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身就领导着南斯拉夫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局很长时间的兰科维奇,对苏联的社会监控体系非常感兴趣,这件事的交流不需要假手他人,总书记就是最专业的。两个特务头子在这件事的交流有自己的方式,时不时发出的笑声,让其他干部有些不能理解……

    切布里科夫大将、茨维贡大将一副淡然的样子,他们当然能理解特务之间的沟通。

    “英特网是一个好东西,而且确实应该进行一次反怠工和反特权的运行了!”兰科维奇很快就从苏联现在的政策上发现了浓浓的警察手段,当然的,谢洛夫是专业的,他兰科维奇也不是业余的,同样领导南斯拉夫安全工作多年。

    第二天两人进入马上要投入使用的共产国际大厦,兰科维奇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路线就和对苏联的关系保持乐观的态度。这种表态在晚上登上了苏联的晚上新闻联播。

    对于某些国家来讲,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对南斯拉夫的好意提醒再次充斥着欧美报纸,法国、英国和联邦德国很多热心人士提醒南斯拉夫,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多么有尊严,南斯拉夫的国际影响力是多么重要。

    “我们长久以来并不认为南斯拉夫和其他东欧国家是一样的,南斯拉夫是国际上十分重要的国家。属于国际社会,如果遇到一些问题,国际社会也会提供帮助。”世界银行行长奥尔登?温希普?克劳森出面保证,一定会帮助南斯拉夫度过经济危机。

    “南斯拉夫当然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们只是和苏联有一段时间有过不愉快。”兰科维奇的公开表态,几乎让里根有了学习谢洛夫的心。

    在这次的舆论热潮当中谢洛夫花式中枪不断,很多报纸提醒南斯拉夫都不忘提及苏联的有权主权轮,国际专政论,这是当年谢洛夫为了竖立起自己强硬派的印象,提出用来自保的主张。显然国际舆论没这么健忘,用有限主权论警告南斯拉夫,避免成为苏联的傀儡。

    然而这都没用,随后的几天,兰科维奇接连代表南斯拉夫同意了几件事,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签订计划经济升级的谅解备忘书,和苏联**总书记谢洛夫达成一致,开放英特网进入南斯拉夫,不再对苏联的信息作出限制。

    兰科维奇认为南斯拉夫应该是混合型经济,其中公有经济应该有更大的比重,这个表态标志着南斯拉夫彻底告别铁托时代。南斯拉夫以后不会再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内耗源头。

    “社会主义大家庭么?”谢洛夫站起来和兰科维奇在签订众多协议后带头鼓掌。

第九百一十三章 乌斯季诺夫病逝() 


    现阶段,南斯拉夫还不适合加入华约,这倒不是南斯拉夫本身有什么问题,同样也不是苏联有问题,问题的来源来自于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和苏联与南斯拉夫的关系一样,有着历史的根源。

    阿尔巴尼亚的根源霍查还在,让谢洛夫有所顾忌。当然小小的阿尔巴尼亚和苏联的国力根本无法比,他可以不顾阿尔巴尼亚人民的感情强行推行苏联和南斯拉夫亲近。

    可谢洛夫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明明可以有更好的办法,霍查也快死了。按照历史他就有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苏联完全可以同时接待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同时进入华约,还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完全不需要现在撕破脸。十几年都等了,不急于这一时。

    所以对于阿尔巴尼亚的询问,莫斯科给予了义正言辞的回应,绝不会牺牲阿尔巴尼亚的利益,苏联十分珍视和阿尔巴尼亚人民的伟大友谊。二十万阿尔巴尼亚人民军为华约联盟做出的贡献,绝不会招致华约的背叛。

    现在的阿尔巴尼亚以两百多万的人口,支撑了二十万阿尔巴尼亚人民军和北约对峙。当然这是在华约各国的援助下达到的,赫鲁晓夫曾经让阿尔巴尼亚做社会主义的果园,遭到了霍查的拒绝。谢洛夫不需要这个果园,他需要一个社会主义的武器库……

    社会主义的果园可以有更多国家来承担,比如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尼,现在的苏联那不是斯大林时期,为了橡胶满世界的寻找热带地区,都求到了中国身上。

    谢洛夫以总书记的名义给霍查一份私信,保证苏联绝不会出卖阿尔巴尼亚的利益,信中还高度评价了霍查同志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独有影响力,霍查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等等,这封信被霍查公开,谢洛夫马上承认,他不会和一个快死了的老头子生气。

    仅仅在兰科维奇回到贝尔格莱德的两天后,谢洛夫用一个专列给阿尔巴尼亚送了一批援助,还有苏联**总书记亲自从中国订购的苹果,祝愿霍查同志永远健康……

    见到小辈这么上道,霍查也就不在这件事上纠缠,接受了这批援助以及谢洛夫送的苹果。

    “还是不行,这些地方为什么会乱,想都不用想,背后都是美国的影子。”拿着卢比杨卡送过来的电报,谢洛夫也能感受到这种压力。他说是不在乎里根的反攻,但有些地方是不能失去的,尼加拉瓜政府军和美国支持的自由战士打的天昏地暗,他不在乎,因为那是中美洲,打烂了头疼的也是美国。

