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无奈的看了下玉佩,刚要开始背前几人的恭维。不过娄侯却是打断孙策的话道:“这玉的故事你也知道,你说这两个玉哪个是先有的,哪个是后有的?”娄侯那一脸的表情像极了和王二那个日本头领,可见有些东西还真没有国界。
还没有意识到陷阱的孙策反问道:“我要回答上来有什么奖励吗?”
这一下可真是一点不给娄侯台阶下,娄侯有些愤怒于是冷冷的向孙策说道:“你若是真答对了,我这对玉就送给你了。”
局势一下子变得箭弩拔张,而周围的人也发挥了一个传统的中华美德――爱看热闹不嫌事大。当然也有人想劝娄侯别和孩子置气,不过在看到娄侯那怒气冲冲的表情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更可笑的是放弃之余还不忘用那句经典的“小孩子还是吃点亏好”来安慰自己。
孙策看了看玉佩,发现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随后又转身看向那一张张幸灾乐祸的脸,娄侯也在一旁眯着眼睛等着自己出丑。孙策胸有成竹的用手指向对玉道:“先有的玉旁旁边便是后有的,而后有玉旁边的则是前有的。”
孙策的话语先是让众人一惊随后整个房中都静了下来,众人一个个惊异的的看着孙策。然而娄侯也不是一般人物,孙策的精彩的回答让其从愤怒中醒了出来,随后娄侯双手捧着对玉献向孙策。
“侯爷非但不加罪于我,还如此厚爱,实乃无双国士,策感激不尽,还望侯爷能够原谅。”孙策向娄侯拜道,随后屋里纷纷称赞着什么,这既有对孙策机智谦虚的鼓励还有对侯爷心怀大度,守信的赞赏,吴郡赏宝大会就以这种特殊的形式结束了。
第4章 孙家祭祖 孙子秘本()
太祖幼时熟读孙子兵法,又从烈祖学武,初太祖不善骑射,而后太祖与马终日起居,,渐与马通。
――华夏春秋?武帝纪
吴郡赏宝大会后,孙策在整个吴郡都开始小有名气,每日来孙家拜访的人也从县城蔓延到郡城,然而今天的孙家却没有一个位来客。
今天是孙家祭祖的日子,孙家自承孙武之后,祭祖倒和别人家不同,至少在外人眼里还是比较神秘的。每年祭祖孙家都大门紧闭,而且这一关就是三五天,这孙坚既不去坟墓,也没有什么轰动的仪式。
不过这么多年街坊邻居也都渐渐习惯了,但每当孙家祭祖的时候,还是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虽然讨论不出什么实质性的结果,但也算得上每年富春热门话题之一了。
孙策站在庭院一旁,看着面前的孙坚在执行着一些古老的仪式。孙策已经不知道自己站多久了,肚子也早已饿的咕咕叫。索性孙策对于孙坚家祭很好奇,所以一直盯着孙坚的一举一动,倒是让饥饿感稍稍转移了一些。
落日渐渐落下,天空被刷了一层浓浓地墨。孙坚还在专心致志的祭祖,孙策依旧在那里站着,不过所站的地方和原来有些偏移。此时的孙策又困又饿,对于眼前重复的仪式也已经失去了兴趣。孙策在前些年祭祖的时候一直被关在房中,当时在房中的孙策一直在想象着院中祭祖的情景,而今在庭院中站了一天的孙策却是无比的想念那些在房中的时光。
在孙策的印象中,自己的家族是很神秘的,很多人都说自己家是兵圣孙武的后代,这一点孙策从前世的记忆中也多多少少的有所了解。然而孙坚多年来从未提起此事,所以到现在也无法准确的肯定这个说法。
今年是孙策第一次参与家祭,心里想着总能看出一点端倪,可惜的是从头到尾孙策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心里的疑惑没有被解答,孙策也就一直站在那里发呆。
当孙坚结束自己的仪式时,已经是夜里了。孙坚站起身来看向坐在一旁的不禁孙策摇了摇头将孙策招呼过来。孙策敏捷的站起来,迅速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向孙坚小步跑来。
“肚子饿了吧,今天差不多了,你母亲做了你爱吃的糕点。”孙坚摸着孙策的头道。孙策点了点头,如释重负的向房中跑去。
恶补了一顿的饭菜后,孙坚什么也没说就让孙策睡觉去了。就这样,第二天,第三天,孙策依旧看着孙坚家祭,偶尔也受到孙坚的指示去做些什么,不过并没有太多可说的。
终于在第五天,孙坚结束了家祭,此时的孙策已经无精打采,完全没有了先前的活力,当然一直之家祭的孙坚更是疲惫不堪。孙坚招手将孙策叫来,向后院走去,孙策也不知有什么事情便只有紧跟孙坚的脚步向前走。
后院都是一些树木和杂草,平时也多用来放置一些杂物,孙坚走了没多久便突然停了下来,随后蹲下身子开始清理地上的杂草和土。孙策疑惑的看着孙坚的举动,没过多长时间,在那杂草和土的下面显现出一块大石板的轮廓。接下来孙坚慢慢将石板移开,这石板遮盖的竟然是露出了一个大洞。孙策看着那深不见底的大洞更加疑惑了。
