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弹药、食品以及药品的车皮便被一节节的衔接起来,最后再以两台蒸汽机车头封尾。
没有任何的汇报,也没有任何的交流,在大雪漫天,严寒刺骨的这个11月里,华东兵团的指战员们的心却是无比的温暖,当列车缓缓的启动,无声的官兵们再看向慢慢远离的安通月台,一行行晶莹的泪便不由自主的流下,可当他们再转过头时,泪水便化为刚毅,温情便成为必胜的信念,握紧手中的钢枪,再往前便是鸭绿江,再向前便是长津湖,再向前便是永垂史册的胜利……
第一百二十七章 胜利之源(25)()
二次战役发起后,华东兵团在长津湖地区,向东线的美军第10军发起突然进攻,得益于在沈城和安通的充分补给,华东兵团的官兵们身着厚厚的棉衣,背着方便迅捷的后勤装具,拿着弹药充足的枪支,向美军发起一轮接一轮的攻势。
因为严寒的困扰因素被将至最低,是以华东兵团的指战员们可以全力的投入到进攻当中,本来兵力就处于劣势,加之又是突然受到攻击,仓促之下美第10军遭到重大损失,不得已只能被迫后撤。
靠着飞机、大炮的不断轰击,且付出重大伤亡后,第10军终于突破了华东兵团的层层包围圈,眼看就能够从海路乘船只黯然撤退,却没想到在他们的毕竟之路上,一个华东兵团的加强连却在这里等他们很久了。
严寒、长夜以及干涩的炒面和冰冷的雪,就是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这个加强连静静的在阵地上爬了一天两夜,很多战士的眉毛挂着长长的寒霜;一些步枪的枪栓被寒风冻得拉不动;因为不能活动不少战士的手脚被冻僵。
好在他们身上披着沈城和安通快速配给的棉衣棉被,令他们能够在这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里,保持最低的生理温度,直到敌人的残兵败将出现在他们眼前……
于是他们向着敌人发起了积蓄已久的攻势;
于是他们将身上最后的热血关注到炙热的枪膛;
当扳机扣动,当子弹出膛,纷飞的战火践行了他们的誓言,无畏的勇气再次证明无数次的呐喊:
首战有我,有我必胜!
最后这个加强连在美军近海大口径舰炮,铺天盖地的作战飞机,数不清的地面火炮以及美第10军不计成本的进攻之下,几乎被完全打光,然而他们却用自己的血肉完成了上级教给他们任务,在无名高地上阻敌6小时。
当六小时的阻敌任务完成的一刹那,美第10军的末日便就此来临,若不是海面上的美军舰队拼死轰击华东兵团的后续梯队,若不是美军紧急空降作战部队实施支援,若不是我华东兵团因连续作战伤亡颇重且人员疲劳。
美第10军这个番号,便极有可能在朝鲜北部彻底消亡,可就算美第10军最后逃出生天,其损失也是相当巨大的,配属的南朝鲜军队被悉数歼灭不说,美第七师被直接打垮,撤回来的人员还不足半个师。
至于堪称王牌的陆战一师更惨,由于其部署位置处在华东兵团的进攻锋线,因此被几度包围,下辖的海军陆战队第八团,在开战第三天便被成建制歼灭,代表着该团至高荣誉的团旗被缴获。
其他陆战团见此,在兔死狐悲之余,立马将自己的团旗拿出来尽数烧毁,笑话,被打败是小事,若是连团旗都被缴获,那便等于这个团彻底完了,美国大兵们胆气是有点不足,但最后的荣誉还是有的,为了保持最后的那点海军陆战队的荣耀,烧旗子烧得可谓是毫无压力。
可这样一来,华东兵团在进攻时无论取得多大战果,都没有再缴获一面代表美军整建制的标志物,也正因为如此,战后,毫无职业素养的美国“嘴炮们”便肆无忌惮的攻击志愿军长津湖战役的战绩报告。
说什么出了海军陆战队第八团外,其他的部队全都悉数撤离,尽管伤亡较大,但却保证了建制,根本不想中国军队所说的那样,歼灭海军陆战队一师近三分之二的力量,若是真如此,那中国军队怎么不拿出证据?所以中国的战绩报告是假的,假的,假的……
对此志愿军自然不干了,明明去的重大战果怎么可能是假的,于是双方你来我往,口水仗打了无数,只可惜中国那时刚刚建国,舆论宣传力量还很弱鸡,根本无法与美国“嘴炮”对轰的本钱,于是长津湖的双方战损情况便成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头公案。
直到几十年后,双方的研究学者只要一见面还不免吵上一架,可不管如何公案,怎样嘴炮,华东兵团的胜利是毋庸置疑的,为此志愿军和中央军委通令全军嘉奖,不过华东兵团的首长们却在回电中将此战的一半功绩让给了沈城和安通的后勤补给站。
用华东兵团首长们原话说:“没有这两个地方的棉衣、棉被和枪支弹药,我华东兵团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因此这两个地方才是此战首功!”
