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吉台感觉眼前一黑,心口似乎在抽搐,想要说什么,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

第581章 该来的终究要来() 
太阳终究会升起,只要过了足够的时辰,月光也会再次洒下。

    春风吹来,令人赏心悦目;夏日的丝丝凉风,竟是难能可贵;秋风扫落叶、那怕一片萧条;冬日的北风呼呼吹来,再冷也得迎风而上。

    时节是如此,时辰是如此,万事皆是如此——而已。

    数日后,鞑靼方面终于有了准信:同意仲逸提出的一切条件。

    这个结果并不出乎意料,正如仲逸之前所说:若是不答应,朝廷还会继续增兵,一直向北开进,直到打的他们无路可退为止。

    不管此言是否可行,但有一个不变的真理:如果你不服,老子就打你,当你打不过老子的时候,一次、两次,除了屈服,再无第二条路可走。

    否则,将你连锅端了,连后退和回旋的机会都没有了。

    令人意外的是,自从那日铁吉台回到大营后没多久便得了重病,后来鞑靼大汗命令驻军大营的将士全部回撤,铁吉台随军北上,没过多久,竟然一命呜呼。

    古有‘诸葛亮三气周瑜’,不管是真是假,大家都这么说,也就流传了下来,至少可以说明其中一个道理:人,真的是可以气死的。

    不管是基于气量小的缘故,还是事关重大,无法承受眼前的事实结果,这样的事即便不会经常发生,但绝不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铁吉台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也是个行动怪异之人,大家之前都这么说,连同此次战事,鞑靼大汗并未说要处置他,但他终究还是选择了气绝身亡。

    这样的结果本身就是一个怪异的举止:他用自己的行动再次印证了这一点,或许从起初,他对自己的这个‘称呼’并不抵触。

    与众不同有什么不好?

    只是太过极端的选择,往往就要注定太过极端的结局,或许平平常常不会遇到这样的结局,但同样也达不到这样的成就。

    作为对手的一种起码尊重,仲逸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确是沉重的:若是此人的计划之前毫无被察觉,后果真的不可思议。

    连同之后,此人每次快速变换应对之策,铁吉台明显比魏申强多了。

    战事一开,大家各为其主,也就再也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仲逸一直在想一件事:若是自己有挖暗道的计划,被铁吉台发现,那他又是怎样的应对?还会纠结于阳谋与阴谋吗?

    这个假设已经毫无意义,好多事情往往是没有假设的。

    作为此次北征之战,铁吉台的离去,也算是谢幕的一种总结吧

    林宗武终于接到班师回京的命令:只有三日的准备时间,之后便全部回京等候封赏。

    而也就在这几日,林宗武班师回京之前,朝廷向黄沙城、东沙城派来的一个卫司、千户所的兵马,将会全部抵达。

    作为后方长期供给的保障,南边离此地最近的两个县衙,将专门派人与军营交接此事,朝廷特意为这两个县免去税赋,皇帝朱载垕说的很清楚:只要驻军在,两县的税赋就一直免下去。

    同时,作为自给自足,林宗武与仲逸根据黄沙城的布局,制定了详细的储备和生产计划,像织布、酿酒、铁匠铺、熟食店、兵器库、马厩等,完全可以做到城中自我补充。

    这是黄沙城之前的优势所在,之前的建筑本就基本齐全。

    东沙城只是为战事而建,后来经过多次修建,也基本有了配套建筑,有黄沙城的供给,也算能做到:不出城也饿不死、困不死的状态。

    林宗武回京的时间刻不容缓,尤其是战后,不管胜败,朝廷规定的班师时间绝不能耽误,否则便会引来猜忌,朝中其他文武也会非议,后果相当严重。

    这一点,自古皆是如此。

    按照他们二人之前的计划:仲姝随他先行回京,仲逸只身一人去东北。

    在此之前,早在朝廷旨意下达前,仲逸就曾向皇帝朱载垕去过书信,信中说的很清楚:等战事结束,连同双方谈判结束后,他决定要去东北女真活动的一带‘走走’、‘看看’。

    关于女真之事,朱载垕早就有所重视,这还得益于仲逸在王府做侍读时,二人反复说起过的此事,那个时候朱载垕还是裕王。

    近水楼台先得月,说的一点都没错。

    有了这层关系,仲逸的想法自然能得到皇帝准许,而且还予以支持:派十名锦衣卫校尉暗中保护他。

    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没有人比朱载垕更关心此事,事关江山社稷,他当然愿意让仲逸‘走这一趟’。

    原本林宗武想派英勇千户所的勇士暗中保护师弟,但有了皇帝钦命的锦衣卫参与,自然也就没有参与的必要。

    在众人眼里,仲逸终究还是那个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十足的‘文官’,长途跋涉,没有高手护送,岂不是要坏了大事?

