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世人杰。无可出其右。”许师再答。
“比伤你之人如何。”女豪微微一笑。乃行试探。
许师竟无动于衷。展颜一笑,顾盼生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云泥之别。”
女豪在心中一声暗叹,许师全然不似假装。莫非,蓟王当真回天有术。
“我已与戏丞商定。阿素、许女等人同嫁为媵。”女豪言道。
《春秋·公羊传》:“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
“侄娣”,“侄是妻之兄女(请注意),娣是妻之妹,从妻来为妾也。”
许师嫣然一笑:“合乎古礼。”
“许师即去试婚,亦当为媵。”女豪语出惊人。
“妻后母(请注意),纳釐嫂。我与女豪同嫁,亦合乎我族古礼。”许师全无破绽。
“……”女豪自帘后细细端详,确无一丝破绽。只得无奈放弃:“许师一路辛苦,且下去休息吧。”
“遵命。”许师盈盈拜退。
1。118 义重于生()
待许师走出王庭,戏志才遂从琉璃屏风后现身。
“戏丞觉得如何?”女豪问道。
“不似作假。”戏志才答道:“此去关首,必有奇遇。”
“言下之意,许师当真洗心革面,痛改前非?”女豪犹不信。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不过是去大震关绕了个圈,怎会生出如此剧变。
话说,岂止是绕了一个圈。
“当是如此。”戏志才言道:“只需她与女豪同上陇山,不再暗地蛊惑钟羌。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并不重要。”
“戏丞言之有理。”女豪叹道:“许师心怀宿怨,如何肯轻易放下。只怕忍辱负重,阴怀不轨。若一时不查,酿成大祸。反倒不美。”
“若真如此,藏得一时,难藏一世。”戏志才笑道:“只需入了大震关中,若真有异心,插翅难逃。”
女豪闻弦歌而知雅意:“敢问戏丞,大震关中,有何玄机。”
“哦?”不料被女豪抓住把柄,戏志才抚掌大笑:“大震关铁壁铜墙,固若金汤,大有玄机!”
时下,烧当羌亦“以族为姓”。单称“烧氏”、“当氏”,以念先祖。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
阿素,姓当。全名:当素。小姑全名:当昔。二人皆是烧当羌豪帅至亲。本欲与钟存结亲,却阴差阳错,同为媵妾。与女豪同登大震关。
女豪此举,乃为瓦解烧当羌与杂羌联盟。行反间计也。试想,得知烧当亦与蓟王结亲,三十六部杂羌当作何想。
刘备将女豪置于关首,亦有考虑。待他重回洛阳,有女豪坐镇关首,令出长史盖勋与右从事中郎傅燮、左从事中郎毛等人之手,羌人自当遵从,断不会有差池。
洛阳有贾诩手书送到。言,以二兑五,为陛下铸四出文钱。
稍作思量,刘备这便醒悟。
文和妙计。
陇右及西域,苦无铜钱。虽有赀库维系,然若突遭变故,羌人踊跃挤兑。一旦无法兑现,威信扫地。赀库信誉,荡然无存。再行反客为主,羌人必不会轻信。故不动声色,将“货币黑洞”悄悄补全。乃是上上之策。
开山采铜,何其艰难。成本高居,远不如旧币新铸,省时省力。只需配比得当,匠人用心,天公作美,当足可获利三十亿钱。
甚好,甚好。
年后,西域亦有上计书文送达。
都护府下辖:伊吾、高昌、柳中、乌垒、渠犁、桢中、它乾、伊循、金蒲、疏勒,计十城。所辖民众,五万余户,三十万口。辟田二百五十余万亩。纳粮一千二百五十余万石。收取田赋四十余万石。放债五十六国,大钱五亿六千余万。市租关税,贸易往来,获利百余万贵霜金币。折大钱七千二百余万。不过是都护府一家所得,试想还有五十五国。后世估算,每年有一亿枚贵霜金币,流入大汉。此言非虚。
不出数年,西域都护府,非但自食其力,当足可反哺陇右。
金蒲城,乃车师后部王庭。“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
疏勒城,非在疏勒国。而是车师境内一座城池。毗邻金蒲城。位于白山北麓,傍临深涧,地势险要,扼守南北通道。今汉初年,匈奴征西域时,耿恭即孤军坚守于此城。
这场敌我悬殊,以数百敌数万,历时九个月的疏勒城保卫战,可谓惨烈无比。
匈奴人在围城初,便截断水源。耿恭部在缺水之下,甚至“笮马粪汁而饮之”,断粮后便煮皮甲及弓弦兽筋充饥。数月之后,士兵“衣屦穿决,形容枯槁”,却无人怨言。战至最后,汉旗不倒。孤城犹在,寸土未失。
被驰援汉军接出疏勒城时,耿恭所部只剩二十六勇士。再抵玉门关,惜存十三人。青史留名者有:耿恭、范羌、石修、张封。
时人以为,耿恭守疏勒,“节过苏武”。中郎将郑重在玉门关迎候耿恭,亲自为耿恭及其部众“洗沐易衣冠”,并慨言,处“万死无一生之望”,“恭之节义,古今未有”。
《后汉书》范晔,悉耿恭事迹,“喟然不觉涕之无从”,以“义重于生”为其盖棺定论。
