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问轻轻问道:“人心不古?”
鲁智深咂咂嘴,琢磨一下一拍大腿:“就是这么个意思。
素问没想到鲁智深竟然会是在想这些。
“智深师兄这些日子看到什么事了么?”
鲁智深挠挠头。“也没什么。就是听那两个小子说了些事情,加上在那个叫电视的东西上看到了些事。”
素问点点头,心中了然。
召唤来的这几位僧人性格上各有不同。
道衍是那种人情练达,洞悉世事的长者,当年就见过世间各种善事,恶事,可以说是见多识广了。
而怀素是那种痴迷于一道之人,除了书法一道和佛法,心中几无外物。
鲁智深是个直性子,看起来粗俗,却极为细心。加上为人豪爽义气,好打抱不平,反倒对这些更敏感一些。
素问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无论是在前世还是这里,都是如此。
在过去,虽然人们生活水平算不上好,但邻里互相帮衬,热心肠之人也是极多。
之后社会进步,生活富足,网络盛行,人们的见识广了,学问高了,那些最基本的东西反倒少了。
再一想,**************,反而那些有着学问,大家大业的人要冷漠自私的多。现在农村中的百姓也比城市中的普遍要淳朴一些,热心一些。
城市中虽然也有很多热心肠的人,但已经少了太多。
自古至今都是如此。
两个人就站在空地上发呆,各自有着心思。
良久,素问回过神来,拍拍鲁智深的胳膊。“这就是佛陀所说的末法时代。只要我们传播佛理,哪怕能唤醒一人心中真善,也是好事。”
随即迈步离开。边走口中边慢慢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为八正道。”
正见,即正确的见解。
正思维,正确的思维,离开一切主观分别、颠倒妄想。
正语,正确的言语,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绮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论。
正业,正确的行为活动,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正命,正确的生活方式,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和谋生方式。
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去恶从善,勤奋修行,不懒散度日。
正念,忆念正法。
正定,正确的禅定,又分二法。一,止,即入定,心念保持在单一之定境。
二,观,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实相。
这八正道,既是佛门修行之法,又是普通人行事之基础。
行心和行明一进到房间将手里的东西扔到旁边。四处打量两人以后的房间,虽然不算大,但也有二十多平,青石板地面,雪白墙面,还有单独的卫生间,让两人心中大为高兴。
这些日子虽然也住过高档酒店,但那毕竟不是自己家,再怎么奢华也只是路过而已。
可这里就是两人以后的家了,环境已经让两人非常满意外加兴奋了,他们原来的僧舍还不如前面那几间土房呢。
还有电脑和电视,通过这个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事情了。要是原来寺院里有这个,他们才不会出去受这罪呢。
两人再次感叹当天的选择真是太明智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再见鲁智深又和往日一样,开怀大笑,大口喝酒。
素问却在心里赞叹,不愧是有慧根的人。
十几人一起吃饭,热闹很多。
“行心,行明,你二人可会做饭?”素问吃完饭问向二人。
“当然会,主持,原来在寺里每日三餐可都是我做的。”行心立刻说道。
“以后这寺院内的饭食由你们来做,不知道你们愿意么?”
行心和行明听了这话倒是很高兴,连忙答应下来。原来寺院里穷,没什么好吃的,两人只能用那点东西想办法填饱肚子还要满足口舌之欲。对于吃的东西再亲切不过。
做饭对于其他人是个苦差事,对两人来说确实再喜欢不过。
旁边的一龙三人面有喜色,这下他们终于解放了。
而且说实话,三人做出来的东西也就是勉强下咽,也难怪行心二人一来素问就将做菜的事安排出去。
寺院里众人可还没到一点不在乎味道好坏的地步。
而那胖子的两个手下也在桌上闷头吃饭,不言不语。
看到他俩素问才想起来被鲁智深那一副思考人生的模样和话语所影响,忘了问这两人的事了。
手机本章:
最新下载和评论: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点击下方的加入书签记录本次(正文 第七十九章 鲁智深的感悟)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博客、微信等方式),谢谢您的支持!!
