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谢洛夫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准备把这些工程直接放在城市中心的。至于会不会出现事故,到不再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这又不是苏联本土,为了完成计划,必要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连卡斯特罗兄弟都敢和美国人对抗,那作为一个外国人的谢洛夫有什么害怕的?

    进入七月份之后,苏联和古巴的联系似乎正在慢慢升高,从六月到七月的一个月时间中,苏联已经把将近一半的人员送到了古巴,为了小心防止走漏消息,从七月份开始将是每三天启程一只船队,直到所有准备完成。

    “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只要美国人没有拍到我们的核导弹确切照片,那他们就不能对我们和古巴的紧密联系指责,怀疑没什么,这是一个讲证据的年代,我们是苏联,不是某个不知名的小国,美国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敢栽赃我们。”克里姆林宫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上,谢米恰斯内做出了这种论述报告。

    “只要我们在美国人没有反应之前部署完成,就具备了和美国人同归于尽的能力,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谈条件了,很多事情都可以谈,还是那句话,绝不能让美国人找到证据!”谢洛夫很期待的说道,“美国人从不能证明自己国家安全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失去了心里的屏障,其实这比任何别的效果都更加重要,杨基佬终于发现,美国的地理位置不会在成为保护自己的决定性因素,这种心理波动可以让以后苏联很多行动都比较容易……”

    两人的论述表达了隐蔽的重要性,目前为止苏联的隐蔽工作进行的非常成功,这方面克格勃的驻外特工严密的对违反纪律的士兵进行监视,而且人员和导弹分离的运输方式,也有一定的作用,总体而言如果以这个频率慢慢的进行准备,虽说耗费的时间长了一点,但确实是最安全的办法,只要保证成功率,时间长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在今天,赫鲁晓夫终于决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准备组建古巴集群,任命伊萨?亚历山德罗维奇?普利耶夫大将,为古巴集群司令,统领所有古巴苏联驻军。这个年代苏联最不缺发的就是一个各方面都能服众的军人,普利耶夫大将参加布达佩斯战役和布拉格战役。德国投降后,转调外贝加尔方面军,在远东战役中,又因指挥苏蒙骑兵机械化集群有功,使所部成为在艰苦的山地荒漠地条件下实施运动作战的范例,再次荣获“金星”奖章。因在对德**队及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作战,显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其率领的部队在整个卫国战争中,受到最高统帅二十次通令嘉奖。

    普利耶夫大将在全体中央主席团成员的见证下接受命令,出任古巴集群司令,保证自己将马上出发前往古巴。不过古巴集群是秘密组建,目前还不适合公布。

    “按照历史上的时间,如果不变的话应该还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谢洛夫闭着眼睛想了一下,觉得三个月的时间足够苏联进行准备了,毕竟他已经把很多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国家需要的仅仅是调兵和运输,建立导弹基地已经没这么大的工程量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 今年很热闹() 
苏联对古巴有军援,大家都知道,美国是没想到苏联敢把核弹运进古巴,除了美国人,连苏联驻联合国代表佐林,驻美大使多勃雷宁也一无所知。这么重要的驻外代表之所以被瞒着,原因是,极度机密,无法电话,电报告知,二,大使不知情,美国要是质疑,大使争论时不心虚。

    这次赫鲁晓夫是真的准备玩一场大的了,在未来的两个月内,根据国防部和克格勃联合制定的计划,近百搜巨轮将从全世界不同的港口起运,把苏联已经准备好的武器和人员运抵古巴,从苏联本土已经到达的人员只是开胃菜,平均每艘货轮往返三次,经过这种精确的计算,可以将七万苏联士兵和一百颗中程弹道导弹运抵古巴。

    克格勃还准备了六艘万吨渔船作为载体,停留在大西洋上伪装成远洋渔船队待命,上面其实没什么武器,只有五颗大伊万的外壳,和一颗理论印证中的十亿吨级别的概念核弹外壳。这一个编队的远洋渔船队的使命,就是让美国人故意发现的。整个远洋渔船队将在美国知晓苏联运抵古巴导弹之后从苏联本土出发。

    克格勃方面,谢米恰斯内作为主席主要盯着古巴方面的事情,而谢洛夫则把目光放在中印边境,于是此时的卢比杨卡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一把手和二把手都有自己忙碌的事情,结果平时不怎么有存在感的伊特瓦索夫成了最近一段时间的负责人,各种会议都是这位已经五十多岁的伊特瓦索夫在主持,谢米恰斯内和谢洛夫经常不见人影。

    此时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召见了一位神秘人物阿列克谢夫,他来自古巴,是苏联驻古巴大使馆的参赞。赫鲁晓夫要向他交待一件关于古巴的绝密事项,而苏联驻古巴大使库德里亚采夫却没有得到召见,根本原因是因为,虽然是参赞,但阿列克谢夫的真实身份是克格勃在美洲情报组织的负责人。

    赫鲁晓夫先告诉他,中央决定由他接任驻古巴大使。另外问他一件事:“如果我们决定在古巴部署核弹头,以防美国攻击入侵,你认为卡斯特罗同志会同意这个行动吗?

