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皇接了战书;惊吓和忿怒齐涌心头;差点背过气去;他身为唐国皇帝;忿怒的竟然不是周国的**裸威胁;而是忿怒了镇海军的胆大妄为;立刻发了圣旨拘拿镇海军的行军司马和节度副使。
镇海军的两大统帅;冤枉的被千牛卫拿离了镇海军;押去了厩;两位统帅当然要喊冤;可是唐皇根本不信;直接下旨鸠杀;两个统帅连皇帝的面都没见到;就死在了狱中;而与他们同时上路的;还有雍王府的罗长史;被夏大人顺道送了一下。
唐皇在鸠杀了镇海军两大统帅之后;一面怀柔的告诉周国使臣;妄为的镇海军主帅已然伏罪;一面下旨令雍王为国使;出使周国去赔罪。
陆七身在石埭县;绝对想不到偷袭扬州之事;唐皇会降罪了镇海军主帅;也想不到他一面都没有见过的老丈人;已然在两日前;跟随周国使臣去了周国赔罪;他的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却是引发了很多的意外和必然。
直至三天后;小馥突然使了人来;告诉厩发生了重大变故;让陆七立刻装病不要出门了;陆七听了消息非常的意外和吃惊;立刻听从的卧了床;石埭县很快传开了;驸马陆大人连日劳累家事;病倒了。
陆七自然是躲在家中避祸;也庆幸没有身在厩;不然那个人面兽心的唐皇;没准会以护卫的由头;使了他陪伴雍王出使周国;唐皇的所为;太让人寒心了;也太让唐国人感觉了耻辱;周国就出个使臣一吓唬;唐皇就如同了老鼠见猫。
就算周国真的集结了四十万大军;有大江的阻隔;根本不能四十万大军一齐进攻;唐军只要做好了防御;二十万大军足以扼制了周国的渡江;而对周国而言;不可能敢了与唐国打持久战;北方的威胁远大过唐国的威胁。
陆七冷静的思索之后;他忽然明白了;周国八成真的会集结了四十万大军攻唐;原因有二;一是苏州的进袭惨败;那不只是军力的损失;更是周国决策层的失误耻辱。
二是唐国一反常态的进袭了扬州;让周国感觉了极大的危机;江淮之地是周国的重要财源;扬州的被偷袭;那等于是在周国的腰眼捅了一刀;捅一刀是跑了;可是还存在了继续捅刀的可能;周国害怕了。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越国失去了常州和苏州;那在周国的眼中;就是唐国发动了统一南方的战略推进;周国当然不能坐视唐国完全的占据了大江以南;而主动的去支援了越国;事实上就是在阻止唐国吞并了越国。
只是周国低估了越国皇帝的优柔寡断;而在江海伺机而袭的三万周国水军;却是错估了苏州防御的真实军力;被商人斥候带回的信息给迷惑了;所以不等越国联军的到位反攻;就进袭了苏州;意图占据了苏州中部之后;使得越国降卒军心崩溃的反水归降。
事实上如果没有两万中府勇的参战;三万周军是能够突围逃离大半的;而周国主帅之所以敢了进袭苏州;一半原因是探知江yin右军没有离开常州;而昆山战线那里的军力情况也是清楚的;独忽略了两万中府勇;为什么会忽略;因为周国主帅认为了苏州是张氏占据的;多了两万善战大军;优劣之差就大了。
陆七思索之后;开始猜度如果周国真的集结了大军;那会自那里攻唐;池州这里肯定是一处突破口;九江;芜湖;江宁;沮;以及苏州的太仓;不过周国在苏州吃了大亏;却是未必敢了以进攻苏州为主。
问题是;周国若是攻唐;那他该怎么谋划布局;若是唐皇调中府勇去防御周国;那该不该听从呢?不听;容易惹了人心非议;在御外的战事上;一旦退缩就容易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若是听从;却是容易被唐皇摆布了;唐皇之前已然分化出去了三千中府勇;同样也能利用所谓战事的需要;一步步的分解了所有中府勇。
虽然朝廷认为;中府勇是因为牵制江yin军而存在的;可是周国一旦大军压江;那唐皇就会顾不得了防范江yin军;而会惊恐的调了常州军力去防御大江;去护着他的老窝江宁。
陆七谨思后;书了一份军令布局;他让辛琴儿;令太湖水军开去宜兴县;冒充越军做出能够登陆进袭常州的假象;然后让朱武促使万斌;向金坛县驻扎的两万虎旗军求援;他要布局的;先给中府勇弄一个强大敌人的存在。
两万虎旗军的统帅郝钟文;陆七是打过交道的;那绝对是一个只听唐皇命令才会行事的主帅;一旦接到求援;其必然先向唐皇请示;唐皇一旦知道了越国大军;可以在宜兴县登陆进袭常州;就会顾忌的不敢轻易调走中府勇;就算唐皇不顾一切的要调走中府勇;中府勇也有了拒绝离开常州的理由。
忽忽十日过去了;一直躲在东院的陆七;接到了回馈信息;太湖水军冒充越**之后;万斌和中府使;各自的发出了战情;请求虎旗军入常州防御。