    先帝朱厚熜临终之前给他的那道旨意:可以到大明任何地方走走、看看,做一个无名无实的‘逍遥王’,到底是什么意思?

    仲逸一直在琢磨此事:除了他本人外,还有谁会知道这道旨意?按朱厚熜当时所说:这道旨意可谓‘孤本’,没有备存,没有登记,只有那个盖大印的圣旨。

    说是免死铁券,除了谋反之类的‘大罪’外,都可免死,但仲逸同样想过:自古持有免死铁券的,能有几个有好下场?

    仅从此事而言,还无法判定朱载垕是否知道此事,因为女真事关北方局势,即便没有没有这道旨意,他照样会同意仲逸前往,或许与朱厚熜的那道旨意无关。

    当然,也或许是有关的:正因为有了他知道了那道旨意,仲逸才可以随意到各处走走,仅是北方战事,他硬是以一个翰林院的侍读,做了监军。

    或许,这一切又都是猜测而已。

    除此之外,作为在翰林院的铁杆跟班,程默自然也是要随他一通前往的。

    有他在,安全倒是其次,必定会有很多乐趣。

    离京之时,仲逸已将女真一带的地形图备好,连同之前仲姝打探到的消息,他应是准备的相当充分。

    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的

第582章 一幅画面() 
“黄沙城的战事,总算结束了”。

    发出这一声长叹时,程默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懒懒的坐在马背之上,再长长伸个懒腰。

    那怕同样的穿山越岭、长途跋涉,换个地儿后,起码连呼吸的空气都不一样:再也不用守城、攻城了

    提起鞑靼,这段时间以来,真是够够的。

    林宗武已带着兵马班师回京,大队人马向南而去。

    根据二人之前商议的结果,仲姝已随师兄一起回京,此刻应该到了北直隶的地界了吧?

    除了程默外,还有十名锦衣卫的校尉负责仲逸的随护,只是他们是在暗中保护而已。

    临行之前,锦衣卫百户南栖原特意将这十人交到仲逸手中,并叮嘱了一句:“这都是过命的交情,这些兄弟非常忠勇,仲大人尽管放心”。

    南栖原这话是发自内心的,不管是基于仲逸与他们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石成的私交,还是此次皇帝朱载垕亲自下旨,他都断断没有怠慢的道理。

    毕竟,在众人眼里,仲逸只是一个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典型的‘文官’而已

    漠北是初次光临,东北女真活动的范围,也是第一次来,仅是这种新鲜的感觉,足以令人振奋。

    “仲大人,如今是夏日,北方自然清爽舒适,但若是到了严冬呢?”

    程默骑在马背之上,开始杞人忧天起来:“反正偶尔来来可以,若是冬日久呆此处,我是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锦衣卫的十名校尉全部经过乔庄,与他们拉开一定的距离、不远不近的距离。

    在外人看来,一前一后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两路人,但仲逸却不会离开他们视线太久,这是锦衣卫的使命所在。

    “我的默大哥,你是否能想象那样一副画面:冬日里,北风呼呼,穿着像个棉花包,驾着雪橇、抓捕猎物,众人围攻猛兽、涉猎野羊、野兔黄昏后,大家再一起结伴回家,整个天地都是一片白,一副天然的画面”。

    仲逸似乎在憧憬道:“回到家后,还有自己的女人等着你,屋内炭火红红,鲜鲜的饭菜、暖暖的被窝”。

    “还有,平日里你可以挖人参、乌拉草、鹿茸,穿貂皮、皮靴,这样的生活,没有体验是不会真正领略其中之味的”。

    ‘嗯嗯’。

    经仲逸这么一说,程默似乎也立刻感觉到了那种洒脱与自在,不由自主的点点头,觉得自己太肤浅了。

    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这样:“仲大人,你这重点应该是在‘暖暖的被窝’上吧?”。

    无语

    “仲大人,我们为什么要去东北呢?鞑靼的战事不是大捷了吗?大家都忙着进京领赏呢”。

    这就是个十足的话匣子,和仲逸渐渐熟悉以后,程默再也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也不会觉得什么叫——不好意思。

    “难道?仲大人就不想在京城的各位夫人吗?”。

    见仲逸还不言语,程默继续嘟囔道:“反正,我早就想了我那女人了,还有我的老娘、孩子”。

    仲逸微微摇摇头,觉得还是要给他补补脑子。

    ‘知道女真一族吗?’。

    仲逸向程默问道:“你不是在翰林院号称‘包打听’吗?平日闲来无事时,不也是翻阅过不少书籍吗?说说看”。

    程默加快了脚步,赶上了仲逸的步伐:“这个,我只是对京城犄角旮旯的事儿门清,现在都离开京城这么远了,岂能知道这些?再说了,我也没想到自己会来这里,早知道,该多看看这方面的书籍了”。

    这话说的没错,对程默而言,他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仲逸去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