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特的守财悭吝,还是在嘲笑自己的天真与幼稚。

    “好吧,我就把一部分马克投入到家族的军工企业中造飞机和坦克。”瓦&尔特咬了咬牙,终于是肉痛万分的做出了让步。虽然这波可谓是荷包大出血,但将钱投入家族企业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方彦面色稍霁,慢慢说道:“其实我是想让您用美元来订购军火的。这些钱存在瑞士银行,十有八(和谐)九都不会被瑞士人用于到德国投资,而是极有可能会流回美国,进一步增强这头经济工业巨兽的产能。当前,美国在罗斯福这个战争贩子的统领下,与德国的关系是敌非友;我们需要严格警惕大洋对岸的潜在敌人,尽一切可能增强自己的力量。”

    瓦&尔特没有说话,只是把目光从方彦的脸庞悄然转移到了天花板上。在那纯白色的粉刷墙壁中似乎隐藏着十分美丽的花纹,让他为之赏心悦目,流连忘返。方彦眼中闪过一抹失望,不过他也知道,要想让已经财迷心窍的瓦&尔特放弃这笔被他视作心头肉的美元,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办到的。沉默片刻,方彦主动将话题转移了开去,开始关注起了瓦&尔特近来在经济部长职位上的工作情况。

    “小约纳斯,你是担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之后,我会应对不了相应的经济生产形势么?”瓦&尔特嘴角噙着一抹微笑,那轻松而又自信的神采,让方彦终于看到了一个与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相符的叔叔。

    瓦&尔特抿了一口杯中的咖啡,道:“经济可能是你唯一钻研不深的领域了。实际上,自从沙赫特阁下掌权的那天起,德国经济就已经是处于战时轨道,而我们在9月1日做的,不过只是打出了早就预备好的第一枪。因此,我并不需要把当前的国家经济架构进行重组,只需要在细节上进行适当的改善和调整,而这对我没有任何难度。实际上,我反而觉得进入战争之后的生活比过去更惬意了。那些资本家以远超过往的热情和频率,接二连三的来预约拜访,他们每次前来,我都能得到一笔丰厚的个人收入……”

    正自眉飞色舞,瓦&尔特忽然听到耳畔传来了一声重重的咳嗽。他蓦地回过神来,干笑两声后便不再说话。出乎瓦&尔特预料的是,方彦并没有在自己收受孝敬这上面攻讦发难,而是皱眉出言道:“进行部分调整,也就是削减消费品生产,同时增加军事工业生产了吧?我想知道,我们在这两点上都有什么计划?”

    “约纳斯,或许我需要收回刚才对你的评价,我发现你似乎挺明白这方面的事情。”瓦&尔特有些惊讶地说道。他顿了顿,而后又道:“根据元首的命令,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国内消费品生产指数,与之前三个季度的100相比不能低过95。如果战争要持续到明年,则这个数字不能低于92。因此,我便只命令一小批竞争力较差、关系民生不是太明显的轻工业厂商向军事工业转型或者解散,而将主要重心都放在了利用现有的人力和机器,实现武器军火的增产上面。”

    “什么,战时的消费品生产指数,竟然还有和平时期的95%?我们究竟是用大炮作战还是用黄油作战?”方彦双眸睁大,满是震骇惊异地说道。瓦&尔特叹了口气,道:“大炮的确非常重要,可黄油一样也很重要。元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避免1918年的情况再度在今天的德国上演。”

    瓦&尔特神色唏嘘,眼眸深处依旧带有几分难言的恐惧:“1918年11月暴乱发生的时候,约纳斯你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根本体会不到那种足可颠覆一切的人潮的伟力。短短数天之内,暴动就从基尔港蔓延到全国,霍亨索伦皇朝也随之覆灭。而引发这场暴乱的根源,不是水兵们拒绝出战的哗变,完全是由于民众的基本生活已经长时间得不到保证,早已积累了太多的怨气所致。”

    “自从元首掌权以来,德国人民为了国家的强大和复兴,已经响应政府号召,在物质生活上做出了相当多的牺牲。市场上供给最多的肉类从猪羊牛变成了鱼,民众的主食也从软面包变成了黑麦与荞面混合的硬面包;商店里很难看到精美鲜艳的服装,廉价啤酒几乎成为了人们消遣放松的唯一饮料。如果再大幅度降低消费品的生产,国民会不会滋生出对政府的怨怒?”瓦&尔特面露感慨之色,说道,“因此,在有了1918年的先例的情况下,我们再怎么谨慎都是不为过的。”

    方彦缓缓摇了摇头,道:“不是这样的。世间最可怕的不是物质匮乏,而是物质的分配不均。1918年的德国人民的确是饿得快要活不下去,可皇室勋贵们那始终奢靡不改的腐败生活,又何尝不是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直接催化剂?”说到这里,方彦看了一眼面前神色有些不自然的瓦&尔特,淡淡道:“如果党内和军队的全体人员,都能像元首本人那样俭朴勤勉、且对财富没有任何贪欲的话;那么只要德国人民能有口饱饭吃,他们都会至死不渝地追随政府,直到世界的尽点。”

