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唐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作为天下最纠缠不清的地方,一天若不被封驳几十个奏折,那就不叫朝廷了,所以有时会因为一件事情争吵很久,相互利益交换,让所有人满意后才算罢手。

    门下省权利太大了,无论什么奏折,都可以直接封驳,给几个xx,被封驳的奏章大多还都是尚书省的奏折,谁让尚书省是具体管理事情的部门呢,而尚书省与门下省中间又隔了一层,而且皇帝也觉得这么整日吵来吵去也烦的慌,于是就有了政事堂,如同明朝时期的内阁,简单来说就是几个大佬专门争吵、交换利益的地方。

    三省中,门下省与中书省、尚书省是天然敌对的一方,随着时间的推移,门下省逐渐应付不了中书省和尚书省,逐渐被架空,于是宰相多出自中书省和尚书省两省主官。

    中书省最高长官就是中书令,尚书省最高长官则是尚书令,但是问题出来了,尚书令是管理六部的最高长官,也就是说管理天下所有具体事务,权利之大难以想象,几乎就是天子一般的官职,终其大唐,也只有一人曾担任过,也就是当年秦王李世民!

    这里俺就要多说一句了,也难怪李世民会杀兄囚父,权利太大了,不但是尚书令,手里还掌控着天策府玄甲军,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兵有兵,他不反谁反,而且一反一个准!

    当然了,这是题外话。

    尚书令终其大唐一世,也只有李世民一人担当,所以尚书省实际大权是掌握在左右仆射手里,所以左右仆射就成了宰相的人选,还有就是六部尚书也是有资格担任的,但是这些六部尚书在职能上如何比得过三省最高长官?

    于是乎就有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是“职低位高”或“职低权重”的表现。

    当然了,这只是一般程序,还有些异类,比如什么翰林学士,侍郎啥的去担任宰相,但不管如何,都需要加个“同中书平章事”头衔。

    门下省倒了霉,被中书省和尚书省几乎架空完了,但是作为另一个皇帝身边的最近机构内侍省却逐渐代替了中书省,成为内中外权利平衡的替代品,甚至内侍省可以与中书省和尚书省直接对抗的权利部门。

    大唐和大明在这一点上几乎就是一样的,都是以内侍宦官来平衡外朝文武,只不过大唐宦官更牛一些,不但执掌了巨大权利,更夺取了兵马权利,这才造成大唐宦官能够废掉皇帝,甚至弄死皇帝的胆子,在这一点要远比大明更甚。

    杨复恭的神策军左右中尉已经被拿了下来,借助了李思钰的实力再一次爬了起来,但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就是“人走茶凉”。

    杨复恭的退避,不但让神策军原亲近他的都头纷纷重新找了东家,就是宫中亲信也是树倒弥孙散,若要在朝廷上占据一定的话语权,就要有一些同盟者,这也是为何会把周敬荣这个跟随使者之人介绍给李思钰的原因。

    李思钰显然是明了了杨复恭的意图,对待周敬荣也真如叔伯一般,甚是恭谨,这让周敬荣甚是满意,现在宦官处境也不是很好,内侍省内侍监、少监、内侍就有八人,再加上后面的六个内常侍时时威胁着他们的地位,竞争极为激烈,若非如此,杨复恭也不会被赶下了神策军左右中尉的位置。

    当然了,这也与杨复恭自己为人的缘故,但是,宦官间的激烈内斗是不争的事实!

    大唐宦官在门下省势弱后,皇帝不得不借助宦官来平衡朝堂文武官吏的权利,后来经历了安史之乱,黄巢之乱,以及节度使们的欺压,皇帝又无法信任文臣武将,最后禁军的兵权落入宦官手里,南军十六卫在屡次叛乱后早已损失殆尽,北军禁军逐渐落入宦官手里,成为了长安的主宰,而枢密院则是在这种情况下立起来的。

    枢密院,就是掌控中枢秘密的地方,本就有军事的意味,而这枢密院就是宦官掌握军权的地方,但是枢密院主文的枢密使却没有主兵的中尉权利大,说起来,终究还是乱世兵为王。

    周敬荣除了执掌掖廷局,另一个身份就是枢密院副使!是左枢密使宋道弼之下第一人!

第480章 春闱之争() 
南衙十六卫包括左后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十六卫中除了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外属于专职戍守长安城外,其余十二卫不但有辅助守城职责,还有对外作战的职能,有节制天下兵马的职责,与后世的嫡系中央军差不多。

    这些南衙十六卫本归属政事堂门下,是宰相治理天下的根基,可是随着安禄山、黄巢以及外军的动乱,十六卫早已成了过眼云烟,政事堂也逐渐失去了话语权。

    北衙十卫是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威军。因门下省的权利被架空,已经无法与中书省、尚书省对抗,权利已经失衡,宦官于是就充当起了这个平衡者,权利逐渐增强,与南衙一样,北衙诸位同样遭受屡次大战,也早已破坏殆尽。

