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眺望了一会儿之后,戈登压低帽檐从车内走出,和副官随从们混入了海滩上的人群当中。密雨般噼啪的枪声从远处传来,让戈登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根据他掌握的情况推测,英国远征军将在36小时内崩溃,倘若今晚再不走,明天就很难再走得了了。因为一旦明日天气好转,遮天蔽日的德国飞机就将严重威胁到海面上船只的安全。而英国船队也不可能陪陆军坚持到最后一刻,只要德军火炮能有效覆盖到海滩上的船只,整个撤退行动就只能被迫停止!

    戈登心中沉郁悲苦,却没留意自己脚下踩到了什么东西,身体瞬间失衡,险些一头栽倒。在副官的搀扶下稳住身躯之后,戈登发现罪魁祸首竟是一支被遗弃的步枪,其枪口处还插着锋利的刺刀,让戈登顿时惊得脊背发寒。转头望去,只见地面上竟到处都是散落的武器弹药和辎重杂物,除了水壶和干粮没有发现之外,一名步兵携带的所有装备,戈登竟都可以在附近10米的地面拾到。

    眼见戈登神情渐转狂怒,旁边副官连忙低声解释道:“爵士阁下,为了尽可能让更多的士兵登船,宪兵队命令所有撤离人员必须抛弃一切随身装备减重,于是海滩附近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士兵们将负重装备扔弃后,平均每5个人就能省出1个人的体重。留给我军撤离的时间极少,因此只能尽可能挽救更多人员。”

    戈登默然不语,低头继续朝海滩走去。临近水面,几人发现浅滩里搭起了5座长约百米的木质栈桥,英军士兵们前胸贴后背的挤在上面,接二连三地向前方小船上跳去。每一条船掉头离开时,甲板上都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士兵,其严重超载的吃水线不禁让人担心它能否经受住浪花的侵袭。荷枪实弹的宪兵在栈桥起点维持秩序,倒还没有出现戈登担心的混乱争抢局面,整个行动快速有序,尽显英军组织撤退的天赋功力。

    然而在海水中,情况就不一样了。为了提升工作效率,许多吃水在1。2米以内的小船直接开到岸边来救人,大量心怀强烈求生欲望的英军士兵纷纷扑通跳入海中,拼了命的往船上爬去。手快的人挣扎着抢到一条船呼呼喘气,手慢的就只能被满载船只上的人员无情地往海里推,不断扑腾哭喊,嘈杂的声音响彻在这方水域。几番折腾过后,不少人很快就变得精疲力竭,他们呆滞站在齐胸深的海水中,任命般等待着能有一艘船正好从自己面前经过。

    戈登心情沉重的别过头去,不忍再去看海水中的争抢情形。在副官的协助交涉下,戈登等人顺利从宪兵那里获得了插队的允许;半个小时后,戈登便通过一条专门为军官开放的栈桥,登上了快速舒适的海军交通艇。不管在什么时候,特权阶层都是存在的。随着汽油机的突突声,这条十几吨的小艇迅速向4公里外的炮舰牛虻号航去,后者将搭载戈登连夜返回英伦。

    事实证明,戈登对第二天撤退工作的担心是非常到位的。经历了2天多的大雾天气后,多佛尔海峡于29日上午开始放晴,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德国陆航立即向海滩蜂拥压至,并对海面上的英国船只展开了猛烈空袭。尽管英国空军战斗机竭力拦截,但海面上仍是被炸弹激涌得水柱参天,用于中转接送人员的小船被爆炸水浪大批掀翻,海中很快就漂浮起了众多溺亡的尸体。

    与此同时,那些在深水区运载人员的大中型船舶,也遭到了从天而降的致命打击。这些船只大多都属于民间所有,对炸弹的抵抗和损管远低于军舰,即便是1发250g炸弹近失,产生的舱室进水都无法挽回。很快,一艘满载2千多人的邮船就被斯图卡投弹命中,剧烈的爆炸使整个船尾都在烈焰炽浪中断碎迸飞,该船在3分钟内就迅速沉没,其造成的漩涡将船上所有人都吸进了深海之中!

    面对急剧增加的伤亡,英国人仍然在咬牙坚持:被德国飞机消灭的只占撤退总人数的一小部分,如果因为害怕损失而放弃,那么就真的是要全军覆没,再没有任何逃走的机会了。随着时间来到下午,密集的炮弹再度打破了海滩上的秩序,猝不及防的英军被炸得血肉横飞,而那些靠近海岸的小船更是陷入到了水柱的重重包围,转眼间就有近二十条被掀翻或击毁!

