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阻止了谢洛夫的解释,谢米恰斯内继续说道,“第一书记看中在安全机关的履历,这点我没有意见,只不过可惜了两年的时间,放心,我只是有些遗憾,但对我们的友谊我很尊重!”

    “谢谢你的理解!”谢洛夫能感受到谢米恰斯内那种无奈,在原本的历史上谢米恰斯内的克格勃主席能做到一九六七年,在其中率领克格勃调头对付赫鲁晓夫,在勃列日涅夫政变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政变哪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赫鲁晓夫也不是没有支持者,克格勃是一个拥有近百万成员的庞大组织,如果发挥了应该发挥的作用,政变在萌芽中就会被发现并且摧毁,根本就没有突然袭击的可能性。最大的可能其实是刚刚有些干部开始串联,这些情况就应该被赫鲁晓夫知道,然后还在萌芽中的政变随着赫鲁晓夫收拾几个起头的家伙消失在无形之间。

    只要克格勃调转枪口在政变中发挥作用,新上任的勃列日涅夫自然会想办法拆了克格勃,谢米恰斯内的主席能够做到一九六七年,完全是因为刚开始谢列平的势力还在,随着勃列日涅夫慢慢的用切香肠的方式解决了谢列平的势力,最后谢米恰斯内被收拾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说这个政变最好还是不要发生,这对所有人都好,一些干部不满就让他们不满好了,赫鲁晓夫会收拾掉这些人的,真以为一个正常情况下第一书记是这么好推翻的?

    在欢送谢米恰斯内之后,谢洛夫首先面对的是克格勃的组织结构问题,换句话说,空出来的第一副主席应该由谁来担任?这种选择也并不难,在克格勃主席团会议上,坐在中央位置上的谢洛夫提名了自己曾经的上司,第一总局局长萨哈托夫斯基中将兼任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这个提议没有遭到阻碍便顺利通过。

    萨哈托夫斯基担任第一总局局长已经好几年了,从资历上面完全足够。

    “第一书记对我们的信任是显而易见的,关于未来的工作重点,我一直都认为我们的工作应该继续在国外加大力量,对待某些反苏或者有反苏风潮的国家,克格勃应该毫不留情的给予清除和打击,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专门负责对付这些国家的应对总局!”歪着头的谢洛夫一副懒洋洋的口气道,“这个总局就是特种作战总局,我个人意见是暂时放在第十一总局的编制上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见?”

    意见自然是没有的,扩大组织部门意味着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且对外工作意味着有更多的经费支持,怎么会有人反对?

    “那么我继续刚才的话题,关于我们部门一些作战力量的规划,如果同志们有意见可以打断我,这都没有关系。我的意思是应该对各种军事力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整编,提高所属武装力量的专业性。”谢洛夫双手搅在一起态度很诚恳的说道,“在应对一些国内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不会陷入被动的局面当中。”

    克格勃的武装力量,主要集中在两大块,一块是以边防军为主的作战部队主要在边疆地区,另外一大块则是原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内务部队,现在的内卫军。但其实克格勃各大总局下属还有军事力量,第一总局、第二总局和第五总局、分别拥有数量不等的特种渗透部队,用于处理突发事件。除了这三大总局之外,交通管理总局的交通警卫部队、国防科技保卫总局的科研警卫部队、第九警察总局的干部警卫部队、还有克格勃的基本自保力量第十五总局的机关保卫警卫部队,第十五总局的部队是驻扎在克格勃的各大机关中作为警卫。

    “在这方面我们和盟国是可以合作的,在境外特种作战的领域中,我们绝对不能单独作战,而是要拉着盟国一起行动,以后将成为常态固定下来。”谢洛夫说完自己的想法等待着别人的意见。

    “对于我们下属总局的警卫部队进行整编是没有问题的,更加专业当然更好,不过对外作战我们需要盟国的力量么?”伊特瓦索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当然了,也不能所有压力都由我们自己顶着,再说他们的力量也不弱,至少加起来不弱!”谢洛夫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其实不是所有东欧国家都和苏联一样情报部门管理边防军,波兰公安部、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安全部、匈牙利内务部、罗马尼亚内务国家安全总署、保加利亚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些部门都各有各的特点,不能全部一概而论,蚊子再小也是肉,谢洛夫不能放过他们,情报部门没人敢说自己能做到极致,哪怕自认为是天下第一的克格勃,也必须承认各国情报部门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

    然后谈了一下对于世界的监控问题方向,谢洛夫就结束了自己担任克格勃主席之后的上次克格勃主席会议,这次他担任一把手的首次会议,比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第一次开会的时候都顺利得多,和前面那两位比起来,谢洛夫完全是在克格勃成长起来的本土干部,几乎没有人把谢洛夫视为外来者,一些问题完全是内行在领导内行。