这便是我煌煌天汉。
都护府重筑金蒲、疏勒二城,开荒屯守,其意不言而喻。
比起汉初人单力薄。刘备之都护府,城外田连阡陌,城内鳞次栉比。兵精将猛,裹粮坐甲。亦不可同日而语。
刘备深知。就封建时代的局限性而言。再好的政策,亦无从解决封建皇朝由盛及衰,二百年轮替之循环。
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以后世观点来看。封建王朝的轮替,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匹配。与制度无关。制度超前,如王莽。仍难免覆灭。不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封建王朝永远走不出杀丁减口,不断轮替的怪圈。
如前所说。土地作为封建时代最珍贵的资产。必然会被大量囤积。当大量土地被极少数人兼并,自耕农纷纷破产,成为佃户,乃至沦为流民、流寇时。便是大乱之始。战乱之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杀丁减口,先前被兼并的良田,又成无主之地。被用来休养生息。再过一、二百年,土地重又被并,人多而地少。食不果腹,铤而走险。
如此循环。
自汉以后,再无朝代能挺过三百年。便是此因。
有没有解决之道。
有,种田。
用后世的话说,“不断将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
与此同时,再尽量稀释土地的价值。推进科技与认知的不断进步。以求,出生与死亡,达成相对平衡。那时,若还能吃饱饭,刘备当真可以松一口气了。
种田难么?不难啊。十三州种完,往西、往南、往东,四面开花。又有何难。万一找到新大陆,寻着马铃薯、红薯、玉米之类的高产作物,吃饭问题迎刃而解。
不急。先把大汉十三州种完。
互相搀扶着,走出浴室。
迪丽娅和阿希瓦娅,相视一笑。陪主人沐浴,比围猎冰谷巨熊还费劲。
“主人,这次种给了谁?”迪丽娅悄声问道。
阿希瓦娅小声答道:“还是安娜塔西娅。”
“看来。主人十分想跟高等女祭司,延续血脉呢。”迪丽娅吁了口气。
阿希瓦娅轻轻点头:“高等女祭司是我族无与伦比的智者。智慧,往往比武技更难得。”
迪丽娅又道:“在我看来,主人对安娜塔西娅,还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征服欲。”
“说的也是。”阿希瓦娅若有所悟:“因为神性?”
“嗯,或许如此吧。”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1。119 匡弼辅正()
返回王庭,许师遂被虔诚的信众所环抱。
如许多古老的氏族一样,钟羌政教同体。女豪掌管世俗,许师凝聚信仰。二者缺一不可。女豪远嫁大震关,若将一个拥有废立大权的巫祝,留在王庭,久必成害。
正因如此,女豪才以许女为质,逼许师就范。三人同去,当后顾无忧。
美色当前,利益在后。所谓“物穆无穷,变无形像。”需能抛开表象,窥见各方背后之博弈。不然,不过是流于形式,虚有其表之“肤浅之悦”。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利在何处,害又在何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晓以利害,方知取舍之道。
所谓媵妾,设立之初。便是为最大程度确保女方家族的利益。如若正妻亡故,或未能生育,那么媵妾便可取而代之,依旧能有效维系本家的利益。于是从春秋时,便有一个词:“固宠”。
换言之。媵妾,其实是一种预备机制。
诸如西域五十五国,五十六公主,陪嫁媵妾少则数人,多则数百。且皆出王族血脉,支系稍远者。其中许多人,亦有公主头衔。初时,五十五国媵妾,皆置于长安宫中。甄别无误后,正分批迁入蓟王宫。与主嫁公主为伴。蓟王用不用得到是一回事,有没有又是另一回事。
正因如此。对贵族而言,结亲才如结盟。正妻与媵妾的双轨制,便是为最大程度维系同盟而置的“双保险”。
换言之。能如王妃公孙氏,“娶一嫁一”者,天下罕有。今又诞下嫡长子。王妃之位,当稳如泰山。
作为钟羌信仰的守护。除去服侍蓟王,许师又岂愿甘居人下。返回王庭第一事,便从信徒中,择佼佼者为媵妾。
女豪乐见其成。
只需同入云霞殿,一切皆好。
王庭沼泽,已被蓟国良匠纵横掘开。就地和泥,建龙窑烧造硬陶水管。将热泉导出,再排建重楼,修造钟存王城。
不愿搬出西倾山的大小豪帅,便可迁入此城安居。水暖、水淋、水洗,一切如同山外。山中苦寒,薄薄的木板墙如何能保暖,羌人蜗居之山寨,多以厚厚的土墙填塞干牛粪,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