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的国家每个国家裁军数千到两万不等,同时退役一些五十年代的装备,换上苏联经过这次战争检测后比较可靠的装备,退役下来的装备的送给中东国家。

    什么装备生产出来但是不满意的,看看苏联欧洲的军区和华约国家不装备,而边防军和中东国家使用,这种装备就是过渡性装备,T62坦克就是这样,米格二十五在叛变事情发生之后也是这样。军方对这些装备本身就不满意,只不过为了在更加可靠的装备服役之前要用,所以才让这些武器服役。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T62只是T54的深度改进型,并且在人机工程方面相比T54还倒退了。华约国家内部的分工及一体化程度远高于北约,北约也只是要求各成员国的弹药和关键通讯设备通用。而华约除了苏联外,其余国家研发武器装备的实力有限,尤其是重型武器基本都是仿制苏联的,东欧各国的人民军在某种程度上只是苏军的二线辅助部队,对于二线辅助部队来说,T54就已经足够了。三是苏军其实对于T62并不满意,T62在苏军中只能算是过渡型装备,当时苏军寄予厚望的是T64和T72,这也就注定T62的产量不能跟T54和T72相比。

    这次为了表示诚意,苏联拿出来的是在进攻土耳其战争中大放异彩的T72,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四大坦克制造厂已经在全力运转,但是因为苏联的盟友已经很多,所以仍然供应不过来,这次会议之后,T72坦克会依次进入其他华约国家的军队当中。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乌斯季诺夫开始考察苏联的第五个坦克基地选址问题。苏联的四个坦克基地,两个在俄罗斯、一个在乌克兰、另外一个在中亚。第五个坦克基地的选择上,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认为,必须要在西伯利亚地区选择。

    “从西伯利亚选择的话,会出现一些成本问题,但是比起T80坦克的高昂计划成本,这已经不高了!”格列奇科元帅很淡然的说道,T80坦克的制造成本是四十万卢布,比T64坦克高了将近三倍。

    “在西伯利亚?那边很平静,尤拉说没有威胁。”乌斯季诺夫面露思索的考虑道。

    “只有他那种不是军人的总政委,才会认为一个四百八十万军队的国家没有威胁。”格列奇科元帅哼哼道,“远东的部署有些自大过头了,万一对方突袭西伯利亚铁路怎么办?”

    “四百八十万士兵?都部署到中苏边界上了?不过就是一百五十万士兵。”谢洛夫不慌不忙的纠正,然后语气一变继续说道,“西伯利亚克格勃红旗边防军加上红军也有六十多万人,坦克虽然落后一点,但至少收拾T54的仿制品没什么问题吧?数量更是整个中国的两倍、武装直升机、大口径火炮、空中力量乃至核武器、我们都比对方要多。我真不知道国防部那种恐惧感从哪里来的?”

    “可他们的士兵这么多,我们也应该防备一下。”格列奇科元帅换了一个口气道。

    “你也知道中国人多,所以我们就不能比较数量,比数量印度可以和中国比比,印度人一直摩拳擦掌准备收复东北部的二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呢。”提到印度的时候谢洛夫没有理由的气势一弱,但是很快掩饰住了。印度军队到底有没有战斗力,想要蒙骗格列奇科元帅似乎不太可能。

    “然后我们就什么都不准备?”格列奇科元帅一副你小子是不是共谍的眼神问道。

    “当然不是,先期准备是必须的,从现在开始确实要有所防备,就像我在高加索的准备一样,在蒙古和远东、以及哈萨克地区准备军事物资、用五年时间一点一点的储备完成。”谢洛夫想了一下道,“准备时间拉长到五年,具体到每一个车皮上,不会有任何人发现的。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隐蔽,这种进攻性防御就不需要用增兵的手段完成。”

    “至于新的坦克制造基地,用来生产T80坦克的工厂,可以放在阿穆尔共青城。这种准备就足够了。”谢洛夫必须适当的妥协,不然格列奇科元帅现在真的要怀疑他是不是共谍了。

    阿穆尔共青城的坦克制造基地完成的时间,T80坦克也差不多定型了,可以直接在东西伯利亚投产,因为这个世界欧洲共谍比较多,T80坦克的成本已经下降了不少,从法国和意大利偷了不少技术的T80坦克可靠性比历史同期高出很多,不会总出故障。(。)

第七百四十五章 贝林格来访() 
♂,

    “先压垮北约,说实话,当今欧亚大陆都在我们手里,我们能拖死北约。”谢洛夫喝了一口水,和格列奇科元帅交谈废了他不少唾沫。

    “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你也知道卫国战争的惨重伤亡,谁也不愿意重演。”乌斯季诺夫想了一下道,“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中国士兵也不可能飞过来,以目前中国标准的大步兵军团作战,推进速度我们绝对可以反映的过来。”

