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事管理总局和红军的关系已经非常恶劣,我并不想和一个元帅起冲突,但经过这次的爆炸事件后,我发誓以后绝对不会出现类似情况。不管对方是谁,我都要坚持相关的规定……”

    到时候再说的想法不能说给赫鲁晓夫听,但谢洛夫干净利落的承认错误让赫鲁晓夫不在指责他,指责一个比自己小了三十多岁的年轻干部,赫鲁晓夫也没有多大的成就感。

    “这是全国的农业报告,第二总局和第五总局的调查核实结果,这是梁赞州今年的发展规划,以及我本人对肉类供应的解决办法。”谢洛夫从公文包里面不断的各种文件掏出来,暂时解决了勃列日涅夫他们几个人的尴尬,令赫鲁晓夫暂时没有搭理他们的时间。

    苏联的粮食问题一直都是短板,这点赫鲁晓夫本人比谁都明白,不然也不会首先动手对农业问题开刀了,闹出玉米运动的笑话。至少人家明白问题敢于解决,不像勃列日涅夫就知道用石油换粮食,想到这谢洛夫偷偷的瞄了一眼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没让他们离开,几个人就一直在这里等候着命令。

    “这群混蛋!”赫鲁晓夫狠狠地把谢洛夫上交的文件摔在桌子上,谢洛夫本人只去了梁赞和哈萨克两个地方没错,可克格勃又不是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工作。第二总局和第五总局同时在全国清查农业问题,到了现在赫鲁晓夫怎么会不知道苏联的玉米运动已经失败了。开垦荒地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扩种玉米主要是为了解决畜牧业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苏联家庭的饭桌上才会主食丰盛,副食充足。然而缺乏更为全面普遍的调查就产生的轻易产生的决策,最后使得苏联人民的口粮都收到了威胁,这不能不说是为政府失灵,决策复杂性做了一个生动的诠释。

    不过就谢洛夫来看,除了上面的一点还有一点令赫鲁晓夫震怒,那就是作为第一书记的他竟然对下面的整个事情的进展不了解,而很多州委书记对只顾着迎合自己,却不把真实的情况报告给自己,到头来还是克格勃第一副主席亲自下去查清楚问题。

    这点谢洛夫必须说一句,他到了梁赞的时候只是一个排名靠后的副主席。赫鲁晓夫愤愤不平的咒骂了半天,诸如撤职、审判这种词汇不断从嘴里面冒出来。只有谢洛夫相当不自觉的站在一边全当没听见,反正又不是骂自己。

    “各地州委书记的觉悟呢?他们欺骗了我,这些混蛋。我要把他们都送到监狱里面去,换成斯大林时代他们统统都会被枪毙!”赫鲁晓夫起伏的胸口表明了自己的心情是到底多激烈,一个超级大国的最高领导人,却被下面的干部蒙骗。这已经超过了赫鲁晓夫自己的承受能力,“尤里,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欺骗中央这方面么?”一直以警察头子兼情报头子面目出现的谢洛夫想都不想就直接说道,“司法方面的体系在加盟国和州一级的权利显然有些不协调,地方在司法体系的权力过大,让中央无法得知地方干部的具体动静,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全国各地的国营农场和工厂的机构中应该有属于中央的监察力量,我在阿塞拜疆的时候,直属上司就是负责安全工作的第二书记谢米恰斯内,在区委级别的企业当中设立第二书记直接对中央负责,随时随地把当地发生的事情向我们克格勃报告,保证我们对全国企业的监视,杜绝地方蒙蔽中央的可能性。”

    “好,就这么办!在全国区委级别的工厂和农场设立专门对克格勃负责的第二书记,保证中央时时刻刻都对地方的动静了解!”赫鲁晓夫想都不想的答应道。

    这让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两人脸色大变,这相当于全国的企业都在克格勃的监控范围之内,但面对盛怒的赫鲁晓夫两个人都没有出言阻止。谢洛夫看到了两人的表现,有些奇怪,这不是苏联本身就有的东西么?怎么像是看见洪水猛兽一样?

    谢洛夫忘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现在是一九六零年,苏联全国企业都有安全干部对克格勃负责的年代,是安德罗波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之后的事情,上台之后的安德罗波夫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掌控力度,才扩大了克格勃的对地方企业的监视,哪怕就是贝利亚时期的内务部,也没有对全国的国营企业有这种监控力度。谢洛夫出现了一个错觉,就是认为赫鲁晓夫时代因为玉米运动欺上瞒下才采取这种让克格勃监视企业的决定,实际上不是这样。

    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两人对视了一眼,觉得还是等赫鲁晓夫冷静下来之后,找个机会劝劝赫鲁晓夫,让第一书记把这个影响巨大的命令收回来。

    “我回去之后马上把克格勃改组,确保以后不会再有地方干部出现这种欺骗中央的事情发生。”相当无知的谢洛夫一口答应下来,准备回去之后马上开会进行改组。。请访问

第二百一十章 粮食会有的() 
“其实最让我担心的还是我们苏联的粮食问题,今年西伯利亚六成的土地颗粒无收,粮食供应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政策对农业问题进行调整,但是这需要时间!”赫鲁晓夫用一种沉重的目光看着勃列日涅夫和谢洛夫,另外两个人和这方面没有关系。

