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权从来就不是独属于哪个民族的自有之物。在英国崛起之前,波斯、罗马、迦太基、维京、葡萄牙、荷兰、西班牙,都曾执掌过一方乃至是整片大洋的海权。即便是如今的海上霸主英国,其真正建立起海权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过250年,而且在世界大战之后的现在也已经被另一个挑战者美国逼平,成为与之并列第一的存在。既然如此,那么凭什么当年想要追求自己海权的德意志,就要被贴上‘文明世界的威胁’和‘邪恶帝国’的标签?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军龄比雷德尔还要长10年的卢卡斯上校,在微微颤抖中满含不甘地低吼道。

    “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前德皇威廉二世,就被英国世界国家、和以英语作为主要翻译来源的其他世界国家污蔑成了最可耻的坏蛋;他们指责正是这个连睡觉的枕头边都摆着一本《海权论》的狂妄帝王,竟然自不量力的胆敢去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结果葬送了十几代普鲁士先王和祖父两代帝主的基业。实际上,这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是由已经在世界大战中遭到极大创伤的英国,在恐惧的驱使下编造的邪教式的魔咒谎言;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从思想上禁锢那些具备问鼎海洋实力的工业国家,避免第二个像德国那样的挑战者横空出现、再对他们造成无法愈合的毁灭性伤害!”古泽少将面色震动,心中更是泛起了滔天的巨浪。

    接下来,书中便开始全面剖析19世纪末的世界格局,并为德国发展海军是因为客观需求而不是威廉二世的一己兴趣,提供了如山岳般沉重而不可撼动的钢铁证据。在经济上,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德国必须拓展海外贸易才能缓解金本位时代下隐含的通货紧缩的压力,而海军则是维系海外利益的最佳工具。

    在政治上,逐渐兴起的自由主义和民主势力,不愿看到只忠于王室、并敢于在大街上公然开炮的封建陆军继续像以往一般把持绝对的资源和经费,认为主要由平民组成的海军更加清白且值得扶持;而这也正好和国内那些因生产能力过剩、而急需找到宣泄地点的工业巨头,以及群情激昂的民族主义者们的愿望一拍即合。

    在战略上,德国海军肩负着风险舰队的实施使命,期待通过因相互毁灭的忌惮、而迫使英国采取对德友好的态度,并由此打破法俄在陆上的对德合围。其中,该书还毫不客气的对俾斯麦的关于殖民地和海军的态度批判了一番,称这位铁血宰相对当初新兴的帝国主义经济体系反应迟钝,还停留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古董时代,自以为关起国门,就仍旧能像腓特烈大帝时期那般称雄欧陆。而在最后,书中还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指出,为什么现在英国对俾斯麦的评价颇高,就是因为后者在经济上的短浅目光,所推行的纯大陆政策,没有影响到英国那暴利一般的海外殖民地收益。而真正审时度势赶走俾斯麦、带领帝国走向海洋的年轻有为的德皇威廉二世,则被英语世界定性为“最坏的坏蛋”加以百般诋毁和污蔑!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真相!”每读完这本书的海军军官都在震撼激动中由衷地赞叹道。为了加深这个时代的德国人的认同感,方彦在对刚刚过去不久的英德海上对抗的评判中完全倒向了德国一方:他宣称昔日公海舰队占据了造船技术和水平素质上的明显优势,日德兰海战中希佩尔战巡分队的完美表现就是绝佳的例证。而英国宣称该场海战是己方获胜的论调更是滑天下之大稽:德国海军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一战冲出北海,所谓的“皇家海军仍旧将公海舰队困在北海之内”,无非是遭到惨痛损失的英国人为了竭力掩饰自己的失败,而自己画个靶子自己打的无耻行为。

    尽管身为穿越者的方彦明白自己的话语有失偏颇,但他却并没有丝毫要改过来的愿望:既然英国都能在对外宣传上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竭尽丑化抹黑之能事,那么凭什么自己又做不得十五,也以牙还牙的进行猛烈的抨击?

    在海军给予的那惊为天书的绝赞评价下,这本《德意志帝国公海舰队兴衰启示录》也很快就以几何倍数的速度,在德国国内急速风行开了。认真研读了其中精义的人们,都觉得眼前的世界豁然开朗,仿佛走进了一片自己从未涉入的光耀天地。那些右翼团体更是因这本书那直来直去、对敌毫不留情的凌厉言语而热泪盈眶,觉得这本如圣经般蕴含了真实大道的书籍才售价15马克简直是作践身份!而就连左翼人士和自由党人也不得不承认,该书的观点极其新颖且论据充分,绝对称得上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发人深省的佳作。

    从上市的第三周起,方彦这本书的销量就被全面推向了高潮,到6月底已经销出了7000多本,接近总印刷量的一半。这时古纳雅尔出版方的人员才意识到之前的预期完全出了问题,连忙开动印刷机进行增补。7月,在一些城市已经被买断货了的情况下,这本书的销量依旧突破了2万本。此时的普通德国民众已经觉得15马克的售价是可以被接受的范畴了,毕竟其中所蕴含的信息过于惊人,而这是此前的任何一本书籍都几乎没有做到的!