    “第五总局从现在开始着重监视国内文化界的动静,任何在各种情况下流露出来对西方向往态度的作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应该全部建立安全档案,对文化界必须保持钳制,不能让第五纵队滋生在文化界。”

    很快谢洛夫接任克格勃主席的消息就传遍了苏联各处,很多地方的安全干部都知道,这次的克格勃终于迎来了一个真正本系统中成长起来的干部,这应该是好事吧?。

第四百二十一章 文化人() 
文化界一旦投敌,造成的影响将非常巨大,路线不同,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苏联末期的乱象中文化界绝对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克格勃第五总局虽然存在,确实是对付西方思想渗透和宗教势力复兴,但实际上目前更多对付的是后者,原来也并不难理解,赫鲁晓夫对苏联文化界时不时的言论采取包容的态度,这也是苏斯洛夫没事和赫鲁晓夫争论的原因之一。有这种第一书记存在,可想而知第五总局的工作,也仅限于采取频繁的预防性警告,真正有影响力的大作家比如索尔仁尼琴这种人,活蹦乱跳简直活的不要太滋润。

    虽然心中对这个家伙充满了厌恶,但谢洛夫只能当做没有看到,闭着眼睛当索尔仁尼琴不存在。理想中的第一书记,自然性格上别向赫鲁晓夫这样有些天真,对自己有着充分的信任最好立为接班人,但实际上这两种特质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个人的身上。事情就是这么不能十全十美。

    “那群潜在的第五纵队,天天蹦的相当欢实,而我们的第一书记只是没事动动嘴巴让那些文化界的家伙不要乱说话,实际上那些人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谢洛夫长叹一口气对卡德波夫说道,“有时候我真的想让他们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当年索尔仁尼琴为什么不直接死在古拉格?结果出来给我们添了这么大的麻烦?”

    “头,要不要我们处理一批人?”卡德波夫少将比划了一个杀的收拾。

    谢洛夫赶紧摇头,这是谢米恰斯内的处理办法,杀人不是不可以的,但要看回报和投入能不能形成正比,如果杀人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只会解决问题,难道以为他这头里海虎会手软么?但问题不是这样,大环境宽松克格勃如果动手玩暗杀,只会让文化界那群自认为良心的家伙炸窝,这可不是好事。

    只要大环境变动了,别说索尔仁尼琴一个人,就算是整个苏联作协全死了他也不怕。因为在动手之前,国家舆论会首先收紧,切断外国人知晓的渠道,到时候克格勃做什么都没有人知道,但目前不具备这种环境。

    但放过索尔仁尼琴还是有些不甘心,什么车祸、淹死致谢死法都不能考虑。因为这种死法一旦出现肯定会引起怀疑,最好的办法应该是让这个人病死,还要做的更加像一点。

    “索尔仁尼琴这个人,身体就没有什么病么?”放弃实在是不甘心,最终谢洛夫还是更进一步的问出了自己的问题,这个人一定要除掉,如果按照时间来算的,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应该已经开始动笔了。

    为了克格勃的名誉,这个人必须死,为了苏联的名誉考虑,这个人就更应该死了。

    “索尔仁尼琴原来有癌症,但是已经痊愈了!”卡德波夫也摇摇头,暗叹索尔仁尼琴的命大,在古拉格的条件下都能活过来,竟然还把癌症治好了。

    “痊愈了?痊愈了就不能复发么?”谢洛夫眼中闪过一道亮色,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东西说道,“癌症是有很大的几率复发的,有些药品不但对癌症没有抑制作用,还会促进癌细胞的再生,这就是医学的力量,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

    “头,你的意思是换掉索尔仁尼琴的药品,让他的癌症重新复发,然后我们在手术台上干掉他!”卡德波夫明白了谢洛夫的意思,准备借着索尔仁尼琴的病痛要他的命。

    “做的干净一点,对于这种大作家,我们尽全力的抢救,一次手术清除不了癌细胞,我们就寻找专家多做几次手术,索尔仁尼琴的岁数还不算大,完全可以多上几次手术台。给你两年的时间,时间很充裕,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谢洛夫已经打定主意让这个苏联著名的异己分子提早去见他心目中的上帝。

    杀了索尔仁尼琴这个人,省的这个家伙在苏联解体之后对着俄罗斯后悔,到时候他的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苏联不会在回来。

    如果谢洛夫记得没错,这个家伙和八十年代的美国总统里根很是臭味相投,因为那时冷战气氛稍缓,欧美政坛学界大吹和风索尔仁尼琴则警告大家不可心存幻想,不是消灭苏联,就是被苏联消灭。这种主张太合里根的胃口了,他需要这种言论,好为冷战再添把火,直到拖垮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