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亚大陆上等待,美国就自然会越来越边缘化,最终对我们没有挑战!”谢洛夫让小瓦莉娅拿出了几个酒杯,亲自给几个仅次于自己的大特务头子一人倒了一杯红酒慢慢道,“不过压着美国一头很容易,只要慢慢发展二十年时间。可真要击败这个对手,还需要美国自己出问题。”

    “相信这就是总书记一定要对抗的目的,尽早的决出胜负。”博布科夫大将摸着光亮的前额道,“我们的岁数都很大了,也希望尽早的看到那一天出现。”

    这倒是实话,他们这批人不年轻了,能在他们还在任内的时候结束冷战,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荣耀,作为一个领导者,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重要。这也是里根为什么任期内毁誉参半,可在苏联解体之后一下成了全民偶像的原因,对抗政策是里根定下来的。

    “想要突破平衡,我们需要做好几点,废掉美国的金融优势,金融业的衍生品在全世界循环一次需要一个周期,这个周期一旦到来就是美国下一次经济停滞的时期。联邦德国和日本已经被废掉,这种废掉指的是制造业,不会对美国制造进行冲击。可以说里根已经帮我们立下了基础。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的金融业在绑架所有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让这些国家不断的给美国吸血。制造业和金融业其实有一种冲突,美国废掉日德只是暂时止血,只不过从大出血变成了慢性失血,因为某个劳动力低廉的国家,还不至于让现在的美国感受到贸易逆差的压力。”谢洛夫沉默了一下道,“怎么把美国的经济停滞,变成经济崩溃,关键的问题在于,能不能让美国的金融业出现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让美元变成普通货币。”

    “我一直都没有阻止伊拉克、伊朗继续用美元结算,就是在储备美元,等到美国的金融资本下一个周期出现问题的时候,就是我们动手的时候了。到时候我们的美元储备全部抛出,反正苏联和美国没有经济联系。”谢洛夫补充道,“这只是其中一步!”

    苏联的外汇储备大头是用来卖粮食,七十年代也用来收买大型机械,不过里根现在不是开始封锁苏联了么。所以苏联的外汇储备,基本上只能在那里放着,充其量从阿根廷进口一点牛肉,阿根廷农产品也很便宜。

    “吉洪诺夫同志应该也知道这件事了吧?”切布里科夫大将询问道。

    “嗯,我们苏联准备了三十年,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战胜美国结束冷战的问题,而是怎么赢!所有对美国不利的条件,我希望在两年时间内集中爆发。油价一定要上涨,美元也要在同时期抛售,这两个动作的前提是经济危机再次出现。”

    “有些动作需要放缓,有些则需要加快。只要美国步入衰退,我就重启关塔那摩海军基地!”谢洛夫再次给每个人倒了一杯酒,举起杯道,“为了胜利,干杯!”

    “为了胜利,干杯!”切布里科夫、茨维贡几个安全巨头全部站起来,举杯大喝,随后毫不迟疑的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来一次克里姆林宫,又被大忽悠用心灵毒鸡汤给灌迷糊。

    等到几个大特务离开之后,谢洛夫再次倒酒递给了小瓦莉娅,然后去办公桌起电话打给葛罗米柯。第二天,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访问利比亚,表示愿意斡旋美国被扣押在利比亚的上千人质。苏联这个举动再次抢在了美国的前面,里根才刚刚准备对人质事件进行正面回应,葛罗米柯已经到了利比亚。

第九百五十七章 这是体制问题() 


    这批人利比亚不可能一直扣押在手里,国家和武装团体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卡扎菲不可能真的像恐怖分子一样做事,既然他是国家领袖,那么这批人迟早会交出来,这是必然的。

    问题是,利比亚到底会把这批人质交到谁的手里,里根当然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谢洛夫不能给他这个机会,自然就出现了抢先截胡这一幕。直接让苏联中央主席团委员,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前往利比亚,在里根还没有动作之前截住人

    葛罗米柯到达利比亚的时候,战争的硝烟已经远去,甚至第六舰队也回到了在意大利的港口待命,这件事苏联最清楚了,意大利又不是多远的地方。

    利比亚人质事件在世界媒体的推动之下沸沸扬扬,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风暴。当然这个风暴是冲着里根去的,莫斯科风平浪静,正在准备五一国际劳动节游行。

    “这批美国人迟早会回到美国,以人质为威胁,作为一个国家是不会被容忍的。”葛罗米柯见到了平安无事的卡扎菲,这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没有恭喜卡扎菲死里逃生,也没有安慰,对于一个从底层出身的国家领袖,这种安慰一点必要都没有,葛罗米柯也直接进入正题,说起了现在全世界关心的利比亚人质危机。

    毕竟是一千多条人命,哪怕是表面上,葛罗米柯也要做出竭尽全力的动作,救下这批苏联的敌人,如果成功,在全世界面前苏联都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美国人毫不犹豫的用炸弹炸死了我们这么多人,美国都没有道歉。”卡扎菲十分不满的道,“其中我的养女被炸死,她才一岁半,还有我的儿子也受伤了。”

    葛罗米柯面不改色,没有被对方的深情所打动,外交官本来就是只讲究利益的群体,更何况苏联的外交部一直都和特务部门关系良好,算是所有外交群体当中最无情的一个。

    如果需要安慰的话,葛罗米柯可以在私人场合安慰一下对方,不过么?现在不是时候!

