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几个人当中,一直没有宫九娘的身影,我倒是也有些意外。
而另一个人的到来,则更令我惊讶。
唐家,竟然也来人了。
那是在唐家人全部离开的两个小时后。
来找到我的,正是那时候我们在唐家,唐家些群起而攻,却只有他一个人牢牢的坐在座位上吃着饭的年轻人。
而他在来到了我家后,也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对我笑了一下。
我也报以微笑作为回应。
能够在这个时候还来找我的唐家人,有什么用意自然不用多说。
不过这作为唐家的内部事,我也不清楚。
只是,是否能够信任这个年轻人,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到了现在,唐家还没有败落,便足以说明唐万里的能力。
如果他是唐万里想要安排在我旁边的眼线,似乎也说得过去。
不过他也只是过来看了一眼,很快便离开了。
一共四间宅子,唐家已经离开了,离家就离东自己,还在我这里。现在除了我们之外,没离开的还有苏家。
但是苏厉却好像什么事情没有发生一样,任由苏若雪留在了我身边,这也令我十分疑惑。
我甚至在想,苏厉在唐万里的虎视眈眈下,却依然能够保证苏家生存下来,也不应该是一个酒囊饭袋。
既然我的生父让我在二十年后的这天来到京城,而且苏若雪就是与我联系的人,那么有没有可能,这订婚仪式的日期其实就是他早就算计好的?
因为实在是太巧了,在京城这么多天,什么都没有发生,偏偏苏若雪找到我的第二天,苏家管家便将我接到了这里,这时间上着实有些令人玩味。
但不管怎么样,唐家与我和离东两人的仇也算是结下了,要想化解也没有任何可能。
还有,我低头看着山河刀的刀鞘。
杀了我父母的,难道真的是唐家?
到晚上的时候,苏家也已经走了,但却将之前那辆奔驰威霆留了下来。
我之前和离东已经去祠堂拜祭了我的祖先,也算是认祖归宗吧。
这时候见这宅子内连电都没有,又害怕唐万里会趁着天黑赶回来报复,便招呼几个人上车赶回酒店。
离东几人很自觉的坐在了车后两排,我明白他们是什么意思,也没说什么。然后将苏若雪让上了副驾驶的位置,自己则开车返回了京城。
回到酒店后离东几人便直接回了房间,只留下我和苏若雪在前台准备办理入住手续。
可没想到前台服务人员却告知我房满了,没办法,我也只能将苏若雪带回了自己的房间。
“你先休息一会儿,我先洗把脸,一会儿咱们下楼吃饭。”我对她说道。
苏若雪点点头,刚坐在床上,脸色却忽然一变。
我有些紧张:“怎么了?”
她摇摇头,伸手到被子下,摸出了我放在被子下的那个类似鱼叉的东西,刚想要放下,却又是一怔。
“这东西,你在哪找到的?”她惊讶的问我。
“你认识这个东西?”我疑惑的问她。
苏若雪点点头:“嗯,这好像是开启一座墓的钥匙。”
我微微一怔:“墓,什么墓?”
“你听说过建文帝,朱允炆么?”苏若雪说道。
第五十五章 建文帝下落之谜()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可这鱼叉似的东西,又和朱允炆有什么关系?
等等,我心中咯噔一下,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当初陈离二家与苏唐决裂,明成祖朱棣重设锦衣卫,陈离二家当代家主加入锦衣卫后随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有一次无意间发现海底龙冢,这才发现了能解除我们体内诅咒的彼岸花。
而王梁也说过,生父有一次出门几个月才回来,回来时身受重伤。
当时我得到这东西的时候便猜测,一定是他得到了什么东西,才引来了那些神秘人,导致了我家灭顶之灾。
难道,这之间竟有什么关联?
可究竟是什么,生父能舍了全家的性命,为了保护面前的这把所谓的钥匙?
难道,是彼岸花?
难道,当初陈离二家家主在随郑和下西洋时,见过朱允炆?
