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宪草草地用了晚膳。
刘小满亲自服侍她移去了偏殿喝茶,陪着她要说话的时候几次欲言又止。
姜宪当没有看见。
不管刘小满是发现了宫变的事来劝慰她,还是他发现了李谦的事来告诫她,她都不想和人说这件事。
她看了看明天要唱的戏曲目录就决定早点去睡了。
只是还没有等她歇下,曹太后住的德辉殿那边有人来传旨,说是曹太后觉得宋娴仪为人十分的伶俐,这两天辉殿事多人少,想留宋娴仪在辉云殿帮着打打杂。
姜宪冷笑。
这鱼终于上了钩!
姜宪随口应了一声,吹灯歇息。
此时的李谦才刚刚回到位于东宫门偏殿那间小小的庑房里。
谢元希神色焦虑地等在屋里,见李谦回来忙关上了门,低声地道:“见到郡主了?她怎么说了?”
他并不赞同李谦在这个时候去找姜宪,可李谦却说,姜镇元不相信李家,只告诉了他们今天晚上水木自亲码头若是升起了六联珠灯,即表明禁卫军统领曹国柱身首两处,李家的人可以动手了。其他的一概没说,李谦觉得心里没底,想去姜宪那里套套话。
李谦道:“嘉南郡主说,姜家只有除了曹国柱,让统卫军群龙无首,姜家的兵马才可能顺利地围住大报恩延寿寺,才可能困住曹太后。所以镇国公才会和李家有这样的约定——曹国柱不除,我们就算是跑去给曹太后报信,曹太后一句‘你怎么不先报了曹国柱’,我们就得露馅!”
不错。
既然李谦知道皇上要逼宫,他不去告诉手握兵权的曹国柱,却跑去告诉手无缚鸡之力的曹太后,不是细作就是投机取巧的政客,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可以托付大事。
李家的努力也就白废了。
谢元希连连点头,道:“郡主还说了什么吗?”
李谦道:“时间来不及了,她还没有用晚膳,御膳房那边奉皇上之命送了晚膳过来,就没有多说……”
还好姜宪不在此处。
她若是看见李谦面不改色,正气浩然地扯着谎,只怕是又要气得不得了。
两人又商量了些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该怎么办。
寂静的夜空中却响起几声轻微的铁器摩擦而起的“锵锵”声。
李谦和谢元希不由交换了一个目光,心里都不约而同地道着“来了”。
※
德辉殿里,曹太后由她的乳娘安城夫人陪着,面沉如水地坐在临窗的大炕上,望着炕几上那个半新不旧的青色杭绸绣粉红山茶花荷包目光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安城夫人看着叹了口气,轻声劝慰曹太后:“皇上年纪还小,不懂事。再过几年,长大些,成了亲,就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您还是饶了他吧?”
曹太后的嘴唇紧紧地抿成了一条缝,等安城夫人把话说完了,这才高声喊着程德海:“曹国柱呢?让他来见我!”
程德海一愣,很快低头退下。
曹太后低低地骂了一声“蠢货”,也不知道是在骂赵翌还是在骂程德海。
※
亲们,才发现第六十九章《来访》里有一句“她就知道,什么事都难/不/倒/李/谦”居然出现了敏感词,最后变成了星号……虽然改了文,但不重新下载的亲们还是看不到,在这里单独把这句话贴出来。
⊙﹏⊙b汗
PS:今天的更新!
※
第七十二章 挑衅()
曹太后这几年已经很少发脾气了。
安城夫人看着一句多的话也不说。
她低了头绣着一方给曹太后的帕子。
殿堂里静悄悄的,只听得见外面树林里秋虫的呢喃。
※
东宫门偏殿旁的庑房,卫属神色惊恐地推门而入,低声道:“大公子,刚刚水木自亲码头那边的换灯了,六联珠灯……”
他奉李谦之命一直悄悄地趴在屋檐上。
李谦神色一凝,肃然低声道:“我知道了。你们小心,我走了!”
卫属一把拽住了李谦,焦虑地道:“大公子,我和您一块去!”
“不行!”李谦道,“我们要让曹太后相信我们是偶然间得知的这个消息就不能带更多的人手,我只能一个人去。”
“太危险了!”卫属急得眼睛都红了。
大公子的属下除了谢先生,大家都觉得不应该卷到这件事里面去。何况大公子之前还给老爷喂了巴豆粉,说是万一出了事,李家把他给推出去就行了。大公子这根本就是在冒险!
李谦见他到了这个时候还说这样的话,不由皱眉,神色也变得极其冷峻,道:“生死关头,你们就是这样忠心于我的?”