    “德国人快要打过来了!”眼见炮弹如春雷迭奏,不断在海滩和水中爆炸,英国士兵登时陷入巨大的恐慌,原本还算有序的撤退行动立即崩溃了。毫无疑问,德军已经推进到距离海滩非常靠近的位置,而在其炮火的覆盖轰击下,英国小船再难以驶到岸边搭救人员,最终只能撤离海滩。

    尽管英国士兵拼命哀求哭喊,但在水柱林立冲天的海面上,船只依旧越来越稀疏。夜幕降临前,海滩上再也不见片板,而此刻的枪弹战斗声,已经伴随着海涛拍卷声清晰可闻了。

第430章 覆亡() 
英国船队撤离后5个小时,海滩上的最后一声枪响宣告终止。在午夜凌晨的皎洁月光下,数以万计的英国士兵颓然放下武器,向面前德军投降。他们早已失去中枢指挥,之前仅凭一股乘船逃生的信念在苦苦支撑,当德军用炮火封锁海面,迫使救援船只全部撤离后,剩余英军便对战斗彻底绝望,很快放弃了抵抗。

    根据德军当天做出的粗略统计,他们在这次战役中共抓获了18万英国俘虏。加上战场击毙的数量,英国远征军被消灭了90%的兵力,只有约2万人通过一天多的海上撤离逃出虎口。尽管勃劳希契等德国陆军高层都对己方未能克竞全功感到十分惋惜,但希特勒却对这个结果满意无比。他自信满满的对一众将领们宣称,英军这股残余部队逃回国去,正好能让英国民众看看他们吃了多重的一记打。这样的话,整个英国就再不会有人敢与德国为敌,而战争也就很快能够结束了。

    从5月30日的局面来看,希特勒说这番话无疑充满了底气。此时,北方包围圈里的比利时和英国两支军队已经覆灭,而法军也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在敦刻尔克以南不远处做着垂死挣扎。在26日至29日这三天里,德军重点围攻的是英比两军,对侧翼法军主要实施的是围困策略,严防其与英国人会合。现在腾出手来之后,登时便以泰山压卵之势对这股敌人展开了最后的攻击。

    经过持续5天的包围,法军的战斗意志早已随着不断失败的突围反攻而跌至谷底。更致命的是,他们从5月20日起就再没有从后方接收到一箱弹药,现有的那点存货很快就在与德军的高强度战斗中消耗一空了。到5月30日晚,法军的机枪和迫击炮弹药几已告罄,同时陷入了严重的燃料危机。他们的装甲车辆只有寥寥还能开动,其余全都由于缺油而只能沦为固定掩体。

    在德军两大集团军群的轮番猛攻下,身处绝境又缺弹少药的法军逐渐开始分崩瓦解。虽然相比于之前防守阿登区域的第9集团军,这些法国一流部队的抵抗明显顽强了许多,但在双方巨大的实力悬殊下,所有的挣扎都变得毫无实际意义。6月1日,法军防线相继崩溃,大批人员沦为俘虏。当朝阳再度照耀在欧洲大地上时,最后一支法军也停止了抵抗,北方包围圈内的联军主力自此全军覆灭。

    为了亲身踏上德国赢得史诗级大胜的这片土地,在法军覆灭前夕,希特勒离开了位于阿登山区的大本营,前往法比两国北部边境的战地而去。离开前,希特勒指示要将这里完整保存,作为“具有纪念意义的圣地”。大本营里的每间房子、每块地板,都得按原样加以保存。希特勒志得意满地声称:他要让千秋万代以后的德国人民看到,他们的领袖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之下拼搏奋斗,顽强不屈,最终打败宿命强敌,并创造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光辉时刻。

    在驱车前往战区的途中,一队队士兵认出了坐在后排的希特勒,他们欣喜若狂地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爆发出雷鸣般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见到这番情景,元首卫队的成员都相当担心希特勒的安危,不过希特勒却毫不在意,因为这正是他在基层士兵面前塑造形象,提升威望的大好时机。面对士兵们狂热至极的呐喊,希特勒脊背笔直地站在车上,右臂斜斜前伸,向欢呼的人群敬礼致意。

    希特勒——胜利的统帅。

    当希特勒抵达尘埃落定的战场时,饶是他曾经在血火硝烟中拼死奋战了4年,也被眼前这片从未见过的狼藉场景给震撼住了。目光所及,到处都是被抛弃的书籍、头盔、破鞋、枪支、自行车以及其它杂物,大大小小的弹坑密集遍布,德军士兵正在努力清理那堆积如山的尸体血肉。与此同时,勤恳尽责的工兵们也放下了原有的职责,直接改行收起了破烂——英法军队在崩溃前丢弃了无数武器装备,包括数以千计的火炮和车辆,现在它们成为了德军唾手可得的战利品。

    “德意志全体公民们,西线战场刚刚传来了重大消息:我英勇无敌的国防军经过22天浴血奋战,在今天清晨粉碎了法英两国在北线的所有抵抗。法国30个师、英国10个师被我们全歼,俘虏超过40万士兵。加上5月27日投降的比利时军队,我们在这场战役中总共消灭敌人多达60个师!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围歼战,英、法、比三国强盗用于阻挡德意志的反动军队核心,如今已彻底不复存在!”

    6月2日正午时分,一条广播骤然响彻了柏林统治下的所有领土。被誉为“人民播音员”的罗克韦尔情绪激昂,饱含热烈与兴奋地大声传达着来自国社党中央的指示。元首将此次灭亡联军主力的作战命名为边境战役,并将6月2日定为德国法定假期,以庆祝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大胜利。同时,罗克韦尔还对着话筒说出了希特勒的豪言壮语——在这个夏天结束前,德军就将从西线光荣凯旋。

    随着这段广播在德国境内反复播放,震耳的欢呼声很快响彻了中欧大地的每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