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先生究竟谈得怎么样呢?”

    鲁道夫怔了一怔,脸上随即露出了几分凝重的神色,道:“说实话,我之前是从来就没有看得起意大利人的工业的。可是这一次,他竟然向我保证安莎尔多船厂能在万吨级战舰上装备功重比达到68马力一吨的动力,且拥有能在15%超负荷下连续运作8个小时的惊人可靠性。即便是在效率上,其在10%的低出力度的油耗,也能控制在800克/马力*时以下,这意味着装备这套动力的战舰在续航力上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如果这一切都属实的话,我们在技术交换中将占不了什么优势,其每造一艘军舰所要付给我们的专利费最多也就在造价的5%左右了。”

    说到这里,鲁道夫看向方彦的目光中满是不解和迟疑之意,道:“约纳斯,为了这么一点利益,你真的要将这份心血的使用权卖给意大利人么?你要知道,现在船厂并不缺这笔锦上添花的外快,你******叔叔在北美每个月都能捞回来大把的美元,这可比币值浮动不定的意大利里拉要好太多了。你如果真的喜欢那个小女孩,船厂完全能为你提供坚实的经济后盾;就算是用钻石戒指作为沿途放置的胡萝卜诱饵,也足可将她这只小白兔从罗马吸引到汉堡的捕猎网中。”

    方彦心中只是苦笑,自己在鲁道夫眼里已经被认定成是一个绅士,而做出这一切的意图也都是为了加深与西尔维娅之间的联系了。可偏偏自己的真实打算无法在当前说出口,意大利要真正成为德国的盟友还得到十几年后,现在根本看不出任何端倪。他悲哀的叹了口气,决心在鲁道夫的异样审视之下背负起这个污名;为了今后的一切,自己被最亲密的人误解也都算不得什么了!

    眼见幼子态度坚决,鲁道夫嘴角动了动,终是长叹一声不再说话。或许指望方彦事事都表现得称心完美是不可能的,相比于目前社会中某些人士的断袖之癖,自己这个孩子对青涩苹果的钟爱已经是能让他感到宽心的存在。更何况那只少女也就比他小了3岁半而已,等她长大之后便看不出什么差距了。

    时光匆匆,转眼就是数月时间如流水而过。进入1923年的深秋,持续发酵了大半年的鲁尔危机终于在英美等国的斡旋下有了一个解决结果:德国同意重新恢复赔偿,将每年开采煤炭的18%和焦炭的35%作为实物抵债交给法国,且承诺每出售一吨煤、即向协约国交付10法郎的税款。而部分达成了强取德国生产抵押品意图的法国和比利时,也不得不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下宣布从鲁尔撤军。

    本来嘛,德国是要向所有协约国成员赔款的,就算出现短少拖欠的情况那也是钱;结果法比来这么一次武装入侵,只顾自己捞足好处、却把大家伙的财路都给断绝了,其他那些原本应当在今年得到赔款的国家能忍才怪!尤其是同样身为列强的意大利和英国,反应一个比一个强烈,区区法国也是无力支撑太久的时间。

    (PS:昨天那章居然被判定有违规文字,我真是曰了poi了。。。继续打滚求收藏,求推荐。。。)

第23章 啤酒馆枪声() 
不过,尽管鲁尔危机随着双方在国际调节下的各退一步而进入尾声,但发生在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却还在继续,整个经济局面几乎失去了控制。进入11月,马克对美元的比价跌到令人咋舌的400亿比1,德国货币的价值进入了以重量单位来衡量的******;整个国家物品奇缺,唯一不缺的便是“钱”。当各家的壁炉中开始烧钱来取暖的时候,某个奥地利下士便认为他夺权的时刻已经到来了。

    1923年11月8日,一个名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组织纠集支持者,在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发动了一场武装政变:他们先是在HB皇家啤酒馆逮捕了正在集会的几名巴伐利亚高层政要,而后便于次日向慕尼黑市中心的政府大楼及各个关键部门所在地前进,意图效仿一年前墨索里尼的“进军罗马”行动,通过控制巴伐利亚、进而夺取整个德国的大权。

    然而,德国的国情却是和意大利迥然不同。虽然德国在战后遭受了远甚于意大利的强烈痛楚,民众对现任当权的魏玛集团早就已经是怨声载道;但魏玛统治下的德国却还有陆军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而它的地位和力量甚至超过了这个从诞生之初就先天不足的现政府。从久远的普鲁士时代起,容克军官团就是德语世界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而在经历了残酷的4年大战之后,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组成的陆军中枢更是成为了德国的实际统治者,二人所行使的权力已经远迈先辈,即便是在七年战争当中的腓特烈大帝都颇为不及!

