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邦德国去年和土耳其签订了劳务协议,准备着手引进土耳其移民降低劳动成本,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真的很短视,我已经能想到三十年之后的联邦德国是什么样子了。对了,这叫多元化社会!”谢洛夫毫不犹豫的对联邦德国的政策进行抨击,对于欧洲国家纷纷开启多元化政策,谢洛夫是举双手赞成的,这可是你们自己给了克格勃发挥的机会,为此克格勃对外情报总局特别招募了一批伏尔加德意志人,在土耳其复地进行对劳务协议进行宣传,现在整个土耳其都知道,德国准备开放移民发展经济了。

    “他们太短视了,他们怎么能这么干?这么多从民主德国逃到他们手中的人,已经是不小的劳动力量了,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外国人身上。”马库斯沃尔夫苦涩的摇摇头问道,“有你们克格勃的活动,相信去联邦德国的土耳其人一定很多吧!”

    “那不是因为我们修建了柏林墙,已经没有人从柏林逃亡到联邦德国了么?这条路已经堵死了,联邦德国还想从民主德国抽血是不可能的,为了弥补自己的劳动力不足,他们就选择了这个长远来看后遗症明显的办法。至于你问有多少人?”谢洛夫貌似无意的估计道,“大概人数在一百万左右,如果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继续,这个人数还要再往上加……

    现在谢洛夫才刚刚明白了柏林墙的意义所在,和这个劳务协议综合在一起看,就明白了到底柏林墙的作用是什么,历史上柏林墙的修建和德国土耳其劳务协议的签订时间是一年,就说明柏林墙修建之后,联邦德国被迫停止了自己臭不要脸的吸血,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必须要另一批人做那种底层的工作,才签订了劳务协议。

    这是好事啊,为了帮助欧洲人建立属于自己的多元化社会,身为先进国家的良心机关,克格勃在这方面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谢洛夫不但要指导自己的部门干还要拉着斯塔西一起干,他不怕德国人引进外国劳工,就怕德国引进的少。

    “时间站在我们一边,百万级别的人口引进,还不知道有没有后续,到时候我们就看看对面的多元化社会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子,五十年后可能说不定整个欧洲都会欢迎苏联红军解放他们!哈哈……”谢洛夫拍着自己同行肩膀放肆的笑道。

    只要苏联不解体,社会主义阵营不崩塌,西欧那几个国家就无法从东欧吸血,苏联的悲哀在于,明明已经把对手耗到了最后一口气,却用尽了所有的力量不能上去补一刀。。h:。4。44。19请访问

第二百九十七章 间谍之桥() 
那些老欧洲觉得自己可以把和平教徒同化掉,真不知道是太过自信还是过于白痴。‘在这之前谢洛夫一定要尽力的活着,他一定要看到欧洲内战的一天。

    “我就不相信,你们国家的所有人都能忍住自己的国家被别人一点点的占领?”回到招待所的谢洛夫,狠狠地灌了一口伏特加。为了后世东欧那些眼看着自己国家产业被侵吞的工人们、为了眼睁睁看着自己国家姑娘去西欧卖肉的男人们,为了奋斗一辈子血本无归的老人们,为了,为了所有人、为了理想。谢洛夫有太多必须坚持下去的理由,苏联不会解体、罗马尼亚内战不会生、南斯拉夫还可以相亲相爱、保加利亚的人口不会负增长。

    世界在变化,在朝着有利于苏联的变化,谢洛夫在灯光下奋笔疾书,写着对于德国和土耳其签订劳务协议的安全评估,“当今世界的最大矛盾是两个阵营的矛盾,德国和土耳其的劳务协议从安全方面考量,是一个巨大的定时炸弹。包括德国在内西欧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在移民的问题上出现了短视。在经过高加索和中亚的动荡不安之后,作为一个安全干部我欣喜地看到了我们的敌人正在追寻我们一直在严防死守的问题。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我们联盟的优势在于无神论对宗教一视同仁的打击,这种严格的态度让我们的联盟不会出现多元化的土壤,再者我们克格勃的严防死守虽说不能保证对这种思潮的全面压制,但绝对能控制住这方面的思想,相反西欧国家为了短期经济展,一定会在这个问题上对本国人进行欺骗……”

    “这种潜移默化的政治欺骗,可以用政治正确进行归纳,推行多元化的社会是必然要失败的,当那些国家中已经有了为数不少的和平教人口,整个社会就会转入到动荡不安当中,那些资本家只会粉饰太平。根本不敢承认这种情况是因为他们的决策所导致。‘”谢洛夫最后在报告的后面写道,“以四十到五十年后的欧洲,本土的欧洲人人口比例会下降,到时候政治正确的宣传不会在起作用。移民和本国人民的矛盾会非常尖锐,两种宗教两个民族的关系就算没有爆明面上的冲突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只需要一个微小的火星就能点燃这个已经酝酿中的火药桶,一旦出现人道主义灾难,就是我们进军欧洲的最好机会。与其让自己的国家沦入移民的手中,我更加倾向于右翼势力复活,那时候就是我们给予欧洲最后一击的时刻……”

    “那个时候就是我们趁机消灭所有敌人的时候了,不论是移民还是右翼势力,亦或是第二国际的叛徒们,他们都无法阻止正义的审判。”谢洛夫的这封电报晚上出现在大克里姆林宫当中,赫鲁晓夫和科兹洛夫对于这封电报的评价是,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理想化的色彩比较浓厚,但还是认可了克格勃从移民上面做文章的建议。

    “我们的契卡战士。在交换特工的时候都不忘了写报告。”赫鲁晓夫拿着谢洛夫的报告哈哈大笑道,“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那我们就看看德国人到底怎么建设多元化社会吧!”

