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宪道:“曹宣还在万寿山吗?你们今天有没有说上话?”
白愫红着脸嗔道:“哎呀,我和你说正经事,你总打趣我做什么啊?”
姜宪笑道:“除了你和曹宣的事在我心里是正经事,其他的事都不是什么正经事。”
白愫的脸更红了。
两人闹了一会,姜宪把孟苓芳的话告诉了她,两人窜好了词,梳装打扮好了之后,去给太皇太后问安。
太皇太后忙让人端了新做的点心给她们吃,并笑着问她们:“今天怎么这么老实?居然乖乖在家里练大字!”
白愫不敢应答。
姜宪不动声色,笑道:“这天气越来越冷,哪里都不想去。”说到这里,她像想起了什么事似的,道,“外祖母,我想这两天就去一趟镇国公府。您看这天气,我怕到时候下雪。”
既然前世的事不是自己幻想也不是个梦,那有些事就要清算清算了。
太皇太后知道姜家等闲不会想着接姜宪回府,可见这次是真的相中了哪家的媳妇要姜宪去看看,也是体现男方家里对女方的重视之意。
“你回来的时候给我说说律哥儿相的是哪家的媳妇。”太皇太后也起了好奇之心,“是不是长得很漂亮?品行如何?“
姜宪前世还有做媒的经验。
她连连点头,笑道:“您就放心好了,我看人很有一套的。”随后转移话题道,“外祖母,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您说我见到了那位小姐,要不要给个见面礼什么的?如果要给见面礼,送什么东西比较?”
太皇太后就兴趣勃勃地和姜宪商量起来,把姜宪写大字的事早就抛到了脑后,再也没有问起。
第二天,太皇太后就派了刘小满去给镇国公府传话,说三日后姜宪回府。
姜宪则私底下嘱咐了刘小满几句,说她伯父低调行事,她不坐郡主的驾鸾,伯父也不要开偏门迎接,她轻车简从的去,姜家萝卜青菜地接待就行了。
刘小满听了直笑。
到了约定的日子,镇国公夫人亲自来宫里接姜宪回府。
太皇太后舍不得,拉着姜宪的反复叮嘱了十几遍犹不放心,恨不得自己也跟着去了镇国公府才好。
姜宪好不容易出了宫,到镇国公府的时候已是己时三刻。
※
亲们,今天的加更!
O(∩_∩)O~
PS:《慕南枝》五月一日入V,亲们帮我留几张粉红票。
按照老规矩,五一放假这几天估计会月票翻番,机不可失啊!
※
第四十四章 不放()
姜镇元果如姜宪吩咐的那样,只开了镇国公府的侧门,派了大管事在门口迎客。
就算是这样,也颇让偶尔路过的人惊讶——镇国公府的正门只有在迎接皇帝,大年初一,或是国公、世子大婚的时候才会开。
姜镇一路无语和舅母镇国公夫人房氏穿过仪门、绕过正厅到了姜镇元和房氏正院的书房。
这就是家里人说家里事的意思了。
姜宪给姜镇元行礼。
姜镇元今年四十有二,因久居上位,又保养得宜,身材削瘦挺拔,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反倒是他的夫人房氏,虽然比姜镇元小三岁,看上去却像姜镇元的姐姐了。但他们夫妻很是恩爱,姜镇元房中没有小妾也没有通房,成亲后只生了姜律一个儿子。
他坐着受了姜宪的礼。
按律,他们一个是郡主,一个是国公爷,品阶相等。按族规,他们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不论国礼家礼姜镇元都在姜宪之上。
房氏亲自给姜宪端了茶点进来。
姜宪起身道谢,坐在了姜镇元下首的太师椅上。
房氏温柔娴淑地打发了屋里服侍的,帮他们带上了门。
姜镇元清冷端肃的面孔上这才浮现出些许的担心,流露出行伍出身的爽直来:“你出宫一趟也不容易,有什么事我们就开门见山好了。你是不是在宫里遇到了麻烦?”