    美国可不是在中美洲小打小闹,南北也门的冲突一直不停,苏联和伊拉克一直在支援南也门,伊拉克本国也不是很平静,零星的叛乱时有发生。伊朗和阿富汗都是如此,泰国、缅甸同样不安稳,安哥拉本来比较明朗的局势,似乎又有扩大化的倾向……

    似乎一夜之间这些国家都不平稳了,哪个国家有这么大的力量同时在这么多国家挑事?

    只有美国有这个能力,也只有美国有这个胆量。苏联也不得不通过中央联络部给予这些国家支持,防守总是比进攻容易的,苏联七十年代的战略进攻不是没有成果,能让美国多花钱,苏联少花钱,这就是胜利。

    重点地区绝对不能丢失,中东不行,东南亚也不行,当年俄罗斯帝国能成为欧洲封建势力的指望,今天的苏联同样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坚强后盾。

    “爸爸,你也不要心急,相信会有办法的。”鲍里斯看到自己的父亲这个样子,心里也不好受,世界局势风云变换,理清头绪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心领了,以后你也要学习。不过也没准,没准到你领导克格勃的时候,激烈的对抗已经过去了!”谢洛夫微笑着看着儿子,大儿子现在在卢比样卡工作,在切布里科夫大将身边学习,能力上够不够还要在看看,可态度上是绝对没问题的。只要花点心思,肃反工作又不是多难的事情,弄明白什么是敌人最重要……

    “父亲,我怎么能领导克格勃呢?”鲍里斯急忙摇头道,“很多事情我都不懂……”

    “不懂可以学,总要有人看着这个国家的,我是会死的。”谢洛夫不在意的道,“相信我教育了这么多年,我的儿子不会成为叛徒。你要看着所有可能成为叛徒的人,让所有人知道,对国家的财产有不该有的心思,只有一个下场。”

    “可我们父子两代都是克格勃主席,别人怎么看我们。”鲍里斯还是觉得这件事不现实。

    “多学一学敌人的办法不是坏事,如果你姐姐在这里,她就明白我是什么意思。回去好好工作!”谢洛夫打着哈欠,儿子总在这他哪有心情工作,时间全放在聊天上了。

    鲍里斯微微低头,退出了办公室并且马上离开了克里姆林宫,一路上还在想着学习敌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带着好奇心拨通了尤利娅的手机,“大姐,爸爸是什么意思?”

    “嗯?”尤利娅咬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红唇,昂着头露出洁白的玉颈,目空一切的样子就和她的总书记老爹一样,笑意盈盈的道,“民主选举,选来选去,克格勃都是我们家的……”

    “还有一件事,姐姐,关于你个人的问题!”鲍里斯刚刚开口,手机中出现了一阵忙音。有这种姐姐除了无奈还是无奈,连瓦莉娅都询问大姐的个人问题,现在尤利娅已经比自己母亲结婚的时候岁数大了。

    “现在都敢管我了,真是长大了!”尤利娅嘴角微翘,一丝不挂的对着镜子欣赏着自己。“完美,自己看着自己都美,不知道以后会便宜哪个男人?这长腿、这大、胸!”自我赞叹中还拍了丰硕的臀部一下,幸亏是在自己的公寓中,不然哪个男人都忍不住。

    挠着头发的总书记,一眼就能看出来中东这些反对中央政府的武装力量,一水的默罕默德、这肯定是宗教的因素占据了不小的份额。不过倒是没看见以生命为中国崛起争取时间的老朋友,希望登哥克制一下心中的理想。如果在这个时空找苏联的麻烦,总书记一点不骗人的讲,你的祖国都是苏联的打击对象。

    就沙特这么大的石油储量,上辈子的时空苏联也就是够不到,要是接壤沙特还敢反苏?可现在可不是这样了,相信很多中东国家愿意为苏联出手。

    怎么限制宗教甚至消灭宗教一直都是苏联的重要课题,本来有中亚的成功经验,苏联完全可以说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对付宗教最成功的国家。可问题是时间,中东不少亲苏国家都成立不到十年,这么短的时间,哪怕谢洛夫已经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使用过的办法都用了一遍,也还是不能根治问题。这时候除了上尤里改,什么办法他就用过了……

    “要不要试试这个建议?”对于克格勃的工作,广大肃反工作者也有不同意见,会时不时的给兼任总书记的主席写信。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苏联有华人存在,人数不多都在哈萨克那里。

    这份信就是一个中亚的华人肃反工作者写的,大意是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都没有让儒家灭亡。反而是在明清时期政府为了控制思想,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使得儒家思想逐渐僵化,落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