    “你也说了,对方是美国人。”葛罗米柯声音平淡,但其中蕴含的意思不言自明,对方是美国人,那不是一般的国家,杀美国人不会被战争威胁的国家,也就这么几个。这几个国家当中绝对不包括利比亚,利比亚属于那种美国不在乎的国家。

    如果利比亚有苏联的四百万大军,几十个国家的声援,十万辆坦克,三百多核潜艇、四万多核弹,一个华约,那么美国就算是碰到这种事,也愿意和利比亚谈谈,大不了抗议。

    谢米恰斯内就曾经没有理由的抓了美国人,谢洛夫做克格勃主席的时候也曾经把卢比杨卡闹事的美国人关到死,不是也一点事没有么?问题是利比亚不是苏联……

    也许卡扎菲一时之间不能接受,但是这件事很明确,卡扎菲要是不放人,美国第六舰队就在意大利,可以随时杀回来。被人质威胁不敢发动战争这种事,不会出现在大国,尤其是美国和苏联身上。如果对方是一块肥羊,苏联巴不得赶紧有一个国家绑了自己的人民,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葛罗米柯也给了卡扎菲考虑的时间,但是表示要见到被扣押的美国人质,确定不在出现人质死亡,卡扎菲同意了。

    除了美国还在抨击里根鲁莽,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利比亚,或者说是在葛罗米柯身上。苏联领导人的名声一直都不怎么好,给人很刻板的机器人印象,自从那个克格勃主席上台之后,这种印象就被加重了。但是这次没有人带有色眼镜报道,就算是欧美媒体也称赞苏联这种摒弃了意识、形态的救援,充分体现了苏联的领导力和国际责任。

    关于人质这件事,两个阵营的立场是相同的,如果被扣押的是苏联人质,欧美媒体当然要发两篇酸文,点名事出有因,肯定是苏联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在先。

    不过这次被绑架的是美国人,这些记者自然就不能这么说了,顶多给里根找找麻烦。

    利比亚的景色不错,当然仅限于靠近地中海的海岸线。包括大量古罗马时代的遗迹,延绵几百公里的海岸线。古罗马盛极一时的风景。还有塔德拉尔特阿卡库斯石窟是利比亚有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有着丰富的雕刻和绘画。

    如果是谢洛夫过来,没准会忙里偷闲看一看,还不知道这些遗迹在后世存不存在呢?可葛罗米柯显然没有总书记的那种闲情逸致,对外交部长来说,工作就是工作。

    因为美国的海空打击已经结束,被分散在重要目标和油井的美国人质又被集中关押起来,又穿着军装的利比亚士兵看守,管理方式和世界各地的监狱没有区别。不过倒是没有出现虐待的行为,显然卡扎菲也了解,不能再一而再摸老虎屁股。

    葛罗米柯的一举一动都在被全世界注意,尤其是跟在身边的法国记者,正在随时和巴黎取得联系,更新苏联外交部长在利比亚的动作,记者在这上面都是没有节操的,有这么一个机会,法国人也不介意在得到第一手消息的同时,把苏联人写的伟大光荣而正确。

    这个时候作为的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也适当的表示自己的亲民态度,虽然对方是美国人,当着美国人的面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欺骗一下对方……

    总书记在莫斯科早就打定主意,这批美国人必须有苏联营救,在营救的同时还必须阻止美国自己营救,所以说苏联的角色一点都不高,更像是专程过来捏着美国**的。

    其实就算是法国记者,表现出来的也远远比葛罗米柯上心,找到机会和北扣押的美国人质对话,留下一些食物同时安慰对方,现在就算是苏联都在想办法解决这次事情,少见的没有出来恶心美国。

    这个国家怎么了?这一定是体制问题!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是什么让和好和平的利比亚民众,竟然使用了不被国际社会容忍的人质威胁,要知道这个人口不到四百万人口的小国,面对的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超级强国,什么让两个差距明显的国家最终敌对,难道这不能让美国人深深思考么?”葛罗米柯义正辞严的对着这些美国人质说道,话语中直指美国这个国家在对外政策不当的地方。

    “但愿我们的世界能够和平,而不是处在无休无止的仇恨当中。我为在这次军事行动当中死亡的美国人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