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白了,苏俄内战真的是一个实验武器和开发武器的好地方,武器设计和制造出来,想要看效果就可以直接拿到战场去用,到时候中招的反正是斯拉夫人。
“是的,是的,我们完全欢迎贵方的提议。”高尔察克看上去无比的高兴:“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创造合作的空间。”,他顿了顿,用着不是外交辞令的口语说道:“总理先生,我们真的应该加强合作,我们也愿意与德意志进行更深的合作,那是对我们都有好处的事情。”
第191章 :抱团取暖()
德意志与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合作确实会对双方产生好处。不过,那要看是合作到什么程度,目前得到好处比较大的明显是俄罗斯民主联邦,德意志的好处还停留在“存款期”的阶段,而似乎俄罗斯民主联邦“这间银行”总算比避免了倒闭的风险?
俄罗斯民主联邦稳定下来,各个列强就好像是闻到了屎味的野狗一样扑上来,正在获得大量好处的是列强,反而是德意志需要稍微往边上站。
情势比人强,德意志没办法拒绝,俄罗斯民主联邦只要不敢与列强将关系搞得僵硬也无法反抗,以至于两个希望加深合作的国家,在外交关系上面倒是亲密,但实际合作上却是显得磕磕绊绊。
事情的转机很快就要到来了,各个列强近期国内情势越来越糟糕,导致各个列强不得不将精力全力集中在国内,对于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干涉不免也就会降低。
其实不单单是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外交格局在改变,德意志的外交格局也在发生良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列强真的没有太多的精力,列强经济上面开始出现的恶化也使他们难以在军事上投入更多。
任何国家行动都是需要花到钱,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对外行动的经费肯定是要变得拮据,估计也只有那些不管国内经济的政府,才会在经济恶劣的基础上还在国外大手大脚洒钱。
很明显,列强对于国内安抚的重视力度很高,他们也就不得不缩减一些外部的开支。
“是的,各国已经有撤回干涉军的意愿。”高尔察克看上去有些忧虑:“不但是这样,他们对于我们的军火支持也会下降。”
对了,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军火绝大部分就是向国外购买,毕竟沙皇俄国的精华区都是在欧洲部分,偏偏那些精华部分都是被苏俄给掌控着。西伯利亚地区是有一些工业,但因为沙皇俄国时期就不重视,西伯利亚的工业相当薄弱,大型的兵工厂甚至压根就没有。
“他们倒是非常希望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军工企业,但是需要的是黄金或外汇。”曼纳海姆的全名应该是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他也不知道什么情况,竟然没有去芬兰,是待在了俄罗斯民主联邦。他蹙眉说:“甚至愿意拆掉本国的生产线卖给我们,但是……很明显价格很夸张,同时根本不符合我们的军队体系。”
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外汇是有,但是非常少。高尔察克手里是有黄金,可是他拿出的黄金已经够多的了,哪怕是成为了俄罗斯民主联邦的总统,他也该为自己多想一想。
因为前期需要用到的资金太多,俄罗斯民主联邦一直都是大手大脚的花钱,光是黄金就向各国输出不低于五百吨,近期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疲软,一再声称已经没有可能再拿出黄金。
俄罗斯民主联邦倒是愿意用资源来与各国交易,但是主要列强要么时候有自己的殖民地,要么是觉得麻烦,英国、法国、美国对俄罗斯民主联邦用资源交易的选项可谓是兴致缺缺。
对俄罗斯民主联邦用资源交易有兴趣的国家也是有,包括日本和德意志,和一些非主流的列强,比如意大利。但是其中愿望最强的该是日本和德意志。
日本是一个岛国,虽然是有朝鲜半岛作为殖民地,可是几乎什么资源都需要从国外进行贸易,他们又一直在加强军备,需要用到的资源多到夸张的地步。
德意志就不用多说了,只要是有机会就会向国外购买资源,面对英国那种几乎是敲竹杠的资源贸易都能吃下,别谈有廉价资源的时候又该是什么模样了。
意大利则纯粹就是一个搅屎棍一般的存在,他们是简单地为了恶心苏俄,才会向俄罗斯民主联邦表达交易的意向。
话说回来,苏俄到底是怎么招惹意大利了?意大利的那个首相,就是那个法西斯党徒竟然无比反感苏俄,近期动不动在发表演讲上总是需要谩骂几句苏俄。简直就是有一种身为“反~共”急先锋的架势,令人十分的侧目。
俄罗斯民主联邦与日本的外交关系十分不错,双方在某些合作上的力度也相当高。根据德意志情报机构得到的情报,俄罗斯民主联邦在矿产资源的交易额度上,超过35%全是被日本以比较廉价的价格吃下。另外在木头的贸易上日本吃下了俄罗斯民主联邦75%的额度。
日本这么做引起的效应就是,本来对日本就有敌意的美国,让美国对日本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双方只在粮食贸易上还算处于正常的阶段,其余什么都不正常了。
“没办法,日本离我们近,他们也有着强大的海上运输能力。”高尔察克一脸的无奈:“日本已经不止是一个单纯的生丝出产国了,他们工业上的革新和发展,已经开始变成一个真正的工业国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就是依靠向列强贩售生丝起家。短短的数年过去了,日本却已经可以向国外贩售工业产品,大多是一些民用的小东西,但真的开始像一个工业国了。
“我们贩售资源给日本,采取的是军火贸易。我们提供资源,他们提供军火。”曼纳海姆直言不讳地说:“但是他们提供的军火简直糟糕,特别是在子弹上面!”