    在这种背景下,尽管社会民主党人和自由主义者最终在11月革命之后入主了政府,但面对战功彪炳、俨然以德国守护神自居的陆军,他们也是只能是奴颜讨好、根本不敢有半分的忤逆。而随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经受了猛烈摧残的德国陆军在国内的地位却反而变得更加超然:因为德国人民憎恨这份给他们带来了深重苦难的条约,同样也憎恨向协约国屈膝投降的民主政府,而国内的右翼势力更是恨不能对魏玛共和国食肉寝皮,1920年所发起的那场卡普政变几乎将共和国高层吓得灵魂出窍。面对这一形势,共和国更是只能仰仗陆军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这便也更加抬高了陆军的地位。

    时至今日,德国陆军早已是魏玛这个畸形体制下的不服从任何方面的国中之国;那位带着单片眼镜、身形腰瘦如蜂的陆军总司令西克特,拥有完全不逊色于兴-鲁前辈的潜在力量,他和他的军队要想消灭德国国内的任何一个势力都是轻而易举。而陆军之所以现在还支持魏玛政府,也纯粹只是出于维护国家稳定和避免内战的考虑;如果放任国内那些家伙闹下去,不仅除普鲁士之外的各邦国会变得远离中枢难以控制,整个国家也将大乱。因此在没有更好的替代物出现之前,陆军都是不会去反对这个在********上和他们存在冲突对立的民主政府的。

    由于没有陆军的支持,希特勒的这场政变也就毫无悬念的归于失败了。在那些名为警察、实为训练有素的军队的镇压下,纯粹是一帮乌合之众的国社党徒在见血之后登时如鸟兽散;两天之后,包括该党领袖在内的大多数政变主谋便都悉数落网,零星的几条漏网之鱼也都仓皇逃到国外潜藏起来。

    作为熟知历史的穿越者,方彦自是从周边众人的谈话当中,得知是谁弄出了这么一个举国震惊的大新闻。那名日后将令震动整个世界的风云人物,此刻正被颓然关押在慕尼黑炮台监狱的冰冷铁栏里,并不断接受着警方凌厉的问询。在此之前,方彦也曾有过要在“元首”落难之时雪中送炭、以加强他对自己的亲密度的想法,但一来自己家族的根据地远在德国北部的汉堡,二来自己现在的学业也进入了最为关键的阶段,显然不适合立即跑到慕尼黑进行这场政治投资。

    出于这些考虑,方彦便将同希特勒早期接触的想法给压了下来。反正他在夺权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己今后还有大把的与这位德国未来领袖搭上线的契机。别的不谈,只要自己能在经济危机期间大力资助国社党选举,那么在几年后依旧能够成为在国社党内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从龙股肱。

    之后发生的事情也和方彦印象当中的一样。精明聪睿的希特勒很快就走出了政变失败的阴影,并敏锐的意识到随之而来的审判,是将自己的名声从巴伐利亚传到整个德国的大好机会。实际上,除了德国的各大报纸之外,世界各国的报纸也都派遣了记者前来慕尼黑采访这次审判。而在24天的审判结束之后,希特勒已经转败为胜,他以自己的滔滔雄辩和民族主义热情打动了德国人民,使得世界各国报纸都在第一版上登上了他的大名。

    最终,希特勒发动武装政变这个放在东方****将是夷灭九族的大罪,只被慕尼黑地方法院判处了5年监禁,并在服役满6个月即可被保释。即便如此,许多陪审法官也都认为大法官的量刑过重了。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轻微的判决,除了法庭上的气势和道理尽数被希特勒慷慨激昂的话语所夺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自从魏玛政府成立之初、就已经存在的奇葩司法逻辑在作怪。

    在20年代的德国,一个诡异的现象是:如果犯下罪行的人是那些无时无刻不想着要推翻共和国的右翼分子,那么他不是像希特勒的同谋鲁登道夫一样被无罪释放,就是只被处以极轻的惩罚。1920年发生卡普政变后,政府对705人提出叛国罪诉讼,结果却只有1个人即柏林警察局长受到了判决——5年“光荣监禁”。普鲁士邦下令不发给他年金时,最高法院还下令照旧发给。就算是暗杀凶犯,只要凶手是右翼分子、而被杀者是民主人士,也将得到法院的宽大对待。

    而另一方面,成百上千的德国自由主义者却以叛国罪被判长期徒刑,因为他们不断在报纸和演讲中揭露了陆军违背《凡尔赛和约》、在私底下搞那些小动作的的行为。甚至连共和国首任总统艾伯特,也因为在1918年11月参加了反战罢工和逼迫德皇退位、而以现任总统的身份被扭送法庭接受审理,并被判处了三个月的监禁惩罚。魏玛共和国干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不仅没有争取到以陆军为首的****支持,反而让原本支持他们的社会党人和民主人士心寒意冷,更加动摇了自己的统治根基。

    发动政变的希特勒,无疑便在这个畸形的法制体系下获得了最宽宏大量的对待。服刑期间的他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甚至被允许在每天清晨携带秘书,到露天草坪上散步放风。眼见国内风头还不错的忠实追随者赫斯选择了回国自首,并开始在监狱里帮助希特勒整理由他所口述的一本书。

    在身处囹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