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上长途跋涉而来,旅途劳顿,要在绿河谷休整一到两天,”比拉诺奥上前几步,笑着答道,“既然尚有余暇,我就来和你道个别,顺便把法阵的构造图留下,也方便你们日常维护。”
“大师有心了。”阿莱格里心底,涌起一抹淡淡的不舍。这位高踞传奇之巅的魔法大师,更是一位令人尊重的前辈。一位慈爱宽厚的长者。
“你恢复到高阶了?”星光隐约的双眸,在他身上转了一圈,老魔法师稍一分辨。询问道,“打算什么时候,激活这座魔法塔?”
“这毕竟是一座七层塔,我准备晋升到上位之后,再加以尝试,”阿莱格里拍了拍脑袋,想起了另一个问题。“对了,您之前不是说过。有星辰之塔的线索么,后来可有进展?”
“有,”即使牵涉到至高塔,比拉诺奥也没有丝毫隐瞒。“我一直在寻找星塔,如今也有了几分眉目,如果我能顺利掌控它的话,一定邀请你前来做客。”
“那我就敬候佳音了。”阿莱格里笑着应承道。
“还记得,你研究出来的‘炸弹’法阵吗?”比拉诺奥又从怀中掏出几张羊皮纸卷,递了过去,“在架设魔法阵的时候,河谷里的矮人工匠,也使用过‘炸弹’阵盘进行爆破。不得不说,这开创了魔法用品的新思路……”
“这是?”阿莱格里接过纸卷,草草扫了一眼。发现正是自己绘制的阵图,不过细节上,似乎有改动的痕迹。
“我帮你完善了一下,基本结构没有变化,只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以及法阵的稳定性。”老魔法师搓搓手,随口问道。“你有没有,大批量制造这种东西的想法?”
“造炸弹?”在内心深处,阿莱格里是颇为抵触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他总感觉,这会一发不可收拾,带来无尽的破坏和杀戮。
“帝国铁骑,在开阔地带交战,堪称天下无敌,但攻打坚城,却非其所长,”比拉诺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若是光明教廷据城死守,我们想攻克城池,就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可要是有了这种‘炸弹’,情况就会得到极大改善。”
“嗯……”阿莱格里沉吟不语。
“再说了,整个大陆上,有能力量产‘炸弹’的,也唯有赫尔修斯河谷,”比拉诺奥提醒道,“如果你能为帝**队,提供如此犀利的攻城武器,于公于私,都有极大裨益,至少再也没有人,能轻易取代你。”
“大师说的是。”阿莱格里点了点头,老魔法师的最后一句话,让他怦然心动。
“好了,我该走了,”比拉诺奥摆摆手,示意他不必相送,“我刚才说的,你认真考虑一下,若是在制造过程中,有什么疑难问题,尽可以来信问我。”
“大师,您慢走。”阿莱格里躬身致意,他不得不承认,比拉诺奥的提议十分诱人。在此之前,他一直忙于扩充军队,赚取利润,寻找盟友,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
大量的魔法师,魔法学徒,以及魔法工匠,才是赫尔修斯河谷,得天独厚的优势。
******
纳奇尼王离开绿河谷,奔赴南方战线的时候,阿莱格里终于决定,尝试制造不同类型的“炸弹”。
这一刻,注定被历史铭记。
拥有“爆燃”特性的火焰魔力,来自异位面的军火思路,催生出了本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强大武器。
为了节约成本,阿莱格里放弃了可以重复使用的秘银阵盘,转而采用廉价的白铜。虽然威力削减了三成,但其制造成本,却足足降低了百分之八十,保持在了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经过比拉诺奥和阿莱格里的多次改进,法阵的构造和形制,基本确定下来。其中,最常用的“定时炸弹”阵盘,约有成人巴掌大小,厚达一寸,边缘较薄,中间微微凸起,激发时间为三分钟,左右误差不超过十秒。这样一块其貌不扬的金属,却能在一瞬间,炸开坚硬的山梁,堪称威力惊人。
在开垦荒野时,这些“定时炸弹”,已经成为了河谷的常规工具,人们也早就习惯了,西边传来的隆隆雷声。但从民用转为军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单单是大量“炸弹”的储存,就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以阿莱格里为首,布鲁克和小矮人霍埃尔为辅,他们召集了河谷中几乎所有火法师,以及相关工匠,开始了孜孜不倦的研究。
生产,储存,运送,使用,每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斟酌,阿莱格里天天忙的昏天暗地。不过说实话,他反倒很享受这种生活方式。
不知不觉间,复兴历3年的第六个月份悄然而逝。在伊恩与安蓝的交界处,三十万大军枕戈待旦,战争一触即发。