    这种两面派的语气也真是够了,谢洛夫摇了摇头,按照这种思维还冷战什么玩意?幸亏苏联领导层在这个问题上还不蠢,不然苏联和中国早就被灯塔国一勺烩了。

    一九七五年俄历新年,勃列日涅夫为了安抚西欧,宣布为了表示缓和的诚意,真个华约武装力量将一共裁军三十万,裁军之后的华约体系武装力量为三百七十五万人,因为失去了土耳其和希腊,但同时联邦德国扩军,北约此时的士兵人数三百一十万人。这不并不是两个集团全部的对峙人数,苏联和美国只是各自有一部分军力在华约和北约的框架中,如果算上两国各自不归华约和北约指挥的军队,西欧的劣势更大。

    美国要支援欧洲必须要跨海而来,苏联因为地理优势,不归华约指挥的苏联军队也可以投入作战,可以说勃列日涅夫在宣布裁军的时候耍了一个小花招,裁的是华约下属的武装力量,华约裁军三十万,其中苏联裁撤了十八万人。并不是苏联裁军三十万。

    宣布裁军之后,加上联邦德国的紧急扩军,北约终于看起来不在这么劣势了。至于苏联军费再次升高,那绝不是因为对红海军和空军的投入增大,而是因为去年的土耳其战争的军费开支很大,苏联现在要休息,至于北约信不信,反正谢洛夫不信。

    至于名义上现在还在北约的土耳其,他可以和库尔德人玩泥巴去了,苏联每撤除一个城市,就把从土耳其手中缴获的装备送给库尔德人,也可以这么说,苏联撤出一个库尔德城市一个师,就会有一个库尔德共和国的一个师来填补。

    一直维护土耳其世俗化的军队,因为战败遭到了大手术,很多将领为此负责进入监狱,还有三十万战俘在苏联、希腊、叙利亚的手里。以后土耳其会不会宗教化还需要再看看。

    以后土耳其军队的对手就不是苏联了,而是新成立的库尔德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在苏维埃格勒东岸的华约军队,则是平衡土耳其军队规模优势的砝码,起到稳定近东军事平衡的作用,如果扩大到中东,西欧就会发现,和美国关系好不错的国家除了伊朗全都是战五渣,苏联的盟国全都是中东的传统军事强国、埃及、叙利亚、伊拉克、这三个国家就加起来有百万规模的陆军、九千多辆坦克、一点五万辆装甲车、两千四百架飞机、四万辆军用卡车,全部都是苏联提供的贷款。

    库尔德共和国的武器装备,暂时因为苏联产能不够没有替换,一旦苏联忙过了这段,苏制武器也会武装二十五万人规模的库尔德军队,这是苏联和奥贾兰、穆斯塔法商量好的。

    “最近南部非洲的情况怎么样了?让葡萄牙人和当地黑人缓解关系,不知道到底进行到哪一步了。”谢洛夫揉着自己的太阳穴问道,“想要搞定葡萄牙,这些从殖民地归国的士兵绝对不能乱套,不然的话葡萄牙还会丢。一旦失去了军方的支持,我们还真的没办法救葡萄牙的同志,美国就等着葡萄牙军队不稳呢。”

    为了这个目的,苏联还专门和当地的独立武装商谈,让当地的武装先接手一部分政府职责,在葡萄牙殖民政府的指导下维持政府运转。这个过程持续了半年,同时当地的葡萄牙殖民军开始帮助早先的独立武装行驶政府军的职责。

    军民鱼水情、其乐融融对不对?如果不是克格勃已经为了这种无缝交接花了四千多万美元,倒还真是这样。苏联对葡萄牙殖民军,简直比炮党对战败回国的日军还好。希望葡萄牙殖民军别像日军那样记吃不记打。正确的估计截断欧亚大陆的苏联有多大影响力。

    不过话说回来,克格勃派出了这么多政治工作人员出去和葡萄牙士兵沟通,应该也不可能出现那种结果,至少苏联**也算是有思想,至于炮党?那本身就是一个买办集合体。

    “还是老样子,葡萄牙殖民军还剩下一半人,葡萄牙归侨已经回国三分之二,都是我们提供帮助的,临走的时候我们还送了不少路费。”齐涅夫一五一十的说道。

    “比起葡萄牙这个国家,这点钱花的很直。”话虽然这么说,谢洛夫还是有点心疼。要不是为了更有准备的争夺南非洲,他肯定不会充当这个冤大头。

    至于中东,暂时没有什么不利于苏联的发展,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哈菲兹阿萨德会不会扩张,传统上的大叙利亚地区包括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在几年前约旦政府军重创巴解组织之后,叙利亚和约旦的关系一直不睦,这点克格勃了如指掌。

    约旦和阿曼一直以英国作为靠山,不过现在开始同时和苏联、美国发展友好关系。这没什么,很务实的外交政策,如果说阿拉伯古典文化还在二十世纪存在在哪个国家,那么就应该是在约旦和阿曼这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都比较低调。苏联也没有非要推翻他们的理由。

    除了外交上约旦和阿曼很老实之外,两国本身也没有什么倾向性,要是像沙特那样,迟早苏联都会找到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