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尖锋少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王贵还很肯定

    “这绝对不可能,如果是那样我们一定会看到的。”胡静不相信王贵说的,她当时就坐在王贵是身边。

    “事实就是这样。”王贵很自信的说。

    这无疑是最好的解释了,信让人用枪给打没了,所以不存在了,所以也就找不到了。同时,这也是最糟糕的解释了,谁会相信呢?还不如直接说我们找不到了,爱咋咋地吧,硬挺了。

    几个人面面相视,又都把目光投向王贵,好像你把说信都整没了我们怎么找,无中找有吗?王贵没管其他人的相反,继续说。

    “现在信是不是没有了?不管是枪打没了也好,还是当时小李的根本就没有拿出信来,总之,信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就假设这封信是不存在的,不存在的东西当然没法找,就像让我们去找孙猴子他妈,我们总不能找一块大石头凑数吧。”

    照王贵的说法,大家都死了算了,根本就没法找。

    “哈哈,看看你们,恨不能再给我两枪是不是?大家想一想,和孙悟空他妈不同的是,信是存在的,因为它存在过,追本溯源,我们就去它存在的时候去找。”

    (本章完)

第200章 偷窥者() 
存在的时候?曾凡眼睛一亮,他明白王贵要干什么了,因为只有他有过这样的经历,但他是碰上的,不是有意要回到过去的时空,假如王贵能够确切的回到想去的时空里,那可就逆天了,那不是想去哪儿就能去哪了吗?这意味着什么?

    再说下去大家就更糊涂了,既然王贵说能找,就按他说的找吧。

    信的源头在延安,一九三七年的延安。

    一架运输机把他们送到了延安二十里铺机场,还有胡静父亲的那辆凯迪拉克越野车,看样王贵还是喜欢这辆车,住那儿时假假咕咕的不开,这次是借任务之名过车瘾了。

    他们都不同意李老一起来,毕竟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李老不同意,说他每天都跑步,还能跑马拉松呢,给他一杆枪都能打仗,非来不可。实际他是想亲自看怎么找到信。

    他们在机场没有停留,沿着双拥大道驱车前往延安市。走着走着,汽车有些摇晃和颠簸,往外一看,王贵怎么把车开到荒村野道上来了?荒野上的黄土路崎岖不平,偶尔有一棵胡杨孤零零的立着。

    山坡上有几只绵羊啃食这枯萎的干草,不时仰头发出不满的叫声。一个八九岁模样的放羊娃,穿着一件破旧的没过膝盖羊皮袄,拿着干树枝偶尔挥动两下,驱赶着羊群。

    再往前走,渐渐有了人家,破败的窑洞,横竖挡着几块板,有的挂着补丁摞补丁的门帘子。门旁立着锹镐等农具,墙上挂着成串的红辣椒和老玉米。窑洞没有院落,门前的空地上有三两棵枣树,上边还零星挂着几颗红枣。

    黄土道上人渐渐多了起来,不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臃肿的破棉袄,头上扎着羊肚子手巾。有的推着吱扭扭响的小车,有的扛着农具,有的赶着小毛驴,毛驴背上驮着货物。路上出现了背着步枪,戴着八角帽,穿着灰军装,打着绑腿的红军战士。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也不躲闪他们的汽车,也不看他们一眼,就好像他们是空气,根本不存在一样。

    他们之中除了曾凡都来过延安,李老和姜参谋长来过不止一次,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这样的景象。李老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时候才是这样的景象,这个景象只有他和刘虎看到过,别说现在的延安城,就是现在的陕北乡村也不会再有这样的景象了。

    远远的他们看见了宝塔山,又过了延河桥,终于到了延安古城,汽车从拱形的古旧的城门开了进去。

    除了王贵,每个人的心都蹦蹦的直跳,就连没有来过的曾凡都知道,这绝不是现在的延安城,黄土路,旧窑洞,墙上新鲜的的革命标语,行进中的红军队伍,驮着货物的骆驼队。

    赶脚的人头上戴着旧毡帽,肩上搭着褡裢。除了他们这辆汽车外,看不到一辆汽车,看不到一辆自行车,没有电线杆子。他们知道这不是在拍电影,因为不可能有一座古城这么大的布景和道具,他们进入了真实的古城,一九三七年的延安城。

    李老的震惊可能没有人能够体会到,他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多,对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八九十年代他都回来过,那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新建的楼房,宽敞的街道,已没有人住在窑洞里了,整洁的旧窑洞都是一个一个的纪念馆。只能在保存下来很小的地方还能依稀记得过去的影子。李老格外的激动,莫非还有另一个和延安城一模一样地方存在?他想问王贵,可又不知从哪问起。

    姜参谋长示意大家,不要说,不要问,一切都静待事情的发展。

    王贵对这里也很熟悉,没有任何的迟疑,左拐右拐把车开到一排有院落的窑洞的对面。这里肯定是很重要的地方,院门口有红军战士站岗,街道上过一会就有一队执勤的士兵走过。他们就在这里等着。