七月的第一天,斯诺顿狮子王,终于驾临了属于他的战场。
号角激昂,战鼓擂响,“列王之战”的首位主角,华彩绽放。
……(未完待续)
ps:(第二更。)
522 仲夏攻势()
根据传奇风法师,“风之子”卡尼吉亚的记载,若是从高空俯瞰,南方大陆就像一只探入海洋的斑纹虎,尾巴搭在黎明山脉上,正前爪趴伏,冲着湛蓝海咆哮。
数千年来,世事变幻,横跨大陆南北的魔法帝国,早已烟消云散。如今占据头颈部位的,是自由国度托尔姆联邦,而其前腿处,则是低地精灵的领土,风景迤逦的月歌森林。
在这两大中立势力以东,老虎的整个躯干,尽数被“神圣同盟”各国所瓜分。其中,布亚达帝国位置最南,坐踞虎腹。这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四季常青,沃野千里,河网密布,不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都位居大陆前列。
布亚达再往东,是南方诸国中,领土面积最为广袤的圣塞特斯蒂安帝国。这是一个地区差异极为明显的国度,内陆干旱的荒野与沙漠,往往百里无人烟。而在内海周边的狭长地带,则汇聚了全国七成以上的人口,城市与海港星罗密布,如同一串璀璨的明珠。
塞特斯蒂安以西,布亚达以北,虎背上的神圣伊恩公国,是一个位置最为险要,却偏偏无险可守的国家。伊恩公国的疆域轮廓,总体呈倒三角形,东西长,南北短,并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再加上境内多平原缓丘,少高山峻岭,一旦前方失利,敌人就能长驱直入,战局也将变得不可收拾。
为此。光明教廷专门制定了“分区协同,以城代守”的军事策略,并且在过去的上千年里。不断加以完善。
既然没有纵深,那便制造纵深,教廷将伊恩公国划分为三大防区。东北战区,位于死灵荒野与阿伊贡斯山脉之间,以提拉佩斯城为首府。西北战区则以公国都城塞维拉为中心,防备托尔姆以及安蓝方向的敌人。而以“圣城”兰肯为中心城市的南方战区,则是伊恩公国的核心区域。四面都是“神圣同盟”的土地,堪称安全无虞。
在此基础上。光明教廷发动信徒,建造了大量城池和要塞。三大中心城市自不必说,壁垒森严,防守固若金汤。就连战区内的所有郡城。都标配了十五米高的坚实城墙,并且还在其内侧,镌刻了用来加固墙体的神术阵。远在千年之前,这种神力城墙,就经历过紫罗兰战争的考验,高阶以下的法术,根本无法对其造成结构性的损坏。
无山可守,那便铸城为山。以战区首府为核心,以郡城为骨干。以城镇为主体,加上分布在各地的哨塔,乡民的石堡。贵族的城堡,光明教廷构筑了一道层次分明的钢铁防线。一年之前,若不是西尔维斯,主动放开了东北战区的防御,“白骨议会”与恶魔军团,又岂能如此轻易的攻至兰肯城下。
没有第二个西尔维斯了。斯诺顿要想征服伊恩公国,就必须从正面突破这道藩篱。
******
七月一日。纳奇尼王抵达前线。
次日,他召开最后一次战前会议,随即举行了誓师仪式,三十万大军整装待发。
七月三日,斯诺顿南征军兵分三路,正式侵入伊恩公国境内,这次名为“仲夏攻势”的军事行动,标志着“列王之战”的全面爆发。
东路军,主要由“踏阵黑旗”和“蓝衣长射”组成,是一支纯粹的骑兵部队。他们出发之后就转而向东,并不攻打任何城池,而是防备着可能来援的教廷军队。虽然有情报表明,提拉佩斯早已是空城一座,但在西尔维斯败退之后,光明教廷重又出兵收复失地,并且以利亚伊奇城为核心,再次组建了东北战区,所以也不得不防。
另外两路南征军,则在纳奇尼王的亲自指挥下,分头向西北战区的首府,公国都城塞维拉进发。他们南征的目的,并非破坏,而是占领,因此军队推进的速度并不快,每天能达到一百里,已经算是极限了。
三天,三百里,三路南征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千年之前,当光明教廷蓬勃壮大之时,其他神明的信徒,被逐步驱离了原本的势力范围。铸铁山脉南麓,就是这些异教徒,最终选定的避难所。根据信仰的差异,这里产生了大大小小十数个国家,安蓝公国就是其中之一。待到“神圣同盟”形成,南方大陆的格局基本确定,光明教廷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里,在随后的几百年里,这些小国大部分都被伊恩公国吞并,其边境也随之向北推进了数百里。
但毕竟时日尚浅,根基不稳,防线的构筑也很不完善,所以因涅迪尔并不认为,此处还有什么驻防的价值。在斯诺顿军队南下的同时,他下令边防军,护送信众向后撤离。至于城镇房屋,和那些不便携带的辎重,则尽数付之一炬。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因涅迪尔并不打算,与士气昂扬的斯诺顿军队硬碰硬。他希望这片人为制造的荒野,能拉长斯诺顿的补给线,疲惫他们的士兵和战马,以及最重要的,消耗他们那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