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葡萄牙的问题在于享受不到这种人力优势,从地理上葡萄牙本土和苏联阵营是隔开的。这就发挥不出来集体优势,还受到若有若无的军事压力,这就有些不乐观了。

    “比起全国人口来说,人数虽然多,但不是不能解决。党和工会组织还在运转。只要葡萄牙**还能坚持,不是不能拍平息下去。”谢尔比茨基考虑了一下问道,“我要看葡萄牙的产业结构,才有办法。”

    “很好,不过第一步是夺权,让工会领导人约束抗议者的行动,将不健康势力排斥掉。这是必须的!”谢洛夫微微抬头看着不远处的教堂道,“这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马上和葡萄牙签署条约,吸收葡萄牙正式加入华约。”

    谢尔比茨基点头认可,葡萄牙一旦正式加入华约,有限主权论的大棒就可以抡起来。身为华约的一份子,必须符合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

    让自己能控制的力量进入抗议者的行列,夺取领导权,库尼亚尔总书记不是不能理解。看起来似乎很难,但实际上只要葡萄牙**在和抗议者对话的时候,专门挑选一下这些自己能掌控的势力对话,自然就能帮助这些潜伏者树立威望。

    那些真正的煽动者,库尼亚尔总书记根本不会搭理,专门和柔和主张的领导人谈话。几次之后,煽动者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小。这就是一场左右互搏。库尼亚尔总书记假装在对话,而夺得领导权的潜伏者假装在抗议。

    在库尼亚尔总书记做好第一步之后,谢洛夫发电催促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两国,作为苏联和葡萄牙的纽带,这两个国家都已经是苏联在南部非洲的代言人。两国的亲苏党派更容易造成影响力,两国的官方语言还是葡萄牙语,更容易和葡萄牙人交流。

    哪怕这两个国家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发展,可这么多年以来,总也有点宣传干部能拿得出手,多挑一挑总能找到的。两天后,两国党派的代表团乘坐苏联航空公司的航班到达里斯本,这几天里斯本的民众迎接了一个又一个从全世界赶来的代表团。这些代表团多的有上百人,少的也有几十人。

    前进报也在时刻跟进采访,扩散共产国际大会的重要意义。同时库尼亚尔总书记也在呼吁对话,抗议人群中已经站稳脚跟的潜伏者积极响应,这场内外夹击的动作正在开始。

    “盯着美国大使馆,还有美国公司。历史证明,这些大使枪毙了就没有冤枉的。”谢洛夫对库尼亚尔总书记建议道,煽动民众制造压力,从而火中取栗,又不是只有美国会,苏联这招同样很熟练,总书记就是行家。什么情况下快要到哪一步,他的判断比美国在这里的工作组更准确。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航空公司全力工作,把总书记交代的任务当成命令。从全世界各地收集亲苏党派运到里斯本。能发挥出来人数优势的时候,不用才是傻叉。苏联对中国的疑虑至少一半在中国人口上。印度灭巴基斯坦的时候,中国为何不从东线开战阻止?还不是被孟加拉的两亿人口弄的裹足不前?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口径即正义,炮塔即真理!能碾压就碾压,不能碾压的时候再谈不能碾压的问题。至少现在,哪怕来的是冰岛**的三个人,在举办大会的国会大厦,原来的葡萄牙议会大厦,葡萄牙就升起了冰岛的国旗、还有冰岛**的党旗。

    越来越多的党派代表到达葡萄牙,让葡萄牙人心中也起到了一些变化。抗议浪潮仍然在进行,不过与其说是抗议,更像是散步一些,力度已经没有原来这么强烈。

    随后传来的消息,更加让抗议者兴奋,共产国际这次会议将会正式讨论关于葡萄牙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会议全程将现场直播,保证公开给葡萄牙全国民众。在民主的前提下,解决一些葡萄牙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场直播会让所有电视机面前的民众看到,现在人山人海的抗议者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这里继续抗议,另外一个是回家看电视,了解到最新的消息后,在考虑是不是要上街。

    “先让绝大部分的从众者回家,剩下的人起不了大风浪。跟我们克格勃斗,那不是找死么?我是干什么的?这点小儿科的东西,也敢在我面前用?”谢洛夫一点都不客气的自己夸自己,哪怕他刚开始手段并不怎么高,这么多年克格勃的生涯下来,也会变成一个行家里手。

    谢尔比茨基认真的看着行程,对于苏联第二代大忽悠的自夸充耳不闻。身体微微一动,带着屁股下的转椅一动,变成了背对总书记的样子。嗯!这样就好多了……

    我可能是一个假的总书记,谢洛夫眼睛一眯,觉得自己和这个心狠手辣、毫无节操、但是能力出众的人没什么可说的,等等!这些评语似乎也很适合他这个总书记。两个人不和是不是同性相斥的原因?