姜宪抬头望着自己的伯父。
不管是前世今生,他都是她最信赖的人,最依仗的人。
每次出什么事的时候,不管伯父是怎么想的,但都会在她的身后支持她。
她轻轻地放下手中的茶盅,转了转手上戴着亦金镶百宝的甲套,道:“伯父,皇上说,要娶我做他的皇后。”
姜镇元愕然,随后皱了皱眉。
姜家的子嗣单薄。
自开国到现在,嫡支只有姜律和姜宪,不出五服的只有个姜含,不出七服的只有个姜纵。姜镇英要尚永安公主的时候他就不同意。可当时的皇帝孝宗正是笼络姜家的时候,姜镇英又是小儿子,从小就跟着母亲往宫里跑,十天倒有九天和先帝英宗皇帝呆在一块,自然也就认识了永安公主。两人小小年纪就情愫暗生,永安公主没等及笄就吵着要嫁给姜镇英,姜镇英不尚公主就不吃饭,孝宗皇帝又乐见其成,太皇太后也希望姜镇英能做自己的女婿,姜家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
结果是姜镇英英年早逝,永安公主根本不愿意独活,只留下了独苗苗姜宪,却又偏偏被太皇太后抱去了宫里养着,他们姜家的人十天半月也见不到一面。
如今皇上又私下里要求娶姜宪……
他很不赞同。
只是这个侄女他心里虽然惦记,可长这么大却没有说过几句话,每次见面到是安安静静,看上去文秀又懂事的样子,但到底是怎样个性子喜好,她住在慈宁宫里,他就是有心打听也怕别人误会,以为他是要窥视后宫,让他很是为难。
如今他唯一的侄女开口就要嫁给皇上,他想劝劝她,又怕自己贸然开口让姜宪起了逆反之心,如当年的姜镇英一样,只要一提不让他尚公主,他就能瞪鼻子上脸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姜镇元只好在心里仔细琢磨,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端起茶盅来喝茶,眼角的余光就落在了姜宪放在茶几上的手上。
那手白白嫩嫩的,比刚出生婴孩的脸还嫩,却在小指上套了个护甲。
那护甲足有一寸有余,金黄色的,雕着茶花和菖蒲的花纹,镶着芝麻大小的猫眼石、金刚石、碧玺石、石榴石,玛瑙石……有种繁华的奢美。
再看她的扮装。
外面穿着件蜜合色素面杭绸夹棉褙子,乌黑的青丝整整齐齐地挽了个攥儿,通身上下除了那手上的护甲,就只戴了个珍珠发箍。
姜镇元一口气就堵在了嗓子眼里。
他娇娇弱弱的小侄女,花般的年纪,本该穿红着绿,翠围珠绕,送进宫去,却被养成了老太太的习惯,还戴什么护甲,穿什么素服。
瞧瞧这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在给人守寡呢!
他们赵家全是些寡妇,他们姜家的人可还活得好好的!
姜镇元顿时怨气从生,叮叮当当地放下了茶盅,嘴角翕翕就要拒绝这门亲事,转眼却看见姜宪端起茶盅来喝茶。
姜镇元心中一动。
保宁,太冷静了。
那端着茶碗的手,不动如山,颤也没有颤一下。
太皇太后素来溺爱他这个侄女,她却来找自己说这件事,这门婚事不是曹太后明确表示了不同意,就是太皇太后也不答应……她此时应该正是苦恼之时,怎么能这样的稳如泰山?
姜镇元想了想,试探着道:“保宁,你自己的意思呢?你想嫁给皇上吗?”
姜宪此时才松了口气。
她年纪还小,她父亲活着的时候就是个小孩子性子,伯父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当家作主惯了,未必能把她的话听进去。她这才想着得开口就出其不意,让伯父对她另想相看……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伯父是知道我的,从小就在宫里长大,到了外面,看着那些主持中馈的侯夫人,伯夫人,算帐理财我不会,管家交际我不会,女红烹饪我不会,还是呆在宫里好。”前世姜宪没有机会对家里人说的话,这世她借着这个机会说了出来,“皇上这么说的时候,我觉得也不错。嫁给了皇上,也就是从慈宁宫里搬去了坤宁宫,还可以和外祖母,太皇太妃做伴,皇上也是从小一块儿玩大的,喜好习惯也都差不多。”
姜镇元听着差点吐血。
赵家可真是厉害。
几代帝王把姜家的人像温水煮青蛙似的,到底全给煮熟了。
他欲开口相劝,姜宪已道:“可我又想,我既然要嫁皇上,总要把皇上的事摸清楚吧?免得到时候后悔,连和离都不成。”
姜镇元自侄女进了这门,这是她说的最让他舒服的一句话。他点着头,道:“你这么想就好。我们姜家五代,才出了你这么一个姑娘。这天下没有你配不上的男子。纵然不嫁皇上,也有大把的好男儿等着你挑。”
姜宪忍不住扑哧地笑。
她垂帘听政之后,她伯母房氏见到她喜欢听戏,曾经暗示她,要不要找几个擅长音律的世家子弟进宫来服侍。
她的伯母素来贤良恭淑,唯夫命是从,是说不出这样的话的。
这恐怕是她伯父的意思。
※
亲们,今天的加更。
PS:有亲问我赵翌是不是在给赵翌报仇,在这里我要说明一下,皇上是从来不会给自己父亲报仇的,因为他父亲不死,他就做不成皇帝……大家从这个层面试着理解一下皇帝这个比较奇特的职业。
O(∩_∩)O~
※
第四十五章 求援()
姜宪想到她的堂兄姜律不要说女色了,成亲之前身边连个近身服侍的丫鬟都没有,却对她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她笑着,眼眶就渐渐湿润起来。
姜镇元看着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孩子,还是在宫里受了委屈。
他虽心思细腻,却没有与女子打交道的经验,更不知道怎样安慰姜宪,只好当没有看见,低下头去喝了口茶。
姜宪想到前世伯父对自己宠溺,心情大好,敛了笑声,继续道:“我就去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