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电报销毁后,谢洛夫开始给马库斯沃尔夫回信,“沃尔夫同志,情报非常重要。相信这种情报并非是一个普通的特工能够提供的,我希望在接收到的第一时间开始,在更换一次联络密码情报,不要问为什么,如果有困难的话,克格勃愿意提供资金。”

    谢洛夫已经猜出来这份极具分量的电报是谁提供的,斯塔西王牌间谍京特?纪尧姆上尉。同时也是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秘书。他知道这个人是因为这个人后来暴露了。而斯塔西当年撒网到联邦德国的近万名间谍,还有多少像是京特?纪尧姆这样的人,哪怕就是冷战结束了都没有人知道。

    德国人从间谍人员的选拔上,甚至比克格勃更加严格,控制力更是无处不在。斯塔西的间谍除非是被查出来,否则绝不会出现因为对使命的怀疑主动投奔西方。这点连克格勃都比不上,但是德国在情报作战中一直有一点在不断吃亏,从一战到二战再到冷战,不断跌到在同一个坑中。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德国人对自己的技术太自信的缘故,德国的情报人员兢兢业业完成任务的时候,在联络密码上德国的情报部门一直都认为绝对无懈可击,现实总是在不断打德国人的脸,他们每次认为自己的密码绝对不可能被破译的时候,通常都是对手已经对德国的行动了如指掌的时候。

    京特?纪尧姆这个斯塔西暴露的最大间谍,就是因为民主德国的密码再次被破译,所以从谢洛夫认识了马库斯沃尔夫开始,斯塔西的情报联络密码就在不但更换,早应该在一年前落网的京特?纪尧姆这次带回来了重量级情报就是明证。

    接到了谢洛夫的回信,整个斯塔西再次开始启动新密码库,可以说在这方面克格勃比斯塔西要强一些,马库斯沃尔夫还是比较尊重莫斯科的意见。

    处在柏林的斯塔西再一次开始调整,莫斯科的卢比杨卡也同样在策划一个任务。这是一个长期潜伏任务,准备用来执行的人员,克格勃同样准备和斯塔西联手,两个情报组织分别派出一个行动队,尝试进入美国柯达集团的总部。

    “主席,一个商业集团,我随便安排一些人进去就行了。根本不用你亲自关注。”第一副主席切布里科夫大将轻松的说道。博布科夫、齐涅夫、茨维贡都纷纷点头,一个做胶卷的公司,还用费这么大的劲专门研究么?

    “这不是要从柯达偷技术,而是一个长期潜伏计划。可能耗时十年才能见到效果,而且我需要的间谍,要商业和军事能力都具备。”谢洛夫左手托着脑袋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让四个克格勃的脑都脸色一变,脑海里第一个想法就是主席认真了。

    一旦涉及到长期计划准备,克格勃的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准备的进攻土耳其计划,谢洛夫用十几年的准备,凑足了足够几十万大军随时进攻的军事物资,等到土耳其自己露出破绽,苏联瞬间启动计划废掉了这个近东强国。

    实际上这批军事物资还没用完,完全可以在支持一次对伊朗的作战。所以一听到长期准备,所有人瞬间就严肃起来,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老大对一个私人公司这么上心。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希望各部门拿出效率,迅找出来执行人选。”谢洛夫眼皮一翻道,“这件事很重要,非常重要,我不希望其中出现一点差错,执行人选要绝对忠于祖国。”(。)

第七百五十五章 核反应堆() 
♂,

    “主席,能不能说一下具体的任务?我好从相关的专业调人。?  ”茨维贡想了一下,觉得这个长期潜伏计划非常模糊,他有些摸不清方向。

    “什么任务,等到下达任务的时候就知道了。现在的问题是先潜伏,找和柯达公司业务相关的专业就行了。越重要的事情越不能着急,也许几年内我们都不会联系他们,明白?明白了就去准备。”谢洛夫歪着脑袋,慢吞吞的说道。从他的样子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这个问题最好不要问第二遍,“我要和切布里科夫大将说一点事情,同志们可以散会了。”

    一般人的认为当中,柯达公司就是一个卖交卷的,绝不知道柯达公司总部的地下室有一个核反应堆,就像不知道三星最开始卖咸鱼干、诺基亚是一个军火公司一样。很多公司的历史上曾经做过相当多的选择,但是要说在自己的总部地下室安装一个核反应堆,除了柯达公司还真没有人敢这么做。

    自去年开始,柯达就在自己位于纽约州罗切斯特市的一个地下室内金屋藏娇了。该反应堆内曾装载着3。5磅的军用核弹级浓缩铀,也就是说,柯达曾经拥有动核打击的原料。反应堆被安装在柯达总部大楼的一个有着两英尺厚混泥土墙的地下室内。