    “约纳斯,你那敏锐的思维,总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握住问题的关键。”瓦&尔特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语气中充满了挫败。刚才自己的表层说词根本没能忽悠动对方,反倒是被他立即看出了破绽所在。

    瓦&尔特深吸口气,再度开口道;“不过,既然你已经明白了这点,那么就应该清楚你假设中的那个局面根本不可能出现。实际上,现在不止是我,莱伊、弗里克等党内元老,以及全国各个大区的区长头目,都在想尽办法营私肥己,只不过是我所掌握的资源和权力要比他们大太多罢了。元首心中对这种情况的了解,早就像照镜子一样纤毫透亮,但他却也没有任何能够有效改变现状的办法,否则也不会将消费品指数定得那么保险。”

    “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管他诸国如何?”方彦心情一阵沉重,脑中不由得泛起了前世的这句经典结语。(。)

第255章 军备生产现状() 
“不过即便是这样,我们在军备生产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瓦&尔特转移了话题,试图用方彦非常感兴趣的装备生产数据,来分散他的负面情绪:“9月份我们一共制造了750架飞机,其中300多架都是最先进的双发轰炸机。这个月的产量还会进一步增加,预计将达到900架。此外,坦克的产量也比前几个月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包括几种变形车在内,本月份将会有不少于350辆战车驶下生产线。由于12吨级山猫坦克的生产速度非常令人满意,陆军已经开始批量裁撤现役的1500多辆一号战车。等到这些只装备机枪的小家伙被全部替代之后,整个装甲兵的实力就将迎来一个崭新的飞跃。”

    瓦&尔特微笑注视着方彦的容颜,心里带着成竹在胸的惬意与轻松。在他看来,眼前的青年很快就会振奋于自己披露的生产成果,并在不断的关注和探讨中,忘掉之前那些令人不快的政治弊病。然而过了片刻,瓦&尔特却见到对方斜弋了自己一眼,那双湛蓝色的灿烂星瞳中,流露出的分明是嫌弃与不屑的神情。

    “怎么了,月产900架飞机和350辆坦克都还少了么?”瓦&尔特惊愕地看着自己的幼侄,吃吃地说道,“约纳斯,你是不是有些搞不明白航空兵和坦克部队的编制?陆军现在共拥有4个航空集团军,其中1个刚组建不久,他们的全部一线飞机保有量也不过只有3100架而已。而陆军1个满编的装甲师也不过只有360辆坦克。即便是把维修和训练的数目都算进去,我们现在的产量,也足可实现每2个月武装1个航空集团军、和1个装甲师了。为此,昨天元首还当面夸赞了我,说因为我的管理才能让他的战争机器没有装备不足的后顾之虑。”说到最后,瓦&尔特不禁露出了几分得意之色。

    方彦微微撇了撇嘴,脸上的不屑神情更甚。虽然从瓦&尔特给出的数据来看,当前德国的军备生产情况的确要比历史同期好上不少,然而相比于德国工业产量的真正巅峰时期,仍是不知低到哪里去了。在整个1944年间,德国共生产了多达4万架飞机,和1。9万辆坦克或自行火炮,平均月产量分别高达3300和1500。而这些武器也绝非是粗制滥造的残次品:它们当中不仅包含了大量性能卓越的新式战斗机,还有令盟军谈之色变的虎、豹重型坦克。这些武器无论是在工时花费、还是资源消耗上,都和1939年的初级装备不可同日而语!

    要知道,1944年的德国可是江河日下:不仅在东、西、南三条战线上相继失守,最后的控制范围只限于德国本土,美英两国还频繁集结大量轰炸机,对德国的工业区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战略轰炸。这份在逆境中取得的成绩,足可证明德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工业体,拥有何其非凡的生产潜力。如果单就1944年的生产情况来看,严重依赖盟军支援的苏联,在军火产量比拼上根本无法与德国相媲美。

    然而在今天,早就走上了战时经济轨道的德国,却只表现出了这么一点可怜的军火生产力。而如果没有方彦主导推出的廉价山猫坦克的话,战车的月产量甚至还会降低一半以上。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天地悬殊般的巨大差别,除了当前德国尚未进行全国总动员这个根本因素之外,因国社党的极端政治集权、而在生产部门滋长出的过分官僚主义,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整个军备生产组织陈旧,行政机构队伍臃肿、尾大不掉,这些都极大拖了德国装备生产的后腿。比如,军械局的二线人员就比上场大战时多出将近10倍。

    唯一让方彦感到不那么危急的,便是德国当前的主要敌人英法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战争转型。由于之前几乎一直处在警惕松懈的和平麻痹状态,英法的军工生产在此时同样方兴未艾:法国这只弱鸡每个月只能生产不到100架飞机,英国虽然在历史位面表现颇好,1939年生产了近8千架战机;但在这条世界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