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

    说大清洗有必要所以洗白贝利亚,苏联人民不一定会接受。苏联的干部阶层肯定不会接受,因为大清洗主要都是对准了干部阶层。非要这么干,各地干部肯定会人心惶惶,以为这些安全干部又要祭出名为大清洗的杀手锏收拾他们。

    什么罪名能让苏联人民理解当时处决贝利亚的决定,现在想想又觉得其实贝利亚冤枉呢?那就是贝利亚关于民主德国的定位,以及两德统一排斥美国势力在欧洲的报告。

    八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苏联人已经更能理解现在的世界局势,就算是不理解,看在民主德国同志感情的份上,苏联舆论也必须理解。

    “这样我们还能争取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民心。”切布里科夫大将满脸的赞同。

    “以当时贝利亚部长对德国的定位问题切入,非常好!”博布科夫大将拍了一下手掌,通过这件事来撬动牢不可破的印象,更容易达成他们的目的。

    在五十年代贝利亚主张德国统一,自然很容易被处决。但现在三十年过去了,很多环境都已经发生了改变,依次为突破点,可以塑造起来贝利亚比较倒霉的印象。

    主张德国统一,就是赫鲁晓夫以及中央主席团非要除掉贝利亚的理由。因为当时的环境下贝利亚有叛国嫌疑,可现在在看这件事,其实贝利亚也没错。这就是谢洛夫以及苏联安全巨头想要给苏联人民的印象。

    “淡化贝利亚其他的罪行,尤其是大清洗,着重强调贝利亚的死因,最主要就是因为主张两德统一!”谢洛夫用深沉的声音道,“再说了,这本来就是当初判决的事实。”

    关于德国统一的争论,最后形成观念冲突,造成了其他委员相信贝利亚是苏联的叛徒,从而下达绝杀命令,这就是谢洛夫拿出的结论。这个结论保护了当初除掉贝利亚的那批人名誉,同时也很容易为贝利亚洗白。

    “我们明白了,配合现在争取德国民心的宣传攻势。”博布科夫大将点头随后几个人出去,前往苏联中央主席团会议室,还有其他事情等着处理。

    “把吉洪诺夫同志叫过来!”总书记捂着自己早上刚刚闪过的腰,有些艰难的命令道。

    历史这个东西,完全取决于谢洛夫想让他以什么面目出现,修改历史这种事情,对于一个苏联**的总书记,还真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总书记说这件事的发展是这样的,那就一定是这样发展的,就比如贝利亚这件事。

    吉洪诺夫是勃列日涅夫的部下,不过没有基里连科和契尔年科这么显眼。靠着兢兢业业坐上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位置。谢洛夫对这个人没有意见,也不是想要让这个老人滚蛋。相反,总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这次对话很和睦,他还希望这位八旬高龄的政府一把手在坚持两年,要不是害怕影响不好,吉洪诺夫干到九十总书记也是没意见的。

    “我们面对一群没什么经验的干部,所以必须咬牙坚持,完成干部的更新换代。”谢洛夫大特务头子的气息再次收敛,用很平和的态度和吉洪诺夫讨论问题。如果他爹没有在基辅会战中阵亡的话,大概也就是吉洪诺夫这个岁数,就当是尊重老人了。

    苏联当然存在过这么一批干部,这些干部的年龄正好可以接班。不过那一批干部的领袖叫谢列平,那批干部都已经被勃列日涅夫给换掉了。

    就算是对这件事在不满,谢洛夫仍然要捏着鼻子给前任总书记擦屁股,现在都开始给更早的人擦屁股了,还要照顾赫鲁晓夫的威望,还想要修复斯大林的形象。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这几天赫鲁晓夫的儿子总是在找他,也是担心自己父亲的名誉受损。

    这怎么可能?谢洛夫是一个多么念旧的人,别忘了你父亲棺材里的玉米都是我塞进去的,对着赫鲁晓夫儿子,谢洛夫给予了保证。绝对公正的评价前第一书记的一生……

    “对了,石油价格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影响?”谢洛夫转头问道,吉洪诺夫无疑是最清楚的人,如果从部长会议主席这里得到乐观的答案,那就毫无问题。

    现在因为沙特增产,石油价格已经掉到了二十美元以下。东欧国家因为本身和西欧差不多,国内也不产石油,全靠苏联支持维持生产。可是同为石油出口大国的伊拉克和伊朗确实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沙特的外交摩擦和沟通无时不刻都在进行。

    谢洛夫知道还没有到底,不把石油压低到谷底,两国是不会想到用战争来解决问题的。

    吉洪诺夫的回答还是比较乐观,谢洛夫点头,这就好。想到明天卢卡申科会来莫斯科做汇报,谢洛夫必须修养一下,连小瓦莉娅今晚的安慰都拒绝了,腰闪了,不宜在操劳过度。

    苏联各地的加盟共和国都是以当地民族作为一把手,而俄罗斯人作为第二书记。这点就不得不提总书记现在竭力洗白的前辈贝利亚,这个建议是贝利亚主张的,赫鲁晓夫、马林科夫当时只是同意改变斯大林时期的民族政策。