    由于谢洛夫把历史上的玉米问题提早清查了,没有让粮食问题继续恶化到两年之后,报告上面写的非常明白,西伯利亚气候寒冷日照不够,就算是种植玉米也什么都不会收获。赫鲁晓夫虽然一直倡导为意志论,可也拿苏联的天气没有办法。

    今年西伯利亚几百万公顷的土地上面都不会收获,只会结上光秃秃的棒子。至于处理多少干部不管他的事情,这件事情要赫鲁晓夫自己背锅。如果抛开玉米的问题,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其实应该是让粮食产量略有增加的,但加上玉米运动就完蛋了,玉米种植面积已经占据了苏联耕地的六分之一,这方面的巨大损失让其他方向的亮点想显现都显现不出来。

    “没什么,如果情况不恶化下去的话,我有办法解决粮食的问题。”谢洛夫轻飘飘的说道,这句话瞬间吸引到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注意力,尤其是勃列日涅夫,要是换成别人勃列日涅夫已经准备提前准备好明年枪毙的名额了,但因为刚刚从解决肉类问题上感觉到了谢洛夫的逆向思维,他可以看在刚刚在哈萨克谢洛夫还算比较努力的面子上,晚点在开始准备棺材。

    摆在第一书记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苏联的农业问题,具体一点就是粮食,农业问题一直都是苏联的短板,当然俄罗斯帝国时期农业也不强,现在比起那个时候,苏联少了波兰平原,人口却多了两千万。而且还面临着劳动力不足,二战之后生出来的男人还没有成年,苏联的人口不足以同时抓紧工业的同时,还把农业搞得很好。有的国营农场竟然会出现农用机械没人使用的情况。

    没管勃列日涅夫怎么想。赫鲁晓夫作为第一书记最为挂念就是农业问题,马上说道,“尤里,你要知道我们的农业问题很严重,我们的粮食缺口很大。你真的有办法么?”

    “在我国推广玉米运动的同时,我因为和苏丹军政府阿布德将军的私人关系,所以同时在苏丹全国同步开展了玉米运动,根据苏卡切夫院士的报告,苏丹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是四百八十万公顷,因为苏丹的地理条件和良好的气温,今年的玉米获得了大丰收,两个月前我已经申请对苏丹北部的干旱地带作为苏丹仓库进行援助,所有粮食沿尼罗河而下都在北部的沙漠地区储存,距离我们的阿斯旺军事基地不到一百公里。”谢洛夫把整个事情的前后详详细细的说明。还没忘记说自己是在赫鲁晓夫的影响之下,坚持着第一书记的命令对苏丹进行了援助,才会取得苏丹粮食大丰收的结果。苏联确实不是农业强国,但也要和谁相比,至少比苏丹那群刀耕火种的土人要强,何况谢洛夫不断派人鼓动苏丹的军人,几乎让他们用刺刀逼着农民照看土地,终于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苏丹的玉米丰收可以用谢洛夫想拍马屁来解释,也是最为合适的解释。算是歪打正着,苏丹的气候十分适合玉米生长。而且今年的天气不错算是风调雨顺,正好让谢洛夫瞎猫碰到死耗子成功了。这比谢洛夫自吹高瞻远瞩争夺功劳更加容易让人相信,而且也容易令人接受。

    “有没有报告?”赫鲁晓夫是高兴的,对于现在苏联的情况来说。苏丹玉米丰收的消息无异于给苏联的农业问题打了一针强心剂,至少证明赫鲁晓夫的玉米运动不是完全失败。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当然这个肯定的地方没有在苏联国内。

    “有,关于苏丹的报告不是很详细,但也差不多相当于我们苏联五百万公顷的玉米产量,苏丹方面的优势是气候。当然我相信如果换做我们苏联人拥有同样的土地和气候会做得更好!”谢洛夫又恢复到了情报头子的本色,开始为赫鲁晓夫分析什么苏丹会丰收这个问题。从苏丹的一年的降水量,到了日照,到雨季分布以及国家的地形。

    一份又一份的报告从谢洛夫带着的黑色公文包当中拿出来,勃列日涅夫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赫鲁晓夫这么有耐心的听从一个干部做汇报,从来都没有。仔细想想也很简单,成绩至上。当赫鲁晓夫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甚至动用外汇来买粮食的时候,谢洛夫出现告诉他其实可以不用这么干,我们有粮食。关于苏丹的各种情报分析,这一点都不让勃列日涅夫意外,毕竟面前的人就是克格勃的第一副主席,年龄虽然不大,经历绝对可以够得上老牌情报头子。

    谢洛夫从水纹到天气、一份接一份的分析文件摆在赫鲁晓夫的办公桌上,没有直接说明为什么苏联会失败,而苏丹会胜利,但这些报告赫鲁晓夫自己看就能明白一切。知道为什么苏联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