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焦点却点地清清楚楚。
  杨凌听罢,不以为然地道:「百官长跪于此,我还以为是为了祭拜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事,原来是这个原因,这有什么好争论的,一件很简单地事,却弄得过犹不及,真是小题大作,用得着百官齐聚,大动干戈?」
  正德一听来了精神头儿,连忙挺起身子,说道:「正是这话,小题大作,故弄玄虚,实是莫名其妙,朕恼火正是为了这个原因。」
  焦芳忙摆手道:「威国公此言差矣。天子一言一行,关乎江山社稷,群臣因此慎重,纵然严苛,履臣子本份罢了。」
  杨凌诘问道:「为人子孙者,当以何为本?」
  焦芳言道:「尽孝!」
  「为君之臣者,当以何为本?」
  「尽忠!」
  「杨大学士、王尚书,诸位大人,啊!刘公公也在,你们以为然否?」
  群臣连声应是,刘瑾见他东飘一拳,西踢一脚,半天功夫还没弄明白他地真正用意,所以心里面提着小心,可这句话并无过错,实不能不答。他又怕入了杨凌的圈套,一个字都不敢多讲,于是颔首道:「是!」
  杨凌接口道:「皇上体恤臣子,发乎于心,动之于行,此谓之仁。言语失措,不过是小节,何必揪住不放?现在当以何事为重?何事为急?太皇太后停灵久矣,该当风光大葬,送灵至昌平,与宪宗皇帝合葬,此人子之礼、人子之孝。然而百官揪住皇上一言之失,攻讦不断,议礼、议孝,已经严重影响到朝廷政体运行,使皇上不能尽孝、臣子不能尽忠,国事虚浮一旁,人皆沉糜于卖弄口舌之利,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群臣闻之默然,正德皇帝大大地出了口气,眉尖儿轻松地挑了起来,脸上也有了点笑模样。
  杨凌俯身道:「依臣之见,群臣请皇上反躬自省,皇上亦当从善如流,亲自扶灵,郑重出丧,扶柩至昌平,以彰显皇上孝行。至于罪已肃政么,臣奉旨至霸州,采拮民声,正有一件事情要禀明皇上。」
  杨凌将霸州贪官、神棍、响马、山贼四大害官匪一家,坑害百姓的人详细说了一遍,说至亲眼目睹艾员外一家正月十五全家被逼上吊的凄惨情景,百官为之动容,正德皇帝也惊讶愤怒起来。
  刘瑾掂着脚尖儿站在柱下,身子紧张地弓了起来:「杨凌果然借题发挥,这是要借机整治我了么?」
  他握着双拳,耸起双肩,一边飞快地盘算着说辞,一边等着杨凌说到正题。
  杨凌于是将四害罪行述毕,又讲到皇上下旨,令其清肃地方吏治,祸害尽除,并将霸州响马贼招安,委以官职,霸州因此平靖的事情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介绍完这一切,他才又绕回当前的朝争之事,说道:「皇上要罪已肃政,臣以为可以从肃清吏治入手,霸州一地如此,焉知其他地方没有百姓为此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此这般,皇上采纳了臣子忠言,弥补了一言之失,百官也可以安心理政,于国、于民,大是有益。」
  杨凌高高抬起,轻轻放下,面子给了百官,台阶给了皇上,要皇上为太皇太后风光大葬,扶灵昌平,以尽子孙孝心,这也就证明皇上知道有错,弥补了那一日轻视礼法地罪过。
  要他因此反省?行,这不也反省了吗,整肃吏治,惩办贪官,例来都是朝廷治理江山的不二手段。李世民治天下有两天法宝,其一就是清吏治,谁敢说这么重大地行为还不是反省体悟,并付诸行动了?皇上认了错,也有了实际行动,谁再继续闹事,那不是胡搅蛮缠,哗众取宠么?
