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师亦点头:“刘御史所言极是。”
刘备这便答道:“西域局势糜烂,乃因西部鲜卑。其中两支渐已坐大。只需降服此两部,商路自通。”
“可是乞伏、秃发二部。”恩师也甚是了解。
“正是此二部。”刘备胸有成竹:“数年前北伐,白檀城一战令鲜卑元气大伤。后高车十二部联手诛杀大单于檀石槐满门及一干亲信。乃至鲜卑势衰。西部鲜卑于是叛逃,乱入西域。弟子此去,便是要了结此事。好给内忧外患的大汉,减去一股祸害。”
刘御史急忙问道:“如何……”
‘了结’二字还未问出,忽见门口人影闪动。
“主人,大人,请用茶。”声音来自门外。奉茶入内的,正是陛下赐个刘备的十采女之一。
待侍女自行走出,刘御史已恢复常态:“采女中可有禁中细作?”
刘备微微一笑:“有,且多。”
平时让她们居于前院。服侍主簿和两位义弟,以及徐荣、程普、史涣等人。偶尔也上书房奉茶。平日出入府邸,刘备亦未制止。史涣已查明,她们中确有禁中眼线。就不知是陛下还是其他什么人。
或许各路神仙皆有,也未可知。
谁叫刘备得宠呢。
恩师这便言道:“你若有必胜把握,为师便拭目以待,不再细问了。”
刘备掷地有声:“此去,定马到功成。”
“好!”刘御史亦重重顿首:“君侯若能以三百人马了结鲜卑祸乱,疏通西域商道。我大汉复兴有望。”
恩师亦点头道:“先前我去信张度辽,昨日张度辽有书信送到。言,不日将遣其幼子及数骑从,赶来相助。”
“如此,三百六十人很快便将凑齐。”刘备大喜。
送走恩师和刘御史。见李儒面色有异,刘备心中一动,这便问道:“文优何故如此?”
李儒苦笑:“禀主公。李儒至今不得而知,如何能用三百余众了结鲜卑祸乱,疏通西域商道。还望主公明示。”
刘备笑问:“那班定远,又是如何做到的?”
李儒岂能不知:“班定远持节入西域,彼时大汉如日中天,虎威犹在。四夷皆畏服。且那时,西域诸国,多心向汉庭,班定远方能借势而起,以巧力拨千钧。合纵连横,成就大业。”
“今日又有何不同?”刘备明知故问。
“症结便出自西部鲜卑。”李儒一针见血:“西部鲜卑与大汉有不共戴天之仇。如何能轻易降服?若要与鲜卑乞伏、秃发二部一战,仅凭三百余骑如何能胜?西域诸国,如今人人自危。断不会轻易出兵援助。建宁三年,凉州刺史孟陀将西域各国三万人马,围攻疏勒桢中城,四十余日不下,粮尽撤围。此后疏勒王连相杀害,汉廷无力禁止,乃至声势大跌。如今西域各国,民心思乱。如何合纵连横,成就大业?”
李儒所言,便是一个势。
班定远时,今汉中兴,乃是扬势。
时下朝政日非,今汉日渐式微。乃是颓势。
从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今汉声威大跌,西域诸国各自观望,不敢轻易向汉庭靠拢。
无法借势。故而,刘备再想仅凭三百余骑,战胜乞伏、秃发二部数万鲜卑,在李儒和大多人看来,根本不可能。
李儒想的都对。
然而刘备却笑道:“文优何不琢磨一个‘借’字?”
李儒猛地一愣。
“借?”
1。72 百害不侵()
大汉皇帝诏曰:
“以辅汉将军临乡侯(刘)备,为西域将兵长史。假鼓吹幢麾,领麾下人马,择日启程,疏通西域。”
翌日一大早。黄门令左丰便来宣诏。
“臣,刘备,领诏。”刘备奉诏起身。
黄门令左丰这便叹息道:“昨日堂议,奴婢胆颤心惊,心惊胆颤。昨晚更是辗转反侧,一夜未眠。今日见君侯举止有度,自有风仪,便知无忧矣。”
刘备笑答:“备已有万全之策。让少令受惊了。”
“无妨,无妨。不瞒君侯,后半夜,奴婢却也想通了。”左丰一脸庆幸:“奴婢与君侯荣辱与共。陪君侯同生共死便是。”
“少令且放宽心。”刘备宽慰道:“今时今日,又何至于此?”
左丰终于放心。这便伏地行礼,自回宫复命不提。
‘西域将兵长史’便是西域长史。
‘鼓吹’军乐。“横吹,胡乐也。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长安,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万人将军得之。”
‘幢麾’旌旗仪仗,上饰鸟羽。
此二物,皆是将兵万人之上将,所用仪仗。故用“假”,即特准借用之意。
陛下这份诏书,写的甚是宽泛。并未规定日期。让刘备自行‘择日’。当然也不可拖太久。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厉兵秣马。一个月内出发,应该没问题。
送走黄门令左丰。在书房彻夜通读,一宿未眠的李儒,躬身问道:“主公昨日言‘借’。是否行‘驱虎吞狼,以夷制夷’之策也?”
