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平哥回来还说,黄局长也很郁闷,因为他有个侄子叫黄波,考得也不错,他都希望插手,将黄波分到龙门师范校,结果也是被分到营山师范去了。
没办法,嘉陵区教育局长侄子尚且如此,我这样没背景的学生又如何呢?认命吧!只能去营山,上三年学,期待毕业分配的时候平哥的关系能发挥威力吧!
1997年8月30日,平哥将我送往营山师范校报到。走的前夜,大姑、大姑父、建科二哥、素梅二嫂、小姑、小姑父都来我家了;我外公、外婆、大舅、二舅、小姨、小姨父也来了;二妈、天林大哥、子华大嫂、小晴二嫂、大妈、天东哥都在我家吃的晚饭。
当然,要不是我爸烧了老祠堂屋、失踪,恐怕我去上学的前夜,将会有一场盛大的欢送晚宴。但事实如此,只能家族里亲近的血亲们在一起。大家也送了礼,一百二百都有,天东哥也送了五十块。
我第二天走的时候,身上带上了2500块,有我挣来的,有亲友给的,也有我妈积攒的钱。二千五,我的学费和一学期的生活费。我不打算中途回家了,来回车费也贵。
走的时候,我妈、我妹和亲友们将我送到古坟垭口坐车。我妈掉泪,因为儿子要去远方了,从来没离家那么远。小花依依不舍,低声汪汪如泣。
我妈、二妈、大妈她们,都是叮咛嘱咐,让我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等等,都不与细说,但那种情景,还是让我难忘。真的亲情的关怀和牵挂,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我和平哥到了南充,没能买到开往营山的火车票。成都到达州的铁路开通,经过南充、蓬安、营山的,从南充到营山火车票14块。我们坐了老旧的卧铺大巴车,每人车费30块,在老公路上晃簸了六个小时,半下午才到达营山,那时它只是一个脏乱、落后的小县城。
平哥以前也送过95级几个学生到营山师范报到的,也是轻车熟路,带我去了学校,报名,找了我的班主任,再把我送到宿舍里,一番安慰、鼓励后,便去了火车站坐车回返,因为第二天盘龙初中也开学报名,还要开会。
那个时候,我已经将避鬼珠里的文字全部临描了下来,整整300页的笔记本都写满了,就放在我随身带着原木色老书箱里。
至此,我开始了三年的中等师范生涯,住足球场外面男生宿舍四楼411寝室,有室友七人。
正式开学后,白天就是军训,被训得很惨,晒得黑极了。晚上有晚自习,大多数同学不会看与学习相关的书,只是聊天、看小说、男女打闹。没办法,大家都是初中三年苦读出来的,上初中学习压力就大,到了中等师范来了,放松了,简直太放松了。考试追求的就是“59分犯罪,60分万岁,61分浪费”,及格就行。
而我,当年9月3号的晚上,晚自习时就去了学校的图书室,借到了一本古汉语大字典,拿回来,坐在教室里翻看。
我的同桌吴波,老实、内向,委培生,感觉很奇怪,问我看那个干什么。我笑了笑,说挺有意思。他有点无语,没多说什么,低头看一本租来的《陆小凤》去了。
我自然不能将避鬼珠笔记本拿出来对照着查字典,这得悄悄进行。在晚自习课堂里,顶多是按着记忆去查一些字,看看它们的意思、发音等。等到宿舍里没人的时候,再翻出笔记来看。
就这样干,终于让我明白了避鬼珠记载的内容。
第057章 文明之源古巫道()
说起来,那都是1997年11月底的事情了。毕竟繁体古字太多,耗费我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周末或者月假,我都没有回家,基本上就把时间耗在宿舍里,研读着避鬼珠上的文字。最喜欢的就是放假,一个人在宿舍里,沉迷在其间,不觉得枯燥,只觉得有趣,越来越有趣,让人不能自拔。
但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上,我也并不显得怪异、孤僻,因为我本来也是活泼之人,只是曾经生活的境遇让我多了成熟、稳重的层面。也许吧,我注定了不是玩专业的疯子,要不然我早就疯了。
甚至,班上的足球队成立,我还成了队长。班上有什么文体活动,自然也少不了我的身影。
只不过,在时间上的耽误,让我在学业上一塌糊涂,上课都心思不在课上,在避鬼珠笔记本上。
说实话,中师的学习是放松的,几乎是所有的同学在文化课上都很松懈,上课睡觉的、看小说的、谈情说爱的都有;专业课包括音乐、美术、舞蹈、书法,大家都很少有人认真去学过。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些年的中师生活,几乎所有人都这样:混!
