,也是师兄”。

    卫展笑道:‘我们还是快上山吧,师父正等着呢’。

    仲逸摊开双手、连连摇头:“看来,我今日的垂钓,是没戏啦”。

第470章 ‘壮大’了() 
午后,凌云山,木亭旁,小院中。

    相比而言,阮怀若、章苏对大师兄林宗武更陌生一些,在京城见过两次,但当时在场的人很多,英勇千户所他们也未去过。

    “好,你们的师兄、师姐都到齐了”。

    凌云子坐于木椅之上,底下则是六名弟子。

    没错,是六名弟子,凌云山又‘壮大’了。

    第二批弟子:卫展、阮怀若、章苏。

    新弟子,自然要有新规矩。

    凌云子有话要说。

    “从启儿、姝儿、逸儿之后,凌云山弟子不再重新起名,你们依旧用本名”。

    凌云子缓缓说道:“展儿、怀若、苏儿,你们要勤学苦练、修身养性,以天下为己任,不以权势而衡量,能做大事者,并非要大官。你们既要向师兄们学习,但更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凌云子特意说道:“你们的师兄、师姐,皆因身世之故,才由为师起名,下山后也因他们自身机遇所在,才做到如今的千户、侍读,然世上道路千万条,同路而行,却也未必能同一而获,更不可一概而论”。

    卫展、阮怀若、章苏齐声应道:“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之后,凌云子特意说道:“就拿你们师姐而言,虽无官无职,但她自有所悟。可以说,下山之后她所查阅、摘录的典籍,远比在凌云山多,用自己所学,演化新的成果,才是真正学之所用、发扬光大”。

    此言一出,仲姝立刻上前道:“承蒙师父教诲,弟子永不敢忘”。

    林宗武与仲逸再次重复。

    一个好的习惯,或许就是一生的习惯。

    很明显,凌云子之言,意在告诉他三个新弟子:未必要紧紧盯着五品、六品之类的虚名,也并非要走仕途一条路可行。

    若有心做事,行行皆可有硕果。

    不用说,他的一番苦心,三个少年或许要慢慢领会,或许一直要等他们将来下山之后,才能体会。

    这个过程,如同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