现在俄罗斯民主联邦可是有接近一百六十万的军队,对于军火的需求简直就是到了异常饥渴的程度。考虑到运输成本的关系,无论是英国、法国、美国……,还是什么其它国家,贩售给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军火价格肯定是低不了,就真的是离得比较近的日本可以在价格上处于一个俄罗斯民主联邦更容易接受的额度。
“日本在劝导我们保持与他们军工体系一样的标准。”高尔察克很明显感到了荒谬:“一个刚从农业转到工业不足五十年的国家,竟然要让我们的体系向他们靠拢?”,他晃着脑袋,哭笑不得地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们的士兵和日本的士兵,在很多方面完全不同。”阿道夫。希特勒一本正经地说:“体格和身高上面,那是无法追赶的差距。”
很多人闻言都是笑了起来,他们在脑海里面出现了一个画面,一头是猫熊,另外一个就像是癞子,没有比这个画面感更好笑了的。
“的确!”高尔察克也在笑,但是相对要矜持一些,他说:“我们已经拒绝了日本荒谬的要求。”,他看向了李奇,说:“经过研究,我们倒是认为可以从德意志进口武器生产线。”
李奇并没有如同高尔察克等人想象中立刻答应,像是经过严谨的思考,才说:“是的,我们的情况比较接近。但是……英法的态度需要考虑。”
不是矫情,李奇真的是要考虑英国和法国的态度,甚至连美国的态度都要考虑进去。德意志当然是渴望贩售生产线给俄罗斯民主联邦,并且是无比的渴望,甚至都想让两国的武器体系走到一起,那是比一纸盟书更加靠谱的结盟态度,但……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啊!
“我们试探过英国的态度,他们的态度上很松动。”高尔察克不像是在开玩笑:“美国和法国先前的反对意见比较明确,但是……近来很明显,他们的精力不在这边。”
很明显的信号了,高尔察克是在表态,回应德意志一直以来某种程度结盟上的试探。
阿道夫。希特勒下意识想要说话,但他忍住了,是看向了李奇。
赫尔曼。戈林等人亦是神情变得无比严肃,他们也都是眼巴巴地看着能够拿主意的李奇,恨不得李奇赶紧答应下来。
“会有一些难度。”李奇对高尔察克说:“我们在海洋运输上存在比较大的缺陷,绕不开那些列强。”
简直就是要急死人了啊!像是阿道夫。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都恨不得要赤胳膊上阵,但在这种场合显然再着急也该忍着。
“可以从小的事情上面先做起。”李奇思考了一下,说道:“就从轻武器的配线开始吧。总统先生认为呢?”
现在德意志用的是毛瑟系列,俄罗斯民主联邦虽说主流是莫辛—纳甘1891步枪,但实际上非常的复杂,应该说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军队什么款式的步枪都有。
数年过去,俄罗斯民主联邦的军火都是依靠进口,除非他们是单独向一个国家订购军火,否则根本不可能让军队的武器形成单一的制式化。问题是,俄罗斯民主联邦在前期似乎什么国家都应该讨好,注定无法单独向某个国家下军火订单。结果是,俄罗斯民主联邦的一百六十万军队,几乎哪个国家的武器都有。
“是的,那么以1929年为期,到1929年与1930年的交替日,我们应该共同研究出一款适合双方使用的步枪?”高尔察克还真的是一个懂行的啊?他说:“研究可以在德国或是俄国这边。我们认为还是在德国合适,毕竟他们并没有限制贵方研究步枪,不是吗?”
说的是《凡尔赛和约》对德意志的枷锁,还真的就没有关于步枪上面的限制。
双方高级别的会谈很快就结束了,会由一些专项的负责人继续进行磋商,但是没有特别情况的话,接下来高层就只会是酒会、酒会、再酒会。
“真没有想到提出武器体系靠拢的会是俄罗斯民主联邦。”阿道夫。希特勒似乎是带着某种唏嘘:“知道会走到一起,就是没有想到会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