11月中旬学校有过一次期中测试,文化课除了语文和英语之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我都挂掉了,好像全班没挂科的,只有那么三个女生。
专业课还好,只有舞蹈挂掉,其余三门还过关了。书法包括粉笔字、毛笔字和钢笔字,成绩都还不错,都以20分为满分,全部是19分。这主要是看避鬼珠上的文字多了,有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珠上的文字本来笔划都很有风骨、气派,不知不觉会受到影响。
但是,这些挂科都不要紧,不需要补考。班主任还笑嘻嘻地说:“没什么关系,期末考试不及格才补考。你们这些家伙,和以前的学生一样,初中熬过来了,中师也就享福、懒散了。不过,以后投身社会,参加工作了,不一定全都会端着教师饭碗一辈子,总会有人不干专业对口的事,反而把路走得更好。社会才是一本大书,你们读好了,也就够了。”
实际上,班主任的话也不假,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现在,我的同班同学里,教书的也有,但大多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
没教书的更多,从政从商,混得五花八门的,总体都很好,连县处级干部也有了。貌似就我成了老屌丝,平淡地过着单身日子,从不自卑,同学聚会依旧谈笑风生,自带风云光环,也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有时候,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会活得很累。
而我在通读完避鬼珠笔记本的文字之后,知道了其意,心里也就了然了。原来,准确地说,那不是避鬼珠,而叫“巫王珠”。
上古时,有一位叫做“巫幺”的阴阳大士,汇集前人巫术经验,创立了一个叫做“巫道”的门派。在这里,我便可以算是巫道的传人,我临描下的笔记本,甚至可以叫做《古巫实录》。
巫道,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邪魔歪道。准确地说,从巫道分支衍生而出的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中医学、道教鬼神、文字、建筑、纺织、渔猎、冶炼铸造等学术门派及生产方式。后世的各行各业,除了现代化新兴的什么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工业、光影行业之外,大略都和巫道有联系,或者说能在巫道里寻到祖迹影子。
巫王珠,正是传承千古的巫道学说载体。上面有古巫王的遗法,也有后世巫道集大成者的精华记录,像五虎抢魂、摧魂十八针、字符驱镇以及四花倒刺针都是出自上面,包括我爸用过的三十六针(其实叫做唤元三十六针),都是出自巫王珠。
也许吧,在我这里,说巫道是华夏各类文明的起源之道,也并不为过。但我所接触到的巫道,算是最古老、最原始、最有精华代表的古巫道法,主要涉及的是阴阳鬼神、八字推命、观气望形、寻龙点穴、驱灾辟邪、捉鬼下阴、问祸祈福、异医急救、诛妖除魔等等方面。
这种传承是不多的,甚至是继承人越来越少,因为随着巫道的发展,其原始的精义失传,代之以各门各道的阴阳流派的诞生、发展。及至现代,提倡科学、破除迷信,古巫道法更是发展受限。
但是,三爷爷、三奶奶、我的父亲以及我,是古巫道法的传承者,但我们也都只是继承到部分罢了。因为上古巫王珠本有七颗,但到那时,只剩下三爷爷给我的那么一颗,其余都遗失或者叫做毁灭了。
当然,巫道里很多的道术我自己也不会,因为太过于玄涩,有些古老的文字,按我后来的考证,已不能释其含义,甲骨文字典也解决不了。而且,有些道术材料,现代已经绝迹不可寻了;有时候就是遇上了,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不是,或者不知道能不能用,又怎么用才是对的。
而我能懂的,能用的,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详细方面,容我慢慢记录。我现在都觉得我只是个半吊子的巫士,因为只学识了七颗巫王珠之一,剩下六颗找不到;但在行当里,因为传承的不易,地位的特殊,这也成就了“许大士”、“天泉大士”的名号,连张全品这样的阴阳神人,他也给予我相当的尊重。
看完《巫王实录》后,我倒也懂了,张全品是无法收我为徒的,因为我之出生,便注定了是古巫道法的继承人,这是三奶奶打过招呼的,他不敢不从。
使用古巫道法之人,叫做巫士,自比阴阳师、阴阳先生、阴阳道士高一档次。当然,也有的地方把做阴阳鬼神之类事宜的叫巫师,其实那不过是想沾一下“巫士”的称呼之光,却绝不敢用“士”字,而代之以“师”。巫师世间可常有,但巫士极少,不是随便一个端工道士阴阳者都可以与巫士相提并论的。
我的考证中,“巫”字有双人,但最古写法左为男人的人,右为女人的人,所谓巫,便是男女二人,立于天地之间,拥有通天入地之道,可有男巫士、女巫士之别。“士”字,按巫王珠的解释,立地之勇夫也;于是,巫士者,有通天入地之能,更有勇性、血性,甚至舍命不惜,匡扶天地之道。为了我的族人,我愿意舍弃一生福禄、穷困潦倒,甚至孤独终老,朋友,你是否能办到?
古巫道法的传承,也是很玄妙的事情,且不细说。里面的道术异术,没有巫王珠的指引,是根本不可能学会的。就算是我在这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