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槃-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彦心中猛然震动,脸上登时露出了几分不可思议的惊愕神色。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轻启薄唇,出声回应道:“可这真的合适么,琳娜?你如果真的生下了孩子,不仅会对你的名誉造成严重的损害,这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将得不到父爱的关怀。这对于你们来说都太不公平,我希望你能再仔细地考虑一番。”

    琳娜轻轻摇了摇头。微笑道:“我已经考虑好啦。这个孩子将是我在未来生命中的精神支撑,既然我已经错过了约纳斯你,唯一的希望就只剩下了能得到和你的情感结晶。另外,我现在的年岁也不小了,如果近年间还不怀孕的话,今后可能就再也没有当母亲的条件。”眼见方彦仍旧面露迟疑之色,琳娜再度用轻柔的声音说道:“你放心,我是绝对不会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的,我们之间的关系不会因此而曝光在外。你能答应为我留下这份临别的赠礼么?”

    看着琳娜那张笑容中带有凄婉的娇丽容颜,方彦的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给堵住了。琳娜对他的眷恋柔情宛如绵绵春水,近几年来为他付出太多却从未要求过回报;这使得方彦感怀于心,根本无法对她这份满含希冀的请求予以任何的拒绝。方彦深深吸气,而后重重点下了头,他将面前的温香软玉紧紧勒入怀中,心中宛若打开了什么枷锁一般倏地融化了开来。

    阳光灿烂,繁花绚绽,在露珠隐隐的柔软草地上,心神激荡的二人随即展开了一场毫无任何保留的敦睦交伦。当方彦在琳娜的最深处接连绽爆开时,像八爪鱼般紧紧勾缠着方彦的琳娜竟然哭出了声来。看着身下那张梨花带雨、不知是喜极还是伤感的绝美玉靥,方彦只能不断为她吻去脸颊和眼角的泪滴,之后的两个月时间,他要给予这名钟情于他的女子全部的宠爱。

    就在方彦和琳娜过上真正夫妻生活、尽情向温沃土壤中播撒良种的1933年中春初夏,德国的国内外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在国内,希特勒正以其暴风雨般凌厉密集、残酷无情的手段,将他在政治上的残敌尽数荡涤扫灭。一个又一个政党被国社党以莫须有的罪名连根拔起,其中既有社会民主党、中央党这样的左翼敌人,同样也有民族党等昔日的右翼盟友。魏玛德国多党角逐的民主体制土崩瓦解,国会已然成为了国社党的一言堂。

    然而对于希特勒这种改天换地的激烈动作,上至老总统兴登堡、中至军官团和大工业家,下至普通的民众,都没有表示出任何的反对。在之前持续4年的经济危机期间,他们已经恨透了民主政府的软弱无能,对那种除了制造混乱之外再无任何用处的“贩牛交易”式选举深恶痛绝。抚今追昔,德国人民很容易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真理”:那就是只有在铁血刚硬的强权政府领导下,德意志才能获得繁荣、尊严、和荣光。腓特烈大帝时期的普鲁士如此,俾斯麦和威廉二世时代的德意志帝国亦是如此。今天德国所遭受的苦难,正是由于西方世界强加在德国身上的民主选举体制才造成的恶果;现在希特勒将这些外来糟粕击得粉碎,无比渴盼国家能恢复强大的德国民众欢呼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有半点的反对之音?

    由于民心所向,希特勒的党国一体化,便以海啸狂澜之势烈烈扬扬地席卷开来了。与之同时进行的还有国家一体化。在过去上千年的历史中,诸如巴伐利亚、萨克森等邦国均保持着自己的单独权力,它们有自己的军队、政府、议会、甚至是国君,只是在经济上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普鲁士有着从属关系。即便是昔年一统德意志各邦缔造帝国的威廉一世,也没能摧毁掉这份根深蒂固的邦国独立政治。到了共和时期,虽然统治这些邦国的旧贵族都已在革命中被打倒,但这些邦国的实际政权仍旧是掌控在地方手里,自己本身就根基薄弱、时刻摇摇欲坠的魏玛政府,更是无力触碰这片领域,因此德国的邦国独立情况就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然而随着希特勒的当政,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手握立法权的希特勒随即颁布法令:政府有权任命各邦邦长,而邦长则有权任命和撤换地方政府、解散议会、任命和撤换各邦的官员和法官。新任的邦长无一不是国社党人,他们“必须”执行“国家总理所制定的总政策”。就这样,希特勒完成了俾斯麦、威廉二世和魏玛共和国所从来不敢尝试的事情:他废除了历史性各邦的单独权力,使它们归属于掌握在他自己手中的国家中央权力之下,而这也是德国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与此同时,政府内阁成员也较希特勒成为总理之初有了根本的变革。属于国家人民党成员的经济部长胡根贝格被罢黜,取而代之的是希特勒的狂热支持者沙赫特博士;国民启蒙与宣传部长的职位被设立,由瘸了一条腿的希特勒忠实走狗戈培尔担任此职。国社党副领袖赫斯、冲锋队统帅罗姆则被任命为不管部长(不具体管辖某一个部的部长),而邮政、劳工、农粮、交通、司法、财政等六部的无党派部长也都投向了希特勒一方。由于本位面的戈林已经被方彦提前扼杀,因此航空部便也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如期成立,不过这一个成员的缺失,丝毫不能影响国社党已经在内阁当中一手遮天的垄断局面。