    阿列克谢夫犹豫了一会,答复赫鲁晓夫:“因为卡斯特罗的整个战略是团结拉美国家****及革命组织。以此抵抗美国的挑衅,但现在已经不同以往,相信卡斯特罗也能明白,周围拉美国家的同情改变不了美国国力上的巨大优势,所以这才有了劳尔卡斯特罗和我们的协议。现在是时候了。”

    在一个周日,赫鲁晓夫请他来别墅喝茶,在场的还有葛罗米柯和苏军导弹部队高级将领,赫鲁晓夫表示:“中央已经作出决定,阿列克谢夫的任务就是向卡斯特罗宣布,力量对比对古巴不利,为了挽救革命政权,在卡斯特罗认可的前提下,苏联将在该地区部署核导弹。但不直接告诉他们苏联已做出决定,明白?”

    赫鲁晓夫进一步指出。在一切安排完毕,美国在国会选举前不走露风声,等选举结束,美国只能接受这个既成事实,就像美国在土耳其部署导弹一样,苏联也是默默接受。

    阿列克谢夫同行的还有比柳佐夫元帅和几位核导弹专家。苏联计划在这里放下一百颗中程核导弹,射程确保能摧毁美国任何一个城市,驻军七万。卡斯特罗听完建议反应十分平静,,他本人同意这项计划。时间不长。卡斯特罗就给与了苏联正面的回应,因为相关的工作都已经准备完成了,包括切格瓦拉和劳尔卡斯特罗都是这份计划的强烈支持者。

    在卢比杨卡的谢洛夫接到了一份情报,克格勃南亚力量发来电报。“印军又越过“麦线”,侵入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的克节朗河谷,在扯冬地方建立了入侵据点,企图改变“麦线”方向,以线北约11公里的拉则山(印方称“塔克拉山”)嵴作为边界。”

    根据第一总局的驻扎南亚的力量描述,印度的前进政策还在进行。小规模摩擦时有发生,但目前情报上分析战争的可能性并不高,对于这份分析谢洛夫只能呵呵一笑,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同胞是什么想法么?现在中国的秘密准备和此时的苏联在古巴的准备其实是一样的,都在秉承着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这种思维。这种情况下,本身就不是重点关注地区的克格勃南亚力量能发现什么东西才有鬼呢。

    要不是谢洛夫一直催促中亚边防军司令库德里亚什注意那边的动静,多派出侦察机去看看,连此时往边界运送补给的照片都抓不到。谢洛夫需要这场边界战争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所以这次他的角色倒不是完全在帮助前世的祖国,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为自己的想法找到支撑点。众所周知的事情是,在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动战争通常时间很短,秉承着打了就跑的想法,这种战争时间通常很短,让别的国家来不及反应,往往刚刚准备干涉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撤军了。

    这种很无赖的打法通常不会招致什么制裁,中印战争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打响,等到苏联和美国处理完自己的事情后,中国也开始撤军了。这完全是一副走钢丝大师的风范。后来和越南的边界战争也是如此,保持着低强度战斗,让苏联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地步,没事在边界打几炮,苏联想干涉好像得不偿失,不干涉好像没有大哥的样子。

    谢洛夫准备从这场边界战争中学习一点经验,本着学习的态度,策划一场突袭土耳其的行动,突破土耳其对黑海的天然封锁。战争时间最好控制在二十天之内,同样是打了就跑战术,美国反应过来调集力量的时间,足够苏联达成自己的目的了。至于这个准备时间,先准备十年再说,他就不缺乏做长期规划的时间。

    考虑这场边界战争的同时,谢洛夫也不免想起苏联和中国的边界纠纷,苏联边防军是克格勃下属的军事力量,他有这个责任保护自己的部下不受伤害。如果到时候真的起了争端,作为克格勃领导的他会相当难做,总不能连美国都敢对着干,碰到中国就怂了吧?所以最好不要在这方面起争端。

    “尤里,现在从阿尔及利亚的领土面积上来讲,波兰军事顾问团指挥的阿尔及利亚人民军,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志愿者已经控制了阿尔及利亚一大半的领土,现在科尔津斯基同志需要我们的支援,让他们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拿着中东司和法属非洲司的电报说道。

    那些在当地工作的情报人员,自然是不知道自己的老大早已经把波兰人给卖了,还以为自己见证了一场革命的胜利,这是多么天真的想法。

    “控制了大部分的领土,沙漠吧?”谢洛夫不为所动的冷嘲热讽,在他看来凡是阿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