也就是从他的口中得知,海底龙冢的真正位置。
朱允炆贵为大明皇帝,知道这一两件山河秘闻不是什么奇事。
我越发的感觉自己的猜测已经接近于现实。
如果是真的,看来我们还真的得走一趟。一方面先避避风头,另外一方面,若是朱允炆墓内真的有彼岸花,能够救的了我们几人的性命,也不算白去一回。
“你怎么会认识这个东西?”沉思了片刻,我问苏若雪。
“小的时候,我曾经在父亲那里见过类似的东西。不过和你这个不同,那个材质是木头。当时我问父亲这是什么,他说是钥匙。我又问他是什么钥匙,他说是一座墓。那时候我对这种事情完全不感兴趣,便也没有再问。直到三年前,有一次父亲和几位叔叔,外出一月有余。回来时却只有他自己,而且浑身都是伤痕,在唐万里来探望的时候,我躲在了一旁听到了他们之间的对话。”
“他们说了什么?”我紧张的问道。
“当时唐万里似乎有些埋怨父亲,说他为了一己私欲全不顾我们两家的感情。然后又提到了什么山,什么庙,最后说了一个名字,就是朱允炆。我原来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对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刚才看到了这个东西,才猛然反应过来,这或许就是开启朱允炆墓的钥匙。”苏若雪说道。
“山,庙?”我皱着眉。
建文元年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四年后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而死。
但关于朱允炆是否死亡直到现在却依旧争论不休。
不过大部分学者认为,朱允炆其实未死,是被一名身边的老太监救出,化妆后顺着密道逃出皇宫。
朱棣重建锦衣卫令郑和七下西洋也和为了找寻他的下落有很大关系。
而朱允炆下落之谜却有两个说法。
一个说是去了东海,也是我所猜想的一样。
另外一个,是说朱元璋临死前给他身边的老太监留了一个密匣。
建文帝听后,急忙命这个老太监取来密匣,打开一看,里面装有三套袈裟,三张度牒,一把剃刀,三张度牒上分别写着应贤、应能、应文三个名字。应文指的是建文帝朱炆,应贤、应能分别是指建文帝的心腹近臣杨应能、叶希贤。匣中还有一封信,上面写道“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朱允炆一看,便明白这是太祖皇帝早就预料到自己会有今天,传此密匣,告知自己剃发为僧从密道出逃保命。按照密匣的指示建文剃发做了和尚,从鬼门逃出宫去开始了浪迹天涯的游行四方的僧人生活。
朱允炆归隐贵州高峰寺为一种说法,还有人认为,建文帝出逃之后没有去贵州,而是就近在兰溪市东山上的一座古寺归隐,东山又名皇回山,是金华山脉的一支,寺院里的和尚世代口传建文帝在此削发隐跸的传说,并说寺院中还保留有建文帝的隐居之处和古碑遗迹。在寺院的大殿内,塑的是身穿袈裟的建文帝像,左右两旁分别为伴帝出家的杨应能、叶希贤两人,殿内的后壁绘有建文帝逊国出逃的路线。此外寺院内还保留有建文帝出家后所作的几首诗:“百官不知何处去,惟有群鸟早晚朝。”;“尘心消尽无孝子,不受人间物色侵。”
山,庙。这也间接的印证了苏若雪的话。
可是,就连不是历史亲历者的现代人,都知道朱允炆所谓的下落。就算明朝时候通讯再不发达,朱棣动用举国之力,还是不能找到朱允炆?
所有人都知道的是,便也不会被称作秘密,我心中还是十分疑惑。
而且很明显苏厉已经找到了朱允炆的墓地所在,只是迫于没有钥匙所以没办法进入,我是不是应该先去询问一下他?
“要不,我们去问问父亲吧。”似乎是察觉出我心中所想,苏若雪对我说道。
我一怔,因为我注意到,她刚才说的话,竟是我们去问问父亲,父亲之前没带我字,显得实在太过亲密。
苏若雪也反应了过来,见我惊讶的看着她,脸上顿时蔓上了一抹红晕。
“我说错话了。”她低着头,轻声说道。
她本来就很美,这么低下头竟显露出了一副女儿家窘态,我一时间也看的痴了,并没有听到她说的话。
正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敲门声。
有些尴尬,我赶紧跑去开门,门外站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心怡和离东四人。
见我开了门,朴路很自然的走进了房间,不过很快又一脸紧张的退了出来。
“那个什么,东哥大嫂啊,咱们一会儿再过来。”朴路出声说道。
几个人正要往里走呢,见被他拦住了,都有些疑惑。
“咋了,陈南屋里藏着大姑娘了?”离东说道。
他说完话,似乎是忽然想起了什么,赶紧捂住了嘴,然后看了眼有些尴尬的几人:“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
“好了,当我没说,咱们先去吃饭去。”他说着话就要向外走,却被我一把抓住了衣服拽了回来。
“你干什么?我又没看见你们两口子……”
“我们两口子什么?”我冷着脸问他。
他一怔,一把打开了我的手:“我管你们俩干什么了,我反正要去吃饭了。”
“等会再吃,正好有事找你们,都进来吧。”我说。
说完话,我离开了门口,苏若雪坐在床上,脸色已经没有那么红润,想来也是刚才朴路进来看到她的神色,产生了误会。
但我也懒得去解释,可等了好一会儿,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