“跟着我,我们下去”。孙坚将孙策从沉思中打断。
孙坚领着孙策从洞中下去,孙策踩着阶梯小心翼翼的向下走着,孙坚一言不发只是拿着灯笼走在前面。地洞并不深,没几步就到底了,下面的空间也不怎么大,孙坚将周围的灯笼一个个点开,小小的地洞顿时亮了起来。
孙策揉了揉眼睛来适应这黑暗中的灯光,随后再向周围看去,这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长桌上满满的排位。孙策内心一惊,粗略的看去孙武赫然在列,看到这些,孙策多年来的一些困惑也就此解开。
“这个是“孙策吞吞吐吐的看着孙坚,显然还没从惊讶中走出来。孙坚没有回答孙策的问题,只是走到桌边拿了一把香点上,“跟我来拜祭祖先。”孙坚向孙策命令道,两个人就这样一起在牌位前跪拜。
跪拜之后,孙坚起身背对着孙策缓缓问道:“你一定有很多疑问吧。”
没等孙策回答,孙坚便扬头回忆道:“我们孙氏的起源并不是像一些书中描述的那样简单,在几百年前,祖先是孙膑的一位部下。祖先本姓昊,在战争中孙膑多次救祖先于危难中,而祖先则誓死追随。那时孙膑膝下子女或被人所害,或死走逃亡,所以孙膑去世时竟没有一个后人在身边。而祖先为报孙膑知遇之恩,便改姓为孙,将孙家视为祖宗。”
祖宗有言:“孙家之事不可向外张扬,孙昊不可通婚,昊姓有难必全力助之。当然还有很多祖训也应当铭记于心,现在你内心的疑惑都解开了吗?”孙坚看向一旁被惊呆的孙策。
孙策此时的确惊呆了,他想了很多天,或真或假。不过孙坚说的却是他从没想过的结果,甚至孙策还有些怀疑孙坚是不是编了一个故事。
“父亲,说的都是真的吗?”孙策试图想验证故事的真假。
孙坚严肃的看着孙策点头道:“这种事岂可儿戏,况且看这牌位,我又怎么欺骗你呢?我知道你内心一直疑惑着,所以今年家祭才将你叫上,并告知你这些。父亲这么小的时候听到这些也是很震惊。”
“其实无论昊姓还是孙姓,都不那么重要,我们一直偷偷将自己许为孙武,孙膑之后,或许就是希望借先人之名博得世人的一些关注吧。想来祖先当时也是因为想到这些,才定下这家训吧。”孙坚看向牌位停顿了一下,“可惜孙家历代祖先都这样迷迷糊糊的过来了,我想后人不只要记住孙家有孙武,孙膑,是兵家鼻祖,自己是兵圣之后,更要继承祖先遗风。”
孙策看着眼前高大威武的孙坚完全说不出话了,孙策真没想到孙坚能跳出封闭的思想,如此明智,而且还有此鸿鹄之志。孙策点点头又朝牌位看去,内心却还回放着孙坚的话语。
孙坚一席话不但将内心的疑惑解开了,还让把孙策激励起来。孙策此时恨不得自己有孙武一样的成就,好让孙氏子孙记住自己不仅仅是兵圣的子孙,还是孙策子孙。当然孙策并没有想到,上天给自己的要比现在想的多的多,不过也困难的多。
孙坚看着被自己几句话所激励的孙策笑了笑,并从祠堂中拿出一个包递给孙策道:“这个包里有祖先传下来的兵法和家训,这里面的兵法就是孙武祖先最初的原稿,后世的孙膑祖先也注释了很多。
“为父小时看了很久却也没发现里面的精髓,孙家历代也只有孙膑祖先看懂书中所蕴含的深意,所以他也能百战百胜,并写下孙膑兵法。无论怎样,你自己要好好的读,有什么不懂的再来问我,至于家训,则更应该烂熟于心,这一些日子你就好好的研读这些吧。”孙坚意味深长的嘱咐道。
孙策接过包听着孙坚的话表面上轻轻的点着头,内心却是惊涛骇浪,孙武亲笔写的,还是专门留给后代的,这难不成就是孙子秘本。若真是这样,肯定有一些更精辟的东西。孙子兵法这个巨著,在前世孙策就看过很多遍,至今孙策还记得欧阳修对此书的赞扬“武之书本于兵,兵之术非一,而以不穷为奇,宜其说者之多也。”
没想到如今能得到孙武亲自书写的孙子兵法,这家传的孙子兵法定是不凡。想到这,孙策恨不得现在就回到房中读上几天几夜,然后自己立马就能变成像孙武一样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名将。
接下的几天里,孙策把自己关在房中并谢绝见一切来拜访的人,为的就是专心致志的去读孙坚给的孙子秘本。孙策打开包后才发现这家传的秘本是写在一块块的牛皮上的,孙策大致数了一下,共有一百多块,而且牛皮上的字体也不是当前所用的小隶,而是一种孙策并不认识的字体。
索幸孙策发现包内还有一本注释的竹简,可以让孙策可以翻译出这字体,不过如此一来工程更为浩大了。
一个月过去了,孙策大致已能看懂这些文字,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孙策将牛皮纸上所有的内容看了一遍。可是当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