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栾巴说:“哪有什么神,不过是一个鬼怪来到庙里冒充天上的仙官。这鬼祸害百姓这么久,应该惩治他。这件事就由我亲自来办。如果不及时去除这个鬼怪,只怕他以后到处流窜,到处吃人供奉的祭品,白白祸害老百姓。”
于是栾巴在神坛上诚心地祷告天神,遍查天下的山川国土,搜寻鬼怪的踪迹。
那鬼怪就逃到齐郡,变成一个书生,善于谈论四书五经,迷惑了齐郡的太守,太守竟把女儿嫁给了他。
栾巴找到了这个鬼怪,就写了公文请太守捕住那个鬼怪。
那鬼吓得不敢露面,栾巴就对太守说:“你的女婿不是人,是个冒充庙神的鬼,现在他来到你家,所以我来抓他。”
太守叫他女婿出来,那鬼躲着不出来。
栾巴说:“让他出来还不容易吗?”
就让太守准备了笔砚和书桌,栾巴用笔写了一道符咒,写完后栾巴仰天长啸,空中忽然有人把符拿走,也看不见是谁拿走的,在场的人都十分惊讶。(召唤天神?)
那道符来到书生面前,书生向他妻子哭泣说:“我这一去非死不可了!”
片刻间,书生自己拿着符来到院里,看见栾巴就不敢靠近了。
栾巴大喊一声:“老鬼还不现出原形来吗?”
书生应声变成一只狸猫,不断地叩头求栾巴饶命。
栾巴就命令把狸猫杀掉,只见空中落下一把刀把狸猫的头砍落在地上。
太守的女儿已经生了个儿子,这时也现了原形变成一只狸猫,栾巴也把它杀掉了。栾巴回到豫章郡以后,郡里也在闹鬼,大多是独脚鬼,祸害百姓,栾巴一回本郡,郡里的鬼就都吓跑了,再也没有妖魔作怪。
后来栾巴被皇帝征召为尚书郎。
正月初一,宫中大设筵席犒劳群臣。
栾巴比别人到的晚,但已有些醉意。
皇帝在宴会上赠给文武百官御酒,栾巴不喝,把酒向西南方向喷了出去。
有关的同衙向皇帝上奏说栾巴对皇上不敬。
皇帝就召栾巴询问,栾巴说:“臣的家乡因为臣能除鬼治病,为臣立了‘生祠’祝福。今天早上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到臣的庙中来约臣喝酒,臣实在不能推脱,所以有点喝醉了。臣刚才看见西南方千里外的成都街上发生了火灾,就喷了一口酒救火,绝不是对皇上不敬。皇上如不信就下诏询问成都是否失火,如果不是,臣愿抵罪。”
于是皇帝下诏让驿使到成都查问。
后来成都方面奏报说:“正月初一早饭后失火,不一会儿从东北来了三场大雨,火就灭了。雨落到人身上发出一股酒气。”
后来有一天忽然风雨大作,天地昏暗,对面坐着也看不见人,栾巴也不知去了何处。
不久听说栾巴回到成都,和亲朋好友告别,说以后不再回来了。
家乡的男女老少都到他的“生祠”中送他。
听说他离去时也是风雨交加天地昏暗,不知道去了哪里。
【原文】栾巴者,蜀郡成都人也。少而好道,不修俗事,时太守躬诣巴,请屈为功曹。待以师友之礼。巴到(到原作陵,据明钞本改),太守曰:“闻功曹有道,宁可试见一奇乎?”巴曰:“唯。”即平坐,却入壁中去,冉冉如云气之状。须臾,失巴所在,壁外人见化成一虎,人并惊。虎径还功曹舍。人往视虎,虎乃巴成也。后举孝廉,除郎中,迁豫章太守。庐山庙有神,能干帐**外人语,饮酒,空中投杯。人往乞福。能使江湖之中,分风举帆,行各相逢。巴至郡,往庙中,便失神所在。巴曰:“庙鬼诈为天官,损百姓日久,罪当治之。以事付功曹,巴自行捕逐,若不时讨,恐其后游行天下,所在血食,枉病良民。”责以重祷,乃下所在,推问山川社稷,求鬼踪迹。此鬼于是走至齐郡,化为书生,善谈五经,太守
即以女妻之。巴知其所在,上表请解郡守往捕,其鬼不出。巴谓太守:“贤婿非人也,是老鬼诈为庙神。今走至此,故来取之。”太守召之不出。巴曰:“出之甚易。”请太守笔砚设案,巴乃作符。符成长啸,空中忽有人将符去,亦不见人形,一坐皆惊。符至,书生向妇涕泣曰:“去必死矣。”须臾,书生自赍符来至庭,见巴不敢前。巴叱曰:“老鬼何不复尔形。”应声即便为一狸,叩头乞活,巴教杀之,皆见空中刀下,狸头堕地。太守女已生一儿,复化为狸,亦杀之。巴去还豫章,郡多鬼,又多独足鬼,为百姓病。巴到后,更无此患,妖邪一时消灭。后征为尚书郎,正旦大会,巴后到,有酒容,赐百官酒,又不饮而西南向噀之。有司奏巴不敬。诏问巴。巴曰:“臣乡里以臣能治鬼护病,生为臣立庙。今旦有耆老,皆来臣庙中享,臣不能早饮(明钞本、陈校本饮作委)之,是以有酒容。臣适见成都市上火,臣故漱酒为尔救之。非敢不敬,当请诏问,虚诏抵罪。”乃发驿书问成都。已奏言:“正旦食后失火,须臾,有大雨三阵,从东北来,火乃止,雨着人皆作酒气。后一旦,忽大风雨,天地晦冥,对坐不相见,因失巴所在。寻闻巴还成都,与亲故别,称不更还。老幼皆于庙中送之。云:去时亦风雨晦冥。莫知去处也。(出《神仙传》)
雷震尸()
【】
博陵崔咸,年少习惯清静;家住相州,住在那儿常常修理园林。
这天独自在书斋中,夜里雷雨过后,忽然看见一个女子,年龄十六七岁,越墙而入。
拉着崔咸进入屋内,崔咸问她从哪里来,可她最终没有说话。
崔咸怀疑她是逃跑的人,就把她深藏起来。
等到快要到天亮的她就死了。(什么情况?跑自己家里死来了?)
