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46-美国与伊朗:曾经的亲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FRUS,1943,Vol4,pp386~388显然,要让康诺利将军改变观点是非常困难的。其实康诺利的看法也代表了陆军部的观点,陆军部认为,因为盟国已经控制了伊朗的供给线路,所以没有必要再对伊朗采取其他积极的政策。这样,陆军部和国务院在对伊政策的出发点上仍然没有达成共识。    
    为了调查伊朗的真实情况,制定一项全面、统一的对伊政策,帕特里克·赫尔利将军作为罗斯福总统的特使在1943年被派往伊朗。经过一番调查,赫尔利得出如下结论:伊朗正处于英、苏角逐的中心地带,英国人要维护他们的石油和贸易垄断地位,俄罗斯人则想获取波斯湾不冻港。赫尔利认为,在击败德国后,联合国家之间将会在中东爆发公开的冲突,因为伊朗人非常仇视英国,所以在英、苏可能的冲突中,伊朗人将会支持后者。赫尔利还认为,美国在伊朗不能再与英国紧密合作,若不然,美国在伊朗的威望将会受损。为了实现伊朗的稳定与和平,赫尔利建议依照大西洋宪章原则来处理伊朗问题。另外,赫尔利也注意到美国在伊朗的各个机构间缺乏沟通,从而产生了目标的差异。他甚至认为,这些顾问在英苏冲突中应该持何立场也不确定。FRUS,1943,Vol4,pp366~370为了更好地推进美国在伊朗的利益,赫尔利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呼吁英、美政府把驻伊公使馆升级为大使馆1943年12月10日,美国驻伊公使馆升级为大使馆。,选择得力的外交官为驻伊大使等。另外他还建议伊朗应该放弃中立,对德宣战,这样可以使伊朗加入到联合国家中来,在以后的和平会议上它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1943年9月9日,伊朗对德国宣战,并正式加入联合国家宣言。赫尔利还想让美国保证大西洋宪章原则施用于伊朗,以此来代替伊朗政府一直追求的美伊正式条约,这样的保证可以表明美国反对任何要把伊朗划入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FRUS;1943,Vol4;pp369~370赫尔利在伊朗的活动推动了国务院和陆军部在伊朗政策问题上的趋同。    
    到1943年秋,国务院着手整合对伊朗的政策。为了获得罗斯福总统的支持,国务卿赫尔向罗斯福简要汇报了杰尼根备忘录的要旨,他认为“国务院的政策应该得到比以前更加积极的实施”,为此国务院需要美国在伊朗各部门特别是陆军部和波斯湾后勤司令部的协作,赫尔请求总统建议参谋长联席会议(JCS)把援助美国在伊朗的顾问团也纳入康诺利将军的职责之中。FRUS;1943,Vol4;p377很受罗斯福器重的霍普金斯也注意到在伊朗的美国各机构不能很好地协作,并为此做出一些努力,他也主张扩大康诺利将军的职责范围,增加对伊朗的援助。FRUS;1943,Vol4;p389    
    随着盟国在战场上的不断进攻,陆军部对伊朗的地缘重要性也有了新的认识。1943年10月,陆军部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英、苏对伊朗都有所图谋:俄国人可能要将伊朗北部纳入自己的版图;另一方面,英国军方对这一信息表现得非常的轻视,这使得美方怀疑英苏已经达成了处置伊朗的密约。美国军事情报处(Military Intelligence)暗示美国对伊政策的失当加剧了大国间的紧张关系,危及到美国的利益。与赫尔利一样,这些情报官也认为,美国在支持英国和援助苏联间的摇摆不定其实模糊了美国自己的首要战略,这只会激起英、苏更大的野心,如果两国分别对伊朗南北部采取行动,美国的安全利益定会受到损害,除非陆军部和国务院采取一致行动,否则就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美国对伊政策。Mark Hamilton Lytle,The Origins of the IranianAmerican Alliance,1941~1953,前引书;p54    
    面对变化的形势和各方面的建议,陆军部对援助伊朗也逐渐重视起来,国务院和陆军部在对伊朗政策上由是趋于接近,这为此后美国的对伊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德黑兰会议对伊朗问题的讨论    
    在1943年10月的莫斯科外长会议上,美国国务卿赫尔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曾试图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商讨解决伊朗的紧张局势。特别是艾登,他认为盟国应该发表一个伊朗宣言,通过宣言来承认伊朗是联合国家中的一员,伊朗因此将享有参加各种和平会议、获得外部援助的权利。实际上,英国人的真实意图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遏制他们拟想中的苏联对伊朗的扩张。为了能够得到美国的支持,艾登同意宣言含有“保证支持在伊朗的美国顾问、战后立即从伊朗撤军”的条款。FRUS;1943,Vol4;p400但是英国的倡议没有得到莫洛托夫的认可,莫洛托夫称他已经向伊朗大使做出承诺,在本次会议上不讨论伊朗问题。这样,在伊朗问题上外长们就陷入了僵局,不过他们商定,关于伊朗宣言问题可以留到一个月后的德黑兰会议上加以解决。FRUS;1943,Vol4;pp400~404    
