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侦察之外,今天的飞机也足可扮演攻击者的角色。1921年,我们赔偿给美国的奥斯特弗里斯兰号战列舰被改装成靶舰,随后在轰炸机投下的炸弹攻击下被击沉;虽然攻击的对象是没有防空火力的固定目标,但这也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海战大门。只要对飞行员加以训练,攻击移动的目标并非不可能实现,更何况今天的飞机制造技术又比6年前精进了许多,其速度、航程、以及所能携带的炸弹重量,都较昔日有了明显的提升,从空中攻击战舰变得愈发可能……”

    “如果德意志能够发展起一支具备强大航空力量的海军舰队,那么在未来的战争中将获得难以估量的巨大优势。我方舰队可以避开强大的敌人,并在对方最薄弱的地方刺下锐匕;尽管会有白天黑夜的相互交替、以及恶劣天气对飞机出动的影响,但它所能起到的作用仍是无与伦比。而在破坏敌方对海洋使用权的行动中,飞机更是能发挥绝佳的作用:它可以发现10倍于正常观测距离的运输船只,并通过炸弹对这些缓慢的目标发起毁灭性的攻击……”

    位于基尔港的一幢写字楼里,海军中将雷德尔正仔细阅读着由方彦寄来的这些书信。他面色肃然,神情中没有丝毫的随意和轻慢之意:虽然这些信件的书写者只是一名连正规军官都算不上的青年,但对方却已经通过那本风靡全国的启示录,奠定了其在业内难以撼动的地位。而在仔细阅读了信中的内容之后,雷德尔也同样被其所描述的理念吸引,油然生出对真理的认同之感。即便是抛开飞机对舰攻击的可行性不谈,光是侦察一项,就能让拥有空中优势的一方占尽先机!

    “话虽如此,可是具体实施起来会很难办啊。”雷德尔微微皱眉道。《凡尔赛合约》中明文规定德国不允许拥有军用飞机,以至于现在德国所有的战机研究和制造项目都只能在国外偷偷进行;目前正在建造当中的那几艘新式巡洋舰,也只能是以满足海上搜救之需的名义,才小心翼翼地装备了2架民用型的水上飞机。在这种情况下,建造航空型军舰无疑会将是困难重重,如果英法坚决不放开舰载飞机的约束,该型军舰将很难形成应有的战斗力,最终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接到雷德尔婉拒的回信,方彦心中不禁有些失落,尽管他已经料到现在建造航母会存在相当大的阻力,但仍是感到了难言的遗憾之意。在当前时代的人看来,舰载飞机最多只能是海战当中的一个辅助,真正能歼灭强敌于海上的,仍旧是粗长壮硕的大口径火炮。而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身处时代当中的众人,不可能向方彦一样能够预料到未来飞机的性能会出现质的飞跃!

    不过,方彦的努力也并非是全无效果。心有所触的雷德尔在之后的一封回信中向他言明,现在德国海军最需要的是能代替老前无畏的新主力舰;等到这份缺额被补完之后,航空战舰的项目也将有很大的机会被付诸实行。毕竟即便只是担任辅助者的角色,舰载航空兵在当前的海军战略战术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同样是无可替代的;只靠舰炮一条腿支撑海军,绝对是一条没有前途的黯淡道路。

    得到雷德尔的这番回复,方彦也明白自己对德国海军的发展影响也就到此为止了。当前的德国自有独特国情在此,这便使得海军几乎不可能按照方彦基于穿越者眼光的战术理念,将《凡尔赛和约》所允许保留的6艘万吨舰艇,全部造成他理想中那种将来可以随时改装成航母的轻火力快速巡洋舰。海军必然要先开工几艘传统火炮型舰艇,等到将坑基本补完之后才会考虑涉足航空领域。不过方彦却也并没有太多的沮丧,至少雷德尔为自己开了一扇窗户,能够让自己有机会利用魏玛时代的产能和经费,来充实未来德国海军的航空军力。

    “那么就先为1万吨的传统主力舰确定型号吧。”方彦眼眸中精光一闪,很快就明确了自己将要行走的道路。既然航空战舰的开工要以这种舰艇的建造为前提,那么自己就帮助目前仍在举棋不定的德国海军尽快敲定后者的侧重性能,并提交给国会、索要相应的造舰经费。凭借着基于后世的认知,方彦也很快就以超脱局外的高度,为这种不得不造的火炮型舰艇进行了一个理想的定位。

    以宏观的战略角度来看,历史上德国在1929年选择建造的“德意志”级装甲舰,就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一个典范。装备6门283毫米火炮、航程超过1。5万海里的它完美符合了破坏敌方海权——对海洋的使用权的特性,碰上跑不过的巡洋舰能打得过,遭遇打不过的战列舰则能凭借27节左右的速度逃离虎口。尽管该型舰艇在面对英国海军的3艘战巡、以及之后的各国新式高速战列舰时毫无逃生之机,但其毕竟只是一艘标准排水量1。2万吨的巡洋舰级别舰艇,能够实现那番性能,对当时的德国设计师来说已经算得上难能可贵了!