直到此时,众多首长们才意识到这其中的关键节点,可不是嘛,若是没有沈城与安通的事先准备与快速补给,华东兵团的子弟兵们便会穿着单衣,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与装备精良的美军血拼;
没有他们的补给,负责阻击6小时的加强连便有可能在一天两夜的潜伏里被酷寒活活冻死在阵地上,若真如此,美第10军的损失便会大为减少,而我军的伤亡将会不可估量,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志愿军和中央军委以最快的速度对沈城后勤保障站和安通后勤保障站进行嘉奖。
两个后勤站分别被授予集体一等功,姜振海因为果断决策,急急准备,被授予二等功,职务也由正团级调整为副师级。
陈耀阳由于积极协助后勤补给工作,被授予二等功,并获得后勤之前模范称号。
至于最先提出冬季被服准备的柏毅,自然是嘉奖的重点,因为正是因为他的正确意见,华东兵团取得了不亚于西线辉煌战绩,因此经志愿军司令部提请,并中央军委决定,授予柏毅一等功,职务由副营级提升至副团级,并被选为志愿军模范代表,于年底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与此同时朝鲜政府也授予柏毅“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荣誉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子勋章,至此柏毅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自从布置好冬季被服事宜以后,柏毅和陈耀阳便返回了白云厂,也正因为如此,柏毅的心情愈发的紧张起来,因为志愿军即将与联合国正面碰撞,他所研制的一系列武器装备能否取在实战中取得应有的效果,柏毅就像是一个静等高考成绩的中学生,紧张而又不安着……
第一百二十八章 嚣张的美国空军(昨天补更45)()
对于一名军工专家来说,真正的考验不是在测试场,更不是在定型时那一场场严苛的检验,而是跟战士们一样,都是在血与火的战场,50式自动步枪,反步兵地雷以及新式手榴弹究竟能又怎样的效果?
靶场上一声声枪响说了不算,为了试验引爆的一声声爆炸也说了不算,只有在实打实的对敌实战中,才能够证明这件武器是成功的,是适合战争需要的,柏毅虽说是来自前世的穿越者。
可当真正考验即将来临时,他与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一样,有些紧张,更有些彷徨,因为他不知道他研发的这些武器装备究竟能不能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下正常使用,更不知道与敌作战时究竟能否将性能完全发挥出来。
正因为如此,柏毅从安通返回白云厂的路上始终沉默着,时不时的还会愣愣出神,跟他一起的陈耀阳也是一样,而且作为参与者的陈耀阳其紧张程度较之柏毅更是犹有过之,要知道近代以来花样繁多的武器装备可谓是层出不穷。
然而战争却如同大浪淘沙,将无数纸面上性能逆天,实际作战中却毫无作为的武器装备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留下的或许性能不是最好,但却是最适合战场的,正如两军对垒一样,对于战争的走向与诡异,无能够判断,只能是看谁先适应残酷的环境再加以利用,才能达成最后的胜利。
武器装备也是一样,没跟敌人正面较量之时,无人敢确定它们就能发挥到何种地步,只有真正真刀真枪的拼杀一番,才能够断定究竟哪个是永垂不朽的经典,哪个会成为士兵遗弃的垃圾。
陈耀阳一直梦想的就是要搞一款永垂史册的经典装备,可面对即将来临的真正实战,他却又有些不太自信,于是只能坐在车里闭着眼睛不断的给自己打气:“我们的装备没问题,我们的装备可以的……
“耀阳,你说什么?念经?”柏毅虽说紧张和彷徨但还没达到陈耀阳的程度,被飞驰的吉普车带动的冷风一吹,也就清醒了些,便在这时听见陈耀阳近似祈祷的呢喃,便转过头好奇的问道。
陈耀阳闻言,赶紧猛的摇了摇头:“我那是念经,眼看就要打仗了,我是怕咱们的装备……所以自言自语给自己加把劲儿!”
本来陈耀阳想说“怕咱们装备出问题”,可话到嘴边却又觉得不吉利便硬生生咽了回去,柏毅自然是明白陈耀阳的心思,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这位好兄弟的肩膀,便抬起眼望着车窗外,灰蒙蒙的天际,不置可否但却意味深长的说了句:“咱们搞出的东西应该能行!”
说着,柏毅又把头转回来紧了紧身上的军大衣,突然笑了笑:“至少,老葛那家伙,不会给咱们丢脸,要知道这可是他走之前拍着胸脯向咱们保证过的。”
“是呀,临走时那句话我还记得,说战争开始,他负责的武器测试也才是真正的开始,还说武器装备的相关情况要以他的书信为准,那样子好像他一个人就能代替整个东北局军械部一样!”
提到老葛,陈耀阳也不由得笑了笑,老葛临出发前的景象一幕幕的出现在眼前,就好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不过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