    看到这个院落,李老激动起来,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可是在他心里从来也没有忘记过这个地方,这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他生活过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那样的熟悉,就是现在也还记忆犹新。

    李老热泪盈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没想到还能看到当时的情景,自己莫非是在梦中吗?要不是姜参谋长拽着他,他就下车奔那个院落去了。

    在一个挂着地图的房间里有六个人,两位首长和四位年龄十八九岁的战士。首长正向他们布置任务,交给他们每人一封信,嘱咐他们一定要保护好信,万不得已的时候毁掉信也不能落到敌人手里。四个小战士眼里含着泪花,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首长,回到警卫班,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最先出发的是江苏籍的战士苏荣,他先到了西安,在这里坐火车去南京。王贵一行五人也跟随到了西安,换上了在剧团借来的三四十年代样式的老衣服。

    李老和姜参谋长穿的是绸缎的长衫,外罩小马褂,头戴呢子礼帽。楚月穿一套国军少校团长的军装,拎了一个精致的皮箱,王贵换了当时的西装,白衬衫打着黑领结,嘴上不知怎么这么快就长出了短胡须,头上戴的还是巴拿马草帽,嘴上叼着一个烟斗。

    胡静穿的是水蓝绣花的旗袍,红色的毛外套,挎一个淡粉的菱形格手包,大破浪的头发扎一条藕荷色的发带,曾凡则是一个洋学生的打扮,黑制服,黑皮鞋,戴一顶学生帽,上衣口袋别着派克钢笔。

    他们和苏荣住进了同一家客栈,这样便于跟踪苏荣。可是,住店是要钱的,他们要是拿出现在的人民币来还不让掌柜的给撵出来呀。这和曾凡在西部的那个小镇上买东西是一样的,手里没有那时候的钱,曾凡是用花岗岩的皮做成的皮裤换来的东西。

    现在怎么办?总不能把衣服押在客栈吧,再说,他们没有带多余的衣物,就是有掌柜的也不一定会同意的。王贵事先也没说,这时候上哪整钱去?总不能住霸王店吧?说没钱掌柜的还不把他们撵出来?

    王贵一点没着急,看样他心里有数,这是他的主意,他不能想不到吧。曾凡想的情况没有发生,掌柜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头,看到他们进来,慌忙从柜台里出来,拱手长揖笑脸相迎。

    “欢迎,欢迎,贵客盈门,小店蓬荜生辉。”掌柜的忙不迭的说。

    “好说好说,掌柜的,四间上房。”

    掌柜的怔了一下,上房?他这里哪有上房,他这个小店只有一般的商旅和贩夫走卒才住在这里,这么尊贵的客人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一家老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可是又不能把客人往出赶,他没这个胆量。这不是挣不挣钱的事了。

    “长官,小店简陋,如不嫌弃,让伙计打扫四间宽敞点房间,如果看着满意再住下可好?”

    掌柜的小心的说,他想看过房间后,这几个贵客多半不会住在这里的,自己的店不是一般的简陋。

    “不妨事,安排人收拾吧,我们就住这儿了。”

    王贵没想那么多,一副差不多就行的样子,有点太不挑剔了。

    掌柜的还没见过这么好说话的有钱人,他们实际上没什么钱,只是穿着华丽而已吗?还是有什么原因的,或者这个老者懂得看风水,所以才不嫌客店小旧要者在这里的。

    掌柜的开门做生意,见多识广,还真猜对了多了,他们何止是没什么钱,而是根本就没有钱。

    过了一会儿,房间收拾好了,所谓的宽敞就是房间稍微大一点,桌子都是后搬来的,被褥都换了一遍。掌柜的一点都不敢怠慢,这样的客人他可得罪不起。

    掌柜的只有笑脸相迎,根本就没提店钱两个字。

    (本章完)

第201章 惊人的相似() 
把李老,姜参谋长和楚月在客栈休息,王贵领着胡静和曾凡找了一家规模最大的典当行,把他在潘家园子淘的绿度母和三个爵杯典当了十五万法币,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淘这两样东西胡静是知道的,当时还以为王贵喜欢收藏,莫非他早就想到了这一步?胡静怕钱不够,要把平安扣和铜镜也当了,王贵没让。

    他们住的是小客栈,不供应饭菜。王贵对这里好像也很熟悉,领着他们去吃“德发长”的饺子,这里才符合他们的身份。

    胡静担心李老的身体,守在身边一宿也没睡好,这个客栈太简陋了,李老年龄大了,住在这里怎么能休息好?他恨不能让王贵把钱给苏荣一些,也让他住好一点的客栈。王贵还真听话,趁苏荣不在房间的时候,偷偷放他的包里五千法币。

    这可是一大笔钱,苏荣发现包里多出这么多钱,愣了好半天,到门口探出头来往外看,什么也没发现,回来接着发愣,百思不得其解。

    苏荣并没有换客栈,又住了一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