“不是,不是。”卫属慌张地道,“我们都听大公子的,大公子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我这就照您的吩咐带几个人去排云殿。”
李谦点头,提着剑就出了门。
谢元希的担忧在心里。
他情不自禁地追了出去。
夜色下,李谦的身影如一道黑影很快消失在树丛中。
谢元希想到宫里那朗阔的庭院,稀疏的古树,哪怕是风高月黑夜,有人经过也一眼就能瞧见。
是哪个傻瓜竟然建议曹太后到万寿山来祝寿。
树多草多,这样月朗星稀的夜晚人都能一钻进林子就看不见了……真是天要亡了曹太后!
※
李谦在密林中穿梭,不时有伸展出来的枝叶突兀横生在他的眼前。
他小心翼翼地拨开那些枝叶,靠近了大报恩延寿寺,看见了穿着黑衣、包着黑色包头、手拿禁卫军配备的大刀。带着姜家起事的那些侍卫。
他们已经把大报恩延寿寺团团围住。
不知道水木自亲码头的六联珠灯点熄的时候,是如姜镇元所说他们刚刚杀了曹国柱,还是杀了曹国柱之后已经把大报恩延寿寺围了个水泄不通。
姜镇元之前和他商量的是,姜家做姜家的事。李家做李家的事。
如果李家被去给曹太后通风报信的人被姜家的人捉住了,李家不能及时地阻止赵翌囚禁曹太后,那他只好亲自出马。
说来说去,还是不相信李家的能力。
但李谦并不生气,反而觉得姜镇元能有今天的确不是浪得虚名。
可姜镇元肯定没有想到。他会亲自来给曹太后通风报信。
李谦想着,突然间很想看看姜镇元发现守在曹太后身边的人是他的时候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他轻手轻脚地上前,尽量避免脚踩在灌木从丛中的枯枝上发出什么响动来。
守在靠近德辉殿附近的那群侍卫已经准备好了,猫躲在了墙群下的灌木丛中。
有两个和那些侍卫穿着一模一样衣饰的青年男子走了过来,一个个子高,身材削瘦,举手投足间却又有着如豹子般的敏捷与张力。另一个比高个男子矮半个头,虽然身材魁梧,步履轻快,一看就知道身手很好。却远没有身旁男子的气势。
李谦想:这高个男子应该是此次的指挥之一。
念头刚刚闪过,高个男子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朝李谦藏身之处望了过去,低沉的声音也在这黑夜的寂静中响起:“都安排好了吗?”
因为换了个方面,皎洁的白光妥妥地照在高个男子的脸上。
他有一双寒星似的眼睛,山峦般挺秀的鼻梁,薄唇,宽额,表情冷酷而又严肃。
居然是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
可李谦一眼就从这男子身上发现了姜宪的影子。
难道是嘉南郡主的堂兄姜律?
他在心时猜测着,顿时就有些心热,很想这个时候从姜律的手中闯到德辉殿去。
心念一起。李谦止也止不住,他一扭身,如燕子穿柳般地蹿了出去。
身材魁梧的男子低喝了一声,拔刀上前就朝着李谦砍了过去。
一时间杀气纵横。林子里的空气都冷了几分。
李谦却硬生生地在空中翻身一匝,利剑出鞘,脚尖点在了旁边的树干上,如飞鹰博兔般朝身材魁梧的男子扑了过去,剑尖在月光下泛着刺骨的清辉,剑身如同活了过来似的。奇异的花纹如水波纹一样一圈圈地荡漾开来,让目光落在上面就仿佛被吸了进去似的没办法离开,十分的诡异。
身材魁梧的男子身子顿了顿。
姜律眼睛微眯,低喝了声“福升,让开”,就要上前……
谁知李谦的剑却突然一挑,直直地刺向了姜律的喉咙。
动作流畅如水,一转一折变化自如,如同舞蹈。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姜律都要喝一声彩了。
他用刀鞘挡在了胸前。
李谦剑势不变,点在了地上,自己却借力飞纵而起,身子在空中翻转腾挪,转瞬间就落在了宫墙之上。
姜律大惊。
福升已回过神来,跃身朝李谦扑去。
原来躲在灌木丛中的侍卫们也反应过来,哗啦啦地围了过来。
李谦回头一笑,眨了眨眼睛,跳进了墙内。
月光下,他剑眉如峰,唇角微翘,笑容如阳光般灿烂,洒脱飒爽,俊朗如风。
姜律讶然,挑着眉角阻止了福升,道:“不用管了,就算他此事去报了曹太后,曹太后大势已去,无济于事了。”又对围上来的侍卫道,“你们不用担心,只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就行了。”
他隐隐感觉这个男子就是之前父亲说起的李家之子。
有趣,有趣!
没想到李家之子竟然是这副样子!
众人默默行礼,重新躲进了灌木丛中。
姜律抬起头来,望着高高的围墙,露出若有所思的笑容来。
※
等着曹国柱的曹太后被一阵惊呼声打扰。
是谁这么没有眼色。
安城夫人很不高兴,喝斥道:“什么事如此大声喧哗!”
门被“啪”地一声推开,曹太后身边的大宫女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道:“太后娘娘,有,有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