    在罗切斯特,甚至整个纽约州内,包括政府、警方或是消防部门中的任何一方都对它一无所知。只有少数的涉案工程师和联邦雇员才对此事有所了解。但是很不幸,这件事被一个在后世爱看野史的键盘政治家看到了。

    更加不幸的是,在苏联醒来二十年后,这个键盘政治家开始在苏联某个臭名昭著的部门,可以有了操作这件事的能力。如果不是马库斯沃尔夫来一封电报,谢洛夫根本想不起来这件事,人不可能记住自己所有看到过的东西,但是却可以通过另外一件事触相似的记忆。

    现在谢洛夫想起来了,开始盘算其中的利弊,这个反应堆有点小,不一定能达到爆炸的地步,但是想要造成泄露,弄出一片核污染区,似乎也不是太难办到。炸了美国政府精心看管的核电站这种事,谢洛夫也就是想想,真的这么做了美国人会和苏联拼命的,可要是一个私人公司的违章建筑,他还真的不怕去拆了。

    所以这个计划从现在就要开始,自己在苏联这边配合一下,帮助潜伏的同志尽快升职。这种公司看重的无非就是利益,如果有进入苏联市场的机会,类似于百事可乐那样,就资本家的节操,他还真的没多高看。

    柯达公司那个核反应堆,肯定和切尔诺贝利没法比,但是第一这座反应堆是秘密的,纽约州内,包括政府、警方或是消防部门中的任何一方都对它一无所知。不像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明面上,这种隐藏的核反应堆,一定会多争取一些时间。这是肯定的,说不定刚开始消防人员赶到地点,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

    “你们自己找死,可不要怪敌人的下手太黑。”谢洛夫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是一个阴谋家了,可偏偏他还认为自己从事着伟大的事情。不知道一旦生核泄漏,美国政府会不会像是苏联一样,冒着核辐射的风险疏散群众。只要被蒙在鼓里的当地政府应对不当,纽约啊,那的人口密度可比切尔诺贝利附近的城市大多了。

    联邦德国的化学武器库,美国柯达公司的核反应堆,到了应该搞事的时候,他都要做文章,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想看看美国人是不是不怕死。

    “主席,什么事情让我去做。”切布里科夫大将单独留在了这里,有些好奇的问道。这关年轻的主席,基本上对于克格勃就是决定所有大事,日常维护工作从来不管,让其他副主席自由挥,一旦开始指导工作,就说明某个事情谢洛夫看得特别重要。切布里科夫大将认为,现在就是这个阶段。

    “给你一年时间,储备足够多对中国了解的人才,有些工作我们早就应该做了。”面对着切布里科夫大将的谢洛夫说道,“大环境要变了,中国不再是那个铜墙铁壁,我们无法伸手的国家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明白,交给我!”切布里科夫大将眼中闪过一抹亮光,他其实不明白什么叫大环境变了,谢洛夫说的很隐晦,但是对于主席的判断,他一直都十分认可。

    “嗯,去准备吧,我们可以回去了。”谢洛夫认真的说道,既然开放,没理由不对华约国家开放,只要放开了口子,克格勃不伸手就是失职。在责任面前,感情应该让步……

    这个决策想要做出来最难过的是自己这一关,开放后的中国从最底层做起,很长时间内相关的人才都在流失,尤其是军工企业的人才,所以才有一段时间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种说法横行,如果水准相差太远,觉悟不一定能顶住物质的诱惑。

    可美国的专业和苏联体系的军工企业完全是两个体系,那些天之骄子去美国看大门、还不如来苏联继续做自己的专业,这和谢洛夫无关,只要开放这个过程必须经历,想要走的人不来苏联也会去美国,那还不如来苏联。

    如果知道未来,还能走到这么高的位置,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就比如现在苏联国内的铀矿已经全部关闭,用来制造核弹的铀矿全部由朝鲜供应,很简单,朝鲜欠苏联的钱,就要拿矿产供应苏联的军工,这么算下来,好像还比苏联自己采矿的时候便宜不少。

    桌子上的电话响个不停,打断了谢洛夫内心的犹豫,接起来电话就听到,勃列日涅夫的声音,“尤拉,晚上来我家吃点饭。”

    “好!”谢洛夫干脆的答应下来,脑海中思考着勃列日涅夫有什么事情。最后也没什么结果,反正去了就知道了。勃列日涅夫自从做了总书记后,还保留了一套公寓。

    “尤拉,我建成一个亚洲安全体系,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在亚洲的利益,你觉得这有多大的把握?”吃完饭后,勃列日涅夫以商量的口吻谈了一下这个问题。苏联的亚洲领土一直都是脆弱的部分,他觉得做好防备应该没有问题。

    “朝鲜是墙头草,暂时是不会加入的,印尼加入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我们的红海军照着美国海军的实力也差一截,印度一直都是不结盟的领袖,基本上不会加入这个体系内,同意加入的只有四个国家,新生的库尔德共和国、叙利亚、伊拉克、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