    1943年11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黑兰举行会晤,这在理论上为解决伊朗问题提供了机会。但是因为那时需要三巨头关注的问题太多,例如处置德国问题、波兰边界和政府问题、建立国际组织问题等等,所以在这次会议上,伊朗问题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不过罗斯福和斯大林在一次私下会晤时探讨了有关伊朗的问题,罗斯福提议建立盟国对伊朗铁路的国际托管,而且还向斯大林提出在波斯湾建立一个自由港。关于斯大林对上述建议的回应,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朋友欧特令(John Houghteling)在1945年向国务院重述这次会议时所说:“罗斯福先生说斯大林元帅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并且还问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建议,当罗斯福先生加以肯定后,斯大林离身与外交人民委员进行了短暂商讨,后来他说同意这个建议。”显然罗斯福与斯大林已经达成了一个不是非常确定的协议。当时丘吉尔对此一无所知,美国国务院也是在一年以后才知晓此事。FRUS,1945;Vol8,pp523~526


美国势力进入伊朗美国对伊朗政策的调整(4)

    在德黑兰会议期间,伊朗首相索赫里非常希望盟国能发表一个含有维护伊朗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等内容的宣言,英美外交官也有这样的打算。11月28日,赫尔利得到罗斯福的指示,可以与艾登和莫洛托夫商讨三国对伊宣言事宜。虽然苏联外交官仍对此加以阻挠,但是由于罗斯福的介入,苏联人最终同意发表一个对伊宣言。1943年12月1日,三巨头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关于伊朗的宣言》。在这个宣言中,美苏英政府“承认伊朗在为反对共同敌人而战的事业中所给予的帮助,特别是为方便向苏联运输国外物资所提供的帮助”;三国政府还认识到“战争对伊朗造成的特殊的经济困难”,并同意“向伊朗政府提供尽可能多的经济援助”;三大国允诺,“伊朗在军事行动结束后面临的任何经济问题,都将与其他联合国家遇到的经济问题一起,由为讨论国际经济问题而召开的会议或成立的国际组织充分加以研究”;美苏英还“一致希望保持伊朗的完全独立、主权和领土不受侵犯”,期望“伊朗将与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起”,按照“大西洋宪章的原则,参加战后国际和平、安全与进步的制定”。宣言全文见FRUS;1943,Vol4,pp413~414    
    尽管德黑兰宣言的大部分内容在英、苏、伊三国条约中都已经得到体现,但是,该宣言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历史文件,它的价值首先体现在美国对伊朗正式做出承诺。在此之前,罗斯福曾拒绝加入英苏伊三国条约,这时他的立场显然已经有了改变,今后伊朗宣言将成为美国反对苏联在伊朗扩张的法律依据,而如果没有这个文件,美国对伊朗事务的干涉就缺乏合理性。同时宣言还提升了巴列维国王的个人威望。起初苏联方面对发表一个伊朗宣言是持反对态度的,斯大林为何又同意了呢?德莱福斯认为斯大林仅仅是想对伊朗做出友好姿态,而并非出于自愿。另一方面,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巴尔干问题、波兰边界问题等方面赢得了英美的妥协,更为重要的是,斯大林非常希望罗斯福有关伊朗铁路和波斯湾港口的计划得以实施,因此他在伊朗宣言这样无关大局的问题上不想激怒罗斯福,因而做出了妥协。不过总体而言,伊朗在罗斯福心目中的分量不大。在参加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并没有按照国际礼节拜见巴列维国王,在离开伊朗前他也没有对国王的拜会进行回访。对此,国务卿赫尔感到不可理解,他指出:“伊朗人是非常失望的,因为斯大林元帅专门拜访了国王,并与之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会谈。”Mark Hamilton Lytle,The Origins of the IranianAmerican Alliance,1941~1953,前引书,pp58~59    
    在离开德黑兰前往开罗参加中、美、英首脑会议之际,罗斯福指示赫尔利起草一份稳定伊朗的报告。赫尔利认为英苏两国是伊朗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提交的报告中他指责英苏破坏美国在伊朗所从事的工作,并对英国支配美国租借物资的使用表示了不满,建议美国要拉开与英国的距离,但同时他又希望要推进盟国战后在伊朗的继续合作,也就是战时政策向战后延伸的问题。FRUS;1943,Vol4;pp423~424赫尔利对英国的指责虽然得到大部分国务院官员的认同,不过也有不同意见,负责租借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艾奇逊就是反对者之一。艾奇逊认为英国对中东的稳定至关重要,所以对赫尔利攻击英国的做法感到不悦。艾奇逊对要美国拉开与英国距离的建议也嗤之以鼻,认为这很可能会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政治混乱。Mark Hamilton Lytle,The Origins of the Iranian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