    因此,方彦也决定沿用另一位面中德意志级的思路进行新舰设计,只是在具体细节上对其进行全面的深入优化。史实版的德意志级虽然在战略上正确,但在技术选择上却还存在相当多的瑕疵,而方彦也自是要将这些缺陷全部去除,让其真正成为一级在各方领域都堪称完美的军舰。由于这种概念的舰艇本来就是德国海军对自家万吨主力舰的最终选择,方彦这么做也能省去很多麻烦。

    首先需要改进的就是武器系统了。史实德意志级装备的6门283毫米主炮是全新研制的威力加强型,身管长度达52倍径(德标),能将300kg的弹丸以910m/s的高速爆射而出。实际上采用这么强力的主炮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即便是日后的超条约巡洋舰,也鲜有能抵御203毫米炮弹的装甲。而在面对战列舰级别的敌人时,283毫米口径的舰炮又显得疲软乏力,就更遑论这种没多少装甲的小船根本就不是能上战列线、和敌方那些装备大粗管子的主力舰死磕的料!

    因此,方彦对其主炮威力的削弱也就是势在必行。昔年旧公海舰队的初代战巡冯德坦恩号所装备的那款283毫米L45(德标)舰炮,就已经足可对今后的巡洋舰造成致命打击。如此便可节省下一笔可观的重量,用于对其他性能进行加强。

    而之所以仍旧将新建的主炮口径定在这一级别,最主要的原因是方彦出于政治影响的远虑。历史上当德意志级开工不久之后,随即就在法国海军内引发了恐慌,因为缺乏快速主力舰的他们,没有一款军舰能够对这级军舰造成有效的打击。为了在可能到来的德法战争中保护自己的大西洋运输线,法国海军开工了2艘装备8门330毫米主炮、航速超过30节的敦刻尔克级高速战列舰予以应对;而这又引发了以法国为假想敌的意大利海军的强烈不安,其在对本国4艘旧式无畏舰进行大规模改装的同时,也将2艘全新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推上了船台。欧洲海军竞赛便如同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将德法意三国都卷入其中,而此时被经济危机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大英帝国却已无力跟风。

    面对同样因法国海军的扩充而倍感紧张的德国,自知无力阻挡其海军复苏脚步的英国,选择了用《英德海军协定》解开前者身上的枷锁,以求通过联合德国来重塑欧洲力量的平衡。而这对于德国来说无疑是再理想不过的局面!

第68章 袖珍战列巡洋舰() 
考虑到这层因素,方彦显然就需要为新型万吨舰艇保留11英寸级别的主炮。实际上,由此造成的欧洲海军竞赛,除了是让德国摆脱《凡尔赛合约》桎梏的一个重要前因之外,更能让意大利这个未来盟友的海军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后者对于今后的对英战争显然能起到极大的推助作用。至于同样在军备竞赛中扩充了实力的法国海军,则完全不足为虑,只要德国能像历史位面那样在陆地上将其击败,那么法国的舰队就只能解除武装自锁于港内!

    在次级火力上,方彦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史实德意志上装备的8门150毫米副炮不能对空,留给日后加装小口径高炮的冗余也十分有限,这无疑使得其在未来的海空战斗中缺乏自保能力。有鉴于此,方彦便准备为其配备128毫米的副炮,同时为日后加装高炮留出相应的空间。至于选用较小口径副炮的理由,方彦也有完美的解释:283毫米主炮足可有效对付敌方巡洋舰,而射速更快的128毫米副炮,则能保证对当前日渐大型化的驱逐舰实施强力的反制。

    在动力上,方彦则放弃了史实版的柴油机,仍旧选用了传统的蒸汽动力系统。当前自家船厂已经完全融合了意大利的技术、并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无论是体积、重量、出力度、还是可靠性上,都比当前刚刚发展起来的大型柴油机要高出太多了。即便是在油耗上,蒸汽动力也能用巡航透平来予以弥补,将其与柴油机的差距缩小到一个完全可以令人接受的程度。此外,高速化的战舰也能在日后伴随航母作战,这是慢速的柴油机动力战舰所无法做到的。

    至于装甲,方彦则仍旧以抵御条约巡洋舰的203毫米舰炮为目标,敷设了与1926型巡洋舰相当的防护。虽然这种设计明显有攻强守弱之嫌,但由于当前各主要列强都签订了《华盛顿条约》的特殊背景,无法建造装备更大口径火炮的巡洋舰,因此方彦的这番攻防定义完全是适时的正确选择。

    将新型万吨主力舰的细节确定下来之后,方彦随即将这些要求告知了莱恩,让对方根据这些信息做出一份设计方案。自己现在正作为高级候补军官在西里西亚号战列舰上服役,暂时无法抽出精力来进行劳神费力的舰艇设计。此外,方彦也想看看这帮历史上古板拘泥的工程师,在自己的改变之下又能达到一个怎样的地步。毕竟自己今后不可能始终都将主要精力投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