  至于皇上这边,正德皇帝最气愤不过的,就是他明明是一番好心,顶多就是用喻不当,群臣说的象天塌地陷一般,非逼着他下罪已诏,正德抹不开这个面子,宁可闹个一拍两散,就是不服这个软。
  如今要他扶灵昌平,他身为皇孙,本来就该为皇祖母送灵的,现在不过是提高规格,路上时不时的走下乘舆,身穿孝服,亲自扶着棺椁走两步,这算什么呀,孙子给奶奶扶扶棺材,也没什么掉价的。让他反省改过,这儿也改了,改到了清除腐败、肃清吏治上,正德自然能够接受。
  正德虽然不怕那些官儿的威胁,可是这事僵在这里,偏偏话柄落在人家手里,心里也早烦的不行了,一听这法子还可接受,不禁龙颜大悦:「还是杨侍读有本事,要是百官都这么说话,不急皮酸脸阴阳怪气儿地,朕能跟他们翻脸么?」
  正德连忙道:「爱卿所言甚是,朕允了。诸位爱卿还有何话说?」
  群臣面面相觑,虽然这样做没有达到各自目的,不过事情闹到这份儿上,能圆满解决也不错,就算为了抢救宫门外那一百多个屁股,也不能不识时务,继续和皇上顶牛了,于是群臣纷纷应声道:「皇上英明。」
  正德总算换上了一副笑模样,和气地道:「众卿平身!」
  刘瑾也放下了心:「原来不是告我的黑状啊,不过让他这么一搅和,礼部尚书可倒不了台了。」
  刘瑾遗憾之余,忽地想到整肃地方吏治,心眼儿里忽然又热乎起来:「这可是一件肥差啊,肥的全身流油呀,整肃天下吏治,这差使要是揽到我手上,那我得收多少礼、安插多少亲信、整多少人呐?」
  刘瑾立即从柱子旁边闪了出来,高声说道:「皇上,杨国公此言,老奴深为赞成。说到整肃吏治,老奴蒙皇上宠信,执掌司礼监,下设三厂一卫,侦缉遍于天下,正合当此重任。老奴愿为陛下分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常听大臣们说这几句话,老刘一激动,居然也拽了几句文。
  正德皇帝笑眯眯地正要点头,杨凌急忙抢上一步,说道:「皇上,臣的意思,整肃天下吏治,目前不宜大动干戈,而且派员斟查,旷日持久。治标不治本,实非上上之策。」
  一听刘瑾自告奋勇,杨廷和、王华等人就急了,正欲进言阻止,一见杨凌出面,心中暗喜,便停下了脚步。
  正德对这个未来妹夫现在是越看越亲近,正德为人做事全凭感性,他喜欢你那就怎么都好,他看你讨厌,你就是个鸡蛋,他也能挑出根骨头来。
  一见是杨凌反对,正德不以为忤,问道:「杨卿有何良策,尽管说来。」
  刘瑾斜眼瞄着这个坏其好事地冤家,恨得牙根痒痒。
  杨凌不理他,继续说道:「皇上,霸州官吏如此腐败,简直是糜烂不堪,阖府官吏大半贪污,神棍盗贼横行,在京戍附近州县中,恐怕很难找出这样地地方了,是霸州风水不好,天下的贪官污吏全集中到霸州去了?显然不是!究其原因,臣以为有二,一是镇守太监张忠乃霸州最高官员,上梁不正下梁歪,他带头贪墨,敲诈百姓,自然上行下效,官员们有样学样。」
  正德重重地哼了一声道:「这个张忠,祸害一方,实是罪大恶极,若不是依着杨卿从快从简、安抚民心之策,朕一定将他五马分尸,岂会轻饶了他!」
  说着他瞧了站在一旁的刘瑾一眼,责备道:「刘瑾,司礼监择派镇守,当谨慎挑选,象这样品行不端贪婪凶恶之辈,放到各府道不免为害一方,你任人不当啊!」
  刘瑾暗骂:「到底把事儿扯到我的头上了,就凭这想扳我?」
  可是面对着皇上,他还不敢露出丝毫不悦,急忙跪下道:「老奴知罪,老奴知罪,老奴打点司礼监,上上下下诸事繁杂,那张忠平素又乖巧温顺,老奴没有慧眼、识人不明……」
  正德皇帝听了不禁失笑,斥骂道:「慧眼?你要长什么慧眼?够了够了,以后用心便是。」一句话,这罪过便揭过去了。
  「是是是」,刘瑾连忙起身,带着一丝得意地挑衅斜睨了杨凌一眼。
  杨凌道:「其实这事也怪不得刘公公,人心隔肚皮,有些人一辈子都让人看不透呢。张忠在皇上身边时,慑于宫中规矩、皇上威严,畏于律法,自然循规蹈距,不敢行差步错。到了地方一家独大、无人敢管,原本不贪不恶的人,也会渐渐滋生贪心恶意。这就是从善到恶的转变,张忠原来并不是藏着恶狼地爪子,只是那时他还没有长出可供为恶的利爪,刘公公又不能预知过去未来,如何会预料到他一旦大权在握,就为非作歹呢?」
  刘瑾感觉汗毛有点儿竖了起来,口蜜腹剑这词儿他也听说过。杨凌会说他地好话,帮他开脱?就是太阳从北边出来,他都不信!
  正德连连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有理,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整肃吏治呢?」
  杨凌说道:「圣人教化,不舍律法;佛祖慈悲,也有金刚怒目。严肃法纪,至关重要。但如何施法?臣以为,治不如防,以霸州为例,如果张忠还有在宫里时那般畏法怯律之心,何至于此?正因为失去了约束监督,才造成官吏腐败。如果对天下官吏仅以酷法制裁,伤筋动骨,却难以根治。新任官吏独揽地方大权之后,唯我独尊,失去畏惧之意,怀抱侥幸心理,还会前赴后继,继续贪污。那样贪官是杀之不绝地。」
  这番说辞不但正德听了点头,就是文武百官也不禁颔首。
  太祖皇帝以严法治天下,贪污六十两就剥皮塞草,竖在衙门口儿为后来官吏警戒,他们不还是照贪不误?这些官员们也怕皇上真的搞起一场血腥恐怖的肃贪大战,搅得天下大乱。
  杨凌顿了一顿,语出惊人道:「所以,臣以为。官员肆无忌惮,贪污腐败,是监察官员之责,如果六科十三道、督察院、翰林院、巡察御使等等能各司职守,那么象张忠之流就会时刻担心所作所为上达天听,他的劣迹将在皇上面前无所遁形。言官就是皇上执法的耳目、肃贪地先锋,所以欲清吏治,先理根本,先清查出这些衙门或庸碌无为、或贪污受贿、或为虎作怅之徒,使他们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则海靖河晏、天下太平,指日可待。」
  正德大乐:「好个杨凌,这是帮我出气呢!这群垃圾官,整天找朕地毛病,这个法子好,你们不是让朕罪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