第八十章 财源()
因为先前在给那青年驱散阴气时发现三人一同诵经在驱散时速度会快很多。第二天早课素问在诵经之时细细感应,果然九人共同诵经有着一种共振,会让听到的人有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同时声音的重叠有着一种宏大的感觉,至于其他的东西暂时没有发现。
但重叠的诵经声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洗涤人的心灵,让人不自觉对佛法产生信服,敬仰等等正面的感官。只九人就这样,让素问不禁遐想如果数十,数百,上千人共同诵经会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九人是加上那两个青年。虽然还没有剃度,但这一个月将在寺内和普通僧人一样跟随修行。
而一龙几个俗家弟子,则不用做早课了。他们早上起来之后先是体力训练,接着是站桩,再之后练拳。
在早课之后,开始有人起早上香。素问发现虽然虽然已经是深冬,来上香的香客一点也不见少。
整个前殿都是香气缭绕,与以前相比显得兴旺许多。不过比起前世那些大寺一天几万香客的规模,就少的可怜了。
看到香客中还有不少老人,素问琢磨着是不是找人在石阶旁边装上一排扶手,以供香客上山下山的时候扶着。
一上午只接待香客,解释佛法,就忙的素问口干舌燥,也不知道道衍天天这样一人在正殿接待这么多香客是怎么做到的。
关于那两人的事情素问好不容易闲下来找机会问了问鲁智深,结果鲁智深也不知道具体。
当时鲁智深按照道衍的话在素问房内等着,果然在半夜等到两人。将两人抓紧屋里捆了起来,鲁智深就回去睡觉了。
道衍在那个房间呆了三夜,再出来的时候身后就跟着那两个人,说要皈依我佛。这几天根本没人管他俩,他俩也不跑。
听到这些,素问对道衍佩服至极。
不过心里也暗暗猜测,可能是和道衍的相术有关。毕竟以道衍的相术,看出二人生平过往并不稀奇,很容易就能摆弄的两人服服帖帖。然后通过别的什么手段,让二人心甘情愿的出家礼佛。
不过也只是猜测而已。毕竟素问既不认识两人,也不知道两人过往如何。也许真是以高深佛法感化,使两人潘然悔悟,也说不准。这种事在历史上并不少。
只是素问从没见过这样的情况,心里也拿不准。
最后素问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跑去问道衍,可道衍只是笑而不语。
此事素问只好放在心里不再提。
至于那个梁晨的事,素问压根没提,他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当时的视频拍摄的已经很清楚了。而道衍和鲁智深同样没提,显然也是没把他当回事。虽然鲁智深当时很愤怒,但过后也就把他忘了。
将这事抛之脑后,素问开始研究许愿树的事。对于未来怎么赚取足够的钱来供养未来大量僧众以及建设整个寺院的事,他有了一些想法。
首先必须是要持久的,细水长流的。供养僧众需要大量金钱,修缮寺院也需要大量金钱。每一天的消耗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没有持久的财源肯定不行。
而依靠香客布施,维持僧众日常尚且可行。但加上那么大寺院的修缮,就不够了。更不用说在那之前建设寺院还需要大量的金钱。而且素问也不喜欢完全依靠香客布施,更希望能够自给自足。
做生意是肯定不行的。那么金钱来源就只有几种,香火布施,然后是挂在许愿树上的宝碟,这将是一个财源。而且净心寺的许愿树还有一定程度根据难度实现愿望的能力,加上净心寺本就有的增加幸运的属性,更加灵验。当口碑传开之后,许愿树会有一笔收益。
同时香火殿可以兑换的还有一种宝德香鼎,和许愿树功效很像,同样是收集愿力,不过需要许下还愿才有可能实现。香客如果想求取什么事的时候,需要许下诺言,事成之后会怎样。可以许愿供奉佛祖,也可以是立愿做个好人,帮助他人,也可以是吃一段时间的素,不沾荤腥,也可以是念多少次佛经。只是如果许愿而不还愿的话,会有所反噬。
只要在这个上素问就不准备用来赚钱了。用香火来赚钱也有些太不像话。而且也不打算把其中详情说出来。拜佛许愿,如果立誓,自然应当遵守,这是诚心,也是诚信。如果在实现愿望后不还愿,那就是答应别人的事不做,立下的誓言不守。
就像一人有亲人重病,许愿如果亲人病好将要吃素一年。结果亲人病真的好了,却把这誓言没当回事,不去遵守,那必然受到反噬,或者亲人病情反复,或者自己生病。
其次是武校,这个世界民风尚武,武校的规模和数量比前世多上许多。如果把净心寺的名气打出去,像前世的少林寺那样,武校收益也不低。况且素问可以保证武校中传授的都是真功夫,只要学员有天赋,有毅力,不会出现一豹何名轩原先所在武校的那种只传授自家人和有关系的人,大部分学院都是学习基础表演套路和散打的情况。
那些新的食材水果,素问还没想好自用还是。但心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