    这里面最特殊的就是左右神策军,本来神策军只是边军,按理说应是南衙所属,可后来宦官多次重建神策军,神策军也就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禁军也就成了神策军的专属。

    李思钰带着阿蛮和太子李裕与周敬荣、杨复恭聊着神策军的过往,阿蛮总是有意无意排挤着一旁的太子李裕,她的小动作自然看在李思钰眼里,只是心下好笑,却不去阻止。

    而一旁的独孤损脸色则很是阴沉,周敬荣越是高谈阔论,独孤损脸色愈是阴沉,低声道:“一群乱臣贼子罢了”

    李思钰耳力很好,听到了独孤损的不满话语,却不去理会,对这个独孤家之人,李思钰不想去搭理。

    李思钰笑道:“内侍大人所言非虚,神策军对大唐是有功的。”

    李思钰随意说了句官面话,神策军方面,他一时间并不想去碰触,之前未与晋军、宣武军交手前或许会主动解决神策军,现在情况要复杂许多,需要细细思考一番后才可。

    周敬荣显然对李思钰也很满意,仅此由他跟随前来,就是要探探他的态度,神策军现今是个什么样子,周敬荣比谁都清楚,想要与李思钰争锋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唯一让李思钰忌惮的,可能就是神策军后面还有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

    “贤侄啊,陛下也是知道贤侄忠勇恭谨的,之前就欲把遂宁公主下嫁与贤侄,可惜,河中危急,此事一再耽搁,不过好事多磨嘛。”

    李思钰看向一脸笑意的周敬荣,心下念头极速转动,开口笑道:“侄儿迎娶公主,说起来还是侄儿占了老大的便宜,但侄儿已有妻妾”

    “呵呵无碍无碍,常人自与贤侄不同,立平妻即可。”

    李思钰心下早有定论,知道也只能如此,若是周敬荣让崔秀秀为妾,那是李思钰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答应的,显然皇帝李晔也知道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双方也只能各退一步,立一平妻。

    见此事已经成定论,周敬荣大喜,正要开口,独孤损却插嘴说道:“公主出嫁当于长安内,当由陛下主持!”

    杨复恭皱眉道:“公主于长安前来,所带衣物玉器,已然是陛下允下了公主于潼关完婚,为何还要前往长安?”

    周敬荣看了一眼独孤损,心下冷哼不断,嘴里却笑道:“那些只能算是公主日常所需之物,如何能算得上陪嫁之礼?”

    “中尉大人,行乾贤侄屡立战功,一个小小四品将军自然是不能入耳的,中尉大人觉得呢?”

    杨复恭默默点了点头,也未发觉哪里不妥,看向皱着眉头的李思钰。

    李思钰皱眉道:“早晚都是要前往一趟长安的,只是当下却有些不妥,冬雪融化,春耕就要开始了,而且科考选拔各州县官吏也要尽快解决”

    周敬荣摇头笑道:“春耕还需些日子,大婚不过就几日而已,耽搁不了农人耕种的。”

    “不过贤侄,选拔各州县官吏可否推延些日子,与春闱一同进行?”

    “嗯?”

    李思钰一愣,随即皱眉道:“春闱?内侍大人,不是小子不愿与春闱一同进行,只是侄儿所出题目与朝廷略有不同,很难登大雅之堂,若是于春闱之上可能史书上会有损陛下名威。”

    “呵呵无碍无碍,多久未科考了,纵是有些瑕疵也是好的。”

    李思钰默默思索,最后点头道:“那就依内侍之言,不过最好能在春耕之前进行,尽可能新任官吏能够帮助农人耕种。”

    “还有,此次主持春闱之人当由小侄为主,河中节度使裴大人和河右节度使夔王世子为副、同州刺史独孤大人为副。”

    “这”

    “不行!”

    周敬荣犹豫了,独孤损却猛然站起,大声反对。

    “春闱从来都是由礼部主持的,由一将军主持成何体统?”

    独孤损这就算是指着李思钰鼻子骂了,这让他很是不喜,还未等他开口,独孤求败冷哼一声,起身道:“春闱是礼部主持不假,可此次科考选拔同、华以及河中、陕虢、河右、东都京畿各州官吏本就不在春闱之内,现今陛下欲纳入春闱之中,自然是由我等刺史、节度使来主持。”

    独孤损大怒,独孤求败话语已经很明明白白告诉他人,这些官吏是给他们准备的,不是给朝廷准备的,朝中各家族没资格插手其中。

    “你你大逆不道!”独孤损指着独孤求败鼻子大骂。

    “哼!”

    独孤求败大袖一甩,理也不理会这个独孤家的叛逆。

    场面一时冷了下来,看着一脸羞怒的独孤损,又看向犹豫不决的周敬荣,正色道:“独孤刺史话语虽急了些,可也不算错了。选拔出来的官吏是要管理地方的,是要领命听令的,若是独孤刺史他们对此不满,倒霉的也只是百姓。”

    杨复恭点头道:“确如我儿所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