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雇者说:“我本来不是普通的人,因为有一点过失,贬谪在下贱之列,应该被秀才役使。如果限定的劳役不够,又需要到别人那里去效力。所以请秀才不要改变往常的规矩,期望秀才帮助我结束我的事。”秀才虽然许诺了,去每次支使他是脸上有戚戚不安的神色,雇者于是辞别说:“你秀才这个样子,结果是妨碍了我的事。”顺便谈论了权秀才的长短穷达命运。并且说万物都是可以变化的。唯有淤泥中朱漆筷子和头发,药力不能化。
以后就不知他到什么地方了。
【原文】秀才权同休,元和中落第,旅游苏湖间。遇疾贫窘。走使者本村墅人,顾已一年矣。疾中思甘豆汤,令其市甘草。顾者久而不去,但具汤火来。秀才且意其怠于祗承,复见折树枝盈握,仍再三搓之,微近火上,忽成甘草。秀才心大异之,且意必道者。良久,取粗沙数坏,挼捋已成豆矣。及汤成,与常无异。疾亦渐差。秀才谓曰:“予贫迫若此,无以寸进,因褫垢衣授之,可以此办少酒肉。将会村老,丐少道路资也。”顾者微笑曰:“此固不足办,某当营之。”乃斫一枯桑树,成数筐扎,聚于盘上,噀之,遂成牛肉。复汲数瓶水,倾之,乃旨酒也。村老皆醉饱。获束缣五十。秀才惭谢顾者曰:“某本骄稚,不识道者,今返请为仆。”顾者曰:“予固异人,有少失,谪于下贱,合役于秀才,若限不足,复须力于他人,请秀才勿变常,庶卒某事也。”秀才虽诺之,每呼指,色上面戚戚不安。顾者乃辞曰:“秀才若此,果妨某事也。”因谈秀才修短穷达之数,且言万物皆可化者,唯淤泥中朱漆箸及发,药力不能化。因不知所之。(出《酉阳杂俎》)
钩翼夫人()
南阳公主()
汉朝的南阳公主,下嫁给王咸。
王咸的族人王莽掌管政务,公主早就仰慕空虚,崇尚至道。
常常追念文帝、景帝治理的盛世,又知道武帝那一代,屡有神仙降临,就对王咸说:“国家危机,时代混乱,不是女子可以扶持的。只应自保安然平和,退身修道,与喧闹纷争稍远,一定可以延年。如果平庸无能地随着时势进退,恐怕不能免除流离之苦和奔波之患。”
王咸说他尽力为朝廷俸禄勤劳,没有听从她的话。公主就在华山盖了草房,住了一年多。
由于她精思苦修,就有真灵感应,终于舍弃屋室而去。
有的人看到她在绝壁上慢慢地乘着云气冉冉而去。王咸入山去追她,越过大沟,登上一层层山巅,涕泪交流地追望,但四处寂静无声也无公主的踪迹。
忽而在岭上见到公主遗留的一双红鞋,就上前去取它,红鞋已经变成石头了。于是称那里为公主峰。潘安仁为此事写了传记,流传在世上。
【原文】汉南阳公主,出降王咸。属王莽秉政,公主夙慕空虚,崇尚至道。每追文景之为理世,又知武帝之世,累降神仙,谓咸曰:“国危世乱,非女子可以扶持。但当自保恬和,退身修道,稍远嚣竞,必可延生。若碌碌随时进退,恐不可免于支离之苦,奔迫之患也。”咸曰黾俯世禄,未从其言。公主遂于华山结庐,栖止岁余。精思苦切,真灵感应,遂舍庐室而去。人或见之,徐徐绝壑,秉云气冉冉而去。咸入山追之,越巨壑,升层巅,涕泗追望,漠然无迹。忽于岭上见遗朱履一双,前而取之,已化为石。因谓为公主峰,潘安仁为记,行于世。(出《集仙录》)
程伟妻()
汉代期门郎程伟的妻子,是个得道的人。
她能通神变化,程伟也不太觉得稀奇。
有一次,程伟跟着皇帝出行,而衣服和装饰没有准备好,很为此事忧愁。
他的妻子说:“只不过缺少衣服而已,何必愁成这(熊样)呢?”