    到了8月份,该书的销量再比上月同期增长了一倍;包括《柏林日报》在内的德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方彦这本作品横空出世的消息,一些媒体甚至将这部书与昔日马汉的海权论放在一起加以比对,俨然将方彦抬到了极高的地位上去。而得知这本书的作者竟然只是一名现年刚满18岁、还在军校中接受进修的少年之时,在遍及德国军政高层的读者群中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震动。据说,连兴登堡总统都被惊动,购买了一本放在书案前阅读了好几遍,并最终给予了极佳的评语。方彦也因为该书的风靡畅销,而在米尔维克学校中一举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很快他发现自己的这本书也被学校图书馆所收录,并成为了需要提前预约才能有机会借阅的炙手可热的读物。

    在巴伐利亚州的伊本豪森小镇,近年退休隐居在这里、此时已须发全白的公海舰队之父提尔皮茨手捧这本启示录感动莫名;在莱比锡市的西部小城魏玛,曾经执掌公海舰队指挥帅印的舍尔怅然沉默,他无比后悔自己当年在日德兰海战中犯下的过错,没能以无惧一切的勇气和英国人殊死一搏。而远在荷兰的一处密林掩映下的别墅中,避居在此的威廉二世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苍老的脸上绽放开了自退位以来就从未露出过的喜极笑颜。就算自己的帝国已经覆灭,就算身为失败者的自己被他那帮昔日的英国亲戚倾尽一切手段的污蔑诋毁,但终究是有那么一个洞悉全局的智者,会真正明白自己当年所做的那番行为的意义。他的喜悦既是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终于得到了其他人的理解,也是因为当前德国终于出现了这么一个能看破虚妄的表象的人才;那名少年目前还只是刚过成年之龄,未来还将有半个多世纪的充足时间能够成为他尽展长才的中心舞台!

    秋风萧瑟,寒意渐盛,临近岁末之际,方彦那本书所引发的风潮还在持续,整个德国的啤酒馆、咖啡厅、餐馆等公共休闲场所,几乎都能听到民众对这本书中提到的种种观点所展开的热烈讨论。曾经笼罩在整个国家上空的失落、自卑、彷徨的阴霾,都随着方彦书中的钟吕道音被尽数驱散;无数国民重新找回了昔日的自信,他们对未来国家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又都充满了信心。昔日德意志根本没有走错道路,而今后的他们也将继续在这条不屈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PS:最近的收藏数量让作者完全没动力更新啊。。。求大家帮帮忙吧。。。)

第60章 海洋热潮() 
夜风鼓舞,涛声轰鸣,不断有海浪拍击在赤红色的崖壁礁岩上,激起漫天银白色的水雾。山崖之上的米尔维克军官学校里灯火点点,祥和静谧,在天空那轮明月的照耀下,仿佛流动着一片银白色的淡雅光晕。

    位于学校图书馆内的一处靠窗的座位跟前,方彦拿着一张由德意志中央银行开出的账户单,清俊秀逸的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这是古纳雅尔出版社为他提供的稿酬汇款账户,而上面的资金也随着当前11月的过去,在新一笔汇款的注入之后得到了刷新。面世半年以来,方彦的那本公海舰队兴衰启示录已经销出了接近40万本,即便是向政府上缴了个人税款之后,现在留存于他账户中的金额也达到了200万马克之巨。这使得他超越了托马斯·曼、赫尔曼·黑塞等文学巨擎,成为了当前德国最时行的作家。尽管方彦的便宜老爹鲁道夫已经掌握了数十倍于此的庞大资产,孤身潜入北美虎穴的小叔******每个月也都能向家中转移不低于这个数目的美金,但由于方彦本身并没有走上继承家业的从商道路,家中的绝大多数财富在名义上都不属于他,因此这笔丰厚的收入仍是让少年喜不自胜。相比于那笔每次都要分给老齐亚诺啃上一口的战舰设计专利费,这份资金才是真正只属于方彦一个人的收入,而这种自己支配的感觉是和向鲁道夫求援截然不同的。

    “这下研制远程多发飞机的资金有着落了。”方彦美滋滋地将账户单收入贴身内衣的荷包中,用只能让自己听到的声音喃喃低语道。由于这个项目在目前看来并不具备太大的商业潜力,方彦要想将其投入正规的话,从鲁道夫那里得到的赞助也就不会很多,自己必须做好先行放血的准备。不过对于这一项目的今后发展前景,方彦却是充满信心的;且不说飞行器进入全金属时代后所必然兴起的空中客运,光是德国重整军备所要订购的飞机,就足以让自己捞回现在所有的投入。

    心情大好的方彦照例翻开一份今天的报纸,以求从中获得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很快的,他就在第二页上发现了足够令自己关注的报到。10月29日,国会以301票对5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