    “你怎么没话了?里海虎?”谢尔比茨基又转过来不慌不忙的道,“正好,我们是不是学习一下里根,在葡萄牙试验一下减税政策?砍掉一下福利开支。”

    “真亏你想得出来,葡萄牙是欧洲英特网的终端,北约背后的牵制力量,我宁可放血养着这个国家,也不采取有可能失败的改革。”谢洛夫使劲摇头,开什么玩笑。谢尔比茨基这招里面有浓浓的坏水,就是要牺牲一个盟国看看自己想法的效果。不过不能牺牲葡萄牙,牺牲什么波兰的,总书记到时没有意见。

    “其实要延后个十年八年的,这到是不难。”谢洛夫自语了一句问道,“中国代表团什么时候到?”能不能解决葡萄牙的问题,其实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里根可以用这招,谢洛夫也可以用这招,不就是利用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减少成本,营造出来一种生活轻松的假象么?葡萄牙自己想要保持现在的状态,要么苏联输血,要么产业转移,谢洛夫不想让苏联输血,那就只能选择后者。

    九月中旬,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共产国际大会开幕,开幕的当天,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抗议者已经寥寥无几,苏联等东欧国家领导人全部出席,在主席台背后,密密麻麻的并排放着各式国旗,完美的体现了输人不输阵。

    谢洛夫和谢尔比茨基对视一眼,谢洛夫本人主要负责忽悠,谢尔比茨基则是通过理论和主政乌克兰经济的经验给予支撑,解决实际问题。葡萄牙**总书记库尼亚尔宣布大会开幕,谢洛夫首先做出关于国际**运动的报告。

    说了一些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的常规废话,谢洛夫开始说一些关于各国**的执政经验,介绍了苏联计划经济的新发展和困难,“我们必须承认,目前而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摸索中,社会主义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对资本主义的碾压优势。以前的评估过于乐观,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是很多问题的根源。”

    在讲话这方面,赫鲁晓夫就是他最好的老师,声情并茂的谢洛夫比勃列日涅夫高到哪里去了。当总书记讲话完毕之后,全场起立鼓掌,随后谢尔比茨基用大数据报告维护了总书记讲话的真实性。之后各国代表纷纷上台,除了东欧国家、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外,连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贝宁都介绍自己的经验。

    “我们并不掩饰葡萄牙现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一些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瓶颈,这次大会葡萄牙也希望获得有利的经验。”葡萄牙**总书记库尼亚尔一副诚实的样子。很多坐在电视机面前的葡萄牙人仔细倾听,他们等的就是现在这种时候。

第九百三十五章 产业转移() 


    “我们接到了很多兄弟党派的善意,其中不乏执政党,对于很多有利的意见,政府已经进行了采纳!”总书记库尼亚尔对着所有兄弟党派表达感谢,然后继续道,“关于建立更加公平和透明的政治和经济体系,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当然主要还是要依靠我们葡萄牙自己的力量,兄弟国家的援助不会无缘无故的到来,如何更好的发展,在于这次的改革,党和国家会尊重人民的声音。”

    谢洛夫不由得点头,这些话说的滴水不漏。库尼亚尔在独裁政府时代,靠写作为生,还是一个笔名很出名的作家,如何声情并茂的讲话,根本不是问题。

    目前葡萄牙的问题,就是架子太大,可是凭借目前葡萄牙本土的人口已经照顾不过来了。任何国家都要弄一个齐全的产业,可是随着工业分类越来越多,一些国家的人口已经不足。葡萄牙在十年前的康乃馨革命之前,还是一个殖民帝国。一个殖民帝国应该有的架构都在,自然也包括不符合葡萄牙定位的产业,而这些产业实际上对比欧洲国家,没有一点优势。

    保留这些产业没有多少利润,还占据了人力,拖慢了发展速度。葡萄牙国企比重不小,但不是一个完全的计划经济国家,应该算是一个混合经济国家。不能学习华约的办法,葡萄牙人也不一定能接受。现在就需要抛弃一些殖民帝国时期的产业,集中力量发展几个拿手的行业,把其他产业转移。

    这就是谢洛夫和库尼亚尔总书记沟通的成果,不能用谢尔比茨基的想法,按照谢尔比茨基的想法,自然有两个结果,成功和失败,成功了好说,失败了可没有第二次康乃馨革命让苏联把这个重要地位的国家夺回来了。

    葡萄牙有一个优势,这个优势叫做澳门。而且葡萄牙怎么说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正好适合现在的中国。以葡萄牙的国土和人口,中国能很轻松的化解掉葡萄牙现在吃撑了的后遗症,葡萄牙也不过就是一千零十万人。

    葡萄牙只要给自己国家定义明确,不在背着前殖民帝国的心里负担。以现在谢洛夫给创造出来的环境,一定过的不差。很多殖民地和葡萄牙的矛盾早已经化解,而且挂着社会主义牌子的葡萄牙进入中国,肯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