就弄来两匹双丝细绢,这两匹绢是忽然自己来的。
程伟也喜好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炼时没有成功,他的妻子就从囊中拿出一点点药,用容器盛装水银,把药投进去煎熬,不一会儿就变成银子了。
程伟想要跟她学习这个方术,始终没能得到。
他的妻子说,从程伟的骨相看,他不应该得到点金术。
程伟不停地逼迫她,她就急遽而死,尸解而去。
【尸解 … 简介:道教认为道士得道后可遗弃**而仙去,或不留遗体,只假托一物(如衣、杖、剑)遗世而升天,谓之尸解。】
【原文】汉期门郎程伟妻,得道者也。能通神变化,伟不甚异之。伟当从驾出行,而服饰不备,甚以为忧。妻曰:“止阙衣耳,何愁之甚耶?”即致两匹缣,忽然自至。伟亦好黄白之术,炼时即不成,妻乃出囊中药少许,以器盛水银,投药而煎之,须臾成银矣。伟欲从之受方。终不能得。云,伟骨相不应得。逼之不已,妻遂蹶然而死。尸解而去。(出《集仙录》)
董永妻()
董永的父亲死了,没有钱安葬,董永就自卖为奴。
主人知道他品德好,给他一千万钱打发他走了。
董永行三年丧礼守孝完毕,就想回到主人那里,奉行他的为奴的职责。
在路上,董永遇到一个女子,这个女子对他说:“愿意做您的妻子。”
就与董永一起到主人家。
主人说:“我把钱给你了。”
董永说:“我承蒙您的恩德,父亲死了使他的尸骨得到收藏,我董永即使是小人,也一定要承担劳役尽我之力,用来报答您的厚德。”
主人问:“这个女子能做什么?”
董永说:“能纺织。”
主人说:“你一定要这样做的话,只要让你的妻子给我织一百匹双丝细绢就行了。”于是董永的妻子就给主人家织布,十天就把一百匹双丝细绢全部织成了。
【原文】董永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主知其贤,与钱千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诣主,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谓永曰:“以钱丐君矣。”永曰:“蒙君之恩,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百匹具焉。(出《搜神记》)
梁 母()
梁母是盱眙(xuyi )人,寡居没有儿子,在平原亭开个客店。
客人来投宿休息,全像回到家里一样。
客人给钱多少,她也从不说什么。客人住几个月,她也没有什么对他们厌烦的。
挣到的钱,除了自家衣食之外,就把它施舍给贫寒的人。
曾有个年轻人在这住了几天,这个年轻人举动异常,临走时说:“我是东海小童。”梁母也不知道小童是什么人。
宋元徽四年丙辰,马耳山道士徐道盛临时到蒙阴去,在蜂城西遇见一辆青牛拉的车,牛车自己往前走。
这时只见一个小童召呼徐道士前去,徐道盛就往前走,离车三步左右站住了。
又看到两个童子,年龄都在十二三岁左右,都穿着黄色衣服,用大红色的布帛裹着头上发髻,而容貌端庄服饰整齐,是人世上没有的。
车里的人派一个小童传话说:“我是平原客舍的梁母,如今被太上道君召回,应当经过蓬莱寻访子乔,经泰山考召,意欲相见,果得子来。灵辔飘飘,山脊上艰
险崎岖,渡口和驿站有限,每日行程三千。陪同尊长回答应对就在近日,我的心里很忧伤,就得乘烟霞上三清,这三个童子送我到玄都国。你替我向东方各位清信士女辞谢。太平就在近期,十一年后,好度引你,度过这个危难之忧。”
梁母又举手告辞说:“太平时再相见。”就驱车腾飞而去,极力望去就没影了。徐道盛回到平原旅舍打听梁母,正是梁母脱离尘世的那天见到她的。
【原文】梁母者,盱眙人也,寡居无子,舍逆旅于平原亭。客来投憩,咸若还家。客还钱多少,未尝有言。客住经月,亦无所厌。自家衣食之外,所得施之贫寒。常有少年住经日,举动异常,临去曰:“我东海小童也。”母亦不知小童何人也。宋元徽四年丙辰,马耳山道士徐道盛暂至蒙阴,于蜂城西遇一青牛车,车自行。(行云笈七签一一五作住)见一童呼为徐道士前,道盛行进,去车三步许止。又见二童子,年并十二三许,齐着黄衣,绛裹头上髻,容服端整,世所无也。车中人遣一童子传语曰:“我平原客舍梁母也,今被太上召还,应过蓬莱寻子乔,经太山考召,意欲相见,果得子来。灵辔飘飘,岗崄巇(岗崄巇原作玄纲阴。据云笈七签改),津驿有限,日程三千(日程三千原作三日程三字。据云笈七签改)。侍对在近,我心忧劳,便当乘烟三清,此三子见送到玄都国。汝为我谢东方诸清信士女,太平在近,十有余一,好相开度,过此忧危。”举手谢云:“太平相见。”驰车腾逝,极目乃没。道盛还逆旅访之,正梁母度世日相见也。(出《集仙录》)
酒 母()
女 几()
女几是陈市上造酒的女子,她造的酒很是美味。
有一次,仙人路过她家饮酒,就用素书五卷抵押酒钱。
女几打开书一看,原来是仙方养性长生的法术。
她就偷偷地把书中的要诀写下来,依照它修炼。
三年时间,女几的容颜更年轻了。像二十岁左右的人。几年后,抵押酒钱的那个仙人又来了,他笑着对女几说:“偷来的道没有老师的话,有翅膀也不能高飞。”
女几就跟着仙人走了,在山上住了许多年,人们常常见到她。
其后不知道她到哪里去了,如今,她居住过的山就是女几山。
【原文】女几者,陈市上酒妇也,作酒常美。仙人过其家饮酒,即以素书五卷质酒钱。几开视之,乃仙方养性长生之术也。几私写其要诀,依而修之。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