“然也!”刘备大喜。
仅凭一个‘借’字,未曾参与整个前期谋划的李儒,便能窥破刘备的通盘设计。果然大才!
贾诩亦拜服:“今日方信主公灵秀天成,慧眼识人也!每有所出,必有所中。一亿钱换回李文优,何其便宜!”
刘备笑执二人之手:“吾得文和,文优,何愁大事不定呼!”
主臣三人,相视而笑。其乐融融。
洛阳虽广,风传却快。
朝议诸事,不出三日已遍传京都。
听闻临乡侯欲效仿班定远故事,率三百六十人西去通路。众人无不嗟叹。须知,时人重英雄。英雄与豪杰,最大的不同,便是英雄奉公。有大功于社稷,方可称英雄。
英雄必是豪杰,豪杰未必能成英雄。
刘备上洛时,从临乡带部曲三百。一百绣衣吏,一百鼍龙骑,一百射虎骑。分由史涣、徐荣、程普三将统领。乃此次西行主力。另外六十人的名额,刘备准备西进凉州后,再就地招募。
领诏后,刘备又多了个西域长史的官衔。
西域长史府属官有:长史(刘备)、主簿、功曹史、兵曹史;还有录事掾(yuan)、仓曹掾、功曹掾、监量掾、监仓掾;铠曹、水曹、帐下将、伍百、马下、领下、消工等。由此可见,西域长史与刺史类似,军、政一体。且兼有汉使功能。
将军府主簿贾诩,要坐镇洛阳,处理金水小市,大小事宜。此乃刘备最大的财源所在。便是机关驴车一项,已轻松入钱两亿。由此可见,其有多重要。临乡辖地三百里。刘备辛苦种田一季,还不如几辆机关驴车赚钱。到哪说理去。
此次兵发西进,谋士当是李儒。
七位小姐姐,刘备本想留在府中,省去舟车劳顿之苦。七人又岂能甘心?结果自然是刘备妥协。七色婢同行,沿途照顾刘备起居。
府中也不可无人看守。
刘备索性让菟园游侠尽数搬入府中。又六百里去信临乡,让两位家丞调派人手、车辆、兵甲等,随名产船队入京。
杨奉、徐晃、李乐、韩暹、胡才,这便跪地认主。择吉日,刘备以两百石门客授之。平日看家护院,以主簿贾诩马首是瞻。徐晃却要带走。金水小市已入正轨,贾诩自当从市楼搬回。
又择吉日,拜李儒为‘临乡侯府舍人兼领西域长史府主簿’。继贾诩之后,又食双六百石俸。
李儒喜极而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亿钱许不用出。然,年俸五十万钱,主公花的却是真金白银啊。
门大夫、舍人、庶子、洗马、行人,虽皆是侯府官。且皆秩六百石。但从亲疏上说,掌列候庶子教养等事的‘庶子’一职,自然与刘备更加亲近。且西域长史,刘备不会领任太久。事成后,多半会授予旁人。故而西域长史府主簿,李儒亦担当不久。无妨。马到功成后,陛下自当嘉奖。或升将军封号,或升刘备爵位。到时再补一个给李儒便是。
话说,刘备如今已是县侯。再往上便是郡国了。许不会升的那么快。小县变大县,应板上钉钉。当然,一切都要等刘备凯旋之后再说。打不赢,别说封赏全无,还要罚钱一亿。
一亿钱什么概念?能买五州刺史。
以毒攻毒,能趋利避害。有毒傍身,则百害不侵。
贾文和、李文优,‘和优’齐聚。那些想用阴谋诡计荼毒天下的伪君子、真小人们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刘备表示,拭目以待。
知刘备不日便将远行。百官纷纷提前宴请。刘备忙于西进诸事,分身乏术。这便让两位主簿,代为赴宴。
殖货里四时流香。两位主簿皆高才。出入府门,自有气度。久而久之,便被左邻右里合称为‘流香主簿’。
刘备闻此雅号,久久不语。
话说。人之际遇,果然千差万别。二人若不认主刘备,待投靠董卓,荼毒天下。毒士之名,怕是一辈子也洗不掉了。
这日清晨,天未亮府门被咚咚敲响。
阙上绣衣吏居高喝问。
答曰,渊泉张猛,受父命前来拜见君侯。
史涣来报。刘备这便起身,梳洗更衣后,书房相见。
见此人年纪轻轻,却颇为英武。身后数名老卒,皆百战精兵。刘备甚喜。
细细询问方知,此人名张猛,字叔威,敦煌渊泉人。乃度辽将军张奂三子。自幼弓马娴熟,熟读兵法。允文允武,颇有将才。这便拜为西域长史府兵曹史一职。询问凉州诸情。
白身来投,便登高位。张猛焉能不喜。这便忠心辅佐,不起二心。将凉州诸情细细道来。又密报刘备,所携老卒,皆曾随其父久经沙场。人脉甚广。凉州边郡守军,皆有同袍。进出边关,调兵遣将,自当全力以赴,亦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