    在建立了自己的独裁统治之后,希特勒已经准备开始摩拳擦掌、大干一通了。(未完待续。)

第111章 首次冒险() 
当1933年的夏天来临之际,大权在握的希特勒有3个问题亟待解决:在政治上,他需要调息冲锋队和国防军之间令人不安的关系,在经济上,有高达600万失业者需要得到就业的机会。而在战略上,希特勒面临的压力更加沉重:他需要兑现自己在选举前所向军队和人民许下的诺言,即在不致引起制裁的情况下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在不致引起战争的情况下重新武装。

    第一个问题,希特勒通过自己左右逢源的努力,已经将双方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了下去。罗姆被希特勒的一封恭维信件、以及拉入内阁政府的示好行径,暂时按捺下了想要取代国防军的“二次革命”念头;而国防军也在希特勒的重申支持下,缓和了对国社党的敌视态度,希特勒的总理地位得以稳固。尽管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这对于希特勒来说已经是相当难得的有利局面。

    相比于政治上的和泥拖延,希特勒在经济领域面临的情况就要好得多了。虽然希特勒本人并不懂经济学,但天才的绝代财雄沙赫特博士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部长:10年之前,正是他临危受命,就任德国央行行长,并将德国马克从灾难性的贬值深渊中拯救出来。时至今日,面对这个没有外汇、没有黄金,没有资源、国内外市场都是萧条万分的超级烂摊子,早已年逾天命的沙赫特,却像是一匹志在千里的伏枥老骥:当听到那苍凉雄壮、慷慨高越的战争号音时,他便再一次腾跃而起,并长嘶着义无反顾、雄心不改的冲向危机的最前沿。

    很快的,沙赫特就掀起了一场惊动世界的激荡风云。电光火石间,只见他在国际舞台上空手套白狼、原汤化原食;那一系列妙到毫颠、令人拍案叫绝的手法,为一贫如洗的德国奇迹般创造了无比宝贵的信用。德国欠谁的钱越多,谁就越想和德国做生意。为了避免外汇流失,他与多达几十个国家签署了对德国“惊人有利”的物物交易。而在国内,沙赫特则通过圆环套圆环、遍地打白条的方式刺激经济。将大量失业工人重新送回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阵地;“米福”这种由国家保证、专门支付军火商的军用券的发行,更是兼顾了解决就业、不造成生产过剩、以及保密等多方需求,将拖字诀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依靠沙赫特这位圣手的点金妙笔,德国经济迅速从崩溃的深渊中走上了发展的正轨。失业率在连续飙升近4年后首度出现了下降。这让德国民众开始期待国社党的独裁统治,会比昔日无能软弱的民主政体出现明显的改变。

    唯一让希特勒感到困难和棘手的,就只剩下了让德国突破和约的限制重新武装。这份严苛的枷锁绝不是想打碎就能够打碎的,它背后还有军事力量远高于德国的协约国集团为后盾:相比于武装到牙齿的协约**队,仅拥有10万官兵。且坦克、重炮、飞机皆无的德国陆军,根本就是壮汉面前的瘦弱童孩,如果协约国像1923年进军鲁尔那样作出激烈的回应,德国将完全没有丝毫的反抗之力!

    然而,此时的希特勒似乎真的是上帝的宠儿。因为经过了将近4年的大萧条,世界局势较大战结束的1919年又一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根本性变革。

    作为欧洲关键性的平衡力量,大英帝国的衰败倾颓之像,已经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寒冬侵袭下显露无疑:其国防开支从1919年的7。76亿英镑暴跌至1932年的1。02亿英镑,军工产业急剧萎缩,特种装甲钢的生产力甚至无法满足海军对新式轻巡洋舰的建造需求。另一方面。民众不希望政府做出任何激化局势、有损英国现有国力的行动,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们现在本就艰难无比的生活水平。带有浓重绥靖气息的“和平主义”开始在英伦盛行,并通过议会深深影响到了唐宁街政府的决定。只要能保住不列颠现有的利益和地位,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谈!

    在西面,法国这只高卢雄鸡也被经济危机给削去了鲜红的顶冠,变得前所未有的衰弱和萎靡。其1932年的工业产量较1929年狂泻了40%,破产的企业和失业的工人不计其数;法国**领导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令巴黎的资本权贵阶层为之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政府的主要斗争矛头已经从针对德国崛起、悄然转移到了平息国内矛盾上去,再无心干涉到德国的重整军备。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等3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