    “赫鲁晓夫同志、科兹洛夫同志,我们还是应该给予克格勃一定的支持。”勃列日涅夫安耐住心潮的起伏,不知道他为什么有这种感觉。谢洛夫电报上的话会迟早实现,甚至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丝隐忧,觉得苏联应该在这方面有所防范。

    勃列日涅夫从思想上、从能力上都称不上是出类拔萃,这点就算是经过后世的神化也没用,就算是勃列日涅夫成了苏联总书记,人们也认为苏联的经济展是柯西金的功劳。能力和威望上谢列平也比他要强,但最终勃列日涅夫就是毫无争议的胜利者。

    勃列日涅夫能做一些基本的事情,大多数人能看到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勃列日涅夫就会去做。‘今天谢洛夫的这封电报勾起了勃列日涅夫对苏联民族问题的隐忧。历史上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曾经着重批评过赫鲁晓夫的理想化,民族问题更是勃列日涅夫批评的重点。并且马上重新实行了斯大林时期的大俄罗斯主义。

    如果谢洛夫知道勃列日涅夫心中深切同意自己的看法,一定会在心中惋惜,“你要不推行干部终身制、又不是谢列平的敌人多好。我很愿意帮助你把苏联弄好!”

    谢洛夫的勃列日涅夫恐惧症一直都非常严重,这个看起来和善的最高苏维埃主席战绩彪炳。灰衣主教苏斯洛夫无法钳制住他、强势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不是他的对手、同样资历的波德戈尔内也打压、掌控苏联强力机关的谢列平率领着声势浩大的共青团也没有压住他。后世苏联的总书记安德罗波夫更是一直装死,身边的三个第一副主席都是第聂伯罗黑帮的人,被钳制的毫无还手之力。

    “也许我们未来真的有机会战胜美国?”勃列日涅夫心中未尝没有做世界第一大国领导人的愿望,但他知道这种可能很低,苏联在欧洲遭到了强大的阻力。但只要有一丝希望勃列日涅夫心中也希望自己是伟大的领导人。

    最终勃列日涅夫的眼中的光彩还是暗淡下来,面前的赫鲁晓夫还可以依靠年龄的优势等待下去,可科兹洛夫的年龄比自己还要小,他几乎没有办法战胜这个接班人。

    “后天是我们和美国人交换的日子,将军,相关准备我们都已经安排好了,地点就在我们和美国占领区的一座大桥上!”伊塞莫特妮进来报告道。

    “我们早就应该把阿贝尔上校接回来了,是国家和我们克格勃欠他的,已经快五年了,我们不过是为了五年前的错误做出弥补!”谢洛夫正在写文件的动作忽然停了下来道,“我们克格勃的特工一点在外暴漏一定要想办法营救,不然怎么对得起在外冒着生命危险为祖国服务的同志们?把那个飞行员看好,不要出什么差错!”

    “知道了,那个家伙听说自己要自由了,也是相当高兴呢?”伊塞莫特妮笑眯眯的说道。

    “高兴的应该是我们,我们以后会有很多机会把其他同志也救回来!”谢洛夫挥挥手让伊塞莫特妮下去,这只是一个开端,阿贝尔上校的身份既然已经暴漏,以后肯定不能在派到国外去了,但这将是克格勃一个宣传的极好机会,甚至可以拍成一个电影对克格勃的形象进行宣传,有阿贝尔上校的存在会让克格勃展更加容易,塑造出来这么一个英雄也会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进入克格勃工作。

    二月十日凌晨,西柏林监狱中阿贝尔的辩护律师丹诺万又来了。他告诉阿贝尔,他在柏林已经好几天了,一直在同苏联大使馆代表进行会谈,现已商定一小时以后进行间谍交换。

    交换将在波茨坦附近苏占区和美占区会合处进行。跟阿贝尔一起从美国来的那位联邦调查局官员再次提出一个问题:“上校,难道你不担心他们会把你送到西伯利亚去”阿贝尔笑着说:“为什么我问心无愧。我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那位美国官员说:“你再考虑考虑,现在还不晚!”看来美国人还不死心,还在争取阿贝尔的合作。前面看见一座很大的铁桥。汽车在离停车站不远处停下。桥头有一块很大的牌子,上面用英文、德文和俄文写着:“你现在进入美占区”。

    站在苏占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