    这个政策看起来很操蛋,但也有另外一层保护伞,那就是各地的第二书记一般都是主管安全的,这和苏联高层以思想权威做第二书记不同。谢米恰斯内在阿塞拜疆的时候就做了很长时间的第二书记,加上本民族做一把手的规定刚刚实行,检漏控制过阿塞拜疆。

    可到了今天,这个本民族做本地的一把手这个政策,贝利亚设置的保护伞在谢洛夫看来,有这么一点不牢靠,应该到了改变的时候。

    “今年的粮食进度看起来完成的不错。”第二天觉得腰好一点的谢洛夫,和刚刚到达莫斯科的卢卡申科在克里姆林宫内散步,已经是秋天,一年又快过去了。

    以现在苏联的产粮量,想要达到美国的人均指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能达到四分之三都算是人品爆发,可就算是这样,苏联仍然要尽力自己搞好农业,不够了在从盟国进口。所以在苏联只要挂着农业专家的帽子,都是很值钱的名号。让卢卡申科做白俄罗斯集体农庄主席,积累一些名望对他未来很有利。

    “还要感谢总书记的支持,道路通畅确实让农业生产方便了很多。”卢卡申科很谦虚。

    那是当然的,要想富先修路。谢洛夫相信这句话是对的,不过到目前为止苏联没有一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原因很简单,修不了。光一个西伯利亚一年就能把高速公路变成翻浆路。

    “如果你能稳定住现在的产量还有增长,两三年后可以去其他加盟共和国工作了,中亚方面一直需要风格比较强硬的领导,你也知道,边界压力很大,而且接壤的国家都比较贫瘠。加上乌兹别克出事,你作为一个克格勃边防军出身的干部,应该明白怎么做。”谢洛夫也不讳言对卢卡申科的看重,理由也是现成的,克格勃边防军出身。

    总书记决定对本地少数民族干部做一把手这个规定修改一下,少数民族干部当然可以做一把手,但不一定是本地。一个白俄罗斯人,同样可以做乌兹别克的第一书记。乌兹别克的干部也可以做格鲁吉亚的第一书记。

    “关于少数民族干部任免原则修订,是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干部在升迁过程中一视同仁,同时也是为了锻炼能力,不能只是能解决自己民族的问题,对任何苏联境内的民族都要了解,能用不同的办法解决不同的问题。”一副便秘表情的总书记停顿了一下,等待腰疼缓解之后再次道,“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地方民族主义做大,我们当然要反对大俄罗斯主义,可不代表就要对地方的民族主义放纵。利加乔夫同志,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的修改意见,就交给你!”

    “我明白,总书记!”利加乔夫也能看出来,这件事对国家而言是绝对有利的。

    “还有就是,恢复斯大林格勒的名字!过几天你们和我一起去。”谢洛夫站起来,他需要休息一下。

第九百四十四章 斯大林格勒() 
“现在有了一种声音,很多城市希望得到苏维埃格勒,以及列宁格勒的待遇,希望国家关注当地的发展!”切布里科夫一直代替谢洛夫坐镇卢比杨卡监控全国,对什么思潮最清楚。

    “好啊,这不是问题,而是好事。放出消息,中央主席团十分重视这种基层的声音。”谢洛夫一点都不苦恼,就像他说的,这不是问题而是机会,“切布里科夫同志,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

    见到后者摇头谢洛夫轻松的道,“苏维埃格勒、列宁格勒都是中央直辖的城市。行政权归我们中央,既然想要让自己的城市升级被中央重视,那就和加盟共和国是平级的行政单位,这个行政权自然不能再给当地的加盟共和国了。”

    “我们可以夺回一些重要城市置于中央的权威之下,遏制地方势力做大。”切布里科夫大将眼睛越来越亮,类似于地位非常重要的城市行政权归更高级的中央,而不是平级的加盟共和国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中亚和高加索的一些城市。

    “那就去制造舆论吧!”这就相当于睡觉有人来送枕头,苏联中央主席团可以正面回应,把很多加盟共和国的重要城市剥离出来划归中央。听了总书记的意思,利加乔夫、格里申都点头,加上少数民族干部的修正,基本上就不会有问题了。

    不论是对少数民族干部的修正,还是升级重要城市的行政级别,都是打着平等的幌子来执行,后者还是对民意的回应,谁都不能说出来什么。

    最近没什么大事,从柏林墙没有得到便宜的里根很是老实了一段时间。对于谢洛夫来讲世界还是这个样子,指责从来都伴随着他。尤其是给贝利亚元帅平反之后,他这个自由世界有史以来最最邪恶、最最强大的敌人。被英美报纸拖出来轮了一遍又一遍。

    谁会在乎这种事情?敌人咒骂我们说明我们做对了!谢洛夫摆弄着一板猴票,克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