咸很恐惧,不敢将尸体扔了。
就走出家门来到街上,占卜那个死去的女人的家在哪里。
过了一会儿,有六七个奴婢,穿着孝服边走边说,象有找人的意思。
互相说着:“死人还能逃跑,何况活人呢!”
崔咸跟着问她们,她们回答说:“郎君何必问这个!”
崔咸坚持问她们,就说:“我们家的小娘子,死了已三天,昨夜才装殓。被雷震(雷醒了?),尸体从棺中出来,不知到哪去了!”
崔咸问她的容貌穿着是什么样子,都很象夜里跑来的那个人。
就把昨夜的情况全都说了出来,领她们到家里验证,果然是那个人的尸体!
衣裳鞋子都是污泥。
那家的人非常奇怪,回去将要给她入葬,那尸体沉重得不能抬起。
崔咸就祭酒祈祷,才抬回去了。当时是天宝元年六月。
【原文】博陵崔咸,少习静,家于相州,居常葺(qì,释义;原指用茅草覆盖房子,后泛指修理房屋)理园林。独在斋中,夜雷雨后,忽有一女子,年十六七,逾垣而入。拥之入室,问其所从来,而终无言。咸疑其遁者,乃深藏之。将旦而毙,咸惊惧,未敢发。乃出于里内,占其失女家。须臾,有奴婢六七人,丧服行语,若有寻求者。相与语曰:“死尚逸,况生乎?”咸从而问之,对曰:“郎君何用问?”固问之,乃曰:“吾舍小娘子,亡来三日。昨夜方殓,被雷震,尸起出,忽不知所向。”咸问其形容衣服,皆是宵遁者,乃具昨夜之状。引至家验之,果是其尸,衣裳足履皆泥污。其家大异之。归将葬,其尸重不可致,咸乃奠酒祝语之,乃去,时天宝元年六月。(出《通幽记》)
茅 君()
茅君是幽州人。
在齐地(今山东)学道,二十年后得道有成回家。
他父母看见他大怒说:“你这个不孝的东西,自己不好好侍奉双亲,跑出去四处漂泊学什么鬼道术!”
骂着不解气,还要鞭打茅君。
茅君挺直了身子跪着赔罪说:“儿子受了上天之命,应该得道,学道和孝顺父母难以兼顾。虽然儿子长期远行没能供养二老,给双亲增添了烦恼,但如今儿子学成道术,就能使全家平安,使父母长寿。现在我已得道,不能再受你们的鞭打了。如果再鞭打我,恐怕会出大事的!”
他父亲越听越来气,拿起拐杖就要打。
可是刚要举起拐杖来,拐杖就断成了好几十节向四方飞去,像射出了很多箭头,射穿了墙壁,射断了房柱。
他父亲吓得只好住手,茅君说:“我刚才说的怕出大事就是说的这个,怕无意中伤害他人。”
他父亲问他:“你说得了道,那你能让死人复活吗?”
茅君说:“死人一生中积累的罪孽深重,不可能复活。如果遭了横祸而死或短寿、夭折的,我可以让他复活。”
他父亲不太相信,让茅君验证一下。
茅君的弟弟刚被任命为年俸两千石的官,赴任时好几百乡亲欢送,茅君也在场。他说:“我虽然没有在人间当上年俸两千石的官,但却会在仙界获得官职。某月某日,我也要到仙界去上任做官的。”
宾客们都说:“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到时一定欢送。”
茅君说:“如果真送我,我太感谢你们的盛情了。但我要求你们送我时不要破费,别给我带礼品。”
到了茅公说的那天宾客们都来了。
茅公大摆宴席,搭起了青布帐幕,地下铺着很厚的白毡子,席上罗列着珍奇的果品佳肴,发出阵阵的芳香气味,金钟、石罄奏起了美妙的音乐,声震天地,传到
几里之外,舞伎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赏心悦目。
在座的上千人都酒足饭饱十分痛快。
后来,迎接茅公到仙界上任的官员们到了。
好几百名文官都是大红袍腰系白玉带,武官们顶盔贯甲,旌旗飘扬,刀枪闪光,扎下了几里的营帐。
茅君和父母乡亲们告别,登上了一辆有羽毛伞盖的车子,在前后旗幡蔽日,还有祥云缠绕天马、无角龙、白虎以及各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