但让陆七无语的是;结果大半出乎了他的意料;虎旗军统帅接到军情后;果然如陆七所料的先使人上书;向唐皇做了汇报请示;可是唐皇的回应;竟然是调军离开;唐皇下旨调吴城龙旗军离开常州;移驻江宁;归属京军都指挥使节制。
两万虎旗军也调离了金坛县;移驻去了沮;沮的三万镇海军取消建制;归属吴城虎旗军;吴城虎旗军一下变成了五万大军;还谕旨令吴城中府使负责供给军粮。
陆七无语的哭笑不得;唐皇竟然会调走了驻扎常州的吴城龙旗军;另外还加码盘剥公主府的财力;他却是不知道;吴城龙旗军的调去厩;是右相的建议。
右相言有中府勇防御太湖足够;一担州危机;江yin军绝对不会坐视;所以不如调了龙旗军和虎旗军离开常州的防御;转而应对周国的可能进袭。
唐皇最怕的就是江宁陷危;立刻采纳的实施了调军;不过却是取消了镇海军的建制;一是有意缓和周国的敌意;二是加码盘剥公主府的积蓄。
第18章 再临萧府()
陆七无语了良久;他的脸上有了冷笑;唐皇竟然步步紧逼的豪夺公主府的稻米;他岂能完全的吃了哑巴亏;以前的两万虎威军;因为常州初得;不得不权宜亏之;如今成了五万虎威军;简直是狮子大张嘴;贪得无厌。
陆七立刻给辛琴儿书了封信;告诉辛琴儿虎威军的军粮供给;以后交给朱武负责;告诉朱武大哥;以后给予虎威军的粮食;是以火长为单位的供给;也就是说军粮直接发到虎威军火长级别;而且一旦听说那一营有贪缴之事;立刻断粮。
朱武虽然是龙旗军的都虞侯;但也是公主府属臣;有资格代行公主府内部的权责;虎旗军既然名义是公主府军;那就得接受军粮供给的新制;唐皇既然贪得无厌;那陆七就让虎旗军的上下将士明白;是公主府在给了他们饭吃。
另外陆七也是在安抚朱武;他没有想到龙旗军会被调去了厩;而朱武肯定是不愿去了厩窝着;所以让朱武能够执掌了军粮的发放;如果唐皇会干涉的不允朱武管制虎旗军的军粮;常州就会断粮;如今苏州大胜后的‘昌盛’形势;让陆七有了底气;在一些‘合理’的事情上;可以与唐皇争权暗战。
又过了三日;陆七‘身体’见好的出了门;却是去萧府拜见;也会定下婚期;小馥的意思是;她要在萧府出嫁;由萧府老夫人为送嫁主婚;萧府老夫人;早已知道了小馥不是雍王的亲女。
陆七一身锦袍;坐车抵达了萧府;这一次却是自正门而入;而且迎接的人是了一位主人;是一位相貌堂堂的袍衣青年;名萧知山;在萧府的出身属于庶子;萧氏这一代的镇江侯萧知德;没有出迎;而吏部侍郎萧知礼是萧知德的弟弟;同为老夫人所生。
陆七被一位庶子出迎;他没有心生不满;他虽然是吴城驸马;但比地位远不如镇江侯;而且尴尬的是;小馥本是镇江侯的儿媳;如今陆七登门求娶儿媳;隐然是一种耻辱;不过小馥要自萧府出嫁;陆七也拗不过。
萧知山很尊重陆七;客气的迎请陆七进入正门;能够自正门走入萧府;可以说萧府已然很给陆七面子了;一进入萧府;陆七一眼就看见了一位故人;他友好的微笑点头示意。
那人却是当初领陆七见小妹的言总管;言总管一见陆七友好点头;一怔后忙起礼道:“小的拜见陆大人。”
陆七一笑;道:“以前多蒙总管照顾;我心里是记得的。”
“大人言重了;为大人引见陆小姐;是小的本分。”言总管恭敬回应;表现的中规中矩。
陆七看着他点头;之后随了萧知山去了一座偏厅;在偏厅侯着老夫人的召见;陆七很有耐性;与萧知山开始东拉西扯;说了片刻话;陆七发现萧知山很有实际学问;竟然通工造之学;话题是自陆七的造纸坊引起的;萧知山赞扬陆七的造纸坊建的很好;他曾经还去观摩过的。
造纸坊的事情;对陆七而言早就失了关注的意义;不过他对萧知山的才能却是感了兴趣;苏州虽然风调雨顺了几年;但很多防洪的措述现了废毁;河道的淤积也很严重了;也就是说若想苏州年年能够丰收;水利之事必须要未雨绸缪。
问及水利之事;萧知山也能够说出个相关的知识;不过萧知山很少实践过;他的工造见解;全是读书而得的;他是个对杂学感兴趣的人;厌恶诗词歌赋;所以一直没有进炯官;而池州萧氏一向在表面上低调;也就没有为萧知山谋官;萧知山如今的工作;竟然是管理萧氏的田务;就是一个管种田的总管。
一时后;有婢女请陆七去见;陆七与萧知山辞礼;之后随了婢女转去了花园;才入花园;迎面忽的走来数人;最前一人是个锦袍少年;二十出头;生相俊美华贵。
领路的婢女一见忙移步旁立低头;陆七一怔随移了一步;那个少年忽看了陆七;停步问道:“你是陆天风吗?”
“在下是陆天风。”陆七平和回答。
少年的脸立刻yin沉了;冷道:“陆天风;萧府不欢迎你;以后不许再来。”
陆七一怔;皱眉道:“你是何人?”
“这是我家少侯爷;还不见礼。”少年身后一个中年人;接话傲慢道。
陆七冷视了一眼;道:“镇江侯还值得我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