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云子摇摇头,不以为然道:“伏法?当初你在牛头山对仇佶下手时,何曾有过依照朝廷法度开堂审案?那是伏法吗?真正的为国除奸就不是单单针对这几个当年与陆家庄之案有关的人了”。

第82章 鬼谷村() 
“相传,很久以前,朝歌城南王庄王员外的夫人怀胎三年之久而不分娩。一个初春之夜,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王夫人床边滚来一个火球,之后便生的一个丫头,取名霞瑞。

    十八年后,朝歌奇旱,河溪断流、水井枯燥,王员外家的地里长出一支奇谷,沉甸甸、金灿灿,霞瑞将其揉搓成为一颗透明之珠,刚欲轻轻闻闻,却见珠子溜进嘴里,一月之后便有了身孕。

    王员外得知后怒气冲天,家丑不可外扬,只得将女儿与丫鬟赶出家门。她们遇到一个老太太,是为西天老母,霞瑞后到鬼谷村、云梦山产下腹中之孩。

    当时院中有蝉,是为“蝉噪林逾静”,故取名王蝉,因此村名叫鬼谷村,也有人称之为鬼谷子”,凌云子娓娓道来,一个从未提起的故事。

    仲逸不解道:“鬼谷子的谋略之道,弟子早有耳闻,可师父方才所讲,弟子从未听过,果真是如此吗?”。

    凌云子笑道:“天下之事无奇不有,好奇之人当信之,多疑之人多问之,不信之人则无之”。

    见仲逸依旧不解,凌云子继续道:“此事真假且不论,但世人推崇至极,皆因鬼谷的谋略之道为世人所膜拜。此乃天道,亦是智慧之道,人杰有秦皇、汉武、文杰如李白、杜甫,万事皆如此,才有我华夏文明,人生在世,留的一笔身后杰作,才不枉此生”。

    “一时之谋,一世之谋,一人之谋,众人之谋,所谓谋略之道,当不以一时一人为目标,天下万民皆可为之。当世精华,后世敬仰,代代相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凌云子缓缓道明。

    仲逸深知谋略之道当以回归世事百态,在“虚”与“实”间转换,如此几番,方能真正将所学之道而所用。

    师父所言并非全新之语,早在凌云山学艺之时就曾听过类似的论道,下山之后在蠡县衙门历练,如今在京城找寻到一家人,可真遇报仇之时却依旧未领略到其中之意。

    所谓登峰造极者并非一日可成,亦非一事可成,用凌云子的话说,还远远不够。

    仲逸顿悟道:“师父所言,弟子谨记,从即日起,我心中再无复仇之恨,所做之事并非为我陆家一家,弃恶扬善、上兵伐谋,能有一套心得与谋略之道才是不虚此生”。

    凌云子微微点头道:“当年陆家庄之事并未结束,对于你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此事留给你的是机缘与契机,万不可心怀仇恨,为了一己之力”。

    如此几番,师徒二人终于算是思绪一致,仲逸终于再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开手脚与那罗龙文、严磬,甚至严氏父子一博,只是并非为他一人之仇。

    要的谋略之道,与这些人周旋,只是其中一部分。

    在一旁的卫缨看到此景亦是欣慰不已:仲逸一家团聚值得庆贺,而凌云子以此事为契机,将仲逸提到另外一个高度更是用心良苦,师徒间能有此默契,实属不易,这一点亦值得庆贺。

    不用说,凌云子终于答应了前去济南府,至此,仲逸总算是给自己的祖父、爹娘有个交代。

    远在莱州湾剿倭的宗武却终于迎来了入军营之后的首功,一队四十人,仅有五人伤亡。而龙王山一百一十四名倭贼,除去两小头领被俘外,其他皆被斩杀,其中近三成倭人成为宗武的剑下鬼。

    对于一个习武之人来说,能遇到如此敌手,能有如此战果,实乃大幸,亦是大快人心。

    得知消息的林啸义十分高兴,尽管龙王山的贼库并非为倭贼主力,但毕竟是全部剿灭,他已将此事上报朝廷,其中单独提到宗武等首功之人。

    如此既可为属下请功,也可为自己赢得剿灭倭寇主力的机会。

    军营之中,林啸义特意摆了酒宴,众人到齐后,他起身而立,大声喝道:“老子今日高兴,你们都听着,本次龙王山所有冒险的弟兄都有赏,如今倭患未决,以后谁愿立功,老子一定倾力奖赏”。

    众人听罢纷纷点头,只是宴席之下人心各异:参与此次行动的敢死之士自然是满心欢喜,颇为自得。而当初惧怕畏缩者,或者甄选之时落后者,惭愧不已者有,后悔不已者有,只是随着林啸义这一声大喝,所有的心事便全在眼前这杯浊酒之中了。

    连饮三杯之后,林啸义继续道:“自明日起,各处加紧布防与巡检,不管是主力还是流散,只要发现那倭贼的踪迹,如同对付龙王山贼寇那般果断,万不可委屈了自己手中之刀剑,更不能让我大明百姓白为我等筹集粮饷”。

    数日之后,仲姝便带着宋洛儿一家进入济南城,按照仲逸之前留下的地址一路打听便找到那家客栈。

    虽是动身晚了点,但一路快马而行,才过一顿午饭的时间,仲逸一行便已到达。店小二一看到他便笑着跑了过来,有人给他带了口信:师兄宗武回来了。

    刚要问询师姐与洛儿的消息,却听见背后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转身而过,却见仲姝上前道:“见过师父,卫叔叔”,来到仲逸身边却玩笑道:“师弟也在啊,我可将你的娘子安全送到了哦”。

    回到里屋中,从未见过凌云子的宋洛儿立刻向师父施礼,不明所以的洛儿父母急忙询问眼前老者的身份,却被告知是仲逸的叔公,二老这才缓过神来。

    众人说话之际却见仲逸带着宗武回到了客栈。

    济南府城东的一处宅院里,陆岑夫妇正招呼着几个匠人忙前忙后,刮层涂灰、洒水祛尘,套套新桌椅、条条新棉被,窗换新、门涂漆,院中除杂草、墙上添新瓦。

    经过连日以来的修葺,小院如今皆是一片新气象。

    此情此景,若是别人不知情,还以为是谁家要娶新娘闹洞房呢。而在满心欢喜的陆文氏看来,此举就是为了弥补当初陆家迎娶宋洛儿缺少的礼数。

    傍晚时分,天空一盘明月高高挂,院中微微春风起,几盏灯笼下满是静谧的夜色,屋内却是一片热闹欢喜之情。

    众人坐定之际,陆本佑举杯道:“为逸儿、洛儿,为我们一家人安好,我们满饮此杯”。

第83章 皆大欢喜() 
济南之晨,阳光明媚。城中行人来来往往,又要开始忙碌的一天,而城东这处安静的小院里却是一片悠闲之态。

    晨光下的院落是那么的干净、整洁,刚刚用过早饭,众人随意说说笑笑。陆岑夫妇忙着与宋洛儿一家叨唠家常,才见面的亲家已是无话不谈。

    陆文氏对宋博仁夫妇的知书达理颇为满意,而宋家对陆家的热情大方、细心体贴更是感动不已。

    不管怎么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若是能遇到一个更为满意的公婆,一家得以团聚,还有什么比这能更令宋博仁夫妇欣慰的呢?

    果真是不虚此行,一直以来都为见不过亲家而耿耿于怀,如今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当然,在陆文氏满脸欢喜的神情中不难察觉:她对这个儿媳是满意的:洛儿才貌双全,是难得秀外慧中的女子,仲逸深的凌云子教诲,二人如此到一起,真是天合之作。

    另外一间屋中,凌云子正与陆本佑交谈,宗武、仲姝、仲逸则立于一旁,说着各自的事情。

    宗武刚立大功,心中兴奋之情未减,如今又见了师妹与师弟,尤为甚者,师弟一家团聚,真乃喜上加喜,重庆、重庆。

    说到蠡县樊文予已到刑部照磨所,仲逸一时没了去处,恰遇眼下倭患甚重,宗武便邀请仲逸前去卫司做幕僚。

    他信心满满道:“林指挥使求贤若渴,以师弟的才华必能得到重用,我兄弟二人定能建功立业,为师父争光,为我凌云山壮威”。

    一旁的仲姝望望仲逸,却见他面露难色,片刻之后却微微笑道:“师兄之意,在此之前我已考虑过,只是眼下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至于剿倭一事,早在蠡县时我就曾领略过,要对付这帮人,非简单的武力可为,要从长计议。我已请示过师父,先去京城再做定夺吧”。

    宗武听罢,脸上微微显出遗憾之色:“对付这些贼寇,还有什么可讲的?即便是施展谋略,也无非就是要了他们的命,卫司下辖那么多的人兵马,真是机会难得。既师父知晓此事,那师兄遵从便是,只是你我才见面,又要分开”。

    原本想着再次见面时将仲姝带到自己身边,可眼下刚遇这莱州湾剿倭之事,况且自己作为龙王山四十死士之首,军营行踪不定、风餐露宿,带着仲姝确实不适,宗武只得将这个念头打消。

    看来师妹只能跟着仲逸了。

    这时,凌云子对宗武道:“今日天气不错,你在济南府多年,对这里自是熟悉,一会带姝儿与洛儿一家到街上转转,顺便买些东西给二老”。

    随后他叮嘱道:“逸儿留下”。

    宗武望望陆本佑,立刻明白其中之理:这正是陆老爷子的意思,他们对师父有话要说。

    宗武与仲姝立刻齐声道:“弟子告退”。

    宋家夫妇听说要到济南府城中转悠,立刻欣然答应,宋洛儿见爹娘兴致颇高,自然要作陪,只是她心中同样明白其中之理。

    陆文氏急忙为洛儿备好银两:“街上看到什么喜好之物,买来便是,我叔父已在门口备好马车,路上当心”,继而,她转身向宋博仁夫妇道:“亲家尽管去,我这就准备饭菜,午后回来便是”。

    洛儿一家随宗武与仲姝上街而去,陆岑夫妇急忙放下手中的活,恭恭敬敬回到屋里,见凌云子后便跪拜道:“恩公在上,请受晚辈一拜”。

    凌云子急忙摆摆手:“不可,不可,逸儿与老夫有师徒之缘,此乃机缘,并非人力刻意为之,二位快快请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